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草原教案部编版【精编4篇】
1/12草原教案部编版【精编4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草原教案部编版【第一篇】(播放歌曲《美丽草原我的家》)动人的旋律,优美的舞姿,勾起多少人美好的回忆,激起多少人对那神奇土地的向往。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草原,感受她独特的`魅力。(揭示课题)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再读课文,按课文第2题的要求边读边批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3.交流阅读感受,相互质疑、解答。1.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并根据自己的批语说清楚为什么喜欢。2.请学生分析后,让其他同学补充、完善,再集体朗读,共同领悟美境,体会作者的情感。3.学到这儿,我也禁不住激动起来,可惜,我没有去过草原,有没有哪位同学去过?给我们介绍介绍。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1.作者笔下的草原如此动人,摄像师眼中的草原又是怎2/12样的呢?一起去欣赏欣赏吧!(播放配乐风光片)2.你眼中或心中的草原又是怎样的?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和同桌交流交流吧!3.学完这一课,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关于作者萧乾:著名作家、翻译家和记者,自称为“未带地图的旅人”。早在20世纪30年代便步入文坛,与沈从文等一起被称为“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1939年至1946年,萧乾赴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讲师,并兼任《大公报》驻英记者。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萧乾以战地记者的身份驰骋欧洲战场,成为二战时期中国派驻欧洲唯一的战地记者。二战结束后,萧乾还采访了联合国成立大会、波茨坦会议和纽伦堡战犯审判等大事,写下《银风筝下的伦敦》《矛盾交响曲》等著名通讯报告而名重一时。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萧乾取道香港回到北京,开始了他起伏跌宕的后半生。萧乾一生著作甚丰,有大量的回忆录、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和译作,包括长小说《梦之谷》、自传体作品《未带地图的旅人》、报告文学《人生采访》、翻译作品《好兵帅克》和《培尔·金特》。晚年,他与夫人文洁若耗费5年时间合译的现代派意识流作品《尤利西斯》(ulysses)。草原教案部编版【第二篇】1、音乐游戏《草原之声》2、欣赏《我是人民小骑兵》3/121、指导学生欣赏乐曲《我是人民小骑兵》,听辨主奏乐器――木琴的音色特点。了解乐曲所表达的内容及情绪,感受乐曲的风格特点,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2、玩玩音乐游戏《草原之声》,启发学生用不同的声响模拟创作大自然中各种音响。:指导学生模仿并创作《草原之声》中的音响,从中感受祖国美丽大草原的盎然生机。多媒体制作1、学生听音乐律动进教室。(要求:动作整齐、有表情)2、师生问好。(要求:声音自然,统一)1、导入:师:“美丽的大草原到了!草原上会有哪些美妙的声音?”(学生回答)师:大家说得很好。草原上有哗哗的流水声,呼呼的风声、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嗒嗒的马蹄声、咩咩的羊叫声、哞哞的牛叫声。组成了多么美妙的草原之声。今天我们来做音乐游戏(草原之声)2、学生讨论模拟自然界各种声响的方法(要求:能用多种方法模拟声响)师:“请大家四人一组讨论怎样模拟草原上美妙的声音?”(学生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师:“谁第一个讲讲讨论的结果?”(学生回答,教师分发头饰)4/12师:“对!我们可以用人声、乐器模拟自然界的各种声音。3、表演《草原之声》师:“我们一起表演《草原之声》,听到什么声音就扮演什么角色,请戴头饰的小朋友到中间来表演,可以加一点动作。”师:“大草原上一匹匹骏马在奔驰,小羊悠闲地吃着嫩草,牛儿自在地漫步,远处传来了蹄声清脆的鸟叫声,小河欢唱着,微风吹拂着,组成了多么美妙的“草原之声”啊!”1、导入师:“听,这是什么声音?你好象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回答)师:“因为马蹄声从弱到强,音乐中用〈这个符号表示。接着我们就来欣赏乐曲〈我是人民小骑兵〉”2、欣赏引子a、听辨主奏乐器师:“这段乐曲由哪两种乐器演奏?”(学生欣赏后回答)师:“这段乐曲是由木琴主奏,手风琴伴奏。b、听辨木琴的音色师总结:木琴的音色清脆、明亮。3、完整欣赏乐曲,感受乐曲情绪师:“听听乐曲的情绪?”5/12(学生回答)师:“这段乐曲根据情绪的变化可以分成三段,我们分段欣赏。”4、欣赏第一段师:“这段乐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描绘了怎样的情景?”师总结:“这段乐曲描绘了小骑兵骑着马,挥着鞭在大草原上巡逻的威武形象。情绪是活泼、欢快的。我们学学小骑兵的动作。”5、欣赏第二段师:“这段音乐情绪如何变化?师总结:“第二段音乐的情绪从舒展到激烈。乐曲的前半部分表达了小骑兵欢乐的心情而后半部分表现了小骑兵骑着战马迎着狂风暴风雨奋勇前进。”师:“想想用什么形式表演第二段乐曲?”师总结:“一部分同学摆造型,一部分同学扮演小骑兵,还有的同学可以模仿风声。大家一起表演。”6、欣赏第三段师:“这段乐曲情绪和哪段相似?”师总结:“第三段的情绪和第一段相似,都是活泼、欢快的。表现出小骑兵们克服困难,战胜暴风雨后的喜悦心情。描绘了战马渐渐远去的情景。师:“表演第三段时除了造型、舞蹈外还可以加上什么?”师:这次表演加上小乐器。我们来试试。”6/127、完整总结乐曲情绪特点情绪第一段活泼、欢快第二段舒展――激烈第三段活泼、欢快8、教师总结师:“我们欣赏了乐曲(我是人民小骑兵),要向小骑兵学习不怕困难,敢于同困难作斗争的精神。最后我们完整欣赏乐曲,边听边表演。”草原教案部编版【第三篇】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大草原的美丽和欢腾。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和感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草原的美丽与欢腾。