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2023年《兰亭集序》教案三课时3篇
参考资料,不熬夜1/122023年《兰亭集序》教案三课时3篇【预览】此例优秀文档“2023年《兰亭集序》教案三课时3篇”是由三一刀客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兰亭集序》教案三课时篇11、积累文言知识,记诵全文。2、掌握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特点,体会行文之妙。3、正确认识作者对人生无常、终归于尽之慨,感叹中含积极之情。本文是1篇美文,必须加强诵读。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抓住序的特点和本文行文思路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要点:介绍有关常识,整体感知文意。一、导语。人们早就开始了对生死的思考。司马迁: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一代书圣王羲之也为我们献上了对生死的哲理思考。二、介绍。王羲之,书圣,行草《兰亭集序》誉为行书第一。其人曾一度为官,积极用世,后辞官归田,娱情山水,胸怀旷达。参考资料,不熬夜2/12序,一种文体,写在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文字。多介绍成书经过,意旨,作者情况等,亦可评论。古人宴集,常一同赋诗,推一人作序。三、感知全文。1、听录音。正音。guǐ癸xì禊shāng觞chěng骋shāng殇2、初步品味本文骈散的特征。3、对照书序,感知内容。:作诗缘由(修禊事而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情形(一觞一咏)成书经过(列序时人,录其所述)意义(后之览者,将有感于斯文)借题发挥(论生死)——这是不同于一般序文之处形成以下情况1。记盛况2、抒感慨3、交代作序目的四、学生对照注解,疏通全文。共同解决练习。积累文言知识。五、作业。翻译全文。第二课时内容:分析与诵读一。复习。诵读。参考资料,不熬夜3/12二、分析。1、学习第一节。如何记叙盛况?时间:永和九年,暮春地点:兰亭目的:修禊事人物:群贤少长环境: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天气:惠风和畅活动:流觞曲水感受:信可乐也“信可乐也”到底有几乐?(良辰1乐;美景2乐;赏心3乐;乐事4乐;人贤5乐)结合上述内容诵读。鉴赏:体会作者状景言简意赅,妙趣天成,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湍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想象这一扑面而来的春天气息,游人如织的快乐之景)用清新明快的调子朗读。2、学习第二节。这节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议论的?如何展开逐步?承接上文之“乐”而来,由乐而忧,又由生而死围绕人生重大问题抒发感慨。由现今人们相处,处世各异,静躁不同,但忧患之源相同。a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欣于所遇而快然自足,所之即倦,感慨系之b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定。向之所欣,转眼之间以成陈迹参考资料,不熬夜4/12c来自个体生命的短暂。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故死生亦大矣。欣于所遇及所之既倦叹死生亦大矣向之所欣已为陈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小结:本段以议论为主,探讨人生哲理,朗读宜用和缓语气读之。3、研习第三节。理清文脉:昔人兴感,若合一契——古人也有感于生死批评:一生死,齐彭殇后之视今亦如今之视昔记此文以免不彰三、探究。品本文行文之妙:由昔人兴感说起,由今之视昔想到后之视今,这样把昔人、昔人,今人、今文,后人串连起来,巧妙交代了编集之由。谈对一生死,齐彭殇的看法:把生死等同,长短等同是错误的。不同的人生死不同。臧克家“有的人死了,他还或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所以应该珍惜生命,活着有价值。对作者生死观的认识:作者不为言谈家的论调所蒙蔽,借题发挥,阐述了他的生死观,显其旷达性格;但他毕竟生于国参考资料,不熬夜5/12力衰微的东晋前期,意志消沉,不求进取的风气也影响之。分析——积极的一面,从第一段中可感受到作者快乐之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从第二段对人生苦短的感慨中,也仿佛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人生的眷恋之情;从第三段中,批评虚无主义,对玄风盛行的批评也有积极的意义。四、拓展。人生苦短,人之共叹。但大多数却经受了人生的考验,创造了瑰丽的人生。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抒发的恰恰是建功立业的决心。苏轼:人生如梦,却表达的恰恰是建功立业的渴望。李白虽“人生在世不称意”,却高唱“长风破浪会有时”。毛泽东叹“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五、小结。教学反思:这是1篇文笔简练,行文高妙的美文。既有语言的隔阂也有理解的难度。选准切入口很重要。作为1篇序文,不妨从序文特点入手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作为1篇千古名篇,当自有它的与众不同之处。那边是它借题发挥,独树一帜。1篇文笔优美、哲理深奥的散文。自然要细读细品,方能悟出其行文之妙;对生死哲理,必须重锤敲打,纵横联系以期让学生弄懂。《兰亭集序》教案三课时篇2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参考资料,不熬夜6/12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2.了解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3.背诵全文,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1.了解由这次集会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2.背诵全文。1.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2.对文中多义词具体义项的确定。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浙江的绍兴兰渚山是美丽的地方。当年越王勾践曾经在这里种过兰花。尽管兰花多且香,但过了季节,很难寻觅。不过由于有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兰亭——兰渚之亭则流芳万古,大大超过了兰草的清香。下面让我们共同欣赏《兰亭集序》吧。二、作者介绍学生读注释(1)。教师补充:1、魏晋,是中国书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出现了一批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即其中最有盛名的一位。他有“书圣”的美称。他不仅长书法,也长诗文。字和文都任意而行,得自然之趣,风格潇洒放脱。书法作品《兰亭集序》最为有名,它被后世评论者誉为“行参考资料,不熬夜7/12书第一”,那么它到底是什么样的面貌呢——请看插图。古人评价:“飘如游云,矫如惊龙。”