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真空泵安全要求
×ICS23.160J7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真空泵安全要求Vacuumpumps-Safetyrequirements(报批稿)××××-××-××发布××××-××-××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1GB××××—××××I前言本标准的第5章5.1.1中a)b)c)f)g)、5.1.2、5.1.5、5.2.1、5.2.2、5.3.1、5.3.2中a)b)、5.4、5.6.1、5.6.2、5.7、5.8、5.9、第6章、第7章、第8章中、8.3为强制性,其余为推荐性。本标准修改采用EN1012-2:1996《压缩机和真空泵安全要求第2部分:真空泵》(英文版)。本标准与EN1012-2:1996的章节、条款一致,技术内容一致。本标准根据EN1012-2:1996重新起草,与EN1012-2:1996的差异为:——为了与现有的真空技术标准配套使用,将EN1012-2:1996《压缩机和真空泵安全要求第2部分:真空泵》的名称该为我国的《真空泵安全要求》。——对于EN1012-2:1996引用的国际标准和欧洲标准中有被修改采用的我国标准,本标准引用我国的这些国家标准代替对应的国际标准或欧洲标准;对于EN1012-2:1996引用的国际标准和欧洲标准中有被非等效采用的我国标准,本标准引用我国的这些国家标准中对应的条款代替对应的国际标准或欧洲标准;其余未被等同或修改采用为我国标准的国际标准和欧洲标准,在本标准中均被直接引用(见本标准附录B)。——由于EN1012-2:1996中引用文件EN292-1、EN292-2并没有在标准中引用,按GB/T1.1的规定将其删除。——由于EN1012-2:1996中引用文件EN12076《压缩机和真空泵的噪声发射的测量(工程法)》已作废,本标准删除了该引用标准,用GB/T×××××《真空技术真空泵噪声测量》代替。——增加引用标准GB2894安全标志。——将EN1012-2:1996中的bar、mbar改成本标准中的Pa、kPa。为了便于使用,本标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a)“本欧洲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b)删除了EN1012-2:1996的前言;c)删除了EN1012-2:1996的引言。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增加了资料性附录B“EN1012-1:1996与中国标准、国际标准对应的标准编号和名称”。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真空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及起草人:上海凯尼真空设备有限公司:姜燮昌、孟凡林;浙江真空设备集团有限公司:张宝夫;成都南光机器有限公司:李剑辉;国家真空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李春影;沈阳真空技术研究所:王学智、王玲玲。本标准首次发布。GB××××—××××1真空泵安全要求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种真空泵、真空机组和真空抽气系统。标准中列出了在真空泵的使用期间及随后的处置过程中,与其相关的重要的危害性,详细规定了适用于真空泵设计、安装、运行、维修及拆卸过程中的安全要求。本标准不适用于开放的系统下连续进行抽气及入口处的压力高于75kPa(750mbar)的泵,例如真空吸尘器、换气扇。一些用于特殊场合的真空泵应符合与其应用相关的特殊标准规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2265.1机械安全防止上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GB/T12265.1-1997,EN294:1992,EQV)GB16754机械安全急停设计原则(GB16754-1997,ISO/IEC13850:1995,EQV)GB/T18153机械安全可接触表面温度确定热表面温度限值的工效学数据第1部分:热表面(GB/T18153-2000,EN563:1994,EQV)GB/T8196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和移动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的一般要求(GB/T8196-2003,ISO14120:2002,MOD)EN1127-1爆炸性环境爆炸防止和防护第1部分:基本概念和方法GB/T×××××真空技术真空泵噪声测量(GB/T×××××-2008,ISO2151:2004,MOD)EN60079-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器设备第0部分:一般要求EN61000-6-4电磁兼容性(EMC)第6-4部分:通用标准工业环境发射频率EN61000-6-2电磁兼容性(EMC)第6-2部分:通用标准工业环境抗扰度GB18209.1机械安全指示、标志和操作第1部分:关于视觉、听觉和触觉信号的要求(GB18209.1-2000,IDTIEC61310-1:1995)GB5226.1-2002机械安全机械的电气设备第1部分:一般要求(GB5226.1-2002,IDTIEC60204-1:2000)EN60529隔离罩(IP规范)提出的保护等级规范ENV1070机械安全术语GB/T825吊环螺栓(GB/T825-1988,ISO3266:1984,NEQ)ISO3529真空技术词汇(GB/T×××××-2008,ISO3529:1981,MON)GB/T12241安全阀一般要求(GB/T12241-2005,ISO4126-1:1991,MOD)GB/T14574声学机器和设备噪声发射值的标示和验证(GB/T14574-2000,ISO4871:1996,EQV)GB/T16273.1设备用图形符号通用符号(GB/T16273.1-1996,ISO7000:1989,NEQ)ISO/TR11688-1声学低噪声机器和设备设计实例的推荐用规程第1部分:计划GB/T5465.2设备上使用的图解符号(GB/T5465.2:1996,IDTIEC417:1994)GB4793.1-2007/IEC61010-1:2001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GB4793.1-2007,IDTIEC61010-1:2001)GB××××—××××2GB2894安全标志(GB2894-1996,ISO3864:1984,NEQ)3术语和定义ENV1070和GB/T×××××-2008确立的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3.1真空vacuum在指定空间内,低于环境大气压力的气体状态。