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四则运算教案【推荐4篇】
四则运算教案【推荐4篇】教案课件也是老师工作的一部分,需要老师认真对待。教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讨论与“四则运算教案【推荐4篇】”相关的内容,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保存本网页的链接地址!四则运算教案【第一篇】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72-44+85198736263987=27+85=3296=2987=113(人)=1974(人)=1974(人)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课后小结:第二课时:教学内容:P6/例3P10/例4(含有两级运算或有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教学过程:一、主题图引入观察主题图,找出条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从图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二、新授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出示例3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此问题。同桌两人说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124+24+242=24+24+12=48+12=60(元)242是一张儿童票的价钱,是半价,所以用242,前两个24是爸爸和妈妈的两张成人票的总价。两张成人票加上一张儿童票就是他们购买门票需要多少钱。2242+242=48+12=60(元)242是爸爸和妈妈两张成人票的总价,玲玲的儿童票用242,再把三张门票的价钱加在一起就是总门票的价钱。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这两个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这两个综合算式都是没有括号的,而且算式中有加减法也有乘除法。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学生总结运算顺序。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等等。出示例4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小组讨论,独立完成。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汇报。127030-18030=9-6=3(名)27030算出上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18030算出下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然后再用减法计算出下午比上午需要多派几名保洁员。2(270-180)30=9030=3(名)270-180算出下午比上午多出游人多少人,再除以30就算出了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算是的不同点,以及运算顺序的不同。学生进行小结。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结进行板书。三、巩固练习P7/做一做1、2P11/做一做(完成书上的后,可以变化条件,如买2副手套等等。)教师在练习的过程中应抓住学生的关键语言进行知识的巩固。四、作业P8-9/5-9板书设计:四则运算教案【第二篇】教学内容:。教材第114页期末复习第1~6题。教学要求:1.使学生加深认识小数和复名数的改写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改写。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四则运算的法则,熟练掌握不同计算时小数点的处理方法,能熟练地进行小数四则运算的口算和笔算,提高计算能力。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重点复习小数的四则运算,(板书课题)同时复习小数和复名数。通过复习,我们要进一步掌握好小数与复名数的改写,更加熟练地掌握小数四则运算的法则,能正确地、熟练地进行口算和笔算,提高计算能力。二、复习小数和复名数。1.提问:什么叫名数?什么叫单名数和复名数?请大家举例说明。2.在下面()里填上适当的数。3.5吨=()千克8平方分米=()平方米4.2时=()时()分3米4厘米=()米学生口答,结合提问怎样想的。提问:你能说一说不同计量单位的名数换算的方法吗?板书:妻**篆《漾轩紧**篓说明:在乘进率或除以进率时,如果进率是10、100、1000的,只要按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或1000倍移动小数点。提问:根据上面这样的改写方法,怎样把单名数和复名数相互改写?板书:[小数][复名数]厂---------飞整数部分;小数部分㈡高级单位数;低级单位数L--------』3.做期末复习第l题。,,让学生做在课本上。;小黑板出示,学生口答,老师板书。牛三、复习小数四则运算法则。,1.复习加、减法计算。(1)做期末复习第2题前两组题。,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2)让学生说一说每组中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提问:为什么每组题里数字相同,得数不一样?这两组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数点对齐相加减)小数加、减法计算的关键是什么?(板书:小数加、减法,把小数点对齐)2.复习小数乘法计算。(1)做期末复习第2题第三组题。:提问: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2)提问:这两题先都看做什么数乘?都看做48X67,为什么积里小数部分的位数不一样?小数乘法的关键是什么?(板书:小数乘法,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3.复习小数除法计算。(1)做期末复习第2题第四组题。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结合提问3.30.75是转化成怎样的除法来算的。(2)提问:这一组的两道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怎样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怎样算的?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的关键是什么?商的小数点的位置是怎样确定的?(板书:小数除法,除数有几位小数,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几位;商的小数点和转化后的被除数小数点对齐)4.小结。小数加、减法把小数点对齐,-按整数加、减法计算。小数乘法看做整数乘法算,因数里一共几位小数,积里就有几位小数。小数除法,除数是整数的,按照整数除法算,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小数点对齐;除数是小数的,移动小数点,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算。四、练习计算做期末复习第3题。