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2023年小班美术教案小鱼吐泡泡反思_小班美术《小鱼吐泡泡》(4篇)
1/122023年小班美术教案小鱼吐泡泡反思_小班美术《小鱼吐泡泡》(4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优质的教案呢?下面是我给大家分享的“2023年小班美术教案小鱼吐泡泡反思_小班美术《小鱼吐泡泡》(4篇)”,欢迎大家参考下载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小班美术教案小鱼吐泡泡反思小班美术《小鱼吐泡泡》【第一篇】1.能大胆选择色彩学习用瓶盖印画,表现大大小小的圆圈泡泡。2.初步学习互相欣赏作品,体验快乐。3.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4.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1.画有小鱼的背景图一张。幼儿作业每人一份。2.收集若干大小不一的瓶盖等作印章,颜料若干盘,抹布。3.《网小鱼》的音乐。(一)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师:今天天气真好!小鱼宝宝们,跟着鱼妈妈一起唱一唱、游一游吧!(播放《网小鱼》的音乐)2/12(二)了解用瓶盖印画的方法来表现大大小小的圆圈泡泡。1.师:小鱼宝宝真可爱,一边游泳一边还会吐泡泡,怎么吐泡泡的?幼:波罗波罗…2、师:你们会吹泡泡吗?你们看,我会变出很多泡泡来。(泡泡枪打出一串泡泡)3、出示背景图:图上的小鱼有没有吐出泡泡来呢?我们一起来帮助它好吗?4、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新工具,看是什么呀?(出示瓶盖)幼:瓶盖。5、教师出示瓶盖和颜料示范讲解:选一个瓶盖,蘸点颜料用力压一压,然后拿起来,波罗波罗吐出一个泡泡。(幼儿观看教师的示范并倾听)问:吐了一个什么颜色的泡泡?幼:黄色。问:还想吐一个什么颜色的泡泡?幼:红色。师:我们刚才蘸了黄颜色,可是现在要蘸红颜色,怎么办呢?(请个别幼儿说说)引出:可以拿一块小抹布把它擦干净了以后,再去蘸别的颜色。6.教师继续用同样的方法示范,吐出一个红颜色的泡泡,提醒幼儿颜料不能蘸太多,也不能蘸太少。(鼓励幼儿一起徒手和老师一起边说边做动作:蘸一蘸,压一压,拿起来,波罗波罗吐出一个红泡泡。)7.提问:谁愿意到上面来吐泡泡的?(请个别幼儿上来)你3/12想要吐什么颜色的泡泡?幼:绿色。(请个别幼儿操作,其余幼儿跟随她一起边说边徒手做动作。)8、问:你还想不想吐泡泡呢?幼:想。师:我们可以继续吐,把整个鱼塘里都吐满泡泡。问:好看吗?幼:好看。师继续问:小鱼宝宝们想不想自己来吐泡泡啊?幼:想。教师提出要求: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瓶盖,选你自己喜欢的颜色用瓶盖进行印画,印的时候要用点力,每次只能蘸一种颜色,换颜色的时候要用小抹布擦去,然后再蘸其他颜料,注意要保持画面的整洁,听清楚了吗?(幼儿仔细倾听)(三)能大胆选择色彩用瓶盖进行印画,体验其快乐。教师播放音乐,巡回观察指导幼儿操作。(四)初步学习互相欣赏作品,并试着用语言描述泡泡。1.展示幼儿的作品,互相欣赏。(幼儿欣赏同伴作品)2.提问:图上的有什么形状的泡泡,有什么颜色的泡泡?这么多大小不同,颜色不同的泡泡在一起,觉得怎么样?(请幼儿自由说说)教学反思: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4/12信心。小百科:泡泡,泛指某些液体内部空气散发,鼓起的圆形或者半圆、椭圆形的汽泡等等。小班美术教案小鱼吐泡泡反思小班美术《小鱼吐泡泡》【第二篇】在我园课题《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材料运用》的课题引领下,我班开展了《小班幼儿运用油画棒绘画》的子课题。绘画工具是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创造的中介和桥梁,而油画棒是幼儿平时最常见的绘画工具,结合小班幼儿绘画能力及动手能力,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小鱼吐泡泡》。在活动中孩子们可以锻炼绘画技能,提高小肌肉动作的灵活性及幼儿的创造性,本次活动中幼儿可以在轻柔的音乐中大胆绘画,拓展思维,对作品进行加工,形成富有动态的画面,体验绘画的乐趣。1.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学会用油画棒画圆圈。2.在此基础上能够进行颜色配对。3.体验美术活动带来的乐趣。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活动重点:学会用油画棒画圆圈。