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2.2课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激趣导入新中国建成之后,社会主义的建设需要不断的摸索前行。有时,还不得不走一些弯路,这就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引。那么,正确的思想,正确的理论,从哪儿来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素养目标1.了解作者毛泽东和本文的写作背景,以及在当时的重要意义。2.分析语句,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3.鉴赏文章准确、严谨、生动、活泼的语言特点。4.学习运用事理进行层层深入的论证的论证方法。课堂环节知人论世独领一代风骚的伟大诗人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的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毛泽东著述丰富,有文集、诗词、书法等作品。其作品涵盖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其文学作品意境宏大,笔调雄浑,诗词直追苏、辛,书法创立“毛草”。了解“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形成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开始萌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初步结合时期(时间大体上是自1921年至1927年)。“萌芽”的标志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的提出。初步形成大体上是自1927年至1935年。“初步形成”的标志是“革命新道路”理论的初步形成和“活的灵魂”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基本形成。走向成熟大体上是自1935年至1945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是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概念的提出和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继续发展大体上是自1945年至1956年,“继续发展”的标志是——一方面,新民主主义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另一方面,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形成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曲折发展大体上是自1957年至1976年,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写作背景1963年5月2日毛泽东在杭州召集部分政治局委员和大区书记召开了一个小型会议上制定的一个党内文件。这个文件对国内政治形势作出了过于严重的估计,认为当前中国社会中出现了严重的尖锐的阶级斗争情况,要求重新组织革命的阶级队伍,开展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打退资本主义和封建势力的猖狂进攻。《前十条》下达后,各地根据这个文件精神,重新训练干部,进行试点,为即将开展的农村“四清”和城市“五反”运动作了准备。①“人的正确思想”指的是正确的,符合现实的科学认知;②“从哪里来的”,是探究认识的来源,探究的是科学依据;③通过设问来引起思考,有突出强调的作用。解题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的认识论认为: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基础。具体内容为: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借助一定的工具作为手段,使客观对象发生某种改变而获得的。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使人类认识的发展。另外,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需要联结主观与客观的实践来检验。通过实践,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初读感悟检查预习1.明确字音。飞跃(yuè)剥削(bōxuē)检查预习2.解释词语。滔滔不绝:像流水一般不间断,形容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剥削:无偿地占有别人的劳动或产品。任务活动整体把握,理清结构任务说明:文章的结构,是文章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形式的统一。文章都是由中心意思、材料、结构三个要素组成的。中心意思是文章的“灵魂”,要明确无误;材料是“血肉”,要丰富,并能集中地反映中心;结构则是文章的“骨架”,是谋篇布局的手段,是运用材料反映中心思想的方法。•任务活动思考1:快速浏览课文,梳理行文思路。明确先提出论点,人的争取思想来源于实践;然后分析问题,人的思想形成的过程;最后,联系实际,指明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意义。深度探究任务活动一品读内涵,把握主题任务说明:语言是作者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外在载体,不仅在形式上会有修辞、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变化,而且在内涵上往往也是多重的,既有比较浅白的字面意思,还有寄寓其中的深刻内涵。主题则是指文艺作品中或者社会活动等所要表现的中心思想,泛指主要内容。把握主题要结合主要内容、时代背景以及人物、情节等内容,加以总结。思考1:试概括认识过程的阶段。明确第一个阶段,由客观物质到主观精神的阶段,由存在到思想的阶段。第二个阶段,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即把第一阶段得到的认识放到社会实践中。思考2:“天上掉下来的”和“自己头脑里固有的”这两种观点为什么是错误的?明确前者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认为在人的主观意识之外还独立存在着所谓“世界精神”,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不过是“世界精神”的产物。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认为世界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思想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思考3:从文中看,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什么区别?明确感性认识只反映事物的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它以直接感受为特点,以事物的现象为内容,它包括感觉、知觉和概念三种形式。理性认识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它以抽象性间接性为特点,以事物的本质为内容,包括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思考4:为什么人的认识要有第二次飞跃?