2积累喜欢的词语和句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草原的向往,对祖国山河的热爱。7/122激发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懂得人与动物要和谐相处。重点: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体会。难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丰富的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草原神奇而美丽的景象。激发情感,想象创新。多媒体课件一、创设情境,激活情感:1、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学生欣赏歌曲,想想这首歌是在歌唱什么?指名反馈,(歌唱美丽的大草原)2、大家喜欢草原吗?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游览内蒙古的锡林郭勒大草原。3、初读了课文,请你告诉老师,锡林郭勒大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二、分块阅读,读中感悟(一)、学习第二自然段。1、我们来感受一下草原的美丽,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二自然段。画出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了草原的美丽?这段描写了草原上的哪几种景物?讨论后回答。2、指名反馈,教师相机板书。3、出示课件,对照品读课文中各种景物所对应的句子。1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先出示相应的画面,让学生看图说话,然后比较句子:蓝天下面,长满了青青的野草。8/12品句,指名说说哪一句写得好?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2、指名读描写野草的句子,品词品句(这里的草很多,到处都是;也很高,能把我们没过,还能捉迷藏,很有意思,说明草很茂密。这里的景色很美。能够说出自己的理解)然后出示课件中相应的画面感受美丽与有趣,再出示句子,男生有感情地读出大草原的广阔与美丽来。(有感情地朗读)3指名读描写湖水的句子,品词品句,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学生自由发言(草原的湖水很清亮,像宝镜一样。在草滩之中,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一洼洼说明湖水很多,清亮说明湖水很清,能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真美!)课件展示,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水面映出了太阳的七彩光芒,想想还映出了什么?(展开想象:映出了蓝天白云的倒影;映出了小草那绿油油的身影;映出了牛羊喝水的身影。)出示句子,女生有感情地朗读。4除了青青的野草,像宝镜一样的湖水,还有什么呀?指名反馈,相机出示课件,欣赏各种各样的野花,感受野花的美丽迷人,全班齐读课件出示的句子。然后细细品读句子:文中哪个词写出了花多?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花美?哪个词写了花的味道?男女生对读句子后,展开想象:清香单单是花朵的味道吗?学生自由发言。9/125想象一下,如果没有野草、湖泊和野花,锡林郭勒大草原将是什么样子?4、小结:第二自然段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先是青青的野草,再展现了清亮的湖水,最后是各种各样的野花。这样美丽迷人的草原,像是把我们带入了仙境一般。我们大家试着把这段背诵一次。(老师引导背诵)(二)、学习第四自然段。1、小组内默读第四自然段,讨论这段中描写了草原的什么?又描写了哪些物与人?(小组合作学习)2、检查反馈,依次出示课件引导认识文中描写的物与人:雄鹰、百灵鸟、牛羊、小马驹、黄羊以及牧民,感受草原是个欢腾的世界。3、想想因为什么,才使草原成为一个欢腾的世界?训练学生用“因为……所以……”说话。(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引导了解过渡段的作用。1、文中哪段介绍了草原的美丽,哪一段又介绍了草原的欢腾?2、引导发现:哪句话与它前后两个自然段的内容有什么联系?3、教师总结说明:在这句话中,前半句介绍了上一段的内容,后半句又介绍了下一段的内容,起了承接上下文章内容的作用,叫过渡句,独立成段的叫过渡段。我们在以后的写作中要学会使用。10/12三、拓展创新,发挥想象:1、让学生当小导游介绍草原美景。3、拓展:孩子们,你们来说说,学习了这课文有什么感受?(教师点评,激发学生对草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向往。)4、结语:是的,人与动物和谐生活,非常地友好,并且十分的快乐。这么美丽的草原,不仅是草原人的,也是我们的,让我们像小牧民一样放声歌唱,在歌声中结束这次草原之旅。(播放歌曲:我说草原小牧民)15锡林郭勒大草原美丽:野草、湖水、野花欢腾:人和动物草原教案部编版【第四篇】1.在情境中学习蒙古族舞蹈提、压腕动作,尝试创编、模仿挤奶舞的各种动作。2.感受蒙古族风情,增进热爱祖国大家庭的情感。课件一份。一、跳一跳,草原小骏马。1.谈话:旅游过的地方。师:你们去旅游过吗?去过哪里?我们的祖国是个大家园,到处都有美丽的风景!2.律动:草原小骏马。11/121播放ppt。提问:这是哪里?怎么去?你们会骑马吗?怎么骑?2播放音乐。3师:这一次音乐有变化了,马儿有时跑得快,有时会跑得慢,仔细听音乐!二、学一学,快乐挤奶舞。1.欣赏蒙古风光片。师:我们来到了草原的深处,一起看看草原上的人是怎么生活的?2.学习提、压腕动作。1尝试自己做动作。2老师示范挤奶动作。3再次示范。4动作讲解、练习。3.创编挤奶舞动作。1讨论:有什么办法让奶牛心情好一点?2跟着音乐,用你们自己的方法让奶牛好心情好一点。4.组合动作快乐舞蹈。1组合表演。师:奶牛心情好了,方法也会了,再来试试看,能不能挤出更多的牛奶。2完整表演。3不同姿势再次完整表演。三、看一看,优美蒙古舞。12/12播放视频。师:我们带着满桶的牛奶回到蒙古包,喝牛奶、看表演。
本文标题:草原教案部编版【精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5712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