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思政课教学设计范例【范例5篇】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思政课教学设计范例【范例5篇】2024/X/XX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思政课教学设计【第一篇】学习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伯父、模范、巡警、吵嚷、惩处、抱负、胸怀、喝彩、帝国主义、灯红酒绿、热闹非凡、风和日丽、耀武扬威、左顾右盼、得意洋洋、振兴中华”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与同学合作朗读课文中的对话部分。3、在阅读中能比较深入地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目标。4、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了解别人是怎样成长的。教学重、难点在阅读中能比较深入地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课前准备1、师生搜集有关周恩来同志生平的资料。2、师生搜集反映20世纪初中国社会状况的资料。第一课时了解周恩来同志的生平事迹1、出示周恩来同志的照片,请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周恩来同志的生平及主要事迹。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作适当补充。2、周恩来同志能为共和国的缔造和成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立下卓著的功勋,是和他少年时代的经历息息相关的。周恩来同志从小就心系民族振兴,立下从危难之中拯救国家的远大志向,刻苦学习。提示课题,范读课文1、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讲周恩来同志少年立志的故事。板书课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解题:“中华”在这里指中国,“崛起”就是兴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就是为了中国的振兴而读书。3、教师范读课文。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学生练习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2、自学生字,读准字音。3、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用查字典、词典,联系生活实际等办法初步了解词语的意思。第二课时复习引入1、听写本课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说说课文写了哪三件事。分段朗读,体会思想感情1、学习课文第一部分。a、让学生读这一部分课文,想想周恩来的语言和心里想的几个问题应该怎样读。b.同座位的学生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a、仔细阅读这一部分课文,想象当时的情景。想一想当时这位妇女、中国巡警、那个大个子洋人以及围观的中国人都会说些什么?学生分小组说一说,把当时的情景表演一下。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理解“中华不振”的含义的。b.联系全文的内容,想想周恩来一个人沉思时都在想些什么,并把想到的写下来,互相交流。c.思考:课文在第九自然段里为什么不把周恩来沉思的内容写出来。3、学习课文第三部分。a、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b.利用教室的环境进行现场表演。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少年周恩来的远大志向。c.分析一下少年周恩来的读书目的与其他学生读书目的到底有什么不同。d.再读课文,说说作者为什么在写周思来的读书志向之前先写了同学们的回答,为什么具体写了魏校长在听到周恩来的回答之后的反映。4、学习课文第四部分。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联系全文,深入思考1、使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志向的原因是什么?2、课文中的三件事情之间是什么关系,文章又是怎样把三件事连在一起的。积累词语找出课文中的四字词语,读一读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然后写一写。第三课时拓展阅读,理解诗句1、教师出示周恩来“大江歌罢掉头东”一诗手迹的图片。2、学生自由读“阅读链接”中的短文。3、教师提供“大江歌罢掉头东”一诗注释,请学生试着说说诗意。4、联系课文内容谈谈阅读后的感受。自主习作,小组交流1、自拟题目,把自己阅读课文和“阅读链接”中材料想到的写下来。2、把自己写的内容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布置综合性学习1、我们已经了解总理小时候的故事,让我们通过各种渠道来了解更多人成长的故事吧。2、分小组,说说你想了解那些人成长的故事,你打算用什么渠道去了解。说说你想用什么方式来展示你了解的故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思政课教学设计【第二篇】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我演讲的题目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0世纪初,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一天,校长在给学生们讲怎样立志,讲到精彩之处,他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你们为什么而读书?”有的同学说为了光宗耀祖而读书,有的同学说为了明礼而读书,还有的同学说为了寻求生路而读书……一个同学从座位上站起来,昂首挺胸,庄重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就是当时年仅12岁气宇轩昂的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多么好的回答!一句话,表达了周恩来从小立志振兴中华的伟大志向。周恩来为什么小小年纪就有这么伟大的志向呢?因为他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进入学校以后,勤奋刻苦、博览群书,受历史上一些进步的思想家、政治家的影响,他忧国忧民,不断学习,不断思考,立下了自己的人生志向,渴望中华腾飞。同学们,我们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明天要靠我们来建设,我们应该以周恩来为榜样,从小立志、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努力践行社会主义的荣辱观,爱祖国、爱人民,掌握各种知识和本领,磨练意志。为将来建设祖国、保卫祖国打下坚固的基础。同学们,我们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我们要珍惜这宝贵时光,发奋努力,发扬悬梁刺股的精神,学而不罔,思而不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崇高的理想而奋斗!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思政课教学设计【第三篇】学习目标1、会认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伯父、模范、巡警、惩处、抱负、胸怀、喝彩、帝国主义、灯红酒绿、热闹非凡、风和日丽、耀武扬威、左顾右盼、得意洋洋、、振兴中华”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与同学合作朗读课文的对话部分。3、在阅读中能比较深入地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目标。4、开展一次综合性活动,了解别人是怎样成长的。