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2024年妈妈的账单教学反思简短_妈妈的账单教案及板书(最新4篇)
1/122024年妈妈的账单教学反思简短_妈妈的账单教案及板书(最新4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网友分享的“2024年妈妈的账单教学反思简短_妈妈的账单教案及板书(最新4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妈妈的账单教学反思简短妈妈的账单教案及板书【第一篇】本次语文教研活动的主题——阅读教学,我设计本预案的理念为:“以生为本”“以读为本”,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注重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主体阅读实践中进行自读、自疑、自悟。《妈妈的账单》是1略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当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60芬尼时,同时也看到了妈妈给他的一份账单,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私与无价,他惭愧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妈妈的口袋。本次公开课最大的亮点有以下几点:a:本堂课,这课文把母爱的无声、无私、和无价表现的极为动人。在导入新课时,我以算式060问题质疑,引起学生兴趣。抓住以下三个问题(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妈妈的2/12付出这么多,却只索取“0芬尼”,为什么?3、妈妈收到账单后有什么表示?她为什么要这样做?)进行学习。b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了解读妈妈的帐单和小彼得的帐单这一重点部分的学习,引导学生通过两次解读两份帐单,层层深入,真切地去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我第一次让孩子们默读这两份帐单,让学生比较两份账单最大的区别是什么(这里段子俊回答的最为精彩,课后我问他是否参考辅导书,他说没有。课堂的精彩来自于学生),第二次通过齐读账单并对比读这两份帐单,感受到妈妈的爱,(感受母爱的无私、无声)第三次,通过再读妈妈这份充满着浓浓母爱的帐单,并联系生活的实际,体会到妈妈只有付出,却不求回报的爱。c:再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象妈妈曾为小彼得做过些什么,入情入境,加上适时点拨,真正达到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目的。在最后的拓展时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母爱是什么……本次公开课的最大不足之处:a:进行两次自主学习两份账单时我没有把文中小彼得的情感变化感受出来。b:略读课文在实际教学中,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时,自己又对学生要求过高,总想让学生按自己预设的答案回答。c:板书060,最后总结大于“60”的不是数字“0”,而是妈妈那无私奉献的爱,最后把“爱”取代“0”,主题不分明,应该在算式后面加入妈妈无私的爱。3/12d:在进行课文体会彼得的羞愧万分之情时,我让学生齐读、个别比赛读,在比赛读时没有让学生进行点评,没能指导学生学生朗读。作为青年教师的我们,在教学上,以及教学设计上有很多的不足之处,期待各位老师给我指出与指导。妈妈的账单教学反思简短妈妈的账单教案及板书【第二篇】《妈妈的账单》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学期的1略读课文。上完《妈妈的账单》一课,我感觉整堂课在情感教学方面比较成功。导入的时候,我讲述一位地震母亲的故事,故事一讲完,孩子们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故事带给我们的感动为课文的学习创设了很好的情境。在故事之前,我让孩子们读“妈妈”这个词时,孩子们读得是平淡无奇,可是在故事之后再去读这个词,尤其是孩子们了解了妈妈为了保护孩子付出生命的代价时,那简单的词语给了孩子更多的感悟,他们体验到轻轻读来的一个词,积淀的却是一个女人一生的辛劳和汗水甚至是生命,孩子们的朗读马上产生了神奇的变化。另外,我个人觉得这节课的一大亮点就是朗读的层次性,一遍有一遍的目的。首先要求学生读正确,然后要求读流利,接下来才是要求读得有感情。朗读的层次清晰,一次比一次深入地走进文本,一步一步地实现教学目标。从学生的小练笔,拓展环节来看,孩子们体会到父母对自4/12己的爱,而且懂得了回报父母的爱。在学生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的环节中,学多孩子都说要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要帮妈妈洗脚,要帮妈妈洗碗,要给父母写一封感谢信······那稚拙的语言让我感受到了孩子们真的懂事了,这堂课上得有价值。