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2018-2019学年广东省中山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广东省中山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意1.(2分)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变化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刻舟求剑B.滴水成冰C.抱薪救火D.聚沙成塔2.(2分)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A.B.C.D.3.(2分)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没有任何用途B.空气中的氧气能燃烧C.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碳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D.空气中的氮气可用于化工原料4.(2分)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红光,生成二氧化碳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向浓氨水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后,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5.(2分)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放置洗净的试管B.加热液体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过滤6.(2分)元素观、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下列有关元素和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C.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改变D.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7.(2分)如图“是小凡的OK手势,竖直手指上标识的物质燃烧可生成水(如图中的CH4、H2),则物质X是()A.COB.C2H5OHC.H2CO3D.C8.(2分)下列宏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选项宏观事实微观解释A10mL水和1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分子间有间隙B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原子体积变大C氢气燃烧生成水分子种类改变D花的香味鼻子闻得到眼睛却看不见构成物质的粒子很小且不断运动A.AB.BC.CD.D9.(2分)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C.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D.我国水资源丰富,人均水量位于世界前列10.(2分)化学概念间存在如图所示的三种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B.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C.纯净物和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D.含氧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并列关系11.(2分)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B.在加热或高温的条件下,CO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C.冬季用煤取暖,为了防止一氧化碳中毒,需要经常开窗通风D.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12.(2分)二氧化氮气体通入水中发生如下反应:3NO2+H2O=2HNO3+X,X的化学式为()A.N2OB.NOC.N2O3D.N2O513.(2分)市售加碘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A.+1B.+5C.+7D.﹣114.(2分)如表4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ABCD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打开止水夹前)加热一定质量高锰酸钾固体木炭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甲烷和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A.AB.BC.CD.D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4个小题,共22分)15.(4分)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化学式或微粒的符号)填空:(1)两个钠原子;(2)氯化亚铁溶液中的阳离子;(3)两个氮分子;(4)标出氧化钙(CaO)中钙元素的化合价。16.(8分)结构性质用途。对结构和性质的研究是学好化学的基础。(1)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物质金刚石石墨炭黑木炭结构碳原子④(填中文)性质①滑腻感③吸附性用途钻头②碳素墨水,书写的档案可长期保存吸附剂(2)大气层中的臭氧(O3)能够吸收来自太阳的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灼伤,下面这个漫画里讲述了大气层中臭氧形成的过程。①从物质组成上给臭氧(O3)分类它属于。(填写字母编号)A.混合物B.纯净物C.单质D.氧化物②写出此变化过程的化学方程式。③氧气和臭氧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17.(5分)“生命吸管”可直接将污水净化为饮用水,主要处理步骤与自来水的净化过程相似,如图1、2所示:(③中离子交换树脂的主要作用是去除重金属离子、软化水质)(1)①中过滤棉的作用是(填字母,下同),推测④中超滤膜的作用可能是。A.去除有害菌和部分病毒B.吸附杂质C.除去较大的不溶性杂质(2)取用河水时,要降低水的硬度和杀灭病原微生物,生活中常采取方法。(3)如图3所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18.(5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①表示的是(填“分子”或“原子”)。(2)如图2是氧、硫、氯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①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其在化学反应中易电子(填“得到”或“失去”)其离子符号是。②氧和硫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相同。(3)氧和硫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不同。三、简答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10分)19.(4分)某烟气脱硫的工艺不仅能消除SO2,还能将其转化为石膏(CaSO4•2H2O)等产品,实现“变废为宝”.主要物质转化关系如下:(1)设备4中经过操作,将水和石膏固体进行分离.(2)设备1的作用是通过喷淋水脱去烟气中的SO2,生成一种酸﹣﹣亚硫酸(H2S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若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紫色的石蕊溶液中,猜想可能出现的现象是.20.(6分)如图所示,围棋棋盘上有五枚棋子,代表五种物质木炭、镁、水、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相邻棋子间的连线表示物质间可以反应,已知与戊的反应中:甲一戊的反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一种氧化物和黑色单质:乙一戊反应只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丙一戊的反应生成沉淀,查阅资料:镁和二氧化碳在点燃条件下能发生反应,请你根据以上信息填空:(1)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丁。