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大苹果的教案(4篇)
1/10大苹果的教案(4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我们该如何写较为完美的教案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大苹果的教案【第一篇】1、理解儿歌内容,初步学习仿编儿歌。2、懂得吃水果前要洗干净手。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5、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活动重点: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学念儿歌,懂得吃东西前要洗手。活动难点:尝试改编儿歌。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1、教师出示神秘口袋(内装有大苹果一个),请幼儿猜一猜、摸一摸口袋内是什么?2、出示大苹果(今天大苹果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儿歌)二、初步理解儿歌内容1、教师模仿大苹果的口气,念儿歌一遍2/10问:你们刚才听到大苹果跟我们说了些什么呀?2、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及时在黑板上贴上相应的图片,以方便幼儿记忆问:为什么大苹果要说“要是手脏别碰我?”三、幼儿学念儿歌1、看着黑板上的图文来跟着念一念2、请幼儿表演儿歌四、尝试仿编儿歌1、出示香蕉(可是这里香蕉很伤心,为什么会伤心?)(因为小朋友刚才念的儿歌里都爱苹果,所以很伤心,小朋友你们喜欢香蕉吗?那我们也为香蕉编好听的儿歌)2、苹果的歌和香蕉的歌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教师引导幼儿如何仿编儿歌)3、你除了喜欢苹果、香蕉还喜欢那些好吃的东西呢?4、通过请幼儿为“大苹果”的朋友编儿歌尝试改编这首儿歌5、请幼儿自己选择一张图片编儿歌五、知识迁移1、请幼儿吃苹果:“谁想吃?”2、引导幼儿吃东西前要洗手3、幼儿品尝苹果此次活动的开展主要是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在儿歌《我是一个大苹果》3/10这节教学活动中,从教材的选编到教法的设计,较多的考虑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喜欢儿歌,朗朗上口,喜欢角色扮演。心里特点:活泼、好动,对吃的东西感兴趣,让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自然地学念儿歌,并有兴趣的尝试仿编儿歌,在迁移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明白吃东西前要洗手。通过活动,培养了幼儿的创造性发散思维,让幼儿不但喜欢吃苹果,而且也喜欢吃其他的水果。不足之处:1、在教具的制作上,我运用了图文,目的是为了能够让幼儿更容易记住儿歌的内容。但是在教具的准备上,有些不够充分,在幼儿进行仿编的过程中,我为幼儿准备的就只有各种水果,没有准备别的食物,比如:蔬菜、蛋糕。这就会让幼儿产生一种误导,认为只有吃水果之前要洗手,吃别的食物就不用洗了。所以这里可以准备的丰富一些。更能发挥幼儿的想象创造能力。2、教师的引导不够,没有让幼儿掌握好的办法,将儿歌进行创编,导致在儿歌创编的过程中,幼儿比较困难。3、活动的每个环节时间的浪费比较严重,导致一个小班活动的时间超标了。4、幼儿学念儿歌的次数不够多,幼儿还没清楚记住儿歌的内容就开始创编了,不能为幼儿创编奠定基础。大苹果的教案【第二篇】4/10花儿乐队喜唰唰节奏欢快活泼,歌词幽默俏皮,所以其普及度很广;我园大班幼儿的晨间韵律活动中也有喜唰唰的音乐,小班的小朋友每次看到哥哥姐姐跳的时候都情不自禁地跟着扭动起来,还有那句经典的歌词喜唰唰,喜唰唰;喜唰唰,喜唰唰……也常常被小朋友传唱,所以孩子是非常喜欢和熟悉这首歌曲的,因此就设计了《大苹果》,旨在进一步感受其旋律等。1.感受歌曲轻松、活泼的风格,初步理解内容,学唱歌曲。2.利用动作、图谱等,掌握歌曲节奏并记忆歌词。3.体验歌唱活动的愉快。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刷子一把,苹果一只,音乐花儿乐队的《喜唰唰》,图谱一张。(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1.幼儿伴随着花儿乐队演唱的《喜唰唰》音乐入场。2.介绍歌名。(二)游戏帮助,理解歌词。1.洗苹果教师:看,这是什么呀?你们想吃吗?吃苹果之前我们要怎么样?出示图谱一,引导幼儿看图谱有节奏感受洗刷苹果的节奏。5/102.闻苹果教师:苹果洗好了,让我来闻一闻。出示图谱二,引导幼儿看图谱闻苹果的轻松活泼。3.吃苹果教师:你们闻到大苹果的味道是怎么样的?你们喜欢吃大苹果吗?幼儿品尝苹果。出示图谱三,引导幼儿看图谱唱一唱大苹果。(三)学唱歌曲,感受节奏。1.完整欣赏教师范唱。说说:你最喜欢哪句?还有哪句不太会唱?2.学习歌曲结尾的歌词和旋律,并绘画出第四张图谱。3.幼儿用愉快的情绪完整学唱歌曲。4.游戏捉迷藏,巩固歌曲,体验记忆歌词演唱的快乐。1.哼哼,唱唱、跳跳,体验快乐。2.生活中一起创编《大苹果》(梨子、桔子等水果)的歌曲。