明确从实践中得来的理性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外界客观的规律,还是没有证明的,必须把它再“放到社会实践中去”检验,看它是否达到预想的目的,于是就产生了第二次飞跃。思考5:如何理解“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这句话的含意?明确“代表先进阶级”说明“思想”的阶级性,“正确”说明“思想”的真理性。“改造社会、改造世界”说明这种物质力量的作用,“改造世界”则是“改造社会”意义的更进一层。思考6:为什么要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这样的标题?明确(1)文章标题既反映文章内容,又反映写作对象、目的、时间、要求等因素的制约。(2)这个标题包含两层意思:①人的思想是从哪里来的?②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这与课文的两次飞跃紧密联系。也就是说,标题恰当地反映了文章的内容。(3)这个标题是针对后文“现在我们的同志中,有许多人还不懂这个认识论的道理”的现实提出的。本文是1963年写给农村工作者读的,所以语言上通俗易懂。(4)用疑问句,有引起读者注意和引起深思的作用。总结本文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上,分析了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论述了人的正确思想的形成需要一个反复实践的过程,简明扼要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指明了学习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重要意义。任务活动二锤炼语言,曲径探幽任务说明:一千多年来的中国诗坛尽管新旧更替,但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却是不同时代的诗人都企盼达到的艺术高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主要内涵即是“炼字与炼意”。“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诗赋以一字见工拙”,品鉴诗词的语言,是鉴赏诗歌之美,品鉴诗人之情的重要方法。思考1:鉴赏“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只是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明确在用了“只是”一词加以强调后,再补说一句以排除其他目的,突出了这一目的是“唯一”的。思考2:文中说“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作者是怎样强调“只能”的?明确作者用设问句的形式,接连提出三个问题。提问之后没有立即回答,而是从反面一连两次自问自答,否定了关于认识来源的种种唯心主义观点,既造成疑问和悬念,引起读者思考,又强调了回答的内容,说明了中心论点的内在含义。思考3:“一般地说来,成功了的就是正确的,失败了的就是错误的,特别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斗争是如此”,怎样理解句中加点词语的作用?明确前一个附加语,指明了后一判断的前提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的;主句后的补充,则特别强调了这一判断所适用的范围,表现了语言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任务活动三分析特色,学以致用任务说明:写作特色是指文章在某些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显著的写作技巧、写作特点和效果。写作特色因人而异,写作特色运用得好,能增强文章的表达力,使得文章引人入胜。写作特色内涵丰富,例如结构、修辞、语言、叙事特点、表达方式等等。准确分析并概括文学作品的写作特色,有助于提升阅读者的感悟力,也为表达提供了方法借鉴。思考1:本文在引论部分有何特点?试分析其效果。明确特点:连用三个设问。效果:①从观点表达上说,本文以设问句开头,在自问自答中提出自己的正面主张,就使正确的观点和错误的观点形成鲜明的对照,使论点极为鲜明。②从阅读效果上说,以设问句开头,很自然会引起读者的“疑”,文章开门见疑,读者急于了解问题的答案,说理就自然地形成了一种高屋建瓴的论辩气势。③从与论点的关系上说,本文是一篇立论,不是驳论,不能具体详细地对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进行揭露和批驳,作者便巧妙地运用设问的方法在立论中渗入了驳论的成分,增强了文章的战斗性。思考2:三个问题的关系是怎样的?明确第一个问题引出议论的中心,统贯全篇,也包括了后两个问题的内容。思考3: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明确本文主要是通过事理论证的方法,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顺序展开论述,逻辑严密,层次分明。思考4: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明确①语言通俗生动,准确严谨。②事理论证,层层深入。③首尾呼应,全篇论述贯通一体。任务活动四比较阅读,拓展延伸任务说明:同样一个题材,不同作者会选择不同的形式加以表现,不用的语言加以呈现;同一体裁,不同时间会有不同的情感寄寓和志趣表达。文学的“和而不同”的美学观念,从未过时。将相关作品放在一起进行对比阅读,可以拓宽品读者的情感体验,加深对主题的认识,鉴赏不同的艺术手法。材料一:一个西方人开始阅读中国哲学著作时,第一个印象也许是,作者的言论和著述往往十分简短,甚至互不连贯。打开《论语》,每一小段只包含几个字,各段之间往往也没有联系。打开《老子》,全书只有约五千字,但是老子的全部哲学都在其中了。习惯于用长篇大论进行理性论辩的学生,遇到这种情况,会感到摸不着头脑,不知这些中国哲学家在说什么,由此不免会认为,这是中国哲学家的思想不够连贯。假如果真是这样,中国哲学就不存在了。不相连贯的思想,怎能称得上是哲学呢?中国哲学家的言论著述,表面看来似乎不相连贯,乃是由于它们本不是专门的哲学著作。按照中国传统,学习哲学不是一个专门的行业。从人都应当读经书,正如在西方传统看来,人人都应当去教堂。读哲学是为了使人得以成为人,而不是为了成为某种特殊的人。因此,中国没有专业的哲学家;非专业的哲学家不认为自己要写专门的哲学著作。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专门哲学著作的哲学家比有专门著作的哲学家,为数多得多。要了解这些人的思想,就需要从他们对友人和学生的言论集和书信中去辑录。因此其中不免有不相连贯,甚至互相矛盾的地方,这是不足为怪的。在有些哲学家如孟子、荀子的著作里,的确也有长篇大论的文章。但是和西方哲学家的著作相比,它们仍显得篇幅短小;未曾把道理讲透。这是因为中国哲学家惯于用格言、警句、比喻、事例等形式表述思想。格言总是简短的,而比喻和事例则总是自成段落,与前后文字不相衔接的。用格言、比喻和事例来说理,难免有不够透彻的地方,只能靠其中的暗示补足。明述和暗示正好相反,一句话越明晰,其中就越少暗示的成分;正如一种表达,越是采取散文的形式,就越不像是诗。中国哲学家的语言如此不明晰,而其中所含的暗示则几乎是无限的。富于暗示而不是一泻无余,这是中国诗歌、绘画等各种艺术所追求的目标,它也同样成为中国哲学家表述思想时的风格。《论语》和《老子》中的简短词句是充满提示的箴言。正由于富于提示,才使它们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我们如果把《老子》书中提到的概念列举出来,重述一遍,可能用上五万字
本文标题:2.2《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教学课件)-【上好课】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4552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