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学前班科学教案简短_学前班科学教案瓶子吹气球【最新4篇】
1/10学前班科学教案简短_学前班科学教案瓶子吹气球【最新4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网友为大家分享的“学前班科学教案简短_学前班科学教案瓶子吹气球【最新4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学前班科学教案简短学前班科学教案瓶子吹气球【第一篇】1、尝试用各种方法打开带盖的瓶子或盒子。2、体验成功的快乐。能运用已有经验打开各种各样的盖子,并用语言讲述打开的方法。1、各种不同的带盖瓶子和盒子,内装各种“小礼物”(数量略多于幼儿人数)。2、易拉罐的旺仔牛奶、汽水和开瓶器3、自制的套装礼盒一组。(大礼物盒—小礼物盒)(一)送礼物1、打开大礼物箱引导语:“小朋友,今天早上邮递员叔叔给许老师送来了一个大礼盒。”(出示大礼物箱)引导语:“哇。这个礼盒大不大呀?猜猜看里面会是什么2/10礼物呢?”(幼儿自由猜想并讲述)引导语:“这个盒子里肯定装了许多的礼物,你们想不想知道里面到底装了什么礼物呢?谁来想办法打开这个礼物盒?”幼儿演示打开的方法,师生共同小结:掰开盒子旁边的搭扣2、打开小礼物箱引导语:“请你告诉大家,里面到底是什么?我们一起把它拿出来,好吗?”(和幼儿一起取出礼物)“原来又是一个礼物盒。”(摇摇箱子)“听听里面有没有礼物啊?”提问1:“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打开这个礼物盒呢?谁愿意来试一试?”提问2:“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打开盖子的?”(拉开蝴蝶结)提问3:“礼物盒里有什么呀?”(许多的瓶子和盒子)(二)用各种方法打开“礼物”1、引导语:“原来礼物都放在瓶子和盒子里,我们要想办法打开它,才能知道是什么礼物。好东西我们大家一起分享,老师把这些礼物送给每个小朋友,孩子们来,挑一个你喜欢的瓶子或盒子打开它,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2、幼儿尝试打开各种盖子,教师观察引导引导语:“你可以告诉好朋友,你是用什么方法打开盖子的?”观察要点:幼儿的情绪状态;幼儿打开盖子的方法;是否愿3/10意与同伴交流等。3、交流分享:引导语:“你得到了一份什么礼物?你是用什么办法打开盖子的?”教师小结:我们小朋友真聪明,会用拉、转、抽、按、掰等办法打开各种各样的盖子。(边讲边通过手势帮助幼儿理解)4、幼儿交换礼物盒,体验多种打开盖子的方法引导语:“刚才,我们都打开了自己的礼物盒,现在请你把它盖好,然后和旁边的朋友换一换,试试看,你能打开他的礼物盒吗?”幼儿尝试,教师观察观察要点:幼儿是否愿意与同伴交换礼物盒?是否乐意尝试不同的开启盖子的方法?小结语:“我们小朋友本领真大,都能打开好朋友的礼物盒,我们一起来夸夸自己——我真棒!”(三)拓展丰富经验1、引导语:“老师这里啊,还有一份礼物,你们看是什么呀?”(出示易拉罐装的旺仔牛奶)“这个盖子可以用什么办法来打开呢?”请幼儿演示方法,并帮助幼儿小结:“手指钩住盖子上的拉环,1、2、3,用力拉,打开喽!”引导语:“请小朋友再想想,还有什么东西是和旺仔牛奶一样,要钩住拉环用力拉才能打开的?”(八宝粥、可乐、雪碧4/10等)2、引导语:“老师这里还有一样礼物,你们看是什么呀?”(出示汽水)“这瓶汽水可以用什么办法来打开呢?”(回忆生活经验:教师演示使用开瓶器打开瓶盖)小结语:“今天我们小朋友真聪明!会打开各种各样的盖子,回家以后大家再去找找还有哪些有趣的盖子,可以用什么办法来打开,然后来告诉大家,好吗?”学前班科学教案简短学前班科学教案瓶子吹气球【第二篇】1、观察化学小魔术,激发探索兴趣和积极尝试的欲望。2、了解淀粉遇到碘酒会变成蓝色的现象,初步了解生活中哪些常见的食物含有淀粉。3、通过科学实验自主探索,并记录下来。