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2018-2019学年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水源九年一贯制学校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l~8小题每小题1分,9~14小题每小题1分.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入表格中)1.(1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下列过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大石桥南楼某矿厂从矿山开采镁矿石B.石桥大酱是用黄豆为原料发酵制成的C.高坎某粮食加工厂把水稻磨成大米D.虎庄某企业用铝合金材料制门窗2.(1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真方便!B.有点呛!C.能这样吗D.用100mL量筒能量9.5mL液体吗3.(1分)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c”代表的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4.(1分)有一位同学暑假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氧后症状缓解。吸氧可以帮助人克服高原反应的原因是()A.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无毒气体B.氧气可以燃烧C.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D.氧气可以支持燃烧5.(1分)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A.SO2:表示二氧化硫中含有2个氧原子B.2Fe:表示2个铁原子C.:表示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D.S2﹣: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6.(1分)核电荷数少于核外电子数的微粒一定是()A.阳离子B.阴离子C.分子D.原子7.(1分)一氧化碳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B.物质甲由碳、氧、氢三种元素组成C.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2种氧化物D.物质甲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3:168.(1分)通过化学反应方程式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但实验所测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A.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B.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差不多,可认为实验成功C.大胆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D.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9.(2分)火灾时,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A.遇到火灾时,应沉着冷静,用掌握的知识进行自救,同时拨打119求救B.当发现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现场C.打开窗户,赶紧往下跳,脱离火灾区D.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10.(2分)在常温下,不适宜运用物理性质区别的物质组是()A.酒精和食醋B.高锰酸钾粉末和氧化镁粉末C.二氧化锰和木炭粉D.食盐和面粉11.(2分)豆腐是人们喜爱的食物,营养丰富,能为人体提供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化学式为C6H13NO2)。下列关于亮氨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C6H13NO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31B.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C.亮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7.3%D.亮氨酸中氢、氮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3:1412.(2分)芯片是电脑、智能家电的核心部件,它是以高纯度的单质硅(Si)为材料制成的。硅及其氧化物能发生如下反应:①Si+O2SiO2②SiO2+Na2CO3Na2SiO3+CO2↑③SiO2+2CSi+2CO↑④Si+2NaOH+H2ONaSiO3+2H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③属于置换反应B.上述反应中共生成三种可燃性气体C.Na2SiO3中Si为+4价D.Si和Si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13.(2分)毕业联欢晚会上,某同学表演了精彩魔术﹣﹣“烧不坏的布手帕”。他先将布手帕放入白酒中浸透,然后取出轻轻挤干,再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布手帕依然完好(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空气不充足,布手帕不会燃烧C.布手帕被白酒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D.白酒中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布手帕着火点14.(2分)在反应A+3B=2C+3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8g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3.6gD,则C的质量为()A.6.8gB.9.6gC.8.8gD.4.4g二、填空题(本题4道小题,每空1分,共16分)15.(2分)根据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存在的物质,请将此物质的化学式填写在空格内:(1)天然气能在空气中燃烧,说明空气中有;(2)长期敞口存放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有一层白膜,说明空气中有。16.(4分)如图1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按要求填空:(1)表中元素②形成单质的化学式为。(2)表中3至10号元素位于第二周期,11至18号元素位于第三周期,分析其规律可知,第一周期元素原子的相同。(3)表中铝元素和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4)某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其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离子的符号是。17.(7分)今年十一,李红随父母到建一镇黄丫口旅游。请你从化学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1)李红中午买了一盒“自热米饭”,它的原理是:饭盒夹层中的水与生石灰接触,发生CaO+H2O=Ca(OH)2这个化学反应,利用此反应把米煮熟。(2)晚上,李红一家去了农家院李大伯家吃饭,他们响应政府号召,用天然气代替煤作燃料。天然气属于(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3)李红用瓶装了一些山下的泉水,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生活中为降低水的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4)上学后,李红把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继续进行分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填化学式)。从微观上解释水蒸发和水电解的本质区别是。(5)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有:①沉降;②过滤;③消毒杀菌;④活性炭;⑤蒸馏。天然水中往往含有许多杂质,要把天然水净化成生活中的自来水。沉降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18.(3分)厉害了我的国!厉害了复兴号!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如图)是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织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动车组列车。(1)列车利用碳滑板与接触网接触来获取电。