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切线长定理古松学校顾卫标1、教材分析(1)知识结构切线长定义切线长定理切线长定理应用(2)重点、难点分析重点:切线长定理及其应用。因切线长定理再次体现了圆的轴对称性,它为在切线背景下的证明和计算等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经常应用,因此它是本节的重点。难点:与切线长定理有关的证明和计算问题。2、教法建议(1)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自主观察、猜想、证明,并深刻剖析切线长定理的基本图形;对重要的结论及时总结;(2)在教学中,以“观察——猜想——证明——剖析——应用——归纳”为主线,开展在教师组织下,以学生为主体,活动式教学。教学目标1.理解切线长的概念,掌握切线长定理;2.通过对定理的猜想和证明,对例题的分析,培养分析、总结问题的习惯,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题的能力,培养数形结合的思想,树立科学的学习态度;3.再次体验圆的对称性,体验到几何图形的对称美。教学重点:切线长定理是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切线长定理的灵活运用是教学难点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创设情景提问:(1)切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2(2)过圆上或圆外一点可以作圆几条切线?(二)观察、猜想、证明,形成定理1、切线长的概念如图,P是⊙O外一点,PA,PB是⊙O的两条切线,我们把线段PA,PB叫做点P到⊙O的切线长。引导学生理解:切线和切线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切线是直线,不能度量;切线长是线段的长,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分别是圆外一点和切点,可以度量。2、观察观察图形的特征和各量之间的关系.3、猜想引导学生直观判断,猜想图中PA和PB的关系。4、证明猜想,形成定理.猜想是否正确,需要证明。组织学生分析证明方法,关键是作出辅助线OA,OB,要证明PA=PB。想一想:根据图形,你还可以得到什么结论?∠OPA=∠OPB(如图)等.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5、切线长定理的基本图形进一步研究如图,PA,PB是⊙O的两条切线,A,B为切点.OP交⊙O于点D,连结AB,交AB于点C。3问:还能得到哪些结论?说明:对基本图形的深刻研究和认识是在学习几何中关键,它是灵活应用知识的基础。(三)应用、归纳、反思练习:已知:如图,P为⊙O外一点,PA,PB为⊙O的切线,A和B是切点,(1)若PA=3cm,则PB=cm。(2)若PA=12x,PB=5x,则x=(3)若⊙O的半径为3,∠APB=60°,则PA=例题:如图,在ΔABC中,AB=5cm,BC=7cm,AC=8cm,⊙O和BC、AC、AB分别相切于D、E、F,求AF、BD和CE的长。分析:根据切线长定理可得:AE=AF,BD=BF,CD=CE再通过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关系AF+BF=AB,BD+CD=BC,AE+CE=AC用方程思想解得。(方法一)设AF=x,BD=y和CE=z,根据AF+BF=AB,BD+CD=BC,AE+CE=AC可列方程组875xzzyyx,然后解得:523zyx即AF=3,BD=2和CE=5(方法二)设AE=AF=x,则BD=BF=x5,CD=CE=)5(7x,再通过AE+CE=AC列方程:8)5(7xx,解得3xAPOBAFDECB4从而求得:AF=3,BD=2和CE=5练习:如图,PA,PB为⊙O的切线,A和B是切点,OP与⊙O相交于C,∠APB=60°,求证:OC=PC(四)小结:(1)切线长的定义;(2)切线长定理;(3)切线长定理的应用。(特别要注意与切线的性质定理、勾股定理、三线合一、垂径等定理综合运用。)思考题:如图,P为⊙O外一点,PA、PB、CD分别与⊙O相切于点A、B、E,若PA=8cm,求ΔPCD的周长。(五)回家作业:练习册:A册P10习题31.5(1)APOBCEDPBCAO
本文标题:切线长定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449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