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试题6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70分)1.一般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学时。A.24,12B.20,8C.36,10D.24,82.下列对本质安全理解不正确的是()。A.包括设备和设施等本身固有的失误安全和故障安全功能B.是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C.可以是事后采取完善措施而补偿的D.设备或设施含有内在的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3.以下的论点中,()不属于“偶然损失原则”的论点。A.事故后果及其严重程度都是随机的。B.反复发生的同类事故,并不一定产生完全相同的后果。C.事故后果及其严重程度是难于预测的,因此,无论事故损失大小,都必须做好预防工作。D.为了预防事故的发生,就要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4.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减少、控制危害和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及其他损失。A.事故B.危险C.管理不善D.违章5.根据能量转移理论的概念,事故的本质是()。A.能量的不正常转移B.造成人员死伤C.造成经济损失D.造成人员伤亡6.要做到“安全第一”,就必须()。A.将高危作业统统关掉B.提高系统的安全系数C.实行“安全优先”的原则D.提高劳动生产率7.海因里希事故连锁理论把事故发生过程概括为五个部分,即()。A.管理缺陷;环境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B.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直接原因;事故;伤害C.基本原因;间接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损失D.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8.()是用人单位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核心。A.安全生产责任制B.安全生产管理制度C.安全检查制度D.安全操作规程9.一般说来,股份制企业、合资企业等的安全生产投入资金由()予以保证。A.董事长B.董事会C.总经理D.总经济师10.用人单位应当要求从业人员对于劳动防护用品(简称“护品”)做到“三会”,下述不属于“三会”内容的是()。A.会修理护品B.会检查护品的可靠性C.会正确使用护品D.会正确维护保养护品11.在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中,作为典型例子给出了爆炸性物质、易燃物质、活性化学物质和有毒物质等()种的物质生产场所和贮存区的临界量。A.142种B.56种C.72种D.37种12.下列不属于工伤保险的基本原则的是()。A.劳动者个人不缴费原则B.根据责任大小进行赔偿的原则C.损失补偿与事故预防及职业康复相结合的原则D.强制实施原则13.根据有关劳动能力鉴定的现行规定,工伤职工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分为()级,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发放为本人工资的14个月,为第()级伤残等级。A.8,7B.10,6C.10,4D.8,214.下述论点中,不正确的是()。A.“强制原理”认为,安全生产管理有必要采取强制手段约束个人的活动和行为。B.“监督原则”认为,为了使安全生产法得到落实,应设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C.“因果关系原则”认为,只要事故的因素存在,事故发生是必然的。D.“反馈原则”认为,反馈是控制过程中对控制机构的反作用。答案:B15.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是()。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B.“防消结合,预防为主”C.“及时发现,及时治理”D.“以人为本,持续改进”16.安全检查工作应遵循一定的工作程序,不属于安全检查必要步骤的内容是()。A.复查整改落实情况B.下达隐患整改意见和要求C.实施安全检查D.公示检查结果17.离开特种作业岗位达()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核,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A.3个月B.6个月C.12个月D.18个月18.应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在项目建成试生产正常运行后,投产前进行的安全评价是()。A.专项安全评价B.安全检查表法C.安全验收评价D.预先性安全评价19.安全评价中常用()和()的方法进行分类。A.系统分析实际案例B.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参照事故类别C.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导致事故的间接因素D.导致事故的原因相关事故的借鉴20.故障树也称事故树,是一种描述事故()的有方向的树,是安全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的分析方法之一。A.发生过程B.关联C.因果关系D.结果及范围21.某工厂废弃烟囱实行定向爆破拆除,由于设计不合理,烟囱未按预定方向倒塌,引起附近房屋坍塌,造成该起事故的危险因素为()。A.坍塌B.其他爆炸C.爆破D.操作错误22.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将危险因素分为()类。A.20B.17C.21D.2423.在工业生产中,设置防爆墙、防火门等主要是应用()预防伤亡事故。A.系统安全理论B.能量意外释放理论C.事故频发倾向理论D.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24.某爆破作业场地,需要进行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评价,经分析,场地事故发生可能性分值为5分,作业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频率的分值为6分,事故造成的严重程度分值为40,根据格雷厄姆——金尼法其危险等级为()。A.危险性不太大B.可能危险,需要观察C.极其危险,停产整顿D.比较安全,可以生产25.安全评价方法很多,针对不同的评价目的,采用的系统分析方法是不同的,描述正确的是()。A.危险和可操作性方法是一种逻辑定量分析方法B.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可以寻找控制发生事故的基本事件C.事故树分析要求评价人员用“What……if”提出问题D.HAZOP是不同专家领域的“头脑风暴法”26.引起火灾事故发生的结构函数为,则导致发生火灾的基本事件集合是()。A.,B.,,C.D.,27.国标“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中的重大危险源的英文解释是()。A.Majorhazard(重大危险源)B.Majorrisksources(重大危险源)C.Majorhazardinstallations(重大危险装置或设备)D.其他28.《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的发布机构是()。A.国际劳工组织大会B.联合国C.国际标准化组织D.世界卫生组织29.以下物质在国标“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中规定为重大危险源是:()。A.核电站的核反应堆B.高瓦斯煤矿C.煤与瓦斯突出矿井D.