活动难点:在画圆的基础上进行颜色配对。5/121.经验准备:幼儿已认识圆。2.物质准备:多张画有小鱼的鱼缸画纸,smart课件,多盒油画棒1、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位好朋友,看看是谁呀?(出示图片)(小鱼)2、师:那小鱼生活在哪里的呢?(水里)3、师:那你们猜猜看小鱼喜欢在水里做什么事情呢?(吃东西、游泳、喝水)那我们一起来学学小鱼是怎样游泳的,好吗?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做小鱼游泳的动作。1、师:其实,小鱼还喜欢做一件事情,看,小鱼在。。。(吐泡泡)2、师:小鱼吐得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圆圆的)恩,小鱼吐得泡泡是圆圆的,有大有小的,我们一起来画画看。1、师:老师先来画,小朋友们要看仔细哦。叮,走走走,转转转,叮,一个泡泡画好了。谁也想上来画?(一个幼儿上前画),画好了,真棒!1、师:现在,老师把水里的鱼请到了鱼缸里,看看有哪些鱼?(红色,黄色,绿色三条鱼)他们也想玩吐泡泡的游戏,但是呀,有个游戏规则:小鱼吐得泡泡的颜色要和小鱼的颜色一样。红色的鱼吐红色的泡泡,黄色的鱼吐黄色的泡泡,绿色的鱼吐绿色的泡泡。谁也想来帮小鱼吐泡泡?(幼儿画圈)2、师:还有小朋友也想画,现在老师请小朋友到后面的6/12桌子上一起来和小鱼玩吐泡泡的游戏。(幼儿操作)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谁画的最棒,来说说看你最喜欢的作品。本次活动中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活动给我最深的体会就是美术活动要重在引导。以前我们都习惯于老师示范,手把手地教,认为这样才能让孩子学会。其实,我们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重在学会多少技能,更多的是要让幼儿学会欣赏美,感受美,因为有了这样的基础才能真正地懂得创造美。本次活动,我通过小鱼吐泡泡的游戏来引出幼儿画圆,接着在个别操作之后让幼儿自由操作,幼儿在以自己为主体的活动中,感受美、创造美。当然,活动中还有不足之处,有一些老师提出,针对本次活动中的泡泡颜色匹配这一目标应再强调些。我想在下次活动的时候还应考虑的再充分、具体一些。小班美术教案小鱼吐泡泡反思小班美术《小鱼吐泡泡》【第三篇】最近在开展“图形宝宝”的主题,收集了很多瓶子、盖子,幼儿对瓶子、盖子很感兴趣,正好主题中也有这个活动,因此就设计了本次活动:用瓶盖印画。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再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目标:1.能大胆选择色彩学习用印章印画,表现大大小小的圆圈泡泡。2.初步学习互相欣赏作品,并试着用语言描述泡泡。7/121.画有小鱼的背景图人手一张。范画一张。2.收集若干大小不一的瓶盖等作印章,颜料若干盘,抹布。3.《网小鱼》的音乐。(一)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师:小鱼宝宝们,跟着鱼妈妈一起玩吧!(播放《网小鱼》的音乐)(二)了解用瓶盖印画的方法来表现大大小小的圆圈泡泡。1.师:小鱼宝宝真可爱,一边游泳一边还会吐泡泡,泡泡的怎么吐出来的呢?你们愿意帮忙吗?2.师:帮小鱼吐泡泡需要一些工具瓶盖和颜料。3.教师出示瓶盖和颜料示范讲解:拿一个瓶盖,蘸点颜料用力压一压,然后拿起来,这样就吐出一个泡泡。(幼儿观看教师的示范并倾听)问:吐了一个什么颜色的泡泡?幼:黄色。问:还想吐一个什么颜色的泡泡?幼:红色。师:我们刚才蘸了黄颜色,可是现在要蘸红颜色,怎么办呢?(请个别幼儿说说)引出:可以拿一块小抹布把它擦干净了以后,再去蘸别的颜色。4.教师继续用同样的方法示范,吐出一个红颜色的泡泡,提醒幼儿颜料不能蘸太多,也不能蘸太少。(鼓励幼儿一起徒手和老师一起边说边做动作:蘸一蘸,压一压,拿起来,“波罗波罗”吐出一个红泡泡。)5.提问:谁愿意到上面来吐泡泡的?(请个别幼儿上来)8/12你想要吐什么颜色的泡泡?幼:蓝色的。(请个别幼儿操作,其余幼儿跟随她一起边说边徒手做动作。)6.问:你们还想不想吐泡泡呢?幼:想。师:我们可以继续吐,把整个鱼塘里都吐满泡泡。(出示范画)问:好看吗?幼:好看。师继续问:小鱼宝宝们想不想自己来吐泡泡啊?幼:想。教师提出要求: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瓶盖,选你自己喜欢的颜色用瓶盖进行印画,印的时候要用点力,每次只能蘸一种颜色,换颜色的时候要用小抹布擦去,然后再蘸其他颜料,注意要保持画面的整洁,听清楚了吗?(幼儿仔细倾听)(三)能大胆选择色彩用瓶盖进行印画,体验其快乐。教师播放音乐,巡回观察指导幼儿操作。(四)初步学习互相欣赏作品,并试着用语言描述泡泡。1.展示幼儿的作品,互相欣赏。