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区委书记在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区委书记在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本次盛会,在“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年份与我国农业工作重心自脱贫攻坚向全面激励乡村振兴转型的关键节点上隆重召开,对于谱写新篇章中本区“三农”事业,奠定坚实基础、实现良好开局,意义非凡。方才,×同志已对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区“三农”工作的规划与实施作出了详尽指导,各相关部门需严格遵照执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业大会上强调,须发挥全党全社会合力,推动乡村全面复兴,确保农业升级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生活富足。省、市级农业工作大会亦对“三农”工作的总体规划与动向进行了布局。关于如何在我区有效贯彻这些部署,我提出以下四点建议:一、肯定成绩、分析形势,切实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决心信心近年来,本区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秉承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视察时所赋予的重托,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和”三农”工作的指示精神作为工作的纲领,坚持正道创新、补齐发展短板,推动农业乡村发展实现跨越式进步。一是脱贫攻坚战全面打赢。区内农村贫困人口在现有标准下已全部实现脱贫,贫困社区数量由原先的X个降至零,圆满完成了消灭绝对贫困的历史性使命,为按期打造全面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脱贫攻坚的历程中,全区贫困人口的收入显著增加,”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得到全面落实,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全面普及,为稳固扶贫成果和防止返贫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乡村治理体系得到全方位增强,基层党组织成为坚强战斗堡垒,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和谐,脱贫攻坚引领了农村的深刻变革,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二是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为切入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厕所革命等项目顺利完成,乡村清洁行动全面展开,政府采购服务体系有效推动了生活垃圾处理全覆盖。农村文化建设成效显著,”农民丰收节”成为中华农耕文化的品牌节日,乡风文明焕然一新。在黄河生态廊道建设等国家战略的引领下,推进了”一路两带五片区”生态示范区建设,一系列乡村振兴项目显著提升了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认可。三是农业质量提质增效。坚持执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策略,农业科技水平和装备现代化步伐加快,粮食生产实现了再次丰收,区域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高,成功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四是农村改革持续深化。推动农村土地承包、宅基地改革、集体产权制度创新等方面的工作稳步前进,实现了农村集体资产全面清产核资,加快推进了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本区取得的每项成就都凝聚了全区人民的智慧与汗水,特别是广大”三农”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在此,我谨代表区委向所有为此付出努力的人员致以由衷的感谢和亲切的问候!二、提高站位、凝聚共识,把握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指引了方向:以宏观的历史视角审视和推进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发展,全党上下和社会各界应齐心协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加速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进程。此次会议对外释放了鲜明信号,即“三农”问题仍然是全党全社会的重中之重,我们决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紧抓不放,确保落到实处。我们应当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深层论断,从更高的政治高度和更广泛的发展视野,进一步加深对“三农”工作的理解和认知。(一)深刻认识“三农”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自古以来,农业被视为国家的根本,正所谓“本固邦宁”,“三农”问题不仅关乎国家的经济发展,更是民生福祉的核心。历史的洪流昭示我们,民族的兴旺离不开乡村的兴盛。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最为艰巨、最为繁重的任务仍然搁置于广袤的农村。经过多年的坚持不懈努力,乡村已展现出日新月异的变化,农民的生计水平也实现了质的飞跃。然而,城乡发展的不均衡、乡村振兴的不全面依旧是当下社会矛盾的集中体现。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之上,我们必须激发农村的活力,加速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进程。二是从理论层面认识“三农”的关键作用。在构筑新发展局面的过程中,“三农”领域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和后劲。一方面,随着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步伐加快,我们将迎来巨大的消费和投资需求。另一方面,城镇居民对优质绿色农产品和乡村旅游的需求日益提升,这将带来一个供需双向促进、相互创造的良性循环。确立扩大内需这一战略支点,加速构建新发展局面,我们将看到农村市场的广阔前景和无限潜力。三是从现实角度审视“三农”进展对全局的积极影响。在平衡发展与安全的大局中,有效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基础是“三农”。在粮食安全、土地制度、基本经营制度等关键问题上,我们需坚持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超越短期经济考量,站在政治和长远的高度进行思考和规划,这样才能确保粮食安全大计无忧,坚守好“三农”这一战略后方。(二)走好“三农”发展正确路径。实践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必须深化新发展理念的具体执行,围绕产业繁荣、环境适宜、风俗高雅、管理有序、生活丰裕的核心目标,着力提速农业与农村的现代化步伐,为“三农”事务的持续稳定前行提供动力。一是要恪守创新驱动,唤醒乡村振兴的革新活力。推动乡村振兴的征程上,需持续依靠改革的动力和创新的活力,力图消除体制上的障碍,唤起乡村资源要素的生机与活力,释放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与创新能力。深入实施农村集体产权体系改革,勘探对宅基地的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进行“三权分置”的新路径,稳妥推动农村集体经济资产份额合作制改革;大举推动农业的现代化进程,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农户家庭经营为主体、合作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后盾的多元化、综合型现代农业运营体系;深化农业科技革新,在培养高品质小麦、高质量玉米、高油酸花生等特色农作物方面,发挥本地区特有的优势。二是要保持和谐发展,构筑城乡互动发展新格局。在和谐发展策略中,注重融合理念,推动乡村振兴一定不能孤立乡村,而应走向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既要视城乡为一个整体,促进城乡间、农旅文之间的互补发展,建立完善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及政策体系,逐步实现人才、土地、资金等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又要同时着眼于乡村自身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和谐发展,保育乡村优秀的传统文化,孕育健康的乡村风气、积极向上的家庭风气、纯朴的民风。在全面工作布局中,将最为关键、优先发展的原则具体落实到政策决策、工作安排、财政投入、资源配置、干部任命等各方面,切实推动形成城乡均衡发展的新局面。