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中国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只可惜,我们看到的只是临摹本,其真迹已经失传。据说被李世民带到地下了。王羲之的诗文以《兰亭集序》最出色。从注释我们已经知道,它是诗歌集子的序。集子中的诗文艺术性不高,但是集子的序却脍炙人口,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它吧。2、了解序的体裁特点明确:序是一种文体,有两种。一是赠序,一是书序。后者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内容多是介绍书的内容和特色、成书经过,写书目的等。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有的则如说明文,还有的写法上同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兰亭集序》就是这样的1篇文章。三、听课文朗读录音(校园网语文第一册),读后提出需要注意的字音。癸丑修楔流觞游目骋怀趣舍万殊齐彭殇会稽感慨系之若合一契曾不知老然后学生自由朗读,要求:注意文章语气、节奏、字音。四、疏通字词1、重要词语a.实虚词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信可乐也取诸怀抱或因参考资料,不熬夜8/12寄所托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以之兴怀修短随化喻之于怀故叙时人《兰亭集序》教案三课时篇31.学习作者敢于冲破时俗,否定当时流行的庄子“一死生,齐彭殇”观点。2.体味本文叙议结合、直抒胸臆的特色。3.积累文中的一些常用文言实词。仔细揣摩本文景与情的关系。(一)研读步骤步骤一:课前预习。1.,解决生、难字的读音,能顺利诵读;2.查注释,疏通文意,掌握课文中的一些常用文言词语;3.了解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步骤二:课文分析。1.体味文章以情御景的'写作风格;2.体味本文回环曲折地抒发感情的特点。(二)问题探究1.作者写兰亭的景色突出什么特征,与作者的情有何关系?文章写兰亭景色突出“淡雅”的特征,三月的江南,山间水渚之间,绿树成映,鲜花吐艳,但在作者笔下,所有浓艳之参考资料,不熬夜9/12物皆不见踪影,唯山、水、林、竹、天、风而已。看山,言其“崇”“峻”而舍其青翠;绘竹,言其“修”而舍其绿;写水,言其“清”而舍其碧;叙气候,亦“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而已。一切尽显淡雅,而这景物正是作者淡雅心境的客观反照。东晋之时,玄学盛行,名士们对山水的欣赏,不仅“目寓”,而且“神游”,到自然中去,并认真观察思考,不只是怡情养性,还可以“明理”和“悟道”。2.文中“信可乐也”句“乐”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从字面上看来,“乐”的具体内容一是同道相逢,二是环境幽雅,三是气候宜人;但更深层次的“乐”在于作者在此情此景中对大自然的一种领悟,“观宇宙之大”,“察品类之盛”,大自然神奇的造化,使自然界的一切均等地享受大自然的恩赐,置身于自然中,往往使人物我两忘达到“道”的最高境界。3.第二自然段中“岂不痛哉”是缘何而痛?第二自然在前面极写宴集之乐后引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兰亭宴集,自然快乐,但终有期限,聚会难而短,分离易而长。由此想到了人生。人生一世,各有所好,有的“晤言一室之内”,有的“放浪形骸之外”,或静或动,“暂得于心”,但随着时境的变化,心境也随之而发生变化,“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痛”由此而生。4.全文在亦“乐”亦“痛”之中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怀?参考资料,不熬夜10/12本文由“乐”而“悲”,感情曲折深沉。先写景、写事、写情,以一“乐”字作统领,然后写宴集之后的感慨,以一“悲”字为核心。由“乐”而“悲”,看似突兀,但却在情理之中。由聚想到散,由宴集而想到人生,顿生感慨;随着时光流逝,生命也终有尽期,感慨之余,产生伤感,“悲”随之而生。作者将目光上移至古人,从古人留下的文章来看,古人亦为人生的变化而兴叹,因此斥庄子“一死生,齐彭殇”为虚妄,再将目光移至未来、推想后人,未来的人一定和古今之人的感情相通。死生之大,千古同慨,“录其所述”并为之作序,目的在于引起“后之览者”的感慨与共鸣,能够理解作者心中的感触,在深沉的感慨中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与前文的“乐”遥相照应,形成一个整体。5.本文的语言特色:东晋文坛盛行骈文,而王羲之此文,以散句为主,骈散结合,朴素自然而又错落有致。(三)[能力训练]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a.癸(ku)丑修禊(al)流殇fallozls)游目骋(汕ellg)怀b.激湍(tuan)形骸(hi)嗟(仰)悼感慨系(if)之c.蓬蒿(h则)管弦(d加)虚诞(dbo)趣()舍万殊d.悲夫(fo)锋镝(df)瓮牖(…加)度长挈()大参考资料,不熬夜11/122。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法不同的一句:(1)a.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b.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c.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轶丽d.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2)a.信可乐b.烟涛微茫信难求c.信义著于四海d.谓为信然(3)a.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b.铸以为金人十二c.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d.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4)a.所以游目聘怀,足以极视听之娱b.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c.所以动性忍性,增益其所不能d.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3.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参考资料,不熬夜12/12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所寄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变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1)选出有通假字的一项:()a.晤言一室之内b.虽趣舍万殊c.死生亦大矣d.不能喻之于怀(2)下列句中加横线字解释有误的项是:()a.夫人之相与与:结交b.曾不知老之将至曾:曾经c.向之所欣向:过去d.未尝不临文嗟掉临:面对(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翻译“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一句。
本文标题:2023年《兰亭集序》教案三课时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5523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