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分析1
第一章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分析授课人:南林老枪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分析一、我国周边概况和海洋领土观念二、缓和是我国当前周边安全环境的主流三、周边安全环境呈现地缘方向上的差异性四、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威胁五、关于台湾问题陆地面积:960万km2陆地边境线:2.2万km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缅老越陆邻14个不我国海域概况面积:300万平方公里海岸线:1万8千公里朝韩日菲越马文印尼海邻8个争议面积150万平方公里关于大领土观念我国国土总面积:960+300=1260(万平方公里)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分析一、我国周边概况和海洋领土观念二、缓和是我国当前周边安全环境的主流三、周边安全环境呈现地缘方向上的差异性四、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威胁五、关于台湾问题二、缓和是我国当前周边安全环境的主流1.大规模外敌入侵的军事威胁已消除或减弱2.发展了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3.建立了多边的区域合作机制4.与大部分国家解决了边界问题1.大规模外敌入侵的军事威胁已消除或减弱第一阶段:“一边倒”的外交政策(1949年—50年代末,60年代初)第二阶段:“帝、修、反”一块反(50年代末,60年代初—70年代初)第三阶段:联美反苏(70年代初—90年代初)第四阶段:“苏联解体”,美国遏制(90年代初—)我国安全环境历史回顾2.发展了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亲仁善邻”的优良传统。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继续贯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我国领导人相继提出了“睦邻、安邻、富邻”的思想,以及“和平、安全、合作、繁荣”的亚洲政策目标.我们周边的国家可以构成我们国家安全的屏障,是我们经济发展的市场,是我们政治稳定的依托。美、日、中、俄、东盟和印度是决定亚太地区安全格局的六大力量。它们在亚太安全事务中均起着重要的作用,构成了合作制衡的亚太安全总体格局。2.发展了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1992年底,叶利钦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宣布两国互为友好国家,此后,中俄两国关系取得了长足发展,连续上了三个台阶:1992年:睦邻友好合作关系1994年:新型的建设性伙伴关系1996年: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01年:缔结《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继续推进。2007年:《中俄联合声明》,继续加强政治互信和经济合作中俄关系至90年代初,全部恢复或建立了外交关系,双方睦邻互信伙伴关系已升级为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1991年11月,中越双方也通过发表联合公报的形式,宣告中越关系全面正常化。1990年8月,与印尼宣布复交。1974年和1975年与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先后正式建交。1990年中国与新加坡宣布正式建交。1991年9月中国和文莱也宣布建交。与东盟国家2.发展了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与巴基斯坦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和与中亚国家、蒙古、阿富汗的睦邻友好关系进一步巩固和发展。1992年8月,与韩国正式建交,消除了两国贸易及投资中的障碍,两国间掀起经贸合作的热潮。中朝传统友好关系得到恢复和加强。(“在世界上,有那么一个国家,什么东西都要,什么东西都借,但是借了从来不还。”——宦乡)2.发展了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世界经济论坛日前公布的《2007-2008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全球竞争力排名中,中国排第34位,印度排第48位,中国超越印度。但中印之间在地缘政治上存在着竞争和冲突的因素,在边界问题、西藏问题和中巴关系等方面存在着问题和分歧,既是“龙象之争”,也有“瑜亮情节”中印关系接触与谋求关系正常化始终是中印两国关系的主流,近年来,中印关系连续上了三个台阶,保持了全面发展的良好势头。2005年,温家宝总理访印,两国确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06年,胡锦涛主席访印,两国制定了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十项战略”。2008年1月,辛格总理对中国进行了成功访问,双方签署《中印关于二十一世纪的共同展望》,标志着中印关系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中印关系2.发展了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中日友好往来历史绵延两千多年,中日两大民族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古代中华文明推动了日本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近代中国也通过日本学到了许多西方先进文明的重要成果。2.发展了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中日关系中日政治关系曾经受历史等问题影响而处于低潮,但双方努力保持和加强高层接触与往来。2006年安倍访华,称为“破冰之旅”,2007年4月温家宝总理对日本进行正式友好访问,称为“融冰之旅”,中日关系开始回暖。2007年12月福田康夫访华,2008年5月胡锦涛访日,称为“融春之旅”。这是十年来中国最高元首第一次踏上日本的土地,双方签署《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从形式上改变了“政冷经热”的状态2007年,中日贸易额突破2366亿美元,成为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3.