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幼儿园垃圾分类五大领域教案8篇
1/20幼儿园垃圾分类五大领域教案8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幼儿园垃圾分类五大领域教案【第一篇】1、知道哪些是无毒无害的废旧物,了解它们能循环再用。2、认识垃圾分类标志。3、参与垃圾分类回收实践,通过用回收款买鸥粮喂鸥,感受环保的意义。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垃圾分类》ppt贴有易拉罐废纸塑料瓶标志的可回收垃圾箱三个上述可回收垃圾若干1、谈话引出主题:教师提问:小朋友,你们见过的垃圾有哪些?平时这些垃圾是怎么处理的?2、观看ppt,认识垃圾分类标志。(1)出示分类垃圾桶图片,提问:这是什么?它们有什么用?(2)认识垃圾分类标志,幼儿讨论:哪些是可回收垃圾?(3)教师小结。2/203、幼儿操作实践活动《垃圾分类和回收》(1)幼儿观察自己带来的垃圾袋里有什么,是不是可回收垃圾。(2)认识贴有易拉罐、塑料瓶、废纸标志的垃圾箱。(3)幼儿分类垃圾。(4)请垃圾收购站的回收垃圾。4、延伸活动:家长带幼儿用垃圾回收款购买鸥粮喂海鸥,体验环保活动的乐趣。幼儿通过探索实践活动了解了哪些是可回收的物品,培养了幼儿认真观察、归纳分类的能力活动延伸将教育从课内拓展到课外,起到了家园共育的作用,也让幼儿体验了垃圾回收带来的乐趣。幼儿园垃圾分类五大领域教案【第二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大班社会领域指出:爱护身边环境、注意节约资源要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帮助幼儿了解基本的行为规则。而垃圾作为环保的一部分,对于幼儿来说并不陌生,生活中常常发现乱丢垃圾破坏环境的行为,因此设计了以垃圾桶愿望作为主线的教育活动,从谈话导入入手,通过视听、操作、迁移三大环节来唤醒孩子的环保意识。大班孩子有一定的环保意识,知道要爱护地球,保卫地球妈妈,有着粗浅的垃圾分类经验,但具体要如何做,然而对于垃圾如何分类对于存在一定的挑战。根据幼儿直接感知、实际3/20操作、亲身体验的学习特点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讨论将零散的经验加以提炼,从而正确进行垃圾分类。1、了解垃圾的来源,认识其危害,并能区分可回收、不可回收及有害垃圾。2、养成不乱丢垃圾的好习惯,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1、物质准备:事先收集一些废旧材料图片。如:花生壳、枯萎的花、生锈螺丝、废旧电池、稻草等等;ppt和视频短片。2、知识准备:请幼儿观察居住小区及周围环境,和父母一起讨论收集有关生活中垃圾的相关知识。一、谈话导入——引出垃圾桶的愿望。提问:孩子们,你们有愿望吗?是什么?出示垃圾桶图片:看,今天我带来了谁?猜测垃圾桶,它会有什么样的愿望呢?预设:舞蹈家、老师、科学家……预设:1、不乱扔垃圾2、要把垃圾分分类3、装满满的垃圾……二、视听结合——了解垃圾桶的愿望。1、垃圾桶自述,了解垃圾危害。播放音频让幼儿倾听垃圾桶的自述了解垃圾危害。师:孩子们看到这样的现象我们应该做些什么?预设:不能乱丢垃圾、要爱护环境……三、操作体验——实现垃圾桶的愿望。4/201、出示垃圾桶,让幼儿观察。提问:看,这垃圾桶上面有什么标志?这些标志代表什么意思?2、操作体验,学会分类。出示生活中常见的垃圾图片①自主操作,尝试分类。规则:a、四人一组,合作操作。b、先观察图片,集体讨论再分类。②观看视频,二次分类。观看短片《健康环保从垃圾分类做起》提问:看清楚了吗?哪些是可以回收的哪些又是有害的?认识可回收、其他垃圾和有害垃圾的标志。四、拓展经验——升华垃圾桶的愿望。提问:那你们想知道可以回收的垃圾是怎么样回收再利用的吗?观看视频:塑料瓶回收再利用师:孩子们,如果你们在生活中能够做到不乱扔垃圾、分类投放垃圾、爱护环境帮助垃圾桶实现了它的愿望,它会更加开心快乐。幼儿园垃圾分类五大领域教案【第三篇】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及发展水平,本次活动的立意旨在要求孩子从自身做起,从日常生活点滴小事做起,并在潜移默化中5/20领悟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进而将环保意识提升为一种生活习惯,特制定以下活动方案。1.认识其危害,并能区分可回收、不可回收及有害垃圾。2.养成不乱丢垃圾的好习惯,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3.引导幼儿愿意为维护环境卫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1.