1、米汤、土豆、小面粉、馒头、南瓜、芋头、藕等含淀粉的物质若干,萝卜、白菜、莴苣、水果等不含有淀粉的物质若干、小喷壶一个、碘酒、棉签。2、课前用米汤画好几幅画。3、记录表格。4、ppt,投影仪。一、导入。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过变魔术吗?你们喜欢魔术吗?为什么?5/10师:今天老师也要给小朋友们变个小魔术:教师扮演魔术师,首先出示课前用米汤画好的画,然后把碘酒溶液喷在画面上,观察发生的现象。二、知识点讲解。1、讨论:为什么原本什么也没有的白纸在喷上药水后会出现图案呢?2、师讲解:(1)其实老师已经在课前在这张白纸上画好图案了,只是老师画画用的不是小朋友平时用的画笔而是米汤。所以当喷上碘酒时原来看不出来的画面就显现出来了。师在投影仪下师范向米汤中滴入碘酒。(2)用课件出示有淀粉和碘酒的图片,讲解小实验的科学原理。师:我们用米汤画画,米汤里含有淀粉,小喷壶里装的药水是稀释的碘酒溶液,淀粉遇到碘酒溶液后就会发生反应,变成蓝色。三、幼儿操作。1、教师引导,激发幼儿探索兴趣。师出示实现准备好的各种食材。师:小朋友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食用的很多食物都是含有淀粉的。小朋友们,你们能不能帮助老师想出一个好办法,从这些食物中把含有淀粉的食物挑出来。师首先引导幼儿动脑筋思考,自由讨论。6/10师:刚才的魔术告诉我们:当淀粉遇到碘元素就会变成蓝色,所以我们只要把碘酒涂抹(滴洒)在食物上,如果食物中含有淀粉,那么当食物中的淀粉与碘酒中的碘元素相遇就会变成蓝色。师通过投影仪示范测试两种食材。2、师向幼儿提出操作要求:每位幼儿从所提供的食材中选取5种自己喜欢的食材进行测试,并把测试结果记录在表格中。3、总结测试结果。(1)师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测试了哪些食材,其中哪些是含有淀粉成分的,哪些是不含淀粉成分的。(2)师利用ppt总结幼儿测试结果。四、结束: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测试的这些食材只是生活中常见食材的一小部分。生活中我们还会经常很多其他的食物,它们中有含淀粉的也有不含淀粉的,请小朋友们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利用这个办法测试一下吧。学前班科学教案简短学前班科学教案瓶子吹气球【第三篇】1、能根据经验进行合理推断猜想,做简单的探究性实验2、指导有的材料导电,有的不导电,他们各有用途1、提出实验要求--大家都喜欢做实验。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做两个小实验。7/10--做实验时有规则的,老师说活动开始时,大家才能动手,在老师讲话和小朋友发言时一定注意倾听2、第一次实验--出示实验材料:电珠、电池、单线一段:怎样让电珠亮起来--教师提升幼儿的发言,并操作实验--请你也来试一试。幼儿分组实验--出示电路图并小结:电池里的电通过连接的电线传给了电珠,电珠就亮了。电线导电,可以帮我们输送电流3、第二次实验--还有哪些材料导电呢?出示小实验材料。如果分别把它们连接在你们的电路中,小灯泡还会不会亮呢?先别动手,根据生活经验小组商量一下,猜一猜哪些会使小灯泡亮?哪些又不会呢?把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上,并互相说一下猜测理由--刚才的结果只是猜测,下面我们做实验来验证。材料分别放在8张凳子上。大家可自由选择到8个地方做实验。尽量把每种材料都试一试。实验方法:把被测的物体连在电线的两旁,如果灯亮,说明该物体导电;如果灯不亮,说明该物体不导电。--幼儿做导电实验,将实验结果记录。教师巡回指导,根据幼儿的需要提供帮助--交流讨论:你们的实验结果与猜的结果完全一样吗?那些材料能导电,哪些材料不导电?在交流过程中请幼儿示范。--归纳引导:什么质地的材料能导电?