(幼儿欣赏同伴作品)2.提问:图上的有什么形状的泡泡,有什么颜色的泡泡?这么多大小不同,颜色不同的泡泡在一起,觉得怎么样?(请幼儿自由说说)这是一个用瓶盖印章的活动,一个个废旧的瓶盖当作印章,蘸上颜料,印出一个个圆圆的,色彩鲜艳的泡泡,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是多么神奇呀。但是要组织好也是不容易的,尤其是每组要提供几种色彩的颜料,而且当用完一种颜料后还要用抹9/12布擦去,再去蘸其他颜料,这里的操作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更需要老师细心的指导。在本次活动中,幼儿对这样的活动充满了极高的兴趣,这种不同以往的绘画方式,幼儿充满了新鲜感,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想以后还要多给幼儿这样锻炼的机会。小班美术教案小鱼吐泡泡反思小班美术《小鱼吐泡泡》【第四篇】《纲要》中多次提到,要通过艺术活动激发情趣,体验审美愉悦和体现成就感。幼儿对艺术活动的表现往往带有“情绪色彩”,常停留在“好玩”、“我喜欢”的水平上。这种兴趣容易转移,也易于波动,因而激发兴趣需要贯穿始终。2.5周岁幼儿的思维正处于直觉行动思维时期,他们情感外露,不稳定,带有很大的情绪性。他们学习的特点是只关心活动的过程,不关心活动结果。因此,小班的教学活动更应该注意游戏化、情景化,让幼儿在愉快、轻松、自由的游戏中自娱自乐、玩中学、玩中获发展。因此,我选择了这个活动。根据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本次活动的目标是:1、喜欢参加美术活动,体验印章印画的乐趣。2、能大胆选择色彩印画,表现大大小小的圆圈泡泡。3、体验鱼儿孤独和快乐的情绪。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是目标2。目标1、3是情感目标,主10/12要是激发幼儿对艺术活动的兴趣,为下次的活动做一个精神铺垫。为了更好地完成目标,在活动中我准备了大大小小的瓶盖,都是我们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还有就是抹布、水粉颜料和大海的背景图以及每位幼儿一个鱼(胸饰)。根据设计的活动内容,主要采用了“示范讲解法”,这是美术活动中最常用的教学手段,能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表现方法,主要体现了“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一理念精神。采用游戏法是因为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游戏能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很容易就能掌握所学技能。谈话法是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幼儿的学法“操作法”也是美术活动中常用的学法,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才能掌握技能技巧和从中体验情感教育。在本活动中我们从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围绕目标将多种教学形式相整合,使师幼能始终处于积极的探索状态。活动流程为:激发兴趣——教师示范——幼儿操作——互相欣赏作品1、引出主题第一环节开始部分。我用“小鱼来我们班做客,小鱼一个人很孤单没有好朋友”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情境氛围,让幼儿溶入到情境中,体验鱼儿孤独的情绪。小鱼找到了好朋友很开心,它想和好朋友一起吐泡泡来引入主题,激发幼儿动手操作的兴11/12趣,体验鱼儿快乐的心情。导语为:1“我们班上来了一位小客人”,出示一条鱼的图片。2“我是一条孤单的鱼,在大海里孤单的游来游去,一个朋友也没有。唉!好孤单啊!”3提问:“鱼儿怎么了?”4你们愿意帮它吗?幼儿将身上的鱼儿拿下贴在海洋图上与小鱼做朋友。5“我现在有这么多朋友,我好开心,想吐泡泡了,小朋友想和我一起吐泡泡吗?”2、教师示范第二环节是认识创作工具的过程。因为每次的创作都有不同的工具,所以通过每次活动让幼儿认识工具的名称也是必要的。当然这也需要多次活动经验的累积,使幼儿逐步掌握每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幼
本文标题:2023年小班美术教案小鱼吐泡泡反思_小班美术《小鱼吐泡泡》(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5349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