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讲座--XXXX02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讲座高玉亭目录一前言二概念篇三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四安全生产检查前言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于安全生产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安全生产怎么抓?怎样抓?链接:什么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15号令(修订稿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第六十七条本办法所称的生产经营单位,是指合法和非法从事生产或者经营活动的基本单元,包括企业法人、不具备企业法人资格的合伙组织、个体工商户和自然人等生产经营主体。链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释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安全生产法》。在立法过程中曾经讨论到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如何具体理解,这应当是指:(1)各种所有制的生产经营单位,包括国有的、集体的、混合经济的、私营的、个体经营的、中外合资的、外商独资的等,都在适用范围之列;(2)各个地区、各种行业、各个部门、各个系统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都应当在适用范围之列;(3)《安全生产法》所指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既包括生产活动又包括经营活动,企业单位、事业单位、商业的、服务性的单位等都包括在内;(4)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是指在社会生产经营活动中作为一个基本单位出现的实体,比如一个个体工商户,从事生产活动或者从事经营活动,是社会生产经营的基本单位,涉及安全生产的仍要遵守《安全生产法》;最高理念安全第一安全措施二种倾向一是口头上的高度重视二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一种倾向一烟花爆竹批发企业墙上标语:另一种倾向安全不是第一一液化气站安全管理资料:在那里?质量手册封面链接安全管理人员岗位职责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从业人员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于2009年5月20日修改通过,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第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履行下列职责:(一)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二)协助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三)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及时查处事故隐患和违章行为,并督促有关业务部门及时整改;(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总结推广安全生产经验;(五)参与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审查,管理和发放劳动防护用品;(六)协助调查和处理安全生产事故,进行伤亡事故的统计、分析,提出报告;(七)定期向单位主要负责人报告安全生产情况;(八)生产经营单位赋予的其他安全生产职责。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内容是什么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事先预防二是事中抢险三是事后处置一事先预防遵照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正常生产经营状况下,“预防为主”,防止事故的发生链接安全生产法第三条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链接安全生产方针是指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总的要求,它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方向。我国安全生产方针大体可以归纳为3次变化“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1949-1983年)1950年3月8日原劳动部部长李立三在第一次全国劳动局长会议上和1952年根据毛泽东指示提出了“安全生产方针”后来,时任国家计委主任的贾拓夫把安全生产方针这6个字丰富为“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1983年4月1日,劳动部部长赵守一在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和全国培训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江西省乐平县涌山公社长胜煤矿和外包工签订合同时,明文写上‘死伤勿论,只给埋葬费300元’。山东省有个地方煤矿和协议工签订合同时写明‘每吨8元,死活不管’。干部和群众称这是野蛮的‘法律’。这种只要钱,不要命,不管工人死活的做法是绝对不能允许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1984-2004)1984年,主管安全生产的劳动人事部在呈报给国务院成立全国安全生产委员会的报告中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安全生产方针写进了报告,并得到国务院的正式认可。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由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2年6月29日通过,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被列入《安全生产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2005年至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于2006年3月27日下午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0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关键是要全面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2006年1月23号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怎么预防事故的发生一是安全生产管理二是安全生产技术谋事在先,尊重科学、探索规律,采取有效的事前控制措施,千方百计预防事故的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