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缺乏创新意识整改措施范例(精编3篇)
缺乏创新意识整改措施范例(精编3篇)2024/X/XX篇1缺乏创新意识整改措施新中国监狱工作的创建与发展从来离不开开拓创新精神的支持,无论初创时期、改革开放时期,还是进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开拓创新精神对新中国监狱工作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研究浙江监狱创建70年来开拓创新精神,旨在构筑精神谱系,守护红色根脉,为新时代监狱工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伴随着新中国监狱事业的创建与发展,70年来,浙江监狱规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管理模式、手段从粗放型到规范化、标准化、精准化、现代化发展,警察队伍从非职业化到职业化、非正规化到正规化、非专业化到专业化,监狱企业经济总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罪犯安全工作从年年脱逃频发到近10年脱逃率为零的记录,无不彰显着浙江监狱人开拓创新的精神。一、开拓创新精神的内涵及提炼关于开拓创新的涵义,辞海认为,开拓有扩充、展开的意思;创新指抛开旧的,创造新的。[1]通常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效果的行为。创新从哲学上说是一种人的创造性实践行为,是增加有益总量的再创造。[2]笔者认为,开拓创新精神是人们利用已有条件,包括知识、经验、器物、信息、人力等,实现思维上的新突破,对客观世界的重要改造,对工作的探索性、有益的再创造的社会实践活动所具有的思想、心理等精神,是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动力与源泉。“创新精神由创新意识、质疑与批判、探索与求实、冒险与牺牲、坚韧与宽容等成分构成”[3]有学者认为,开拓精神是创新精神的首要因素,敢闯精神是创新精神的动力因素,实事求是精神是创新精神的精髓,负责奉献精神是衡量创新精神的先进性标志。[4]笔者认为,开拓创新作为精神文化层面的内容,一是开拓创新是超越常规的突破性新的思维方式、体现超常意志的集体的坚强行动力,以及实现比以往更高水平更高效益的业绩创造力,是一种效益总量的增加,而不是对传统的简单的继承与重复式的实现一般性的业绩。二是它系精神文化发展的极其重要的元素,较之于和谐团结的凝聚力,忠于职守的履职力,文明执法的法治力,无私忘我的奉献力,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没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因循守旧,必然阻碍历史发展。三是开拓创新的精神主体具有多元性,既包括管理者的管理机构、监狱领导、普通民警,也包括被管理者的服刑人员,还包括从事监狱辅助工作的长期合同工,以及属于劳务派遣性质的临时工;既包括监狱内部的全体人员,也包括与监狱建设、发展过程中具有协作性质的社会团体、成员等。其中管理机构以及监狱领导当属重要主体,他们的开拓创新精神决定着监狱管理的创新发展。新中国浙江监狱发展史可以说是一部开拓创新精神的历史。浙江监狱精神在改革开放前期阶段体现为解放思想、团结拼博、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特点,改革开放深入发展阶段集中表现为“忠于职守、严于律己、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甘于清苦、乐于奉献”的精神。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浙江监狱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全国政法干警价值观、浙江司法行政系统“忠、勇、严、实、新”的职业精神,本着传承历史、尊重基层首创的原则,提炼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四特精神。2002年,浙江监狱局时任局长葛炳瑶撰文指出,“诚、廉、勤、刚、实、信”精神是浙江监狱民警精神的基本内涵,同时进一步阐述认为,“勤”是“勤于思考,勇于创新”。[4]2007年,省监狱局下发《关于加强监狱系统民警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浙监〔2007〕172号)阐明加强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弘扬严谨、奉献、乐群、刚毅的浙江监狱民警精神。2010年浙江省监狱工作会议概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四特精神,并提出要深入开展以此为主要内容的监狱民警核心价值观讨论活动,随后局机关刊物《浙江监狱》(2010年第2期)刊发了该刊评论员文章《浙江监狱民警精神解读》,对“四特”精神进行了详细阐述,其“四特”蕴含着“开拓创新”的精神。概括于2017年的“忠、勇、严、实、新”的全省司法行政队伍职业精神之“新”对“开拓创新”的精神的要求不言而喻。二、浙江监狱开拓创新精神的历史纵观历史,从1950年1月,浙江省首个劳动改造机构——杭州市人民政府公安局劳动教育院成立,到21世纪初已建成现代化文明监狱部级10所、省级12所,到2020年全省20所监狱单位均评定为部级智慧监狱,其中有16所监狱单位评定为智慧示范单位。新中国浙江监狱的光辉历程无不彰显了开拓创新的精神印记。创建初期的1950--1960年代,浙江监狱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不畏困难,靠人力开垦荒地、改造盐咸滩涂,造农田、建监房厂房,修道路、挖沟渠,开创了浙江监狱格局。第八次全国劳改工作会议至1994年监狱法颁布实施前后,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大力整治监狱工作,全面恢复并促进各方面工作,创新工作亮点纷呈。1994年监狱法颁布实施后到新世纪初期2009监狱体制改革前后,以依法治监为统领,在安全稳定、规范执法、产业布局等方面实现创新发展,取得了新成就。监狱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后,特别是进入习近平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以二次创业的勇气和担当,推动产业结构革命性发展,加快智慧监狱、法治监狱、生态监狱建设进程,实现了监狱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提升。70多年的创建与发展凝结成的浙江监狱开拓创新精神概括起来有五个特点:一是思想解放,突破常规。改革开放后,“1980年8月,省政府批准省属劳改系统成立‘浙江省新兴农工商联合企业公司’。以当时10个劳改农场、工厂为基础,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一定五年不变。省局从五个方面扩大劳改生产企业的自主权。这对从创建起就一直按计划经济体系中的国有企业方式运作的劳改单位,无论是观念上还是管理上都是一个重大变革。”[6]深化改革开放时期的1990年代,全省积极落实分级处遇制度,开创了罪犯特优会见、亲情共餐制度,产生积极的效应。二是善于学习,勤于思考。2002年11月,浙江监狱杂志、金华监狱承办以“环境改造人研究”为主题的首届浙江监狱论坛,汇聚了全国部分理论研究专家,强调要改善罪犯生活环境、执法环境、教育环境、文化环境、人际环境,提高教育改造质量。