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专题18 文言文阅读——内容理解(复习课件)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专题18文言文阅读(二)---内容理解2024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前小练(2023·宁夏吴忠·统考一模)阅读下文,完成问题。【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巨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选自《新序》)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4分)①皆以美于徐公以:____________②面刺寡人之过者刺:____________③时时而间进间:____________④被服以立被:__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分)①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②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3.请用“/”给划线的句子断句。(2分)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4.请结合语段分析齐威王能够“战胜于朝廷”,宋昭公不得不“出亡”的原因各是什么?(4分)【答案】1.认为指责间或、偶然同“披”,穿2.①在集市、市场等公共场合指责讥刺(寡人的)过失,使我听到的,可得下等奖赏②所以宋昭公亡国后能够醒悟,最终得以返回国家。3.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4.齐威王有邹忌这样善于进谏的大臣,自己也善于纳谏;而宋昭公却一直被谄谀者包围,听不到谏言。考点梳理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是现代汉语的源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阅读均为必考题型,分值基本在10-16分之间。考点涉及字词句的理解、文章内容分析、写作手法、理解感悟等方面。考点梳理概括分析是在读懂文章内容的前提下,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筛选,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和分析提取的能力,属于考查能力的范畴,也属于常考的题型。从近几年的考试实践来看,主要有两种考查方式:(1)隐性考查,即把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融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或“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考查中,这种情形较为多见;(2)直接考查,即专门设题或设项要求“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种情形以前相对少见,但这项考查会有加强的趋势,这正是语文注重人文性和阅读注重整体把握的必然要求。考点梳理所谓“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指的是从全文的角度对有关信息材料进行辨别、筛选并提取组合。这实质上是在考查我们对文意的理解。考点1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以“人物传记”这类文章为例,我们要特别重视五种语句:(1)交代人物之间关系的句子;(2)描述文中主人公行为的句子;(3)总结性的句子,作者的感情倾向往往在其中体现;(4)指代性词语,无论是代人,还是代物、代事,都要明确;(5)文中的标题、出处和文末的注释。考点梳理(1)吃透题干指吃透题干中的概括性论断的含义,它能给你一个筛选相关信息的标准。(2)分析信息逐句分析所给语句,这些语句虽然大都很短,但是均有各自的概括性论断,把它们与题干中的论断作是非比较,既要理解文言语句字面的意思,又要概括语句深层的意义。这一步做好了,就为后面的选择扫清了障碍。方法点拨(3)对照确认根据所给的答案,逐一与原文对照,词、句、意都要落实,并加以确认。(4)确定答案尽管解题思路因人而异,但“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必须要在理解每个句子的基础上,立足全文,居高临下来辨析和断定句子所陈述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所选取的信息是准确无误的。方法点拨例:(2023·上海黄浦·统考二模)阅读下列古诗文,完成各题。【甲】《鱼我所欲也》(文本省略)【乙】天祥至潮阳①,见弘范②,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③张世杰④。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⑤,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________,________。”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⑥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⑦拜而死。论曰:自古志士,欲信大义于天下者,不以成败利钝⑧动其心,君子命之曰“仁”,以其合天理之正,即人心之安尔。观天祥从容伏质,就死如归,是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可不谓之“仁”哉。(节选自《宋史》,有删改)例题引领问题:1.乙文中,有多处表现出文天祥的气节。请概括并补全文天祥的这些表现。(1)_________;(2)_________;(3)_________;(4)从容就义。2.如果用甲文中的话评价文天祥,最合适的一句是:_________。【答案】1.不行跪礼拒绝招降不事二主(意到即可)2.舍生而取义者也(如果只写“舍生取义”也可)【思路分析】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根据乙文“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可概括为:不行跪礼;根据乙文“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可概括为:拒绝招降;根据乙文“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可概括为:不事二主。