什么质地的材料不能导电?4、谁的本领大?8/10--人们利用导电的材料把电输送的人们需要他们的地方,利用不导电的材料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它的地方--到底谁的本领更大些呢?--小结:他们的本领都很大,生活中,我们谁都离不开他们。学前班科学教案简短学前班科学教案瓶子吹气球【第四篇】本次活动来源于接力出版社出版的《幼儿数学活动设计》学前班春季的数学活动《几何图形》,图形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纲要》指出:“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能发现周围环境中有趣的事情”于是,从幼儿的兴趣出发,设计了本次活动。意在通过本次活动,引导幼儿发现图形之间可以相互变化,转换,它们可以变出不同的数量的各种图形,培养幼儿利用各种图形组合成各种物体的情趣。1、在图形的反复变化中,训练幼儿思维,提高操作能力。2、通过让幼儿反复对三角形、正方形、梯形、圆形等图形进行变化操作,引导幼儿发现图形之间可以相互变化,转换,它们可以变出不同的数量的各种图形。3、培养幼儿利用各种图形组合成各种物体的情趣。1、教具: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圆形拼成一幅画(机器人)。2、学具:每人一套各种图形的纸,放在信封中。小朋友,今天,覃老师要来做魔术师,给大家变魔术,看9/10谁的眼睛最亮,看得出我变的是什么?教师逐一出示各种几何图形,让幼儿复习。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吗,我变出的这些图形是有魔力的,你想让它变成什么,它就可以变成什么?第一次尝试活动:观察、思考。提问幼儿:你想让它变成什么?(房子)师:好,我们就变个房子。(用图片拼图)师:你们还想变成什么?(电视机)师:那我们就变个电视机。现在,我给它加点魔力,看谁的眼睛最亮看我变出了什么?(加长方形、三角形变出机器人)师:请小朋友动脑筋,仔细观察机器人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由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梯形组成。)2、每种图形各有多少个?(圆形6个,半圆形6个,正方形1个,长方形4个,梯形5个,三角形1个。)第二次尝试活动:用折纸游戏,看图形的变化。1、发礼物:(学具)师:小朋友真聪明,上面的游戏,大家做的都很好,今天我还带来了许多的礼物要送给你们。每位小朋友一份礼物(发学具),我知道大家都想看看袋里面装的是什么礼物,好,下面就请你们自己打开小信袋(里面出现多种颜色的图形)。你们喜不喜欢呀?(“喜欢!”)这些小图形呀,它们还有魔力呢,只要你用手折一折,角对角,边对边,它还会变成其它形状呢,不信,你们试一试。10/102、操作:动手动脑,感知图形变换。(1)请幼儿动手变一变(折纸)。(2)请幼儿说说变化的结果:正方形——变成了三角形还有长方形。圆形——变成了半圆形、扇形。长方形——变成了三角形,还有正方形。五彩图形妙趣横生:小朋友,这些小图形好玩吗?(好玩!)那我们再把它贴在白纸上它还会变成一幅精美的粘贴画,把这些画献给我们旁边听课的老师们吧。师生共同享受动手制作的快乐。小朋友,到覃老师这里来,我们一起到户外去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是用你认识的图形变来的。而且你们回家后可以和爸爸妈妈找一找,你家里哪些东西是你认识的图形,明天来幼儿园的时候告诉覃老师好吗?
本文标题:学前班科学教案简短_学前班科学教案瓶子吹气球【最新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5561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