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测试卷01(统编版)(解析版)
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测试卷0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评卷人得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文学伦理学批评是我国学者创建的一种文学批评理论与方法,是在西方伦理批评和中国道德批评的基础上建设而成。目前,文学伦理学批评逐步走向成熟,在建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方面取得了进展,并拥有大量的批评实践成果,学术影响力日益扩大。作为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创立者,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浙江大学世界文学跨学科研究中心主任聂珍钊表示,文学的功能是教诲,文学的价值在于为人类提供伦理教诲,即文学通过一系列道德事例和榜样达到劝谕、褒奖和惩戒的教诲目的,从而帮助人完成弃恶从善的伦理选择过程。该领域数位专家学者普遍表示,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的提出是对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理论危机的回应。根据国内学者考察,当时的中国文学批评出现了三种令人忧思的倾向:一是文学批评的“失语症”;二是文学批评远离文学;三是文学批评的道德缺位,即文学批评缺乏社会道德责任感。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刘英表示,聂珍钊从2004年起提出文学伦理学批评,认为文学在本质上是关于伦理的艺术,强调文学的教诲功能以及文学批评的社会责任。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文学理论界在西方文艺思想的影响下掀起了“理论热”,各种“主义”粉墨登场,泛文化、泛政治倾向的批评思潮席卷批评界,文学批评理论一度成为不关注文学文本、无视文学伦理价值的众声喧哗。王松林告诉记者,正是在国外批评理论话语过度膨胀的背景下,国内学者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开始构建以伦理选择为核心的文学伦理学批评话语体系,并从“脑文本”概念出发重构了文学的文本理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朱振武表示,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提出显示出中国学者的文化自觉、学术自觉和批评自觉,目前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体系日益完善。聂珍钊表示,要真正赢得国际学界的尊重和认可,既要立足于解决中国文学研究中的问题,又要为解决世界文学研究中的普遍问题提供启示。中国学术界要真正在国际学术共同体中发挥影响和获得自己的地位,必须不断进行学术理论和话语体系的开拓和创断,紧密联系中国现实和坚持“中国特色”。当然也不能缺少世界眼光。(摘编自李永杰《扩大文学伦理学批评影响力》)材料二:近百年以来的中国文学批评,特别是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批评,绝大部分都是来自西方。20世纪的西方文论,基本上都是由批评方法而构成的,一种批评理论接着一种批评理论,一种批评方法接着一种批评方法,连续不断地发展,直到今天也还是如此,形成了一个为许多学者所谓的“文论世纪”。自近代开始的“西学东渐”,中国的文学研究者,包括从事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研究的学者,基本都是采用西方的批评方法。这就出现了一个重要现象,就是曹顺庆教授所说的:“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得了‘失语症’。所谓‘失语症',就是说中国的文学研究者和批评者,不会讲自己的话,不会以自己的话语来表达思想,一讲就是讲西方的,唯西方马首是瞻,一旦离开了西方的理论和方法,就不会写文章、不会讲话,甚至是不能从事文学批评和研究了。”我们之所以要讨论文学伦理学的批评方法,是因为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以及颇引人关注的文学地理学批评方法,都是由中国本土学者自己提出来的,是具有一定的原创性与自主知识产权的两种新的文学批评方法。这两种批评方法是有针对性的,就是针对20世纪以来中国文论的“失语症”。虽然中国的学者对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化转化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直到今天仍然没有取得明显的成效。《文心雕龙》里面所发表的理论观点与批评方法比较抽象,不像西方文学理论具有一整套的术语,概念非常清楚,逻辑性很强,每一个术语和概念都有自己明确的所指,而且能够解决许多重要的问题。当然,《文心雕龙》是一部很了不起的文论巨著,我们现在的学者,想要写出那么一部理论巨著来,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这部大书有它特定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语境。像《文心雕龙》这样的中国古代文论著作,的确是没有实现现代转化,我们的文学研究者很难运用《文心雕龙》里面的那一套东西,来解释与解决当代中国文学与中国作家所提出来的一些理论与实践问题。这是一个基本的判断:中国古代文论要运用到当代文学批评中来,一个多世纪以来是远远没有取得成功的,从根本上来说也许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无论是研究古代文学的学者、研究古代文论的学者还是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的学者,虽然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也没有能够让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得到复活,产生一种比较重大的实际效用。(摘编自邹建军《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的层深结构》)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理论出现“失语症”、远离文学、缺乏社会道德责任感等危机,鉴于此,我国学者提出了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B.文学伦理学批评是一种文学批评理论与方法,其主要的功能是教诲,即通过一系列道德事例和榜样达到劝谕、褒奖和惩戒的教诲目的。C.《文心雕龙》是一部很了不起的文论巨著,但里面所发表的理论观点与批评方法比较抽象,也许不可能成功运用到当代文学批评中来。D.目前,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体系日益完善,文学伦理学批评逐步走向成熟,这与中国学者的文化自觉、学术自觉和批评自觉密不可分。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国外批评理论话语过度膨胀的背景下,中国的文学研究者和批评者曾唯西方马首是瞻,不会讲自己的话,不会以自己的话语表达思想。B.以伦理选择为核心的文学伦理学批评话语体系,强调文学批评理论要关注文学文本,重视文学伦理价值,担负起文学批评的社会责任。C.中国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要扩大其影响力,就必须完全摒弃西方文学理论,紧密联系中国现实和坚持“中国特色”,不断开拓和创新。D.《文心雕龙》所发表的理论观占与批评方法不像西方文学理论概念清楚,逻辑性强,这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难以得到复活的因素之一。