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登鹳雀楼教案反思_登鹳雀楼教案二年级通用4篇
1/13登鹳雀楼教案反思_登鹳雀楼教案二年级通用4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优质的教案呢?下面是我给大家分享的“登鹳雀楼教案反思_登鹳雀楼教案二年级通用4篇”,欢迎大家参考下载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登鹳雀楼教案反思登鹳雀楼教案二年级【第一篇】1、学会本课8个生字。认识楼,入,雀,依4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从朗读诗句中体会到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第一课时1、小朋友,今天我要带大家到山西游玩一次。瞧,(出示挂图)我们就来看看这座亭子以及周围的景色。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学生回答)2、你们真聪明!对,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登鹳雀楼》(齐读)1、有些小朋友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登鹳雀楼的美景了。那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吧!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学生自渎课文)2/132、我看到小朋友都读得特别认真,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男女生读,小组赛读)3、大家都读对了,而且都会自己停顿啦,真了不起!我们一起读读,注意大家的声音应该很和谐。(学生齐读课文)1、小朋友读书读得很认真,很正确,可见昨天在家里书读得很好。可是不知道大家生字预习得怎样2、(出示生字卡片)这一课的生字宝宝很想认识大家,我们先在心里和它们打招呼,待会我请小朋友开开火车。(默读生字)3、每个小朋友的眼里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现在就请已经准备好的小朋友来读啦!小火车开起来(楼,雀,依,入,欲,穷,目,更)4、你们真了不起!小火车开得又快又好!你能帮它们找朋友吗1、小朋友读得好,组词组得更好,不知道是不是能写好呢下面,我们一去把其中的4个生字好好的写一写。2、入:与人,八比较。组词:入口,出入,进入。楼:左窄右宽。右边米,女上下各半。米最后一笔是捺,女第一笔是撇点,最后一笔横稍长,托起上部,组词训练。3、指导写字1、理解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2、能说出古诗的意思。3/133、学会欲,穷,目,更4个生字。一,复习巩固1、上节课我们已初步领略了鹳雀楼的美景。今天,我们将再一次走近鹳雀楼,尽情欣赏美景。不过,在此之前,我要给大家进行一次测试,过关的小朋友才能和我一起欣赏美景。(出示黑板)先在心里默读,二、(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1简介作者。(板书:王之涣)2释题。鹳雀楼,旧址在山西省永济县。因常有鹳雀在那儿栖息,所以人们把这座楼取名为鹳雀楼,楼共三层。一天,诗人王之涣登上了鹳雀楼,眺望落山的太阳,奔腾的黄河,想得很多,就在楼上写了《登鹳雀楼》这首诗。指名说出题目的意思。(将学生引入诗境)(二)理解词句的意思。1、学生默读诗句,查字典理解词语,并结合词义自己小声说出每句诗的意思。注意启发学生,对每个词加以理解后,适当添加一些恰当的词语,再调整一下顺序,把意思连起来。2、小组讨论。3、全班交流。4、指其中一组讲给其它小组听。5、小组内互讲。(以上学生活动不少于15分钟,意在培养学生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4/13第一,二句:理解白日依尽入海流的意思。这里教师应向学生讲清:鹳雀楼距离黄河入海处有千里之远,在楼上是看不到黄河流入大海的。这里的入海是说明流的方向。说出这两句诗的意思。第三,四句:理解欲穷千里目更各是什么意思说出这两句诗的意思。(三)反复诵读,启发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1、默读思考:这首诗主要写什么(登上鹳雀楼看到的景物和产生的想法)(板书:看想)哪些诗句的内容是诗人看到的哪些诗句的内容是诗人的想法诗人看到了什么(板书:白日尽黄河流)2、指图(这就是鹳雀楼。一天傍晚,诗人登上了鹳雀楼,他放眼望去,看到了气势壮丽的景色:夕阳靠着山慢慢地落下去,黄河水滚滚地向大海流去。)3、学生边想象,边描绘画面。4、小组内互相描绘。(培养学生观察,理解,想象和表达能力)5、教师小结设问:鹳雀楼共有三层。