(2)甲一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丙一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乙物质的一种用途是。四、实验题(本大题包括3个小题,共25分)21.(4分)用以下装置进行H2、C、CO还原CuO的实验并检验产物(已知白色粉末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1)装置甲进行实验,从安全的角度导气管伸入试管底部的原因是。(2)装置乙中C和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分析上述三个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Ⅰ.甲乙丙三个实验都能观察到黑色粉末变红色的现象,并能成功检验产物Ⅱ.甲乙丙三个反应中,反应前后Cu元素和O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Ⅲ.甲乙丙三个实验能说明H2、C、CO都具有还原性22.(13分)如图1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仪器。请根据要求填空:(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若要组装一套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可选择图A至E中的(填标号):若用装置F收集二氧化碳,应将气体从端通入。(3)若只用图1中提供的仪器制取氧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阅读信息回答问题:[信息一]启普发生器是一种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发生装置(如图2中的甲和乙,丙装置原理与其类似)。由荷兰科学家启普发明,特点:符合“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原则;能节约药品,拉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可随时向装置中添加液体药品。适用条件:①块状体与液体在常温反应制取气体;②不能用于强烈的放热反应和剧烈放出气体的反应;③制取的气体难溶于水信息二CO2能溶于水,在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水大约能溶解1体积的CO2。请回答:①如图2所示,甲和乙中正在产生气体的是(填“甲”和“乙”)。②甲和乙装置理论上(填“能”或“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CO2,理由是,实际上(填“能”或“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CO2,理由是。③启普发生器最适合实验室制取的气体是。A.O2B.CO2C.H223.(8分)在一次清洁厨房卫生时,小明发现厨房里某一铜制品表面出现了绿色,小明心里产生了疑问:是不是铜与空气中的一些物质发生反应生成的,这种绿色的物质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呢?为此,小明展开了探究。【查阅资料】①空气中含有N2、O2、CO2、水蒸气等气体,在潮湿环境下,水蒸气的含量更多。②这种绿色物质不含氮元素,加热会分解,能和盐酸反应,反应所得溶液因含有Cu2+而呈蓝绿色。【猜想与假设】①可能含氧元素②可能含氢元素③可能含有元素④一定含有铜元素【实验探究】实验操作现象结论1铜器中取少量绿色物质于试管中,往试管里滴加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的现象。证明猜想①和③都成立。观察到试管内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蓝绿色的现象证明猜想成立。2从铜器中另取少量干燥的绿色物质于干燥的试管中,加热,观察试管口。观察到试管口处有的现象。能同时证明猜想①和②都成立。【解释与结论】铜器表面的绿色物质俗称铜绿,是由元素组成。【拓展与交流】①铜器表面要形成铜绿,需要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②上述实验2中加热后的试管中残留有黑色固体,后经证实是CuO,CuO和二氧化锰一样,能够作为H2O2分解的催化剂,设计验证实验时,除了要验证CuO是否改变了H2O2分解反应速率,还要验证反应前后CuO的和是否改变。五、计算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15分)24.(5分)α﹣丙氨酸是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氯基酸之一,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1)α﹣丙氨酸中含有种元素。相对分子质量为。(2)α﹣丙氨酸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3)α﹣丙氨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精确到0.1%)。(4)89gα﹣丙氨酸中含氨元素质量为克。25.(10分)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粉末共33.2g加热制取氧气,记录产生氧气的质量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t0→t1时段氧气质量为0,其原因是;t3→t4时段内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为g。(2)请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3)请在如图2所示坐标中,画出固体中锰元素质量在t0→t4时段变化示意图。2018-2019学年广东省中山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意1.【解答】解:A、刻舟求剑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滴水成冰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抱薪救火过程中,燃料燃烧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D、聚沙成塔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2.【解答】解:A.表示的是禁止烟火;B.表示的是禁止携带火种;C.表示的是禁止燃放鞭炮;D.表示的是禁止吸烟。故选:D。3.【解答】解:A、稀有气体的用途是:做各种电光源、作保护气等;因此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没有任何用途错误,故选项错误;B、空气中的氧气能燃烧错误,因为氧气没有可燃性;故选项错误;C、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碳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错误,因为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不属于污染物;故选项错误;D、空气中的氮气可用于化工原料正确,故选项正确;故选:D。4.【解答】解: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D、向浓氨水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后,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5.【解答】解:A、试管清洗干净防止试管架上晾干,防止受污染,故管口向下,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即可,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装置没有封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过滤时:要“一贴”、“二低”、“三靠”;图中没有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A。6.【解答】解: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成物质的粒子;故正确;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一定相同,例如C﹣12、
本文标题:2018-2019学年广东省中山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4506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