借鉴地方政务公开的经验,1998年初,浙江监狱系统率先在乔司监狱、第二监狱、第五监狱试点,形成了较完善的狱务公开制度,1999年开始在全省监狱推广,得到了《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台、《法制日报》等媒体的关注和综述报道。三是勇于担责,敢闯敢试。1980年代后期浙江是全国监狱系统最早实行监管安全目标管理、依章奖罚的地区之一。1985年以后若干年内全面铺开对罪犯的分押、分管、分教工作,积极探索对不同类型罪犯的科学管理、区别教育的方式方法,影响极其深远;在教育改造方面大刀阔斧,全面创办、评定特殊学校工作,开创罪犯政治、文化、技术教育的课堂化,在全国监狱系统中率先针对罪犯提出并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理念、政策,召开罪犯科技人员代表大会,成立育新科技协会,实行罪犯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职务和技师聘任制,营造了浓厚的教育改造氛围。1993年,省第一监狱被命名为部优秀特殊学校,并记集体一等功。四是乐于奉献,不怕牺牲。1950年代,全省劳改场所认真落实《劳改条例》,逐步规范管理场所、管理教育、劳动生产,当时面对押犯多、干部少的实际,干部每天工作达10多个小时,每晚睡眠四五个小时得不到保证,星期天、节假日得不到休息,常年累月连轴转,生活条件很苦,为维护新中国初期政权稳定、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体现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迎难而上、开拓进取”的精神。[7]五是敢为人先,走在前列。监狱法颁布实施后,为适应监管安全高标准的要求,实现了农业向工业、室外向室内、由分散向集中劳动的“三个转移”,产生了显著的成效:1997年,浙江农业监狱首次实现无经营亏损的业绩,1999年,浙江农业监狱首次实现了全年无罪犯脱逃。1995年,浙江省第一监狱成为全国第一家被司法部命名为现代化文明监狱单位。2016年以来,浙江监狱在罪犯中开展“政治攻心、法治正心、道德润心、矫治朔心、情感暖心”修心教育体系,以破除罪犯“犯罪人格”和“监禁人格”,使罪犯成为适应社会的守法公民。安全稳定工作不断实现历史性突破,2011年后没有发生罪犯脱逃。三、开拓创新精神的当代价值开拓创新,历来是监狱重要会议的一个关键词。浙江省监狱工作会议2002年把“改革创新、奋发进取”作为大会的主题词,2021年把“整体智治育先机唯实惟先开新局”作为大会主题词,表明了领导层对创新工作的孜孜追求。(一)有利于履行“重要窗口”新使命中国共产党以开拓创新的精神,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取得革命的胜利,取得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新中国监狱在学习前苏联模式的基础上,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狱制度,确保了新中国监狱工作不断进步,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绩。新中国浙江监狱同全国监狱一样,基本创建于偏僻、荒芜的地方,各方面条件都十分艰苦,改革开放后,监管对象更趋繁杂,各方面的挑战更加严峻,正是凭着开拓创新的精神,改变了荒芜的面貌,建立了崭新的制度,实现了监狱安全稳定。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创新是监狱工作的源头活水。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在浙江考察时赋予了浙江“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使命,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提出了“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新定位,数字化改革已成为新风口、成为浙江发展的鲜明特质。新时代新要求,对浙江监狱工作发展是新的挑战,监狱工作要履行新使命,实现新发展,必须传承开拓创新的精神。(二)有利于破解浙江监狱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瓶颈“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8]创新精神就是为寻求变革所表现出的积极探索、求异求新,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解决问题的思想、意识、观念和心理状态。随着普法工作的深入推进,罪犯的权利意识普遍增强,民警管理罪犯的手段方法要求法治化,监狱工作面临着执法难、难执法的困境;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下,罪犯的减刑、假释的条件更趋严格,适用范围更小,罪犯由此对抗管教,滋生事故的隐患十分严重,监狱工作面临的形势极其严峻;监禁安全管理模式下,罪犯有序管理过严的倾向很大程度上使教育改造缩短了时间,压缩了空间,教育改造的灵活性、自主性和有效性受到了强烈挑战,等等,如何破解执法上、奖惩政策制度上、监管教育模式上的难题,进一步提升监狱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必须传承发扬开拓创新精神。(三)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提升监狱文化软实力文化形成机制中人是最核心的要素,人创造了文化,同时受到文化的影响与塑造。[9]“文化的力量,或者我们称之为构成综合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习近平)2005年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时曾阐述了红船精神1、浙江精神,两者的核心就是创新创业。监狱文化自信、文化软实力,来自于居于文化核心地位的精神文化,而开拓创新则是精神文化发展的关键。监狱开拓创新精神是新中国监狱人在长期建设与发展的曲折历史中凝结成的文化激情,具有生动的革命性,广泛的实践性、鼓舞性,体现了红色文化元素,与团结拼搏、艰苦奋斗、文明执法、无私奉献的精神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极大的历史价值与现实价值。(四)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植于各行各业,全体公民的职业素养、职业行为中。没有行业的、全民个体的价值体系的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能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当前以“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系统价值观要求下的浙江司法行政“忠勇严实新”的职业价值观、浙江监狱民警“四特”精神,便是浙江监狱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职业实践
本文标题:缺乏创新意识整改措施范例(精编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5723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