这是诗人登上二层看到的由青山,白日,黄河构成的气势壮阔的图景,那么看着眼前的景象,诗人有怎样的想法呢(要想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就要再上一层楼)诗人登高远望,写出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千古名句,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板书:站得高看得远)这两句表现了诗人一种怎样的精神5/136、指读全诗,进一步体会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7、小结:后两句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蕴含着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至今常常被人们所引用。(引导学生领悟哲理,体会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四)指导朗读,背诵1、感情朗读全诗。(自由练读,同座互读互评,指名读,大家评)2、小结。3、背诵全诗。登鹳雀楼教案反思登鹳雀楼教案二年级【第二篇】1.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认字,巩固看拼音识字的能力。2.读诗体会这首古诗的节奏和韵味美,理解古诗的意思并会背诵。3.认识本课的八个生字,学会笔画“竖折”,并学写“山、日”。1.能借助拼音认字读古诗。2.正确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学习新笔画。学写生字。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识字能力。体会古诗的节奏感和音韵美。录音带、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1.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旅游,这个地方叫鹳雀楼,6/13看,我们到了。播放鹳雀楼的录像。2.看课文中的图,说说景象如何?3.有一个古人他到了鹳雀楼这个地方,还写了一首诗,我们听听吧!做好指读姿势。播放配乐朗读《登鹳雀楼》4.你们想读这首诗吗?请你准备好,小声地方跟着老师读一读。学生活动:学生手指书边读诗边认字。5.自己再读一读,在不认识的字上点上点。6.这次咱们指着书大声地跟着老师读,注意点点字的读音。1.我说一句话,你说一句诗中的话,咱们试试。师:太阳靠着远山落下去了。生:白日依山尽。师:黄河之水向大海奔去。生:黄河入海流。师:要想看得更远,就要登上更高的地方。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2.你们真棒,将来也能成为一个小诗人,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诗中的景象(播放录像)太阳下山,江水滚滚,奔腾而去。3.见到美景,你再来读诗,读出你的高兴与喜悦吧!7/13登鹳雀楼教案反思登鹳雀楼教案二年级【第三篇】1.学会本课8个生字.认识楼,入,雀,依4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从朗读诗句中体会到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一,创设情境1.小朋友,今天我要带大家到山西游玩一次.瞧,(出示挂图)我们就来看看这座亭子以及周围的景色.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学生回答)2.你们真聪明!对,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登鹳雀楼》(齐读)二,自渎课文1.有些小朋友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登鹳雀楼的美景了.那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吧!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学生自渎课文)2.我看到小朋友都读得特别认真,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男女生读,小组赛读)3.大家都读对了,而且都会自己停顿啦,真了不起!我们一起读读,注意大家的声音应该很和谐.(学生齐读课文)三,学生生字1.小朋友读书读得很认真,很正确,可见昨天在家里书读得很好.可是不知道大家生字预习得怎样2.(出示生字卡片)这一课的生字宝宝很想认识大家,我8/13们先在心里和它们打招呼,待会我请小朋友开开火车.(默读生字)3.每个小朋友的眼里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现在就请已经准备好的小朋友来读啦!小火车开起来(楼,雀,依,入,欲,穷,目,更)4.你们真了不起!小火车开得又快又好!你能帮它们找朋友吗三,写字教学1.小朋友读得好,组词组得更好,不知道是不是能写好呢下面,我们一去把其中的4个生字好好的写一写.2.入:与人,八比较.组词:入口,出入,进入.楼:左窄右宽.右边米,女上下各半.米最后一笔是捺,女第一笔是撇点,最后一笔横稍长,托起上部,组词训练.3.指导写字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2.能说出古诗的意思.3.学会欲,穷,目,更4个生字.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上节课我们已初步领略了鹳雀楼的美景.今天,我们将再一次走近鹳雀楼,尽情欣赏美景.