当然,这节课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因为公开课时间的限制,结尾过于仓促。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仍会继续努力钻研教材、教法,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妈妈的账单教学反思简短妈妈的账单教案及板书【第三篇】《妈妈的账单》是1小故事,文章虽小,却字字珠玑,生动感人。通过这课文的学习我们华美的孩子到底需要学习什么?我们有感恩课,我觉得这文章作为感恩课的教材也是可以的。那么我们这节语文课的课堂教学目标的定位到底定在哪?想到父母,父母对我们的爱都会历历在目,不敢忘怀。但是我们能把这些看似微不足道却让我们动容的事情讲的生动吗?去感染周围的人吗?我想,这是语文课需要静下来好好探讨的问题之一。人文性跟工具性怎么统一,这需要思考。文章的第一段的描写很有必要的。对于家庭的状况和小彼得经常替商店寄账单的描写为文章的故事展开作了一个不可缺少的铺垫。有了这个铺垫,小彼得给妈妈寄账单这一举动也就合乎合乎情理,不仅是因为它是个小商人,更是因为它是个可爱的孩子,他选择跟他妈妈要钱的方式是通过邮局寄账单他5/12这一熟悉的方式。他平时寄的账单是替商店要账,这次是替他自己要帐,这时候的人物形象就变得立体、丰满起来。可爱顽皮还有点淘气的小男孩的形象就跃然纸上了。小彼得是勤快的,而且是个乖巧听话的好孩子。从文章“得空便到”这里我们可以读出小彼得经常去爸爸的商店帮忙、而且他在自己的账单里说自己一直是听话的孩子,他认为自己乖巧的表现可以得到妈妈的嘉奖。收到小彼得的账单后母亲为什么一句话没有说?母亲此时的心情是复杂的,但是这里为什么一言括之?是留给读者思考的空间、想象的余地。养了儿子十年,倒头来竟然是自己欠着儿子的钱。这时候母亲在想什么?是可笑、是生气、是伤心、是难过、是理解……这些也许都有,妈妈是理解儿子的,因为她儿子经常跟钱打交道,习惯了以金钱的方式去处理事情;妈妈是伤心地,含辛茹苦把他养大,受了多少苦累,竟然给自己开了个账单;但是作为母亲没有批评她的儿子,没有挖苦他,她选择以婉转的方式——同样回个账单给她的儿子。她相信自己的儿子能够感受到来自妈妈的一片苦心,这是个好母亲,懂教育、是慈爱的。母亲的账单记的帐是经过细致构思的,里面小彼得吃喝是十年,获得的慈爱是十年,十岁的孩子是非常容易生病的,那么作为母亲对于孩子生病时的护理那也是要经常作的,一个母亲当下来,也就是半个医生,相对于小彼得的小帐,母亲的账单是无价的,共计却是0分,这样的精彩构思是值得喝彩的。6/12妈妈的账单教学反思简短妈妈的账单教案及板书【第四篇】《妈妈的账单》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1略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当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时,同时也看到了妈妈给他的一份账单,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私与无价,他惭愧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妈妈的口袋。课文切入角度独特,把母爱的无声、无私和无价表现得极为动人,意蕴深长,是1人文意义很强的教材。本课教学力求体现“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的理念,理解感悟课文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已有经验出发。教师组织引导时,参考学习提示,为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服务。主张“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活动。学生的阅读能力只有在自主阅读过程中才能得到锻炼和提高”,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有所悟。1、知识与技能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借助拼音读通读顺课文,通过讨论学习明确课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3、情感态度价值观:从文中的事例中受到人文教育,引导孩子做一个热爱劳动、热爱家庭的好孩子。7/12教学重难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理解妈妈给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1、课文插图投影。2、写有2份账单的小黑板。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我们成长的每一点都凝注着父母大量的心血。父母给予我们的爱是无私的,伟大的。那么,你有没有关心过自己的父母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妈妈的账单》。(板书课题:妈妈的账单)2、学生读课题,围绕课题质疑。