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党课讲课稿学党史强党性守初心担使命5篇
党课讲课稿学党史强党性守初心担使命5篇2024/X/XX党课讲稿学党史强党性守初心担使命1同志们:正如大家所知道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那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从哪里来?为什么现在更加强调初心使命?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守初心,担使命呢?就这三个问题,我与大家分享一下个人的学习体会:首先说,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从哪里来?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多种主客观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来说,就是近代中国的现状、深厚的文化积淀、科学理论的指导和我们党的主体自觉。首先,从近代中国的历史遭遇来看,中华民族对伟大复兴的愿望,产生于长期被列强侮辱欺诈;中国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来自长期遭受的深重苦难。1713年,中国开始步入历史上称为“康乾盛世”的繁荣时代,经济总量占世界1/3,是一个令许多西方人向往和羡慕的国家。130年多之后,就是这样一个国家,在大英帝国坚船利炮的进攻面前,却变得不堪一击,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之后,中国便进入了长达百年的屈辱时代,陷入因为战败要以割地赔款形式向对手“输血”,因向对手“输血”而变得“身体虚弱”,因“身体虚弱”而招致更多对手看到有利可图纷纷来打的恶性循环。一个诞生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雄才大略的君王,诞生了孙膑、卫青、霍去病等军事家和名将的华夏民族,竟被讥为弱不禁风、一推即倒的“东亚病夫”;一个诞生了老子、孔子、孟子等世界著名思想家,创造了诗词歌赋、绘画书法、建筑服饰、耕种饮食等长期领先世界的灿烂文化和文明的东方大国,竟遭列强肆意欺压凌辱。在这种情况下,洗刷耻辱,实现民族复兴,使中华民族重新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是近代许多有识之士孜孜以求的梦想。诞生于民族危亡关头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一开始就把实现这一目标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和不懈追求,明确写在了党的纲领上。其次,从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来看,中国共产党要为民族谋复兴,一个重要历史前提,是我们的先人创造过光辉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为世界作出过杰出贡献,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中华5000年文明史上,不仅出现过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和康乾盛世3个辉煌时期,而且在过去的20个世纪中,中国有近17个世纪的时间位居世界最富足大国的位置。中华民族再次成就盛世,重新走向辉煌,不必怀疑自己的能力,需要的只是时间、机会和毅力。这种自信,与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密切相关。1935年,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演讲中,曾经豪迈地说:“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这段话,是对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最强表达。中国共产党人实现民族复兴的初心使命,就建立在这块坚定的文化自信基石之上。其三,在中国人民寻求救亡图存的探索中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遭受近代百年屈辱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近代中国与列强相比,还是一个封闭、保守因而落后于时代的国家。其中,思想观念和认识能力的落后,是导致近代中国落后的内在深层文化原因。19世纪40年代,与中英鸦片战争差不多同时发生的,还有一个重大历史事件,那就是国际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以及由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作为这一组织纲领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而在这时的中国,根本不知民主、人权、现代国家为何物,中外关系还停留在夷夏之辨的认识水平,哲学思维还在“体”“用”之间兜圈子,对社会规律也是知之甚少。为了救亡图存,统治阶级实行过“洋务运动”,搞过维新变法,废掉了实行了上千年的科举制,慈禧晚年还想实行君主立宪,一些有识之士也开始向西方学习,试图用社会改良或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挽救中国,但他们的努力都没有成功。此时,在“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经过中国共产党人的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教会了中国人民什么是社会规律,谁是历史的创造者,等等关键认知能力。客观地说,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并非只是中国共产党人才有的初心使命,若要说明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与其他有识之士这方面的主张有何不同,最重要的区别就在于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建立在科学先进的理论基础之上,具有实现的可能性。这是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产生的重要思想理论条件。最后,要看到我们党具有积极的主体自觉性。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不是别人强加给它的义务,而是主动承担的历史使命;不是别人为它作出的规定,而是产生于高度的主体自觉。中国共产党高度的主体自觉,就表现在对于把自己建设成一个什么样的党才能肩负起救国救民的历史使命,有着清醒而科学的认识。其答案,就是把党建设成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自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将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此后几次代表大会都重申了我们党的“无产阶级政党”、“无产阶级先锋队”和“为无产阶级利益而奋斗”的性质规定和建党目标。1939年,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并把这一建党目标称为“伟大的工程”。1994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之后召开的历次党代表大会,都结合当时实际,对执政党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不管对党的建设目标任务的具体表述怎样与时俱进、发展充实,“工人阶级先锋队”这一根本性质要求始终一以贯之,没有改变。可以说,以上四点铸就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下面,我们说一说,为什么新时代更加强调守初心、担使命。正如刚才说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由中华民族的苦难所孕育的,贯穿在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当中,它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本色,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在新时代,党要完成伟大的历史任务,必须依据它所处的历史方位以及党内的现实状况,继承党的红色基因和优良传统,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始终把它作为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的党魂。