贮存1000吨汽油的油罐30.1995年10月1日,劳动部发布的《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中,规定的特别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死亡()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万元以上的事故隐患。A.10、500B.50、1000C.10、1000D.50、50031.火灾分类标准(GB4968—85)把火灾分为四类,它们分别是()。A.Ⅰ类火灾、Ⅱ类火灾、Ⅲ类火灾和Ⅳ类火灾B.A类火灾、B类火灾、C类火灾和D类火灾C.轻微火灾、火灾、严重火灾和重大火灾D.小型火灾、中型火灾、大型火灾和重大火灾32.生产经营单位对()应当登记建档,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应当采取的紧急措施。A.事故频发场所B.重大事故隐患C.重大危险源D.危险化学品仓库33.下面哪一种应急预案演练的主要特点是口头演练,一般是在会议室内举行()。A.桌面演练B.功能演练C.全面演练D.其他演练答案:A34.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2004年1月9日)》的规定,我国的重大危险源监控分为几级()。A.1B.2C.3D.43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的规定,重大危险源的解释应该为()。A.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B.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C.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经营、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D.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小于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36.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建立重大危险源宏观监控(),实施重大危险源的()监控与管理。A.信息系统全面B.信息网络全面C.信息系统宏观D.信息网络宏观37.应急响应是在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的应急与救援行动,其中包括:()。A.应急队伍的建设B.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C.事故损失评估D.应急预案的演练38.应急预案的编制中的危险分析不包括()。A.危险辨识B.灾害后果评价C.脆弱性分析D.风险分析39.应急演练的基本任务是:检验、评价和()应急能力。A.保护B.论证C.协调D.保持40.“警戒与治安”是核心要素()的二级要素。A.应急策划B.应急准备C.应急响应D.现场恢复41.关于重大事故的应急管理,下列说法有错误的是()。A.是指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活动B.应急管理是对重大事故的全过程管理C.应急管理应贯穿于事故的全过程,体现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应急思想D.应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42.以下有关重大事故应急管理中的“恢复”工作,说法正确的是()。A.要求立即进行的恢复工作包括原因调查、清理废墟、总结教训等B.恢复工作应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进行,首先使事故影响区域恢复到相对安全的基本状态,然后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C.在短期恢复中出现新的紧急情况是不可避免的,应根据以往经验和当时情况冷静对待D.长期恢复包括完全按照原来的情况重新建设43.应急预案的层次可划分为()。A.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预案B.综合预案、前馈预案、具体预案C.整体预案、专项预案、现场预案D.整体预案、前馈预案、具体预案44.综合性(全面)应急演练的过程可划分为演练准备、演练实施和()三个阶段。A.演练评价B.演练通报C.演练讲解D.演练总结45.根据生产性粉尘的性质可分为三类:无机性粉尘、有机性粉尘、()。A.激性粉尘B.剧毒性粉尘C.高电离性粉尘D.混合性粉尘46.2002年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职业病目录中列出的法定尘肺不包括()。A.铝尘肺B.石墨尘肺C.木工尘肺D.电焊工尘肺47.依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是指()。A一天8小时多次采样测定的平均浓度B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小时工作日的平均容许接触水平C.任何有代表性的采样测定均不得超过的浓度D.每个工作班多次采样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规定的最低限值48.有害物质的发生源应布置在工作地点机械通风或自然通风的()。A.上风侧B.下风测C.左侧D.右侧49.消声器是一种有效地衰减哪类噪声的降噪装置()。A.机械噪声B.电磁噪声C.空气动力性噪声D.所有类型噪声50.下列作业中属于强热辐射作业的是()。A.建筑、修路夏季施工作业B.印染作业C.印刷作业D.炼钢、炼铁作业51.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1992)”的规定,“明火”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之一,“明火”属于下列中哪一类危险、有害因素()。A.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B.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C.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D.其他危险、有害因素52.在运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过程中,需要定期演练的计划是()。A.职业安全健康监测计划B.职业安全健康培训计划C.应急预案与响应计划D.员工参与的协商计划53.按照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实施要求,开展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活动时不必考虑()。A.常规与非常规活动B.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C.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D.作业场所内所有的设备54.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建立包括①学习与培训、②体系策划、③初始评审、④文件编写、⑤体系试运行、⑥评审完善这六个步骤,下列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③②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②④⑤③⑥D.①③②⑤④⑥55.不同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标准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运行模式大体相同,其核心均为:为生产经营单位建立一个()的管理过程,以()的思想指导生产经营单位系统地实现其既定的目标。A.动态循环、持续改进B.持续改进、循序渐进C.良性循
本文标题:《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试题6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511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