注:真空一般是测量残余气体的压力,单位为Pascals(Pa)或millibar(mbar)。1mbar=100Pa。3.2真空泵vacuumpump产生、改善和(或)维持真空的装置。注:在本标准中,术语“真空泵”和“泵”具有相同的含义。3.3泵入口pumpinlet被抽气体进入真空泵的入口。3.4泵出口pumpoutlet真空泵的出气口或排气口。3.5最高起动压力maximumstartingpressure泵可以启动的昀高入口压力。3.6最高出口压力maximumoutletpressure制造商规定的真空泵出口的昀高压力。3.7真空泵的抽气量throughputofavacuumpump流经泵入口的气体流量,通常表示为每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气体压力与其体积的乘积。3.8被抽媒介pumpedmedia被真空泵抽除的物质,如气体、水蒸汽、雾状液体和夹带的固体微粒。3.9真空泵液pumpfluid真空泵运转使用的液体。3.10初级真空泵primarypump昀高出口压力等于或高于环境压力的泵。3.11次级泵secondarypump昀高起动压力或昀高出口压力低于大气压力或在较低压力的情况下运行的真空泵,它通常与初级泵相联,产生压强要低于单台初级泵产生的压强。3.12抽气系统pumpingsystem用来产生真空的配有附件的真空泵或真空泵机组。附件包括管路、阀门、过滤器、冷却器、控制装置和能够满足性能要求的其他装置。GB××××—××××33.13容积真空泵positivedisplacementpump容积真空泵是利用泵腔容积的周期变化来完成吸气和排气的装置,气体在排除前被压缩。3.14蒸汽流泵vapourpump采用高速定向蒸汽流携带和相互碰撞的气体分子把气体送至泵出口进行排气的真空泵。即:扩散泵和扩散喷射泵。3.15低温捕集泵cryogenicentrapmentpump被抽介质或是在温度非常低的表面上(低于120K)捕集,或使用大的有效面积的多孔媒介物在低温条件下来吸附被抽介质的真空泵。例如:低温泵和吸附泵。本文中使用的术语“低温”,其温度要低于120K。3.16吸气剂泵getterpump主要通过与吸气剂产生化学反应来吸气的真空泵。吸气剂通常为金属或合金,其形状可为块状(容积吸气泵)或采用升华作用(升华泵),以及用阴极溅射来蒸散吸气剂(溅射离子泵)。3.17分子泵molecularpump高速旋转的转子将动量传给气体分子,使其传输到泵的出口的真空泵。例如:牵引分子泵和涡轮分子泵。3.18最高允许工作压力maximumallowableworkingpressure由制造商规定的昀高工作压力。3.19最低允许工作压力minimumallowableworkingpressure由制造商规定的昀低工作压力。3.20烘烤baking加热真空系统的工艺,降低系统内表面气体解析速率从而获得更低的压力。3.21甲烷排除泵methanedrainpump一种容积式真空泵,用来抽除垃圾站、矿石中和视甲烷为有害气体的环境下的甲烷气体。4真空泵危害一览表4.1机械危害参照安全技术要求。4.1.1主要危害a)因运动部件接触而产生的切割。例如:驱动带、冷却风扇、联轴器、传动轴和转子。5.5.1b)由锋利的边缘产生的切割。例如:金属板材,有起皱褶的管件和涡轮叶片。5.1.1,5.1.4c)真空系统的拉拽。5.1.1d)由于真空泵或真空泵系统的部件破损导致零件射出。5.1.1e)因压力过高造成真空系统的爆裂,引起零件射出。形成压力过高的原因有:5.1.1,7.3.1——真空泵旋转方向不正确;——排气受阻或受到限制;GB××××—××××4——错误操作使得气体进入真空系统;——机械部件断裂;——真空状态下断电引起真空泵反向运转。f)增加或拆移配件时稳定性的降低。5.1.1g)运输过程中机械稳定性受损。5.1.1h)因缺少起吊设备在起吊过程损害了机械稳定性。5.1.1i)真空泵油泄露造成打滑、跌倒和坠落。5.1.14.1.2针对蒸汽流泵的危害蒸汽流泵在无冷却,入口、出口阀关闭,并在大气压下运行导致压力升高,引起零件射出。5.1.24.1.3针对低温捕集泵的危害由于低温捕集泵发生爆裂而引起零件射出,其发生原因有:5.1.3——捕集的被抽介质释放进入密封系统;——在密闭系统中用来制冷的冷高压致冷剂受热而产生过高压力;——制冷剂容器遇火而产生的过高压力;——所用的结构材料低温失效。4.1.4针对吸气剂泵的危害用手触及强磁时产生危害。7.3.14.1.5针对分子泵的危害a)涡轮分子泵内旋转转子的弹射;5.1.5b)涡轮分子泵转子高速运转时破裂,碎片射出;c)涡轮分子泵转子在动平衡失调或突然减速,引起泵的不稳定性。4.2电气危害4.2.1主要危害——直接或间接的接触电;5.2.1——静电现象;——对电器装置的外部影响。4.2.2针对蒸气流泵的危害由隔离加热元件的绝缘物吸收了潮气造成漏电。5.2.24.2.3针对吸气剂泵的危害由于以下原因造成泵与外高压发生接触:5.2.3——没有切断电源就将泵断电,高压释放电阻失效;——过高的烘拷温度或机械损坏破坏了绝缘体。4.3热危害a)与高温表面接触造成的烧伤。5.3.1,5.3.2b)与深冷表面,过冷的气体或制冷剂接触造成的冻伤。c)接触炙热泵油或润滑剂造成的烫伤。4.4噪声造成的危害高噪声造成听力损伤。5.4.14.5辐射造成的危害接触吸气泵产生的电离辐射。5.5.14.6真空泵在使用和排气过程中,由材料和物质产生的危害4.6.1主要
本文标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真空泵安全要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518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