碳滑板通常用石墨制成,是因为石墨具有性;石墨在常温下,受日光照射或与空气、水分接触都不容易起变化,说明其化学性质。(2)列车轨道建设中常用铝和氧化铁(化学式为Fe2O3)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熔融状态下的铁单质对钢轨中的缝隙进行焊接。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2AlX+2Fe,则X的化学式为。三、简答题(本题3道小题,每空2分,共28分)19.(4分)如图所示,某同学认为是一个空的集气瓶,实际上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的一瓶气体。据此,请根据有关信息描述该物质的相关物理性质(“无色气体”除外)。答:、。20.(14分)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只有A为单质,B和C含有的元素完全相同,D与其它四种物质属于不同的类别,E是一种重要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和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请回答:(1)D的化学式为C的化学式为。(2)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B:;E→B:。(3)请写出由A元素形成的两种单质的名称。A的单质之间组成元素虽然相同,但却组成了不同的物质,其微观原因是。(4)由此,你对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有什么认识?。21.(10分)如图所示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改进实验,用适量双氧水和二氧化锰代替原实验中集气瓶里的水。(1)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代替原集气瓶里的水,其优点是,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2)实验中可观察到铁丝燃烧的现象是,并放出大量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请写出该反应的两个化学方程式和。四、实验题(本题3道小题,每空2分,共30分).22.(8分)小洋同学在家里做了一个小实验:如右图所示,取一个小玻璃杯,放入洗净的碎鸡蛋壳,然后加入一些醋精(主要成分是醋酸),立即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盖住.观察到的现象是:(1);(2).由此,可推测鸡蛋壳里主要含有元素,并请你写出其中的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3.(12分)实验室里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石灰石、稀硫酸和稀盐酸,以及下列仪器:(1)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可以制取二氧化碳,你选择的仪器是(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若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氧气还需补充的一种仪器是(填仪器名称),需选择的仪器是(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确定气体发生装置应考虑的因素是反应物的状态和。24.(10分)几位同学对蜡烛燃烧火焰的焰心进行以下探究,请你完成其中的一些步骤:(1)点燃蜡烛,将一根小木条平放入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现象如图A,这说明焰心。(2)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下列做法中不合适的是。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份,探究黑色固体是什么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产生黑色物质的原因(3)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支细短玻璃管,发现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如图B)在玻璃管的上口点燃,上口产生火焰,这引起了同学们的好奇心,于是开始了探究之旅。提出问题: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气体的成份是什么呢?猜想一: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产生的CO猜想二: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石蜡蒸气猜想三:可能以上两种情况都有实验方案:换一根较长的导管,并用冷的湿毛巾包住导管,然后在导管另一端做点火实验。现象与结论:如果观察到现象,则猜想一正确;如果观察到现象,则猜想二正确;如果观察到现象,则猜想三正确。五.计算题:(本题6分)25.(6分)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习主席定调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因而我们大石桥地区的空气质量也大大改善。用氯化钯(PdCl2)可以测定空气中CO的含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PdCl2+CO+H2O=Pd↓+2HCl+CO2.测定某空气样品时,反应后得到Pd的质量为2.12g,计算该空气样品中CO的质量。2018-2019学年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水源九年一贯制学校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l~8小题每小题1分,9~14小题每小题1分.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入表格中)1.【解答】解:A、大石桥南楼某矿厂从矿山开采镁矿石,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石桥大酱是用黄豆为原料发酵制成的,发酵了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C、高坎某粮食加工厂把水稻磨成大米,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虎庄某企业用铝合金材料制门窗,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B。2.【解答】解:A、实验室取用药品时,不可直接用手,防止药品腐蚀皮肤,故A操作错误;B、闻药品的气味时,用手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进入鼻孔,不能直接凑到瓶口闻气体气味,故B操作错误;C、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面着手心,试剂瓶口紧靠试管口,试管倾斜,使液体沿管壁缓缓流下,故C操作正确;D、量9.5mL液体,为减小误差,应用10mL的量筒,不可用100mL量筒,故D操作错误。故选:C。3.【解答】解:由图中空气成分的示意图可知,“c”的体积分数约为21%,因此“c”代表的是氧气。故选:A。4.【解答】解:氧气的性质有: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严重的高原反应是由于高原地区空气稀薄,含氧气量少,吸氧是为了供给人类呼吸。故选:C。5.【解答】解:A、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SO2中的“2”表示1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B、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2Fe中的“2”表示铁原子的个数为2,故选项说法正确。C、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可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选项说法错误。D、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1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S2﹣中的“2”表示一个硫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负电荷,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6.【解答】解:在分子、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等于核电荷数,质子和核外电子所带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分子、原子显电中性;阳离子是原子失去电子形成的,故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大于核外
本文标题:2018-2019学年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4505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