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2023年课题研究计划书【实用5篇】
1/152023年课题研究计划书【实用5篇】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面临各种变化和不确定性。计划可以帮助我们应对这些变化和不确定性,使我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和情况的变化。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计划书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课题研究计划书【第一篇】我国自有人文教育以来,人伦的关系和人格的培养一直主宰教育的取向,到了当代,更把思想道德放在人文素养教的显要位置。21世纪人才观认为,在人的基本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仅仅重视道德教育也是不够的,同时要重视文化教育。因为文化是人类的知识遗产,是人类德性的参与指数,最终也是人格的培养。长期以来,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先后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抹煞语文课程的特点,人为地强化语文的政治因素,用所谓政治思想教育取代语文能力的培养;另一种是过分地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否定语文学科内在的人文性,或者用无休止的做体取代学生的读写实践,或者用繁琐的分析肢解课文中生动感人的整体形象,或者用僵化的标准答案限制学生阅读的多元感受,扼制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性质重新进行了科学的界定,明确指出: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中小学语2/15文教育应该着力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也负有重要责任,因为语文负载着传承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因此,研究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科学整合,凸现人文素养的培养与提高,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需要,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如何使广大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探索科学的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使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紧密结合,在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是本课题研究的出发点和目的所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人文素养的培养的最佳途径是语文课程的实施,因为它用时最多,其文选的教材又是人文素养最大、最好、最丰富的载体,1文质兼美的课文,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都可能影响人的一生。小学生正是良好的行为习惯、性格、思想培养形成的最关键时期,所以,研究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新一代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意义深远重大。1、分析研究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蕴含的人文素养的巨大空间及其因素。2、以教科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为主要载体,研究阅读教学中培养人文素养的途径、策略。3、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语文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中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灵活3/15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从人文情感、人文价值、人文品位等方面着手唤醒学生的人文意识,让学生在在阅读文本中自然的学习活动中体会语文知识与情感的和谐统一。避免走向工具性、人文性割裂的两个极端。4、拓宽语文学习领域,开展课外语文活动,特别是开展阅读活动,扩大阅读量,引领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人文素养,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习惯,成为一生的高尚追求。5、通过研究实践,形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人文素养的理论框架提供实践案例等。人文素养是现代社会要求一代人必须具备的一种素养,是指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人自身与他人、社会、国家、自然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理性、感情、意志等社会属性方面的问题,它通过观念意识、品德情操、心理性格、价值取向和文化修养的外现而展示个人的人文素养。我国自有人文教育以来,人伦的关系和人格的培养一直主宰教育的取向,到了当代,更把思想道德放在人文素养教育的显要位置。德国巴伐利亚洲在课程改革知道思想中突出强调向成长的一代传授广泛的综合的基础知识及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与人文素养,日本则提出了“生存能力”“责任意识”等概念,包括儿童适应社会的一些基本的素质和精神以及伦理道德精神等。这些都是在基础教育中和课程改革中重视人文精神、人文素养培养的体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把握语文教育4/15人文性的特点,重视熏陶和感染作用,要发挥小学语文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作用,语文教育要渗透人文教育思想。所以,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正是贯彻落实心得课改精神和课标的需要。本课题以教科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为主要载体,研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科学整合,有效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教材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热爱并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时代所需要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教材从人文的角度入手,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有计划地确定各个单元的主题,3个学段的主题各有所侧重,第一学段着眼于“爱”的情感培养,使学生感到世间处处有爱,并以爱心来面对世界,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例如:爱学校、爱家乡、爱美好的事物等等。第二学段着眼于学生的自我完善,学会做人,为其终生发展培养良好的品质。例如:善于理解、为人善良、讲信义;勇于探索,努力创新等品质;具有较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第三学段着眼于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培养其高尚的人格和审美情趣,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热爱科学、坚持真理;热爱自由、民主、和平;关注自然、关注人类;有美好的理想和宽广的胸怀等等。此外。各个学段还按照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的顺序安排了部分科学及人文知识方面的主题,帮助学生卡视野,吸收人类文化的营养。这些文质兼美的选文,文化内涵丰富,是进行人文教育的最好凭借。通过阅读教学将1蕴涵丰富人文情感的美文带到学生面5/15前,引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同时品味情感,提升认识。