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1关注我国食品安全问题
关注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民以食天为我国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从最初曝光的二恶英、红汞、甲醛(福尔马林)、激素、面粉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面粉漂白剂、假酒(甲醇)、洗衣粉油条、陈化粮毒米、苏丹红、瘦肉精、铁酱油、毛发酱油,到牛奶业普遍使用三聚氰胺、养殖业普遍滥用抗生素、食品工业违规滥用食品添加剂、滥用氢化油(反式脂肪酸)、农药残留严重超标等等,直到近几年不顾一切冒然推进转基因食品产业化。这些问题已对人民生命健康和民族生存构成严重威胁。十八大报告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内容一、我国现阶段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二、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三、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几点思考一、我国现阶段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一)食品安全问题形势严峻、问题多发(二)食品安全问题带来的危害(三)食品安全监管的必要性(一)食品安全问题形势严峻、问题多发食品安全大事件双汇瘦肉精事件新闻曝光的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位于河南省济源市,是河南双汇集团下属的分公司,主要以生猪屠宰加工为主,有自己的连锁店和加盟店据销售人员介绍,他们店里销售的猪肉基本上都是济源双汇公司屠宰加工的,严格按照“十八道检验”正规生产,产品质量可靠。然而,按照双汇公司的规定,十八道检验并不包括“瘦肉精”检测。此前,河南孟州等地添加“瘦肉精”养殖的有毒生猪,顺利卖到双汇集团旗下公司。食品安全大事件双汇瘦肉精事件遭曝光后,该公司采购部业务主管承认,他们厂的确在收购添加“瘦肉精”养殖的所谓“加精”猪。记者调查发现,河南孟州市、沁阳市等十几家养猪场,都在养殖这种肌肉发达的“健美猪”,和普通的猪肉相比,这种猪肉几乎没有什么肥肉,且能多卖几十元钱。食品安全大事件染色馒头事件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在生产过程中添加色素、防腐剂等,将白面染色制成玉米面馒头、黑米馒头等,工人还随意更改馒头的生产日期。“染色”馒头进入了上海部分超市销售。上海工商执法人员对报道中涉及的迪亚天天仓储中心、华联超市光新路店等进行了执法检查,并在现场发现了涉嫌使用色素的“染色”馒头。食品安全大事件染色馒头事件过期馒头回收回来浸泡加工,然后重新包装销售。防腐剂、甜蜜素等添加剂,工人都是按经验随意添加。这个小小的镘头生产厂,每天有数以万计的问题馒头流向市场。食品安全大事件地沟油事件地沟油的职业回收者,只需一把铲子、几个破旧铁桶、一把手电筒,外加一辆电动车就可以满载而归。那些暗淡浑浊、略呈红色的膏状物,经过一夜的过滤、加热、沉淀、分离,变身为清亮的“食用油”,低价出售。相关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了更详细的餐厨废油回流餐桌的地下链条(详见右图)。食品安全大事件地沟油事件(二)食品安全问题带来的危害对人民身体健康的直接危害对食品产业健康发展的影响是对政府公信力和国家形象的影响(三)食品安全监管的必要性“食品安全监管是指政府有关监督管理部门为了维护社会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依法对食品的生产、经营及其相关活动进行监督管理,以保证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行为。”有利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提升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水平。二、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一)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上部门职责不清(三)没有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的机制(四)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知识有限(一)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缺乏系统性、完整性现行关于食品的法律有13部,法规26条。但是法律条款却相对分散而且调整范围较为狭窄,且最终解释权的主体不一样,难以监管的情况时有发生。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修订滞后如我国颁布的《食品卫生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对法律责任规定不严、内容不全、监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责任追究机制不明。法律效力不够如《食品卫生法》规定“除没收或销毁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外,罚款额为20元以上、3万元以下”。(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上部门职责不清1、多头管理带来“角色和权限不清”序号组织部门进出口生产资料耕种或动物饲养:杀虫剂、化肥、种子饲养产品加工产品流通消费1农业部√√√√√√2卫生部√√√3国家质检局√√√√√4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5商务部√√√6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7环保总局√√√我国主要食品安全管理部门的产业链位置情况表(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上部门职责不清2、监管主体部门之间衔接不协调现有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在食品安全政策、管理和执行上缺乏协调,往往在查一个食品问题时,常常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牵涉到许多部门,而各部门在面对已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时会从自身的立场出发去思考:我们去查的话会不会触及到其他部门的权益?如果要执法,究竟又该依据哪个部门的法规呢?这无疑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三)没有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的机制目前,我国在食品安全监管上还欠缺事前监管的制度,更多地是倾向于“救火式”监管,并没有考虑到事前的预警机制,而在平常的监督管理中则主要是利用事故调查、产品抽查等手段来实现对食品安全的管理。(四)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知识有限消费大众很难辨别出哪些食品存在质量上的问题,他们只是盲目的去相信食品包装上的数据信息或者是媒体上的广告,真正对食品安全知识很了解的人少之又少。三、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几点思考(一)健全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二)科学划分食品安全监管权责(三)建立食品安全风险性管理制度(四)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一)健全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清理并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制定完整统一的食品安全监管法。减少执法上的相互冲突,避免法律体系的混乱,保持法制的统一及完整性。覆盖“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及时修订食品安全标准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总体水平偏低,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相互矛盾、重复交叉,应及时随着检测标准和行业标准而修订。提高惩罚标准,加大违法成本只有加大处罚力度,提高制售有毒食品的风险成本,使其违法成本大于违法所获利益,不法生产者或者销售者才会停止违法。(二)科学划分食品安全监管权责建议成立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由一位国务院副总理兼任主任,农业部、卫生部、质检总局等各大部门为委员会成员。委员会统一组织、协调、管理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所有工作,各大部门在委员会的领导下进行日常工作,科学的划分各部门的职责权限,(三)建立食品安全风险性管理制度完善突发食品安全事件的应急反应机制实行定期的食品安全专家咨询制度和评估制度加强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三)建立食品安全风险性管理制度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自我保护和依法维权的意识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建立举报奖励制度安全饮食小建议1.尽量在食堂就餐。2.如到外面餐馆就餐,需看餐馆是否有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3.尽量不要吃油炸的零食,小吃。4.购买食品,需看生产日期,厂家,保质期等。5.有自我保护意识,对健康不利的食品要克制自己,不要多吃。
本文标题:1关注我国食品安全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463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