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中作者观点的一项是()(3分)A.我们根本没有一套自己的话语,没有自己特有的表达、沟通、解读的学术规则。一旦离开了西方文论话语,就几乎没有办法说话,活生生一个学术“哑巴”。B.我们仍然有文学,有文学理论,有一套文学理论话语规则;但从民族情感的角度来说,我们的文学和文学理论似乎失去了传统和历史,我们成了文化上的断裂人。C.鲁迅的《呐喊》在现实主义基本精神与手法之外,汲取了象征主义、浪漫主义等多种方法,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的基本品格。D.中国古代文论在现代文学理论体系中是零碎性的,变成了一些材料和论据,变成了附庸,丧失了完整性。古代型的文学理论被“零散化”和“知识化”。4.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5分)5.在对待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态度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有哪些共同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5分)【答案】1.B2.C3.A4.①引用论证。引用曹顺庆教授的观点指出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得了“失语症”。②举例论证。举《文心雕龙》的事例,论证中国古代文论很难运用到当代文学批评中来。③对比论证。将《文心雕龙》里面所发表的理论观点与批评方法与西方文学理论做比较。5.①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认为文学伦理学批评是我国学者创建的具有一定原创性与自主性的文学批评理论与方法。②都指出文学伦理批评方法是针对20世纪以来中国文论的“失语症”、文学理论危机提出的。【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B.“文学伦理学……主要的功能是教诲,即……目的”错误。根据原文材料一第2段信息“文学的功能是教诲,文学的价值在于为人类提供伦理教诲,即文学通过一系列道德事例和榜样达到劝谕、褒奖和惩戒的教诲目的”来看,选项偷换概念,张冠李戴。选项中主要功能不属于文学伦理学批评而是文学的。故选B。2.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理解文章重要内容的能力。C.“就必须完全摒弃西方文学理论”说法绝对,材料中并没有这种意思,根据材料一最后一段“中国学术界要真正在国际学术共同体中发挥影响和获得自己的地位,必须不断进行学术理论和话语体系的开拓和创断,紧密联系中国现实和坚持“中国特色”。当然也不能缺少世界眼光”来看,西方文学理论也要借鉴,但不能全盘西化,中西方应该相辅相成。故选C。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点、论据的能力。B.强调“但从民族情感的角度来说,我们的文学和文学理论似乎失去了传统和历史,我们成了文化上的断裂人”,与材料一信息无关,材料一主要讲的是文学伦理学的特点成就、问题及解决方法。不能支撑材料一观点。C.讲的是鲁迅借鉴了中国古代前辈所创立的方法,成就了自己的风格,而材料一讲的是中国如何借鉴学习西方,不能支撑材料一观点。D.分析古代型的文学理论被“零散化”和“知识化”与文中所见的问题无关联,所以不能作为材料一观点的支撑。只有A项突出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问题之一——“失语症”。故选A。4.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的能力。此题主要是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论述类文本分析论证方法时要掌握几种常用的论证方法,通常有举例论证法、引用论证法、比喻论证法、对比论证法等。结合第一段:这就出现了一个重要现象,就是曹顺庆教授所说的:“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得了‘失语症’。”可见使用了引用论证法。指出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得了“失语症”,增强说服力和可信度。结合第一段:“自近代开始的“西学东渐”,中国的文学研究者,包括从事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研究的学者,基本都是采用西方的批评方法。”可见使用了例证法,说明中国文学理论存在的问题,西化严重。结合第二段:“《文心雕龙》里面所发表的理论观点与批评方法比较抽象,不像西方文学理论具有一整套的术语,概念非常清楚,逻辑性很强,每一个术语和概念都有自己明确的所指,而且能够解决许多重要的问题。”可见使用了正反对比论证。一正一反突出《文心雕龙》里面所发表的理论观点与批评方法与西方文学理论做比较存在的问题,过于抽象年不清楚,逻辑性不够,不成体系。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归纳要点理解文章主要观点的能力。本题要求分析两则材料在对待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态度上的相同点,分别概括出两则材料的观点,再找出共同点即可。①材料一第一段说“文学伦理学批评是我国学者创建的一种文学批评理论与方法,是在西方伦理批评和中国道德批评的基础上建设而成。目前,文学伦理学批评逐步走向成熟,在建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方面取得了进展,并拥有大量的批评实践成果,学术影响力日益扩大”,材料二的第二段说“我们之所以要讨论文学伦理学的批评方法,是因为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以及颇引人关注的文学地理学批评方法,都是由中国本土学者自己提出来的,是具有一定的原创性与自主知识产权的两种新的文学批评方法”,可见两个材料的相同点为:都认为文学伦理学批评是我国学者创建的具有一定原创性与自主性的文学批评理论与方法。材料一第三段说“该领域数位专家学者普遍表示,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的提出是对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理论危机的回应。根据国内学者考察,当时的中国文学批评出现了三种令人忧思的倾向:一是文学批评的‘失语症’”,材料二第一段说“所谓‘失语症',就是说中国的文学研究者和批评者,不会讲自己的话,不会以自己的话语来表达思想,一讲就是讲西方的,唯西方马首是瞻,一旦离开了西方的理论和方法,就不会写文章、不会讲话,甚至是不能从事文学批评和研究了”,第二段说“虽然中国的学者对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化转化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直到今天仍然没有取得明显的成效”“无论是研究古代文学的学者、研究古代文论的学者还是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的学者,虽然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也没有能够让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得到复活,产生”,可见两个材料都指出文学伦理批评方法是针对20世纪以来中国文论的“失语症”、文学理论
本文标题: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测试卷01(统编版)(解析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4818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