不过,在此之前,我要给大家进行一次测试,过关的小朋友才能和我一起欣赏美景.9/13(出示黑板)先在心里默读,2.二,(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1)简介作者.(板书:王之涣)(2)释题.鹳雀楼,旧址在山西省永济县.因常有鹳雀在那儿栖息,所以人们把这座楼取名为鹳雀楼,楼共三层.一天,诗人王之涣登上了鹳雀楼,眺望落山的太阳,奔腾的黄河,想得很多,就在楼上写了《登鹳雀楼》这首诗.指名说出题目的意思.(将学生引入诗境)(二)理解词句的意思.1.学生默读诗句,查字典理解词语,并结合词义自己小声说出每句诗的意思.注意启发学生,对每个词加以理解后,适当添加一些恰当的词语,再调整一下顺序,把意思连起来.2.小组讨论.3.全班交流.4.指其中一组讲给其它小组听.5.小组内互讲.(以上学生活动不少于15分钟,意在培养学生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第一,二句:理解白日依尽入海流的意思.这里教师应向学生讲清:鹳雀楼距离黄河入海处有千里之远,在楼上是看不到黄河流入大海的.这里的入海是说明流的方向.说出这两句诗的意思.第三,四句:理解欲穷千里目更各是什么意思说出这两句诗的意思.10/13(三)反复诵读,启发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1.默读思考:这首诗主要写什么(登上鹳雀楼看到的景物和产生的想法)(板书:看想)哪些诗句的内容是诗人看到的哪些诗句的内容是诗人的想法诗人看到了什么(板书:白日尽黄河流)2.指图(这就是鹳雀楼.一天傍晚,诗人登上了鹳雀楼,他放眼望去,看到了气势壮丽的景色:夕阳靠着山慢慢地落下去,黄河水滚滚地向大海流去.)3.学生边想象,边描绘画面.4.小组内互相描绘.(培养学生观察,理解,想象和表达能力)5.教师小结设问:鹳雀楼共有三层.这是诗人登上二层看到的由青山,白日,黄河构成的气势壮阔的图景,那么看着眼前的景象,诗人有怎样的想法呢(要想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就要再上一层楼)诗人登高远望,写出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千古名句,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板书:站得高看得远)这两句表现了诗人一种怎样的精神6.指读全诗,进一步体会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7.小结:后两句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蕴含着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至今常常被人们所引用.(引导学生领悟哲理,体会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四)指导朗读,背诵1.感情朗读全诗.(自由练读,同座互读互评,指名读,大家11/13评)2.小结.3.背诵全诗.(五)识记字形,指导书写.登鹳雀楼教案反思登鹳雀楼教案二年级【第四篇】教学要求1.学会6个生字。认识4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难点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课前准备本课生字卡片,朗读课文录音带教学过程同学们还记得黄河吗?它是我国第二大河。从青海省流出,经过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区,在山东流入渤海。在黄河流过的山西永济县有一座著名的高楼,叫鹳雀楼。(板书局部课题:鹳雀楼)一千多年前的一个黄昏,诗人王之涣登上这座楼,看到远处太阳正在慢慢地落下,楼下滔滔的黄河水奔腾东去,兴奋不已,写下了一首诗(板书“登”完成课题)《登鹳雀楼》。齐读课题。注意读准“登”字。这座楼后来被黄河水冲毁,但是这首诗,却一直受到人们12/13的喜爱。要求:1.借助汉语拼音把课文读通顺。2.画出本课要求掌握和要求认识的字,读准每个字音。1.认读生字。楼入穷目更层登鹳雀依2.朗读课文。(指名朗读,齐读)1.登上鹳雀楼,诗人看到了什么?(指导看图:远处,太阳靠近山头,慢慢地落下去。楼下,黄河水奔腾着,流向大海。2.读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教师示范读出夕阳夕下、河水滔滔的情境,再学生反复练读。3.眼前的景象吸引着、鼓舞着诗人,他想怎么样?读第三、四行。教师讲解:诗人想看到更远的景物,就对自身说,我应该再上一层楼。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联系登高活动,明白站得高,才干看得远。)4指名读: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13/135.朗读课文。以不同形式反复练读。入:与“人”、“八”比较。组词:入口、出入、进入。穷:上边是穴宝盖儿,写法与宝
本文标题:登鹳雀楼教案反思_登鹳雀楼教案二年级通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5714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