三是要坚持生态优先,快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坚定不移地执行和实践“绿水青山便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观,快速转变乡村发展模式与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扩大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的供应,使生态环境的优势转化为经济上的优势和发展的优势,营造出一片农民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加强对农村环境的管理,全面开展以农村垃圾和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居环境美化为核心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着重增强对农业源头污染的防治力度,推动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和产业模式生态化。提升乡村的生态品质,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中,统筹规划水、林、田、湖、草系统的治理,通过乡村振兴、土地绿化、湿地保护和恢复等项工程建设,强化生态与经济的和谐共生、相互促进,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及乡村休闲旅游业,形成环境美化与经济增长相促进、美丽乡村与农民富裕齐头并进的美景,真正实现一条生态建设与经济效益相协调的绿色发展之路。四是要拥抱开放共赢,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新力量。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不应仅囿于农业范畴和乡村视野,也不应单纯依赖乡村自身积累,而应跳出乡村,从更广阔的视角审视和谋划乡村发展,在开放中为乡村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空间。采取开放的心态推进乡村振兴,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乡村建设的成功经验,力求实现农业和农村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同时,依托开放的市场环境,集聚各类要素资源。努力优化乡村投资和营商环境,坚定不移地打破阻碍城乡资源自由流动的政策障碍,致力于打造市场化、法治化、透明化的营商环境。五是要坚守共享发展,努力增强农民的幸福感。乡村振兴之路,生活丰裕是其本质追求。顺应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加速弥补农村基础设施的不足,提高公共服务水准,全方位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让农民群众在共建共享的发展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成就感。周全考虑脱贫后政策的衔接性,探索建立防止返贫和遏制新发贫困的持久机制,确保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良好衔接。优化城乡基础服务的提供模式,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深入、社会事业全面覆盖。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增进农民的收入。建立完善的农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多管齐下,有效提高农民的生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劳务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政策性收入,进而不断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三、突出重点、强化举措,全面推进xx“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们的“三农”工作焦点转变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而开辟了农业农村现代化新篇章。一是要着眼全局,紧密围绕国家的重大战略,强化系统性理念、全局性视角和战略性思维,确保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效。二是要从细处入手,准确识别事业发展的立足点和着力点,主动融入和服务于整体大局,力争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方面树立典范,在全面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探索新路径,为构筑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奠定坚实基础,确保良好开端和稳健步伐。(一)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乡村振兴纵深发展,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中国“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在这一进程中,正确把握以下三种关系至关重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推进乡村振兴的衔接关系:脱贫攻坚的成果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要将其作为乡村振兴工作的起点和落脚点。在“十四五”规划时期内,巩固和拓展脱贫成果是农业农村工作的优先方向,要通过乡村振兴的持续努力来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效。“五大振兴”的逻辑关系:乡村振兴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五个方面。其中,产业振兴是物质基础,人才振兴提供关键支撑,文化振兴是精神引领,生态振兴体现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组织振兴则是保障这一切能够顺利实施的基础。各地政府已经开始通过成立“五大专班”来具体负责这些工作,以确保各方面工作协调一致、高效推进。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相通关系:农业是农村的基础,农民是农业的主体。确保粮食安全是最基本的任务,而提高农业质量和效益、提升农民收入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同时,乡村建设、农村改革以及城乡融合的发展也需要同步推进,以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和农民全面发展。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就必须在实践中准确把握并处理好上述三种关系,以确保“三农”工作的稳步推进和高质量发展。(二)要找准两个定位。在新的历程中,“三农”工作的两个定位需准确把握。一是明确“三农”在新时代中的战略地位。“十四五”期间,农业农村领域的任务更为繁重,其稳定器的作用更加明显。具体而言,确保人人享有充足优质食粮,是社会根本安全的关键;提升农民收入,是激活国内大循环、释放巨大潜力的重要举措;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是全面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基于此,应聚焦关键目标和任务,确保支持措施到位,全方位推进乡村振兴,加速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二是准确定位本区“三农”工作的发展方向,顺应市“X”城市空间规划,遵循“一路两带五片区”的乡村振兴战略,进行系统谋划和布局,促进农业与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近年来,我们将大量资金和资源投向脱贫攻坚工作,导致已脱贫社区与非贫困社区在投入上存在不平衡,尤其是个别非贫困社区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存在严重不足,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亟需提升。面对这些短板和弱项,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采取精准措施,加快推进各项工作,力求尽早填补这些缺口。(三)要抓实重点工作。一是确保脱贫攻坚成果的持续巩固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脱贫并非终点,它标志着新生活和新斗争的开端。须将成果的巩固与扩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坚决杜绝返贫现象的发生。在未来五年的关键过渡期,我们将严格遵循“四个不摘”的原则,巩固“两不愁三保障”的胜利果实,并全面优化扶贫资产的管理策略。同时,将构建长效机制以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确保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全面过渡,并完善针对低收入农户的常态化支持体系,力争至2025年,我们的脱贫成果不仅
本文标题:区委书记在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5548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