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乙文写文天祥不行跪礼,拒绝招降,不事二主,最后从容就义;体现了甲文中的“舍生取义”,即为了坚守内心的“义”,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归纳内容要点”是把文章各部分的内容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出来,属于“化整为零”地分析和提炼的过程。“概括中心思想”是把文章的整体或某一部分的内容主旨化,并加以阐述或概括,属于“化零为整”地综合和整理的过程。考点梳理考点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1)总揽文意,整体把握阅读时,要从宏观的角度把握材料,紧扣主线,给人物、事件定位,对选文有个总的印象。(2)抓住题干,准确把握题目信息在阅读题干时,须读全、读准题干。(3)借助注释提示,找到解题突破口文后的注释绝不是可有可无,它往往是为我们理解文意提供帮助的。方法点拨(4)辨析差异,排除干扰这一考点的题型,往往有故意夸大事实、偷换概念、以假乱真等干扰项,这需要我们了解选项设置模式,细心分辨,排除干扰,提高正确率。考点梳理(2023·河南南阳·统考一模)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问题。【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乙】(陈后主)初惧阽危①,屡有哀矜之诏,后稍安集,复扇淫侈之风。宾礼诸公②,唯寄情于文酒,昵近群小,皆委之以衡轴③。谋谟所及,遂无骨鲠④之臣,权要所在,莫匪侵渔之吏。政刑日紊,尸素⑤盈朝,耽荒为长夜之饮,嬖宠⑥同艳妻之孽,危亡弗恤,上下相蒙,众叛亲离,临机不寤⑦,自投于井,冀以苟生,视其以此求全,抑亦“民斯下”矣。(选自《陈书•后主》)注:①阽(diàn)危:面临危险。②诸公:指与后主一道游玩的所谓“狎客”。③衡轴:本指观测天体仪器上可以旋转的横管。此比喻中枢要职。④骨鲠:原意指鱼骨,鱼刺,比喻正直。⑤尸素:“尸位素餐”,居住食禄而不理事。⑥嬖(bì)宠:特指受君主宠爱的妃嫔。⑦寤:觉悟。例题引领(1)下列对两个文段中加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之蔽甚矣”中的“蔽”是指所受的蒙蔽,这个结论使得齐王心悦诚服的接受了邹忌的谏言。B.“能谤讥于市朝”中的“谤讥”指的是诽谤讥刺,表明齐威王鼓励大家要敢于提那些刺耳的意见。C.“门庭若市”指门前和庭院像集市一样热闹。这个成语一直沿用到现在,仍有鲜活的生命力。D.“冀以苟生”中的“冀”是希望的意思,指陈后主藏进枯井企图苟且偷生,表现了这个亡国之君的荒唐可笑。(2)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3)【甲】文中邹忌善谏体现在哪些方面?(4)《出师表》里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的最重要的建议是“亲贤臣,远小人”,结合语段【甲】【乙】分析齐威王与陈后主是如何做的,有何不同的后果。【答案】(1)B(2)大小的官吏,大臣和百姓们,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人,给予上等奖赏。(3)邹忌以自己与徐公比美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设喻,由己及君,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4)齐威王听从贤臣邹忌的进谏,并且马上整改,有着广开言路的胸襟和果断行事的政治智慧,所以最后“战胜于朝廷”。陈后主亲近小人,委以要职,使得出谋划策、执掌权要者都是贪婪之人。因而,政务刑罚日渐混乱,最后成了亡国之君。【详解】(1)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和分析。B.有误,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讥,讽刺。谤讥,指责,议论。表明齐威王鼓励大家要敢于公开议论。故选B。(2)本题考查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重点词:面刺,当面指责;面,当面;刺,指责,议论;受,给予,付予。(3)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先由用作设喻的事实写起,写了邹忌与徐公比美,妻、妾、客的赞美之辞以及邹忌对这些言辞的分析,是设喻说理的前提。接着写邹忌讽谏齐王,正面设喻来说明君王易于受蒙蔽的道理。最后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写出了邹忌讽谏齐王纳谏后取得的巨大成效。邹忌以自己与徐公比美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设喻,由己及君,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4)本题考查比较阅读。甲文结合“乃卞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句可知,齐威王听从贤臣邹忌的进谏,并且马上整改,有着广开言路的胸襟和果断行事的政治智慧,所以最后“战胜于朝廷”。乙文结合“宾礼诸公,唯寄情于文酒,昵近群小,皆委之以衡轴。谋谟所及,遂无骨鲠之臣,权要所在,莫匪侵渔之吏。政刑日紊,尸素盈朝,耽荒为长夜之饮,嬖宠同艳妻之孽,危亡弗恤,上下相蒙,众叛亲离”句可知,陈后主亲近小人,委以要职,使得出谋划策、执掌权要者都是贪婪之人。因而,政务刑罚日渐混乱,最后成了亡国之君。【参考译文】【乙】(陈后主)起初害怕危险,常常发布哀伤、怜悯的诏书,后来局势逐渐安定一些以后,他又煽动起荒淫、奢侈的风气。礼待公卿,只知道陶醉在文章美酒之中;亲近小人,都委任他们要职。这样,出谋划策者没有一个是正直之臣,执掌权要者没有一个不是剥削民众的官吏。政务刑罚日渐紊乱,尸位素餐之辈充斥朝廷。通宵达旦地吃喝玩乐,荒废政事,宠幸妻妾,身处危亡之境也不顾,上下蒙骗,众叛亲离,面临危难不觉悟,反而自投枯井,希望苟且偷生。看他以这种方式保全自己,或许也就是民众中的下等人了。反馈训练一、(2023·四川·统考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涛,字洪度,成都乐妓也。性辨惠,调输墨。居浣花里,种菖蒲满门。傍即东北走长安道也。往来车马留连。元和中,元微之使蜀,密意求访,府公严司空知之,遣涛往侍。微之登输林,以诗寄之曰:“锦江滑腻峨嵋秀,幻出文君与薛涛。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纷纷词客
本文标题:专题18 文言文阅读——内容理解(复习课件)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4731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