什么是:安全生产管理通常是指管理者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安全生产管理的目的是保证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人身安全与健康,以及财产安全,促进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安全生产管理的具体内容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安全生产档案等什么是:安全生产技术按专业划分机械电气安全技术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特种设备安全技术交通运输安全技术矿山安全技术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职业危害控制技术安全人机工程二事中抢险一旦发生事故启动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救援预案进行救援抢险救援什么一是抢救伤员(死者)二是抢救财产以人为本先人后财物交通事故,哄抢泄漏食油三事后处置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单位和个人没有处理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什么是事故原因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也就是直接隐患间接隐患责任单位和个人追究那些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链接民事责任工伤保险条例(2003年4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5号公布根据2010年12月20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修订)第三十九条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安全与事故以上三方面的工作都是针对事故的安全与事故一对矛盾事故是怎么发生的呢事故与事故隐患事故的原因P42结论:事故是由于事故隐患引起的事故与事故隐患的关系是不是所有的隐患都会引起事故的发生呢回答是肯定的事故隐患与事故的关系数学模型是什么介绍事件与事故的关系什么是生产安全事件未造成人员伤亡未引起财产损失与安全生产有关的事情例如非正常停电、停车、跑料等等海因里希安全法则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通过分析工伤事故的发生概率,为保险公司的经营提出了一个法则,我们称为海因里希法则(又称“海因里希安全法则”或“海因里希事故法则”),即300∶29∶1法则。在机械生产过程中,每发生330起意外事件,有300件未造成人员伤害,29件造成人员轻伤,1件导致重伤或死亡。1件重伤或死亡29件造成人员轻伤300件未造成人员伤害海因里希法则是1941年美国的海因里西从统计许多灾害开始得出的。当时,海因里希统计了55万件机械事故,其中死亡、重伤事故1666件,轻伤48334件,其余则为无伤害事故。从而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即在机械事故中,死亡、重伤、轻伤和无伤害事故的比例为1:29:300,国际上把这一法则叫事故法则。概念篇安全无危则安,无损则全。从广义来讲,安全就是预知人类活动各个领域里存在的固有的或潜在的危险,并且为消除这些危险所采取的各种方法、手段和行动的总称。安,会意。字从宀(mián),从女。“宀”本指房屋,引申指后院、后方。“女”指妇孺、家眷。“宀”与“女”联合起来表示“家属有住所”(不必跟随男人们流浪)。古人穴居野外,经常受到野兽和恶劣气候的威胁。后来有了房屋(冖)居住,自然就安全多了。本义:家属有稳定住处。引申义:后院平静。后方稳定。安,定也。――《尔雅》安,静也。从女在宀下。——东汉·许慎《说文》共给之为安。――《庄子·天地》好和不争曰安。――《周书·谥法》心皆安下切上。――《仪礼·少牢礼》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易·系辞下》居安思危。――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十一年》说明“安”是相对于男人的动荡生活而言的。男人们在外游牧,心里放不下的是妻儿。若妻儿跟着走,多有不便甚至危险,这会让男人们心里“不安”。若家属能有和平环境和平静生活,男人们就“安心”了。安全生产是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通过人、机、物料、环境的和谐运作,使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从而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和财产不受损失。事故是指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事故隐患《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总局16号令,2008年2月1日起施行)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物的危险状态的)事故隐患分类综合事故性质分类和行业分类,优先考虑事故起因,将系故隐患分类归纳为20(21)类:(1)火灾(建筑物、非挥发性燃油、非粉尘状的可燃物质):(2)爆炸(火药、可燃性气体和空气混合、可燃性粉尘、锅炉压力容器);(3)中毒和窒息(有毒物质引起的急性中毒与窒息);(4)水害(水库险情、矿山透水、淹井);(5)坍塌(建筑物倒塌、井巷冒顶、片帮);(6)滑坡(企业、居民周围的山体进裂、滑坡、泥石流);(7)泄漏(有毒、放射性物质泄漏);(8)腐蚀(强烈腐蚀性物质暴露);(9)触电(高压电);(10)坠落(高平台、支架上);(11)机械伤害(机械设备老化、安全防护装置不全或失灵);(12)煤与瓦斯突出(煤矿井下煤与瓦斯突出);(13)公路设施伤害(公路、公路桥梁、公路隧道),(14)公路车辆伤害(汽车失灵或超负荷),(15)铁路设施伤害(危轨、危桥、危险的铁路隧道、无效的通讯);(16)铁路车辆伤害(火车零件失效和失灵);(17)水上运输伤害(船舶运输途中);(18)港口码头伤害隐患(港区、码头);(19)空中运输伤害隐患(飞机运输途中);(20)航空港伤害隐患(航空港内设施,起飞前的飞机);(21)其它类隐患(不能用以上类型分类的)事故生产事故生产安全事故安全事故隐患事故隐患(不安全因素)安全生产隐患安全隐患三级教育指厂级教育、车间教育、班组教育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闯红灯图片闯红灯视频D:\MyDocuments\暴风转码\男子闯红灯_baofeng.mp4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一、事故隐患的概念、成因与分类二、事故隐患排查的主体责任三、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四、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内容1、事故隐患的概念见
本文标题: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讲座--XXXX0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549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