二.初读课文,检查字词oa.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课文,先请小朋友自己读课文,听清楚老师的要求:@1、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轻轻地读,也可以大声地诵读。2、碰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把他划下来反复地读,把课文读通顺。b.检查反馈1、老师从书里摘了一些大家容易读错的词语,你能读吗?自己试一试。2、你觉得哪些词语是大家容易读错的,你就当小老师来领读一下这个词语:小彼得、报酬、索取、收款、款项、慈爱塞进、蹑手蹑脚、8/12小心翼翼、如愿以偿、羞愧万分怦怦直跳三、整体感知课文小老师当的不错,如果我请你们再去默读一遍课文,谈谈你读这课文的收获,你行吗?我设计了一些问题帮助你们思考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想想妈妈为什么写的都是“0芬尼”?3、小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是怎么想的?认真读课文,把两份账单多读几遍,把自己的体会和不懂的问题写下来,再和同桌交流一下。四、图文结合,体会情感1、出示两份账单。儿子的账单妈妈的账单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取回生活用品20芬尼把挂号件送往邮局10芬尼在花园帮助大人干活20芬尼彼得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10芬尼共计:60芬尼彼得欠他的母亲如下款项:为在她家里过的十年幸福生活0芬尼为他十年中的吃喝0芬尼为在他生病时的护理0芬尼9/12为他一直有一个慈爱的母亲0芬尼共计:0芬尼2、请大家默读对比妈妈的账单和彼得的账单,你发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自己的发现?3、创设情境,体验情感。现在,让我们同桌之间把自己分别想象成小彼得和母亲,在看到对方的账单时,你的心里会想些什么?4、师:同学们,妈妈的账单上没有具体的一件件事情。但是,十年,是一段漫长的岁月,十年的幸福生活,包含了许许多多数不清的小事。请你结合自己的经历想象一下,十年来彼得的妈妈是怎样照顾彼得的?1先跟组里的同学交流,我们看看谁能用一个个具体的事例让大家感受到妈妈对彼得的爱。2请学生推荐几个同学说给大家听。5、师:我们被妈妈这份浓浓的母爱深深感动;此时,小彼得的心情又有什么变化呢?(出示最后小节和插图)看看插图,细细地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4指名交流:彼得羞愧万分。(引导学生通过看图、抓重点词,从彼得的神态、动作中体会到他的“羞愧万分”)6、想象说话:同学们,假如现在你就是彼得,你会对妈妈说些什么?(指名说)7、指导朗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让我们一起用朗10/12读来传递彼得的心情,彼得的心声。8、师:同学们,课文中彼得的妈妈没有说一句话,仅凭一张总额为零却满载母爱的账单就让彼得羞愧万分,将索取的报酬主动退还。同学们,你们说,这是一种怎样的教育?无声的教育,母爱无声,但此时无声胜有声。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份包含着妈妈良苦用心的账单。(配乐齐读。)五、表达感受,抒发情感如果你是彼得,请你选择一个情景,写一写爸爸妈妈对你的爱,写在卡片上:读着读着,想起了那个令人难忘的……六、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父母为我们付出的那么多,我们应当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为父母分忧解难,可不能像彼得一样,开出账单,向父母索要报酬。如果那样做就太对不起父母了。2、学生交流今后的打算。3、把这个故事讲给小伙伴们听。七、板书设计20.*妈妈的账单儿子按劳取酬(60芬尼)羞愧万分母亲默默付出(0芬尼)不求回报教学反思:《妈妈的账单》是1阅读课文,文中叙述了小彼得帮助父11/12母做了一些事,认为应该向妈妈索取60芬尼的报酬,就给妈妈列出了一份账单,妈妈知道后不动声色的给了小彼得60芬尼,同时也开出了一份账单,账单中妈妈为彼得付出的是巨大的,而妈妈的索取是0芬尼。小彼得看了账单后羞愧万分,把索取的报酬还给了妈妈。全文用细腻的语言表达母爱的伟大,孩子在母爱的感召下转变成长。一堂课下来,自己感觉基本上按照预定的教学目标来完成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较成功之处是整堂课灵活地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反复诵读文本、对比两份账单中进行说话、朗读训练,并感悟到母爱的无私、无价,让学生懂得亲人之间的爱是弥足珍
本文标题:2024年妈妈的账单教学反思简短_妈妈的账单教案及板书(最新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5426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