活动建议:在活动前有意识地给孩子播放《喜唰唰》的音乐。由于孩子对原唱非常的熟悉,所以孩子在活动中很快掌握了歌曲的旋律,所以活动的重点是如何让孩子掌握歌词:在活动中我通过情景创造让孩子在游戏中让感受歌词、通过图谱掌握了歌词,通过捉迷藏的游戏巩固歌词,收到了很好的效果。6/10本次活动的难点是有两个地方出现的三次反复如何让孩子掌握,我首先通过边唱边用手指数数的方式让孩子听出反复了几次,并在反复的地方作了标记,当听第二个地方的反复次数时,孩子很快用刚才学到的方法数出了反复的次数……活动还有一些不足,特别是在调动孩子演唱的积极性上还需再作探索。大苹果的教案【第三篇】1.欣赏马格利特的作品,感受与理解画面并能大胆表述。2.尝试运用对比的手法,表现超大苹果与背景物的大小关系。3.乐于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的喜悦。活动准备:电脑、马格利特作品制作的ppt幻灯片,勾线笔、图画纸、磁性板、磁铁、幼儿水粉作品一幅,背景音乐。一、欣赏感受作品,理解画面并能进行表述1.师生共同欣赏马格利特的作品,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画面。师:“我们来欣赏一幅作品。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幼儿从苹果与周围物体的比较中感受苹果的大)“你有什么样的感觉?”。2.继续欣赏玛格利特作品,进一步感受超现实的表现手法。3.小结。师:“这位画家的名字叫玛格利特,他的想象力太丰富了,我们小朋友的想象力也很丰富,我们也可以尝试画一幅超大苹果的图画。”7/10二、师生共同讨论超级大苹果的表现方法讨论:添画哪些背景物来表现苹果的巨大呢?师:“画家把苹果放在房子里和大海上,你想把这个苹果放在什么地方?周围可以添画些什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怎么样添画背景物才能突出这个苹果非常非常的大呢?”(引导幼儿理解超现实作品中苹果与背景物的对比关系)三、幼儿大胆创作,教师个别指导师:“大家都很想赶快把自己想像的超级大苹果给画出来了!老师这里有一些纸,有的大一些,有的小一点,选一张你喜欢的到座位边去画超级大苹果吧!”四、展示交流1.教师帮助幼儿将完成好的作品展示出来供大家欣赏。2.鼓励幼儿大胆介绍自己的作品,体验创作的喜悦。师:“我们小朋友创作的超级大苹果真是太棒了!你们最喜欢哪一幅画?谁愿意来介绍自己的作品?3.教师小结,引发幼儿继续创作的愿望。师:”今天,我们用勾线笔画超级大苹果。下次我们还可以像这位小朋友一样用水粉颜料来表现超级大苹果。”大苹果的教案【第四篇】《大苹果》是建构式教材主题活动“酸酸甜甜的水果”里的一个美术活动,由于我们小班段的幼儿都是新入园的孩子,对于蜡笔虽然不算陌生但是多数孩子还没有掌握正确的握法,8/10更不用说怎样用蜡笔作画的技巧了,因此我们在原有的课程上做了相关的改动,从教幼儿学习画前正确拿蜡笔的习惯,到初步尝试用绕圈圈的方法由中间往外画圆的方式作画,来帮助幼儿打好美术绘画活动的基础。1.学习蜡笔的正确握法。2.尝试用绕圈圈的方法由中间往外画圆。3.愿意参加美术活动,感受绘画活动的快乐。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1.实物苹果若干,自备一段轻快的音乐。2.幼儿活动材料《美术》第六页《大苹果》,蜡笔。一、圆圆的苹果1.出示实物:苹果,引导幼儿看一看、说一说。2.根据苹果的实际情况进行描述:苹果圆圆的,有的红,有的绿,有的黄。二、我会画苹果1.示范蜡笔正确握法。2.教师用绕圈圈的方法由中间往外示范画圆:圆圆一个球。3.提问:这个球是怎么出来的?刚才老师是怎么画的?(一圈一圈绕出来的)4.示范画上果柄:头上扎小辫,变成一个红苹果。教师:9/10“除了红苹果你还吃到过什么颜色的苹果?”(绿色)5.请幼儿跟着老师一起空手练习画绿苹果,引导幼儿要一圈一圈从中间往外画圆:圆圆一个球,头上扎小辫,变成一个绿苹果。6.请个别能干的幼儿上前尝试画一个黄苹果,鼓励幼儿尽量画得大一些,饱满一些。三、播放轻快的背景音乐,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1.适时指导并纠正幼儿握蜡笔的'姿势。2.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四、作品欣赏。互相欣赏同伴的作品,说说最喜欢谁的作品。本次活动在环节设计上,我先让孩子们认识了苹果,知道苹果是什么形状,有哪些颜色,有不同大小等等,使孩子们有了认识苹果的经验,孩子们对于绘画《大苹果》这个活动就更加感兴趣了。在后面的示范环节我也采用了教师范画、幼儿集体书空练习与个别练习三部曲的形式帮助幼儿逐步掌握用绕圈圈的方法由中间往外画圆。但在教师范画苹果这一步,我在示范用绕圈圈的方法由中间往外画圆时似乎有点心急了,动作太快,幼儿没有看清楚,我也没有强调一圈一圈绕着画出圆圆的苹果,在幼儿自由创作时有的孩子就不会画,只是简单的画了一个封闭的圆,再在里面涂上了颜色,没有掌握绕圈圈画圆的要领。从中我也认识到教师在组织活动的时候一定要抓好活动的重点慢慢引导,切不可操之过急。在幼儿创作环节中我也10/10发现了我班孩子的绘画常规有待培养,有的孩子连蜡笔的摆放都还不清楚,个别孩子的蜡笔握法也需要纠正,在今后的美术活动中还需要时时强调常规的培养。
本文标题:大苹果的教案(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5554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