重点难点1、理解周恩来小时侯是怎样产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念头的。2、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目标。课前准备1、搜集有关周恩来同志生平的资料。2、搜集反映20世纪初中国社会状况的资料。3、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了解周恩来同志生平的事迹1、出示周恩来同志的照片,请同学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周恩来同志的生平及主要事迹。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作适当补充。2、周恩来同志能为共和国的缔造和成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立下卓著的功勋,是和他少年时代的经历是分不开的。周恩来同志从小就心系民族振兴,立下从危难中拯救国家的远大志向,刻苦学习。二、提示课题,范读课文1、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讲周恩来同志少年立志的故事。(板书课题)2、释题:中华崛起兴起(先由学生试说,教师补充)3、教师范读课文。三、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学生练习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2、自学生字,读准字音。3、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用查字典词典,联系生活实际等办法初步了解词语的意思。四、通读课文,感知大意1、指名逐段朗读课文。2、了解课文中讲了少年周恩来的哪几件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五、练习写字,掌握字型1、学生说说每个生字要注意的地方,教师做示范和指点。2、学生练习写字。六、布置作业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抄写有生字组成的词语。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1、听写生字词。2、说说课文写了哪几件事。二、分段朗读,体会思想感情1、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让学生读这一部分课文,想想周恩来的语言和心里想的几个问题应该怎样读。2同座位的学生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1仔细阅读这一部分课文,想象当时的情景。想一想当时这位妇女、中国巡警、那个大个子洋人以及周围的中国人都会说些什么?(学生分小组说一说,把当时的情景表演一下。)再让学生说一说“中华不振”的含义。2联系全文的内容,想想周恩来一个人沉思是都在想些什么,并把想到的写下来。3、学习分角色朗读课文。1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2进行现场表演,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周恩来的远大志向。3分析一下少年周恩来的读书目的与其他学生读书目的到底有什么不同。4再读课文,说说作者为什么写周恩来的读书志向之前先写了同学们的回答,为什么具体写了魏校长在听到周恩来的回答之后的反映。4、学习课文第四部分。齐度最后一个自然段。三、联系全文深入思考1、是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志向的原因是什么?2、课文中的三件事之间是什么关系,文章又是怎样把三件事连在一起的。四、积累词语找出课文中的四字词,读一读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然后写一写。第三课时一、拓展阅读,理解诗意1、课件出示周恩来“大江歌罢掉头东”一诗手迹的图片。2、学生自由读“阅读链接”中的短文。3、教师提供诗的注释,学生试说诗意。4、联系课文内容谈谈阅读后的感受。二、自主学习,小组交流1、自拟题目,把自己阅读课文和“阅读链接”中的材料所想到的,写下来。2、小组内交流小习作。三、布置综合性学习1、我们已经了解了总理小时侯的故事,让我们通过各种渠道来了解更多人的成长故事吧‘2、分小组,说说你想了解哪些人成长的故事。板书设计: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华不振沉思振兴中华(疑惑不解)(理想、抱负、目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思政课教学设计【第四篇】教学目标:1.识字写字。正确读写“帝国主义、模范、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巡警、吵嚷、得意扬扬、惩处、铿锵有力、振兴中华”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3.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并联系实际,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教学重难点:重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难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教学准备:学生: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预习课文,熟读课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周恩来在12岁的时候,就立下了这样远大的志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二、预习展示,字词过关。1、出示文中词,两人小组过关读。加点字的读音易错,要特别注意。崛起巡警叫嚷诸生踊跃效仿惩处喝彩帝国主义热闹非凡为之一振铿锵有力耀武扬威得意扬扬2、小组展示读。3、齐读。4、指导书写易错生字:嚷巡三、课文朗读,把握内容。1、指名轮读课文。在读文过程中,随机正音,指导读出语气,在读中理解“租界”、“中华不振”、“耀武扬威”、“衣衫褴褛”、“铿锵有力”等词语的意思。2、概括课文的三部分内容。浏览课文,你觉得课文写了几件事?能概括出来吗?1初到沈阳,听伯父说不能到租界去,因为当时中华不振。2周恩来和同学闯进租界,看到外国人轧死了中国人,中国巡警不但不为中国人撑腰,还加以训斥,围观者也敢怒不敢言。3在修身课上周恩来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目标。四、精读感悟,领悟周恩来立志原因。(一)第一部分1、找出周恩来初到沈阳后和伯父的对话,并用心读一读。2、出示对话部分,师生分角色朗读。3、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4、同桌分角色朗读。(二)第二部分过渡:听到伯父说不让自己到租界去,还说是因为“中华不振”,周恩来疑惑不解,好奇心驱使着他一定要到租界看个究竟。于是在一个星期天,周恩来背着大伯约了一个要好的同学闯进了租界。1、周恩来和同学闯进租界,先看到了什么与租界外不同的景象,又看到了什么令人气愤的事情,用()和【】标出来。2、指名读周恩来和同学在租界里看到的景象。3、出示租界外老百姓的生活图片,想象周恩来此时的心情。(伤心、难过,为中国这么落后)4、出示第八段中周恩来看到的令人气愤的事情,指名学生朗读。“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5、把“哭诉、得意扬扬、原指望、谁知、不但不、反而、只能”变红,再请学生朗读,听着朗读,你脑海了浮现出了什么画面?6、边读边想象画面有助于我们理解课文,请大家运用这种方法,自己读一读这段话。7、把你看到的画面通过你的朗读表达出来,齐读。8、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疑问
本文标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思政课教学设计范例【范例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5464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