首先,坚持践行初心、使命是党一路走来的宝贵经验。其次,坚持和践行初心和使命是党解决自身存在突出问题的内在要求。最后,初心和使命为实现伟大奋斗目标提供了方向和动力。最后,我们说一说,作为xxxxxxx支部党员干部应该怎样落实守初心担使命的具体要求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具体到我们,就像xxxxxxx同志所说的那样:让xxxxxx发展成果,担负起xxxxxxxx是我们对初心和使命的最好诠释。坚守初心和使命,必须一心一意的办好自己的事,用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满足xxxx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而回报国家,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落实到xxxxxx部支部每一个党员,就是要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本领,为xxxxxx工作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首要,要加强理论学习,做到思想政治受洗礼。一个理论要被接受,被拥护,被使用,首先要被理解,而全面深刻的学习就是理解理论的有效途径,也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之一。xxxx支部党员不是各科室管理人员,就是业务骨干,平时忙于业务,理论学习相对较少,极个别同志可能放松了理论学习,思想上还跟不上新时代从严治党的需求,在理论联系实际上还有不少差距。单靠支部组织的集中学习是不够的,所以我建议,大家要强化自学,用好集团智慧党建平台和学习强国平台,每天抽出1个小时,重点学习《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以及总书记最新讲话文章。通过不断的读原文、悟原理,切实提高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进而拧紧思想“总开关”,筑牢“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基础。其次,要树立服务理念,全心全意服务煤炭销售工作。再次,要甘于吃苦奉献,做到干事创业敢担当。最后,要坚守红线,做到清正廉洁作表率。xxxx党员干部,尤其是关键岗位的党员干部,包括关键岗位的一般党员,掌握着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权利,松一松、紧一紧直接关系到个别人、个别事能不能办成,是一些不法分子围猎的对象。你们要始终绷紧纪律规矩这根红线,不该做地事坚决不做,不该承地情坚决不承,使守纪律成为一种内在自觉,永葆共产党人的清廉本色。我想,作为党员干部,只有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公之德,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坚决不碰红线、不破底线、不触高压线,才能真正做到慎始慎终、善始善终。以上是我个人学习的一些体会,不到之处,同志们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党课讲稿学党史强党性守初心担使命2同志们:今天,我结合自己对党史的所学所思所悟,就深入学习党史的重大意义、全面掌控党史的三个时期、努力汲取党史的智慧气力,与大家做一次交换。一、深入学习党史的重大意义今年是建党99周年,明年就是建党100周年,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地、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基地、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中国工人运动的发源地,在党诞辰100周年之际,展开“四史”学习教育,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意义。1300多年前,唐代名相魏征在向唐太宗李世民进谏时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总书记一向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和历史思惟的培养。他认为:“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躲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觅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掌控历史规律,增强开辟前进的勇气和气力。”他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学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2013年6月25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作业不但必修,而且必须修睦”;又如2018年11月26日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重视吸取历史经验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历史记叙了前人的成功和失败,重视、研究、鉴戒历史,了解历史上治乱兴衰规律,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掌控今天、首创明天的启示”;再如2019年1月2日在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中说道:“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学史明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鉴戒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个良好传统。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新时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入掌控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总书记的上述言论无疑在告诫我们:“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当前,在上海全市掀起“四史”学习教育风潮,既是对党的十九大作出在全党展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重大决策的落实,也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需要。其一,“四史”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走向成熟、中国共产党推动建设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实践史,内容虽各有侧重,但整体讲的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实践史。党员干部通过学习“四史”,可以了解历史事实,理清历史脉络,掌控历史规律,得出历史结论;可以在思想上弄清楚、理解透中国共产党为何“能”,马克思主义为何“行”,中国特点社会主义为何“好”;可以深入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容易、新中国来之不容易、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来之不容易;可以更加深入理解党的初心和使命。其二,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历史,有益于保持艰苦奋斗的良好风格,消除党内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纯洁党的组织;有益于坚持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的方针,实现党的建设伟大目标。也只有认真学习党的历史,不断地从党的奋斗历史中吸收营养,不断加强自我修养,才能经得起各种诱惑的考验,才能提高拒腐防变和抵抗风险的能力;其三,通过学习党史,有益于增强党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向心力;有益于传承党的精神遗产,从中鉴戒、吸收党的领
本文标题:党课讲课稿学党史强党性守初心担使命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5732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