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培训课件
识别管理风险落实主体责任企业安全管理培训24企业安全管理专家事故特征普遍性:人类生产生活过程总伴随着危险随机性:时间、地点、形式、程度不确定必然性:危险的客观、绝对存在复杂性:事故的多因素、多系统关系突变性:平衡原理潜伏性:事故结果之前的变化过程重复性:同类事故的不断发生可预防性:任何事故从理论和客观上讲,都是可预防的。安全是相对的,风险是永存的,事故伤害是可以预防的。5企业安全管理专家主要内容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二安全合格班组创建要求四当前安全形势与事故反思3一法律法规要求与企业主体责任3三6企业安全管理专家事故反思一、当前安全形势与事故反思79442857629457799036103509101235101042103992973401180001304911393931370701367551270891128791014809117283200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14000016000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典型案例集团形势同行业形势全国形势7企业安全管理专家事故反思一、当前安全形势与事故反思•全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事故总量过大,损失严重2001-2009年,全国生产安全事故共造成1059529人死亡,平均每年死亡117725人。平均每年因事故造成的伤残约70万人。平均每年因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500亿元。重特大事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2001-2009年,全国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重特大事故1006起,平均每年111起,也就是说,全国平均大约3天发生一起死亡10人以上事故。2001年以来,全国共发生12起一次死亡100人以上事故。2010年上半年,全国发生重特大事故45起,死亡764人,同比增加12起、266人,分别上升36.4%和53.4%。典型案例集团形势同行业形势全国形势8企业安全管理专家事故教训与启示绝大多数事故都是责任事故事故的原因:人、机、物、环、管绝大部分事故总是体现在管理系统的缺陷,甚至管理系统崩溃——决策、执行、监督、评价事故的原因和性质:事故造成的后果和影响: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企业人事更替、倒闭社会恶劣影响:企业诚信丧失、政府公信力下降一、当前安全形势与事故反思事故反思典型案例集团形势同行业形势全国形势9企业安全管理专家认识不足,未能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的关系责任不落实,“三违”、“三超”、“三非”现象投入不足,隐患治理不力安全基础薄弱,管理粗放农民工问题、承包商管理……反映企业安全工作存在的共性问题:事故反思典型案例集团形势同行业形势全国形势“三违”:违章指挥、违反操作规程、违反劳动纪律;“三超”:超强度、超能力、超定员;“三非”:非法生产、非法经营、非法建设。一、当前安全形势与事故反思10企业安全管理专家一、当前安全形势与事故反思管理难度大:生产经营多元化、管理结构复杂,现场分散,风险的多样性(内部、外部)快速发展:安全生产保障条件跟不上——新改扩建项目带来的新问题——收购、兼并、重组项目存在的老问题承载国家形象,承担率先垂范责任:社会与媒体关注高,影响较大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特殊性事故反思典型案例集团形势同行业形势全国形势11企业安全管理专家二、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人的不安全行为环境的不安全条件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上的缺陷事故2.1事故的起因12企业安全管理专家2.2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系统原理人本原理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预防原理强制原理安全环保管理是生产管理的子系统,贯穿于生产活动的方方面面,是全方位、全天候且涉及全体人员的管理。人是管理的最根本的要素,必须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注意控制人的消极因素。在可能发生人身伤害、设备或设施损坏和环境破坏的场合,事先采取措施,预防事故发生。突出安全第一,生产和其他工作要服从于安全。对遵章守法情况进行必要的监督。二、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3企业安全管理专家2.3事故预防与控制方法传统的3E:教育education:人的因素,工程技术engineering:第一要素和基础法制与管理enforcement:规范、标准制度发展的7E+3C环境environment:选址环境、厂区布局、作业环境应急emergency:风险意识,以防万一证据(教训)evidence:同类事故重复发生经济economical:投入与产出文化culture:价值观、理念、行为、习惯、制度;凝聚力、约束力;超越制度的规范作用沟通communication:知情权、认识社区community:群防群治二、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4企业安全管理专家采用与现代企业相适应的安全管理方法和机制——目标管理:责任体系、过程规范、考核与奖惩——过程方法:程序化、标准化、系统化、持续改进——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员参与:网格化的安全管理和企业安全文化2.4企业选择:安全生产治本之策二、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5企业安全管理专家动机行为目标风险抵押金、考核与奖惩激励安全生产责任制内在需要外在刺激管理者及员工参与资源配置过程控制、信息运转★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企业安全生产责任的核心——五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二、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6企业安全管理专家系统化、结构化——核心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影响,——基于组织设计的结构化进行分工协作、各负其责程序化——基于过程控制与管理,明确“5W+1H”——对关键环节设定控制标准和规范文件化——对核心要素及其相关关系进行表述——保证安全管理的客观、规范和透明★过程方法——程序化标准化二、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7企业安全管理专家★过程方法——持续改进(PDCA)594个问题15个主过程109个子过程二、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8企业安全管理专家★预防为主——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18事故预防应急救援调查处理监督检查隐患整治作业标准化技术改造宣教培训应急体系应急预案实施救援组织善后事故调查责任追究统计报告监督举报事前事中事后二、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9企业安全管理专家从事后查处向事前预防转变;从传统的安全管理向现代风险管理模式转变;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转变;从被动安全向主动安全转变。