建立了多边的区域合作机制东盟地区论坛(23个国家)——推动亚太地区多边安全合作进程,促进东南亚和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上海合作组织(6国)——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维护了中亚地区和中国西北方向的安全与稳定。六方会谈(中美朝俄日韩)——为缓和半岛局势、和平解决有关争端提供平台。东盟及东盟地区论坛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简称东盟,1967年8月成立。目前有:印尼、新、泰、马、文、越、缅、菲、老、柬十个成员国。目前东盟已日益成为东南亚地区以经济合作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安全一体化合作组织,并建立起一系列合作机制。东盟地区论坛(ARF):首次会议1994年7月在曼谷召开,是目前亚太地区的惟一的官方多边安全对话机制,目前论坛共有23个成员.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有中、俄、哈、吉、塔、乌六国,2001年6月15日在上海宣告成立。六国元首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和《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这是第一个由中国主导的国际组织,也是第一个明确以反对和打击三股势力(即恐怖主义势力、分裂主义势力、极端主义势力)为主要任务而建立的国际组织。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上海合作组织”示意图六方会谈朝核问题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2002年10月开始,朝核问题再次凸显,严重影响到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为了朝核问题的和平解决,中国政府从2003年初开始多方斡旋,与相关国家相互磋商和协调立场,最终促成六方会谈。目前会谈已进行六轮,均在北京举行。朝鲜半岛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朝鲜半岛朝核问题的由来朝鲜是一个能源缺乏的国家,为了解决自身的能源问题,20世纪60年代,朝鲜在宁边地区建立了一个大型的核研究机构,80年代,朝鲜被认为有搞核武器的嫌疑。1989年,美国卫星发现宁边有核设施,并认为朝鲜拥有4千吨高质量的可开采铀矿,拥有秘密的核武器计划。拥有足够的材料制造1~2枚核武器。已知朝鲜拥有25~30公斤未被分离的钚,位于宁边的反应堆生产的乏燃料可以提取这些钚。中国政府解决朝核问题的基本立场中国不赞成朝鲜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中国主张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中国认为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制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对话是解决朝鲜核问题的最有效途径;中国将与各方共同努力,推动朝鲜核问题早日和平解决。2003年,经中国的努力,朝、美、中三国会谈在北京举行。朝方代表突然向美方宣布朝鲜已经拥有核武器,提出如果要朝鲜废除核计划,美方必须向朝作出不侵犯的承诺,并且要美、日、韩给朝以大量经济援助和体制保证的好处。对于朝方的宣布和开价,美方因无法接受而拒绝继续会谈,中方也因主张朝鲜半岛无核化,不同意朝鲜拥有核武器而无法说服朝方放弃核计划,遂使会谈不欢而散,无果而终。三方会谈六方会谈第一轮:2003年8月开启对话之门第二轮:2004年2月延续对话之路第三轮:2004年11月进入攻坚第四轮:2005年7月通过共同声明第五轮:2005年11月承诺对承诺,行动对行动第六轮:2007年3月落实共同声明2007年10月朝鲜承诺核设施去功能化;美国承诺改善双边关系;各方提供相当于100万吨重油的援助。但在后来的实施过程中,朝美相互指责对方行动未达文件要求,朝核问题陷入僵局。六方会谈4月5日朝鲜宣布成功发射“光明星2”号卫星,此后,韩、美、日均表示未成功。4月13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主席声明,对朝鲜的发射活动表示“谴责”,并要求朝鲜不再进行进一步的发射活动,支持并呼吁各方尽早恢复六方会谈。4月14日朝鲜宣布将抵制六方会谈并将恢复去功能化的核设施。“我们再也不会参加此类谈判,也不再受之前在六方会谈上达成协议的约束。”朝鲜火箭危机北京朝核六方会谈(8·27)二、缓和是我国当前周边安全环境的主流1.大规模外敌入侵的军事威胁已消除或减弱2.发展了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3.建立了多边的区域合作机制4.与大部分国家解决了边界问题1.中俄边界问题俄罗斯民族扩张主义根深蒂固一部俄国史,就是一部不断向外进行领土扩张的历史。——留切夫斯基(俄历史学家)历代沙皇,无不侵略成性,在他们统治的近300年间,以每天150k㎡的速度向外扩张,掠夺别国土地1670万k㎡。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割我外兴安嶺以北和贝加尔湖及两侧共70万k㎡。鸦片战争后,迫我签定19个不平等条约,割去我东北100万k㎡和西北54万k㎡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不仅没有按照宣言归还我国一寸领土,反而继续蚕食我国领土:•1924年公开支持蒙古独立;•1929年以武力抢占了我黑瞎子岛;•1944年以武力侵占我唐努乌梁河地区;•1960年后在黑龙江、乌苏里江主航道中方一侧的700多个岛屿中的600多个强行侵占。•边界线:4300公里,分东西两段。•解决过程:1999年12月9日,在北京签署了中俄国界线东西两段的叙述议定书。2000年1月19日,议定书生效。•解决结果:东段边界线为4195.22公里,西段边界线为54.57公里,约占中俄全部边界线长度的97%,并首次明确了界河上2444座岛屿和浅滩的归属权,其中1163座属于俄罗斯,1181座属于中国。•遗留问题:额尔古纳河州渚,老额尔古纳河与逐渐西移的新额尔古纳河之间的岛屿,共18个,总面积219平方公里,其中13个位于主航道我侧;黑瞎子岛,位于乌苏里江和黑龙江交接口处,总面积大约在323平方公里左右,这一问题在普京2005年访华中得以解决。2008年10月14日,中俄举行黑瞎子岛交接仪式及中俄东段界桩揭幕仪式。均以解决尚未解决2.3.中越陆地边界边界全长1347km,争议面积227k㎡,164块(其中35个村庄,35个边防点)。边界:中117k㎡;越110k㎡解决村庄:中35个结果耕地:中大半部边防点:中20个;越15个
本文标题: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分析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519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