电脑课件(录像内容:美丽干净的办公楼。又脏有乱的小区)2.布置干净的白色玩具区域和脏乱的兰色玩具区域。3.事先准备收集一些废旧品材料。(各类实物垃圾,如旧报纸、果皮、废纸盒、矿泉水瓶、清洁精瓶、衣拉罐、废电池等。)4.准备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箱各一个。一、了解垃圾的来源播放录像(录像内容:美丽干净的办公楼。又脏有乱的小区)提问讨论。小朋友们跟老师一起观看录像,老师提问一下:1、小朋友都看到什么了?你们喜欢是哪个地方?为什么?2、说说你知道的垃圾有哪些?3、如果到处都是垃圾,我们的环境会变成什么样?4、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环境呢?垃圾应该怎样处理呢?二、幼儿参与评选“玩具区域”小朋友们跟老师一起参观玩具区域,好好观察,看看哪个小朋友观察的好?6/201.教师带幼儿参观玩具区域,引导幼儿观察、比较环境,启发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你喜欢哪个区域?为什么喜欢这个区域?2.请幼儿思考后,用贴笑脸红苹果的形式评选出“干净区域”。3.引导幼儿互相讨论:为什么你们不选兰色玩具区域?如果你住在那里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4.教师小结:兰色区域满地垃圾,又脏又臭,大家都不喜欢。而白色区域整洁有序,受人欢迎。激发幼儿收拾垃圾的欲望。5.教师介绍垃圾箱,让幼儿整理垃圾,放入垃圾箱。教师观察幼儿分类情况,在操作中引导帮助幼儿正确的分类。6.给幼儿说明什么叫可回收、不可回收的物品。可回收的垃圾有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布料等等不可回收的垃圾有烟头、果皮、菜叶、鸡毛、煤渣、建筑垃圾、油漆颜料、食品残留物等等。三、游戏:看谁做得越快越正确。教师说出某一垃圾的名称,如果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幼儿就做形似“0”的动作;如果是不可以回收利用的,就做形似“x”的动作。四、将可能回收利用的垃圾做进一步分类1.组织幼儿戴上手套清理兰色区域的垃圾,并进行分类。2.引导幼儿欣赏变得干净美丽的“玩具区域”,并告诉幼7/20儿垃圾一定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1.将垃圾分装桶放在活动室的一角,督促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分类处理垃圾。2.向家长宣传“垃圾分类”的意义,并付诸实践。1、幼儿在活动中能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地投入探索之中,能够注意力集中地倾听老师及其他幼儿的讲解和回答;并能积极的发表自己的看法。2、绝大多数幼儿通过探索活动了解了回收和不可回收的物品,培养了幼儿认真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活动延伸将教育从课内拓展到课外,也要求一定的家园配合,激发幼儿初步的了解。幼儿参与积极,本班幼儿的水平和个别差异应该有更深的了解。利用幼儿熟悉的玩具区域引导活动,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活动过程中有效的调动和保持幼儿探索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活动中能适度的给幼儿以帮助并针对幼儿的个别差异进行指导。幼儿园垃圾分类五大领域教案【第四篇】1、增强幼儿垃圾分类意识。2、了解垃圾分类法,将其运用生活中。3、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8/205、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1、班级里的三个垃圾桶、四种垃圾桶的图片、黑色笔、“可回收的垃圾”“厨余垃圾”与“其他垃圾”的字条以及白纸若干、实物垃圾(易拉罐、牛奶袋、树叶、铅笔头等)。2、有初步垃圾分类知识,了解“可回收”“不可回收”的意义。3、感受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把垃圾分类与幼儿生活联系在一起。垃圾桶标志的设计。1、结合生活经验,导人活动。出示垃圾桶标志的图片(可回收、厨余垃圾、其他垃圾、电池垃圾桶)。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把教室中的垃圾进行分类,应该用几个垃圾桶?2、设计垃圾桶标志。(1)如何区分不同类型的垃圾桶?厨余垃圾(水果皮、骨头、鱼刺等);可回收的(废纸张等);其他垃圾(厕纸、擦鼻涕纸等)。