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2023年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_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母鸡教案【最新5篇】
1/242023年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_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母鸡教案【最新5篇】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以下我给大家分享的“2023年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_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母鸡教案【最新5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第一篇】1、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正确认读本文7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11个要求会写的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中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知道巨人的花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勾画重点语句,情感朗读,抓住文中巨人砌墙与拆墙后花园情景,巨人砌墙和拆墙后态度和感觉进行指导朗读,理解课文。2.根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以更好的体会课文主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理解课文,体会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在生活中学2/24会宽容,学会分享。2.由课文故事引发开去,教育学生在生活中不仅要懂得与他人分享快乐,更要懂得与他人分担忧愁。2、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吗?你最喜欢哪童话?为什么?生:喜欢!并说出喜欢的童话集读后的收获。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童话故事《巨人的花园》。二、范读课文。师:你们想知道巨人的花园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我们赶快来看吧!(出示范读课件)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师:刚才我们听了示范朗读,下面就请大家自己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默读、自己读、小组合作读)读的时候一定要看清生字的读音,读不熟的地方多读几遍。四、检查朗读。师:同学们读可真认真。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指名读课文,每人一段)五、理清线索,复述课文。生:发生了3次重大的变化。师:为什么发生变化呢?生:复述课文内容。3/24师:做相应的指导。(指名说)六、生字教学。1.认读带拼音的生字。师:同学们说得很棒,能用既精炼又准确的语言复述课文了。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这一课的生字。(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这些生字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大家都见到了,现在老师把它们从文中拿了出来,你还能读出来吗?(指名读)师:太棒了!谁愿意领着大家读一读。(指名领读)2.认读去掉拼音的生字。师:那我去掉拼音你还能准确地读出来吗?(指名读——开小火车读)3.交流记字方法。师:你们真是太了不起了!关于这些生字你有什么记忆的好方法吗?生:选择其中的字,自己说记忆方法。(老师随机指导书写)组词,造句。生:组词造句。书写生字。师:现在就请大家把这些字写一写吧!(教师巡视)第二课时一、回忆旧知,引入新知。师:上节课我们熟读了《巨人的花园》,还学习了其中的4/24字词。谁还记得《巨人的花园》这一课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生复述课文)生:这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板书:美丽)二、分析品读课文。1.学习第一段:师:你是从哪看出来的?生:读第一段师:你喜欢这个大花园吗?你来读一读。(指名读)师:在这个美丽的大花园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发挥想象并描述。)真是太美了,老师都闻到花的香味了!谁再来读一读?(指名品读)师:在这个美丽的大花园中,孩子们是多么的——(板书:孩子)生:快乐!(板书:快乐)2.学习第二段:师:在这个美丽的大花园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生:读第二段。师:哦,这个巨人的喊声都把孩子们吓跑了,应该怎样读?(指导朗读)生:读“你们在这里做什么”师:读的真不错。谁来读一读这块告示牌?生:读“不准擅入,违者重惩”师:什么是“擅入”,什么叫“重惩”?5/24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解释。3.学习第三段:师:春天又来了,在巨人的花园里有春天吗?生:没有。师:为什么呢?生:春姑娘讨厌自私的巨人,没有光顾他的花园。(板书:自私)师:哦,因为巨人的自私,现在的花园是什么样的?生:读(课件出示:巨人的花园……弄坏了一大半)。师:读后你有什么感受?你是从哪看出来的?(指导朗读)生:感觉很荒凉。(板书:荒凉)朗读相关句子。师:这会的巨人的心情是怎样的?生:苦恼!(板书)4.学习第四段:师:你们瞧!有一天,春天终于光顾了巨人的花园。(课件出示:一天早晨……春天来了)谁来读一读。生朗读。师:谁带来了春天,是春姑娘吗?生:不是。师:那是谁?生:孩子们。师:课文中还能从哪里看出是孩子们带来了春天?生读第四段剩余部分。6/24师:春天又回来了,此时巨人的花园不再是荒凉的花园了,又变成——生:美丽的花园了!(板书:美丽)5.学习第五段:师:看到花园的变化,你们高兴吗?最后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五段吧!生:读第五段。师:哦,巨人和孩子们是“快乐”的!(板书:快乐)师:为什么巨人开始是苦恼的,又变得快乐了呢?生:因为他变得不自私了!(引导板书:宽容)师:此时的快乐和故事一开始提到的快乐一样吗?(板书:共同)三、拓展延伸:师:巨人的快乐是来源于他的宽容、无私,愿意把自己美好的东西与大家一起分享。让我们帮巨人重新在告示牌上设计一句话吧!生:编告示牌。四、小结:师:(指着板书)由于巨人的自私使原本美丽的花园变的荒凉,又由于巨人懂得了宽容与分享,花园又恢复了美丽的景象。老师希望同学们以后能像巨人一样,能把自己的快乐与他人分享,做个真正快乐的人。(板书:学会宽容,分享快乐)7/24生:能!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第二篇】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2.有关榕树的资料、图片、作者的资料。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激发兴趣。1.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法?(鸟栖息的地方,鸟的乐园、有很多鸟……发挥学生想象。)2.这个鸟的天堂在哪儿?你知道吗?(一棵大榕树)3.介绍资料:这棵大榕树在哪儿?结合你课前查找的资料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这棵大榕树在广东省新会县的天马河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每年都长出许多气根,从树枝上倒挂下来,钻进土里,过些日子又长出新的枝干来。这样不断生长,它已长成了榕树林,占地达16亩。被当地人称为“神树”。“天堂中的乐园”。