在新课程改革实施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教育教学契机下,教科所负责小学语文教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教学研究、教师培训、教学指导、质量评估。全县城里7所小学,17个乡镇的中心小学及村小学都在使用本套教材,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实验基地。本课题的主要参与者都多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工作,教学理论基础扎实,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聘请黑龙江省语言文字报刊社副社长小学语文教科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写办公室主任郑万峰及宾县教育局副局长为顾问,由宾县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永芳主持本课题研究,科研员、教研员、实验学校的业务领导共同参与,组成了一支强有力地科研队伍,他们都是我县的语文学科骨干教师,科研骨干教师,在“十五”期间出色地完成了省、市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的研究任务。在研究过程中,教科所将提供必要的经费、所需资料及外出学习等各种条件,确保实验顺利进行。如期完成课题研究任务。组长:顾问:课题组成员:李淑艳:负责课题申报立项、组织课题研究、课题总结、结题全过程。陈淑贤杨海琴:负责课题研究内容的策划、指导、研究成果的分析、总结。6/15李亚张顺:信息技术指导。相关信息网上搜集、提供,材料整理。刘美芝、李春雨、林丽芬、高艳波、李季秋、闫艳、陈彦录、杨延庆、赵秀娟负责组织本校教师以语文阅读教学为主阵地研究该课题的相关内容,指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研究探讨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写案例分析、课例实录、总结经验、撰写论文等。组织教师进行阶段性成果分析、总结,及时向课题组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汇报实验进展情况等。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年11月—20xx年6月)。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小学生思想、行为问卷调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因素分析。第二阶段:实验研究阶段(20xx年8月—20xx年7月)。1、开题培训会。课题研究计划书【第二篇】在此课题的研究过程中,紧密结合本校教学实际,经过调查、统计、分析、实践,研究出各门课程的教学标准,技能考核标准、考试考核模式等能指导教学实际的方法,对本校的教学工作能起到一种指导、推动作用,而要达到教研目的。开展本课题研究,可以提出一些先进的教学管理思想和考试考核模式、基本措施、基本方法,丰富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为全面推行职业学校学生毕业标准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开展本课题研究,有利于职业教育进一步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深化教育教学7/15改革,促进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的改革,探索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的运行机制和具体模式;开展本课题研究,有利于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就业前教育与就业后培训、不同类型教育之间、不同类型学校之间的沟通和衔接,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开展本课题研究,有利于职业学校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开展本课题研究,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科研能力;开展本课题研究,有利于职业教育教学评价和考试制度的变革。(一)、具体研究内容:1、通过公共文化课程新旧大纲对比研究、职业学校大纲与普通高中大纲的对比研究,编制农村职业学校机电类专业文化课程的指导性教学计划,探索教学模式改革,制定相应的评价体系。2、以项目驱动教学作为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研究专业课程教学计划编制、目标任务(项目)的一般性方法和原则,构建适合农村职业学校机电类专业课程的项目驱动教学的内容,实现对学生的分层次教学,加强教学过程的监控与管理,建立相应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在计划编制时注意各课程之间的整体协调,注意学生终身学习的需求。项目确定时注意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深入理解、对所学内容的综合运用、对所学技能的实际操作能力,教学内容力求切合学生实际。依据学生个性特点,合理区分学生层次,8/15针对各层次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确定不同小项目、小目标,并逐步缩小目标差异,最终全部实现整体目标。为配合项目驱动教育的实践,正确引导师生的“教”和“学”,使学生成绩更能反映学生的全面素质,我们将对传统的考试方法和内容进行改革,构建一个新的多元评价体系。具体分为平时考核(含学习态度考核,小项目完成情况)、期末测试(理论测试在试卷库中抽取,组织集中考试;实践测试采用工厂生产模式测试,要求完成成型的综合产品)。3、针对学校目前实习工场出现的一系列安全事故隐患,进一步明确实习指导教师岗位责任,规范管理制度,强化学生安全教育、职业素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同时根据新大纲要求,调整学生专业课与文化比重,优化实践课与理论课比例,加大硬件建设资金投入力度,扩大校外社会实践基地范围,创造学生实践良好环境,进一步突出实习实践。(二)研究目标。1、制订专业指导计划。根据新大纲的要求,重新编制机电类的教学指导计划,优化各专业课程开设秩序,确定各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完成的教学任务,确定项目教学中的各项目任务。2、创新校本教学内容。从农村市场对职业学校的需求出发,根据学校自身特色,精心编写一到二本具有特色并被同行认可、学生满意的适合农村职业教育项目驱动教学的校本教材。3、优化教学模式、技术与方法。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9/15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模块式”教学方法,形成一个具有推广价值的项目教学模式。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更新教学方法,使技术、手段、方法优化。在方法上改灌输式为启发式,改单一接受式为重视发现式、导学式、分块式教学,使学生真正有独立思考与创造才能的机会,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本课题的研究成果预期先在校内机电专业进行实践,然后进一步向校内和校外相关专业进行推广,取得预期效果后进一步申请成果并争取在湖南省范围内的广泛推广。本课题的应用范围主要是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此项目受益面比较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4最后企业也是本课题研究成果的直接受益者,因为更多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将促进企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1、图书资料、材料费:0.8万元。2、教材出版费:0.4万元。3、学习考察活动费:0.8万元。课题研究计划书【第三篇】1、摸索出艺术特色走廊环境的教育功能。2、力争建构彰显本校艺术特色的校园走廊环境。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同,结合教学楼的功能,对主题走廊进行艺术性设计和装饰,可设计不同主题资料。一.研究步骤:10/15达成目标及研究资料:学习有关理论,分析本校艺术教育和校园走廊文化现状,进行有关校园走廊文化建设的调查,明确发展目标,制定课题方案。二.研究措施:1.自身加强业务学习、
本文标题:2023年课题研究计划书【实用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4438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