三个垃圾桶容易混淆,怎样来区分它们?(2)幼儿设计垃圾桶标志。①介绍材料、合理分工。②动手设计垃圾桶标志。根据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垃圾进行有目的的设计,进一步9/20巩固垃圾分类的知识。3、做好垃圾桶标志后,玩“垃圾分类”游戏。游戏中遇到的问题:易拉罐是否要扔?铅笔头属于什么垃圾?教师:易拉罐是可回收垃圾,那我们把它扔到可回收垃圾桶吧!教师:铅笔头是什么垃圾?教师:铅笔外面一层是木头做的没有毒,但是把铅笔芯和外面的木头粘在一起的黏合剂是有毒的,而且在最外面刷得油漆里有大量的铅。4、延伸活动。将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带回家,运用到生活中。活动产生于幼儿生活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对有关垃圾知识的了解及垃圾分类标志的设计与运用,解决了遇到的问题,并在实际使用时不断修正、巩固与完善。真正体现了教育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的精神。目标和活动形式的确定上,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的内容符合幼儿兴趣,同时又具有一定挑战性,有利于幼儿动手动脑。垃圾桶标志设计环节有点急,对垃圾桶标志的分析不够深入。幼儿园垃圾分类五大领域教案【第五篇】1.认识几种垃圾分类标记,尝试按标记给垃圾进行分类。10/202.懂得垃圾分类的方法,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1.各类实物垃圾,如香蕉皮、废纸盒、空易拉罐、矿泉水瓶、酒瓶等。2.2只垃圾分装桶,上贴2种标志。1、创设情境,活动导入1、教师带领幼儿在随地丢垃圾的地方走走,提问:你们看,地上是什么呀?幼:垃圾。2、教师:小朋友想象一下要是你住的地方到处都是这种垃圾,你觉得怎么样?那我们该怎么办?3、引导小朋友尝试发言。幼:应该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教师:对,我们就应该把这些垃圾宝宝放到垃圾桶里,把它们送回家!2、认识垃圾分类的标记。1、教师展示垃圾宝宝的家。2、尝试让幼儿说说这些图示分别表示什么,教师并进行一定的引导。教师:你们看,这就是垃圾宝宝的家---垃圾桶,你们认识它们吗?让幼儿说说。教师:小朋友们真棒,都认识了这些标记,接下来我们每人选一个垃圾宝宝,把它送回家。3、垃圾分类1、幼儿第一次操作:垃圾分类2、检查分类情况。11/203、教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垃圾宝宝是不是找到了自己的家。(教师与幼儿一起看,不对的进行讨论,应该放在哪里。)4、教师:这个桶里面是纸张,它是纸张宝宝的家;这个是塑料袋,它是塑料宝宝的家;是果皮,它是果皮宝宝的家;里面是金属,它是金属宝宝的家。5、幼儿第二次操作:垃圾分类教师:现在这些垃圾宝宝都找到自己的家了。你们看那边还有许多垃圾,我们把它们也送回家吧。(幼儿自由选择垃圾,然后一个一个的对垃圾进行分类,教师一旁指导。)4、教师小结。1、教师:垃圾宝宝都已经送回家了。那谁能告诉大家把这些垃圾一个个分开有什么用呢?邀请幼儿尝试回答。2、教师:那让老师告诉你们,其实垃圾分类是很重要的,比如喝过的易拉罐可以制作笔盒;废纸可以再加工变成新的纸,小朋友们可以继续画画、写字;塑料瓶也可以再加工变成新的,再灌水;还有这些果皮就被埋在地底下了。让我们生活的环境变得干干净净的,也让我们的清洁工叔叔阿姨们减少了工作量。所以我们小朋友在平时不要乱扔垃圾(尝试让幼儿结合生活实际举例子),做一个环保的好孩子!你们能做到吗?(能!)那让我们一起从今天做起。1.了解垃圾分类的简单知识,根据不同标记尝试给垃圾分类。2.知道垃圾回收对环境的保护,有初步的环境保护意识。12/20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垃圾箱标记、各种垃圾图片、ppt2.经验准备:和爸爸妈妈一起查找有关“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的知识资料;一、出示垃圾标记,导入活动你们认识这个吗?(可回收垃圾)你知道哪些垃圾是可回收垃圾吗?这个标记你们认识吗?(不可回收垃圾)你们知道生活中的不可回收垃圾有哪些吗?我们今天就要比一比,谁能把垃圾扔到正确的垃圾箱二、分组比赛谁可以将垃圾扔进对的“垃圾箱操”,请每组派代表介绍理由。老师把幼儿分成4组,给每组幼儿分发操作材
本文标题:幼儿园垃圾分类五大领域教案8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5632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