又因为上面栖息着许多鸟,被人们称为“鸟的天堂”。)4.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巴金爷爷去看一看那棵独特8/24的大榕树。二、自由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1.指名读文,读准字音。投影出示练习: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2.自学生字,掌握字形。重点指导:梢:形声字,与“稍、捎”区分。暇:左边是“日”,注意与“瑕”区分。3.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解决。灿烂:光彩鲜明耀眼。陆续:前前后后,时断时续。展示:明显地表现出来。留恋:舍不得离开。不可计数:没有办法来计算,形容数量很多。应接不暇:形容人或事情很多,接待、应付不过来。暇:空间。文中指鸟太多,看不过来。三、理清文章的脉络。1.默读课文,思考:巴金爷爷几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2.汇报交流。学生甲: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的是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许多鸟。学生乙:课文5—9自然段写的是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9/24堂时的情景,10—13自然段写的是第二次经过时所见到的情景。3.理清课文的脉络。1作者是按游览的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个部分?2学生汇报:课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1—4)作者和朋友划船出去游玩。(5—9)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10—13)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14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四、分小组合作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众鸟纷飞的景象。2.学习作者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3.有感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1.导入:请同学们先听一段乐曲,听后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播放《百鸟朝凤》录音带。鸟很多,鸟的天堂——板书。)2.这节课,我们就和巴金爷爷一起去广东新会县天马河上10/24一个被人们称作“鸟的天堂”的地方去看一看,巴金爷爷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截然不同,第一次看到的是(学生接:大榕树),第二次看到的是(学生接:鸟)(榕树——大、茂盛;鸟——多、欢快)二、重点感悟。体会榕树的奇特美和群鸟纷飞时的壮观景象。(一)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部分,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体会后放出声音有感情地朗读出来。用朗读的形式加以汇报。(二)汇报交流。大榕树:1.大学生甲: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1汇报读,其他同学听读:哪儿读得好?为什么?你听出了什么?从哪儿听出来的?(从不可计数体会出枝干数目很多,说明树很大。)2重点体会“真”字。两个“真”有什么不同呢?听老师读,体会一下。出示投影:学生体会出:第一个“真”意思是本来的,实际的。第二个“真”指的是确确实实。应读出惊叹的语气。学生乙: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11/243重点体会“又”字。指树根很多。出示图片:谁来指一指哪些是气根?(体会根上生枝,枝上又生根,独木成林的景观。)学生丙: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卧在水面上。4体会“卧”字。(树占地面积大。)5这株大榕树占地面积有多大呢?谁查找到了这方面的资料?(学生答:一万多平方米。)6课下大家丈量了操场和教室的面积,大家计算一下:合几个操场?几个教室?(结合具体情况请学生作答。)7经过换算,你有什么感受?(简直太大了。)2.茂盛。指名读句,谈体会。学生甲: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缝隙。(不留一点缝隙,说明树叶多。)1重点体会“推”。请同学们演示,说明叶多而密。学生乙:地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2重点体会“颤动”。3同学演示,体现微微地动态。(从中我们体会到榕树的生命力非常茂盛。)学生丙:从对大榕树特点的描述中,我们看出作者不禁在内心深处发出感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3.看录像:榕树的大与茂盛。12/244.请学生反复朗读这部分内容,突出重点词句,体会榕树的特点,在读中表达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受。5.请学生画板画,体现榕树大而茂盛的特点。鸟1.播放课件录相:“群鸟纷飞”的场面。使学生形象地感受这部分的动态美的描写。2.导语,让我们走进课文,欣赏热闹的场面。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尽情地感受这部分所描绘的美。3.再次默读课文,思考:从哪些重点语句中能够体会出这里的鸟儿多?4.学生汇报。学生甲: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两个“到处”说明鸟很多。学生乙: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我们体会了“应接不暇”。应接不暇的意思就是说人或事情很多,接待,应付不起来。在课文里是说鸟太多了,眼睛看不过来了。学生丙: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有的……有的……有的,说明鸟的姿态很多,种类也很多。学生丁: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13/24叫着,那歌声真好听。我们从中体会到鸟儿很欢快,快乐地叫着。5.教师借机指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那么,请大家想象一下,树上还有什么姿态的鸟呢?(学生发散想象。)6.看到这么一棵奇特的榕树,领略到树上鸟儿欢腾的场面,作者又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学生齐读(投影出示)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7.教师追问:1从这句话中,你发现了什么?(第一个鸟的天堂有引号,而第二个则没有。)2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有什么不同的含义吗?(第一个鸟的天堂指的是这棵大榕树,第二个鸟的天堂指的是真真正正鸟的天堂。鸟儿在这里栖息繁衍,过着幸福的生活。)8.配上欢快的音乐,把美术课上画的小鸟,“放飞”到大榕树上。9.再读课文这一部分,体会热闹欢快的场面。三、了解榕树成为鸟的天堂的原因。1.什么原因使这棵大榕树成为了“鸟的天堂”呢?2.学生根据查找的课外资料或其它知识加以介绍分析。3.小结:榕树的枝繁叶茂为鸟类提供了生存空间、食物、14/24水分,当地的居民爱鸟、护鸟,同时鸟的粪便成为榕树生长的有机养料。使这棵榕树长得愈加的繁茂。四、思维拓展,深化主题。1.播放“鸟的天堂”的完整课
本文标题:2023年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_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母鸡教案【最新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5506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