扁鹊论医二、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20企业安全管理专家★预防为主——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现代安全管理方法组织的作业活动目标运行控制纠正预防培训与意识应急法规要求OHS风险不可接受风险内部审核可接受标准监测与测量OHS管理方案二、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1企业安全管理专家★预防为主——风险控制原则不用危害性物质,或以无害物代替改使用危害性较低的物质修改程序以减轻危害性隔离人员或危害局限危害工程技术控制管理控制消除风险降低风险个体防护个体防护二、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2企业安全管理专家——建设积极健康的安全文化,使每个员工成员安全网络的贡献者——从员工的工作中吸取管理经验——尊重员工的安全生产权利,倡导“体面的劳动”二、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事故率依赖管理独立管理团队管理管理承诺雇佣条件纪律约束规则程序监督控制,个人承诺,个人价值自主管理自我保护能力和习惯自我约束帮助别人遵守留心他人团队贡献关注他人集体荣誉时间本能管理依赖人的本能以顺从为目标主要仰仗安全管理人员管理层参与欠缺★全员参与的企业安全文化23企业安全管理专家三、主要的法律法规要求——企业责任以落实十四项制度为主线1、安全生产条件与许可(市场准入制度)(NO.16)2、企业负责人职责(NO.17)3、安全生产投入与保证(NO.18、39)4、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与人员(NO.19)5、培训与教育(NO.20-23)—企业负责人和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四新”教育—特种作业人员6、“三同时”要求与实施(NO.24-27)3.1安全生产法24企业安全管理专家三、主要的法律法规要求7、作业场所、活动、工艺及设备管理—安全警示标志(NO.28)—安全设备管理(设计、使用、报废、维护、检测)(NO.29)—特种设备和危险物品设备管理(NO.30)—危险工艺及设备淘汰制(NO.31)—危险作业活动(NO.35)、承包作业及交叉作业管理(NO.40-41)—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NO.33)8、危险物品管理(NO.32、34)9、监督检查与隐患处理制度(NO.37-38)—督促职工遵章守制—生产经营场所经常性检查、处理、报告、记录3.1安全生产法25企业安全管理专家25三、主要的法律法规要求八种权利—保险权—知情权—建议权—批评权—上告权—拒绝权—避险权—赔偿权(8种权利、4项义务)四项义务—遵章守纪—正确穿带劳动保护用品—接受培训—不安全情况的报告(NO.44-48)(NO.49-51)工会在安全生产中的权力“三同时”监督、违法侵害权益纠正、危险作业解决建议权、组织撤离危险作业、参与事故调查(NO.52)3.1安全生产法26企业安全管理专家违法行为的种类违法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种类幅度(一)不立即组织事故抢救;(二)迟报或者漏报事故;(三)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罚款追究刑事责任年收入40%至80%国家工作人员处分;追究刑事责任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在事故发生后的违法行为处罚(NO.35)三、主要的法律法规要求3.2生产安全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办法(国务院493号令)27企业安全管理专家违法行为的种类违法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种类幅度(一)谎报或者瞒报事故;(二)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三)转移、隐匿资金、财产,或者销毁有关证据、资料;(四)拒绝接受调查或者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五)在事故调查中作伪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六)事故发生后逃匿。事故发生单位罚款100万元~500万元事故单位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罚款治安管理处罚追究刑事责任年收入60%至100%国家工作人员处分;治安管理处罚追究刑事责任关于事故单位及其有关人员责任的规定(NO.36)三、主要的法律法规要求3.2生产安全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办法(国务院493号令)28企业安全管理专家三、主要的法律法规要求违法行为的种类违法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种类幅度发生一般事故事故发生单位罚款10万元~20万元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罚款追究刑事责任年收入30%发生较大事故事故发生单位罚款20万元~50万元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罚款追究刑事责任年收入40%发生重大事故事故发生单位罚款50万元~200万元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罚款追究刑事责任年收入60%发生特别重大事故事故发生单位罚款200万元~500万元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罚款追究刑事责任年收入80%关于事故单位及其有关人员责任的规定(NO.37,38)3.2生产安全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办法(国务院493号令)29企业安全管理专家违法行为的种类违法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种类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事故发生单位由有关部门依法暂扣或者吊销其有关证照负有事故责任的有关人员暂停或者撤销其与安全生产有关的执业资格、岗位证书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受到刑事处罚或者撤职处分的,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受处分之日起,5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为发生事故的单位提供虚假证明的中介机构由有关部门依法暂扣或者吊销其有关证照及其相关人员的执业资格;追究刑事责任。事故发生单位有关责任人员的资格罚(NO.40)三、主要的法律法规要求3.2生产安全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办法(国务院493号令)30企业安全管理专家三、主要的法律法规要求——对国有企业及其工作人员归纳为五类18种表现。生产经营和新建、改扩建等环节的违法违纪行为;由于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生产安全
本文标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培训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527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