指名4人板演,其余学生分四组,每组一题,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每种验算方法的根据是什么。指出:要保证计算正确,每次计算后要进行验算。验算时可以根据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加法和乘法也可以根据交换律来验算。五、课堂小结这节课复习的什么内容?小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哪些和整数相同,哪些不一样?小数各种计算的关键谁再说一说?六、布置作业课堂作业:期末复习第4题中间一栏四道题,第5、6题。家庭作业:第3题中没有做的题,期末复习第4题其余的8道题。四则运算教案【第三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掌握四则运算的五大定律和两个性质。2.掌握积、商的变化规律。3.能运用这些定律、性质和规律进行简便计算,提高计算能力。教学重点:运用定律、性质和规律进行简算。教学难点:如何灵活运用。教具与学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判断牌、选择牌。教学过程设计(一)揭示课题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学习整数四则运算时,已经学过了哪些运算定律?哪些运算性质?(指名回答)(板书)加法交换律减法的性质结合律乘法交换律除法的性质结合律分配律很好,今天我们就来复习这些定律和性质及其应用。(板书:四则运算的定律和性质复习)(二)复习五大定律1.提问:这些定律用字母怎样表示?用语言怎么叙述?(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字母公式。)2.判断下面应用运算定律的过程有没有错误,没错举,有错举,并指出错误所在,改正过来。投影出示:1(43+25)4=4342542(700+1)68=70068+683153(220+57)=153220+57445+(54+55)=54+(45+55)5638+378=(63+37)(8+8)3.小结:我们运用这些定律时要注意正确。(三)复习两大性质1.提问:我们还学习了哪些运算性质?你能把它们用字母表示出来吗?说说它们表示的意思。(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减法运算性质:a-(b+c)=a-b-c除法运算性质:(a+b)c=ac+bc(c0)强调除法性质中的a,b都要能被c整除,且除数c不能是0。2.做一做:在等号后面的横线上填数,○里填运算符号。1157-(27+68)=157-27○____23214-537-463=3214-(537○463)3(945+63)9=945____○63____4156102=156(100○____)指名一人做胶片,其他同学做印好的练习片子,然后投影说结果,并说明根据什么性质。(四)积、商的变化规律1.提问:我们在学习多位数乘、除法时,还学过积、商的哪些变化规律?谁还记得?1投影:在乘法里,如果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就____倍;如果一个因数缩小10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就____倍;或者,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10倍,积____。想一想:这是什么道理?(是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具体体现。)投影说明:(a10)b=a10b=ab10=(ab)10(a100)b=a100b=ab100=(ab)100(a10)(b10)=a10b10=ab1010=(ab)1=ab2投影回答: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____扩大(或缩小)____的倍数,____。问:你能联系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定律来说明其中的道理吗?(根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关系,这也是乘法运算定律的具体体现。)说明:整数四则运算的定律和性质,对小数四则运算同样适用。(只有除法的性质略有变化,a,b都要能被c除尽。)2.练习。口答:1一个因数扩大10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原来的积就____倍。2把除数扩大100倍,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应该____倍。3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里填运算符号。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五)课堂总结我们掌握四则运算的五大定律和两个性质主要是为了应用,使计算简便,而且要灵活运用。(六)课堂练习1.选择题:(投影出示,学生举选择牌。)1被减数不变,减数增加5,得到的差()。①增加5②减少5③不变2对于2548,小明想了以下几种计算方法,分别应用了()知识。2548=25(40+8)=2540+258=1000+200=1200应用了()知识。2548=25(68)=6(258)=6200=1200应用了()知识。2548=25(50-2)=2550-252=1250-50=1200应用了()知识。2548=(254)(484)=10012=1200应用了()知识。①积的变化规律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③乘法结合律④乘法分配律⑤乘法交换律追问:哪种最简便?2.简算,在片子上完成,指名两个同学用胶片做。①=(88)5=()()=10100=1000②++407=587+427+407=(58+42+40)7=1407=20集体在投影上订正。(七)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上得很好。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要注意应用我们所学过的定律和性质,使计算简便,提高效率。课堂教学设计说明四则运算的定律和性质是学生进行简便运算的依据。灵活地运用四则运算的定律和性质,不但能提高计算的速度,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所以在复习中,注重学生对四则运算定律和性质的理解、记忆,再加以灵活运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目的,这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复习中首先要让学生搞清所学过的运算定律和性质有哪些,分别用字母怎么表示,语言怎么叙述,达到全面巩固理解的目的。其间,分别插入适当判断、填空练习,以帮助学生理解及灵活运用。另外,利用积、商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使学生在观察推导中理解积、商的变化规律实际上就是乘法运算定律的具体体现,同时,也为简便计算打开多种途径。然后,在学生全面掌握的基础上出现一组选择题,综合地培养学生运用定律和性质的能力,反馈面也扩展到全班,便于了解多数学生的情况。最后出示两道简算题,让每个学生动手动脑,以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了四则运算的定律,是否能灵活地运用
本文标题:四则运算教案【推荐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5415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