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静夜思教案大班_静夜思教案评析【通用4篇】
1/17静夜思教案大班_静夜思教案评析【通用4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网友分享的“静夜思教案大班_静夜思教案评析【通用4篇】”,欢迎参考下载分享,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静夜思教案反思静夜思教案小班【第一篇】1、知识目标:⑴会读本课10个生字。⑵理解重点词:“疑”、“思故乡”、“举头”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2、情感目标:体会诗的意境,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全诗。3、能力目标:初步学习运用理解词义──串连句意的方法学习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意境。教具录音机,《思乡曲》音乐磁带,多媒体课件,书中插图。1、生听音乐《思乡曲》,体会乐曲中描述的意境:⑴那个人在干什么?或者想什么?(乐曲中描述的人在思念自己的家乡)2/17⑵学生初步感知诗的意境美。(乐曲停,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2、简介《思乡曲》,引入课题:⑴这首曲子,就是著名作曲家马思聪先生的《思乡曲》,思乡的情感可以用音乐来表现,也可以用语言来表达。⑵引入课题,齐读课题。⑶简介李白。1、初读课文:⑴读通、读顺全诗。⑵检查勾生字情况。⑶指导生读生字,读全诗。重点读好“静”、“床”、“霜”、“思”等字。⑷解题:①“静夜”是怎样的夜晚?(多媒体创设情境)②请你用“思”扩词,从所扩词中选出词义。③串词义。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⑸小结学习题目的方法:①读。②说(词义——句意)2、读中理解,体悟诗意美:⑴学生运用以上方法学习古诗,读诗、说词义、句意,并用“。”勾出不懂的词。⑵生提出不懂的词,师用“。”点出。3/17(此处词主要集中在“明月光”、“疑”、“霜”、“举头”、“思故乡)3、学习第一行:⑴读整行诗。⑵“明月光”是指怎样的月光?⑶说第一行诗意:多媒体创设情景:(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床前)4、学习第二行:⑴读整行诗。⑵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理解“疑”的意思(怀疑、好像):“霜”(老师哈气在眼镜片上,并解释这是雾水,如果是冰粒,便是霜。霜在秋冬季节形成在地面附近:如房顶、草叶、地面等,堆起来是白色。)⑶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用上“什么好像是什么”的句式。(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的床前,好象是铺在地上的白白的霜)⑷朗读,引导:诗人这样描写,给了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冷清)师描述:今晚,银白色的月光洒在地上,像铺了一层冰冷的霜一样。环境如此冷清,再加上诗人远离亲人的孤独,就更感到冷清了。师用冷清的语气范读。生试着用冷清的语气读。4/175、学习第三行:⑴读整行诗。⑵看多媒体理解“举头”(做动作)⑶想想诗人在干什么?(诗人抬头望着天上的明亮的月亮)⑷朗读、引导:师激情:古时候和我们不一样,没有电话、电影可以看,在晚上,特别是有明亮月光的晚上,朋友们、亲人们会一起坐在月光下,说说话,聊聊天,还会在月光下看风景,游玩。你看,他们玩得多开心哪!可是,今夜,诗人已远离家乡,回家的路是那么长,更没有我们今天的汽车、火车、飞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和亲人们团圆。是啊,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可是,诗人的心情已经不是那种心情了。问:诗人看着挂在天空中的明月,会想到什么呢?(会想到家乡,想到亲人)反复诵读。6、学习第四行:⑴读整行诗。⑵说说诗句的意思。⑶将三、四行连起来说说诗意。⑷指导朗读,重点指导学生读“思故乡”。7、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1、以《思乡曲》为背景,体会全诗诗意,并朗诵全诗一遍。5/172、生在音乐中自己吟诵,划节奏。3、指名有感情地朗读。4、有感情地齐读,背诵。1、听《思乡曲》主旋律一遍,进一步感受诗的意境美。2、以《思乡曲》为主旋律,以《静夜思》为词,师先示范唱诗,师生和唱诗两遍。静夜思教案反思静夜思教案小班【第二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生字“头”、“乡”、“光”、“故”,认识新偏旁“攵”。2.初步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诵读时能做到正确、有感情。3.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积极主动地诵读古诗文。1、会认10个生字,写好4个字(第一课时重点指导其中一个)。有感情的诵读古诗。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意境。教具:多媒体课件,乐曲,书中插图。课时:第一课时(学生讲述)刚才这俩位同学和我们分享了她们学习语文的幸福感受。二、音乐引入,感受情境美(一)学生听音乐,体会乐曲中描述的意境6/17前几天,老师听了一首特别好听的歌,今天想和大家一起听一听,同学们边听边想一想,这首歌是歌唱什么的?(古诗)(二)简介古诗诗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学样式,它数字不多却有着深远的意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唐代作者的诗。(三)板书课题,简介李白,引入新课。1.学生齐读课题,认识“静”“夜”“思”三个生字。(1)“静”“夜”都指什么意思?“静夜”是怎样的夜晚?(2)请你用“思”扩词,从所扩词中选出词义(3)串词义。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李白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号称“青莲居士”。他一生写了很多古诗,将近有一千首,他的'诗想像丰富,风格豪放,正因为他的诗写得多,写得妙,被人们称为“诗仙”。这首《静夜思》写的是他刚刚离开了家乡,离开了亲人后,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3.观察图画,听范读,理解题目。1、自主识字,分层学习(1)自己读诗,随文识字。生:可以借助拼音,可以问老师,可以问同学。师:真好,这就是高效率的学习方法。现在请同学们自己练习读一读,看谁不用老师教就能读准字音,读通全诗。师:读完的同学快打个胜利的手势。刚才小朋友们读书可认真了,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古诗。(点生朗读,及时鼓励)7/17师:刚才那个同学真勇敢,敢第一个来读,其实我们还有很多的小“战士”也想来读读,现在我们大家就一起来朗读,每个小朋友都来勇敢地表现一下。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2)检查识字效果:师:现在我们先请小朋友们在下面热身,自由认读生字,把它们牢牢记在心里。师:热身完毕了吧,请小朋友们同桌互相检查是否读准了字音。师:同学们,现在该到你们展现的时候了哦!请你们齐读生字,注意发准字音。师:读的真不错,现在老师要加大难度了,你们给这些生字找个朋友吧,这样大家才会记得更牢啊!师:现在生字宝宝们和他的朋友已经排好队了,我们来与他们打声招呼吧,谁愿意当小老师教教大家读这些词语。(3)教学新偏旁“攵”。(4)游戏巩固。师:小老师们这么努力教大家了,相信好多小朋友已经学会了,那现在我们来开火车。(5)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及词师:同学们,看到了吗?有什么不一样。生:没有了拼音。师:对了,生字们真淘气,把“帽子”甩掉了,那现在还8/17有谁来挑战呢?师:果然是不负众望,读音标准响亮!真了不起!2、认清字形。(1)交流方法师:这么多的生字中,你记得最牢的字是哪个呢?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的?把你的识字方法教给大家吧!生:我记住了“静”字,它是由“青”和“争”组成,“青”是绿色是树林的意思,“争”是争吵,“静”是没有声音,连起来就是树林里在争看谁最青,没有争吵的声音。生:我记住了“思”字,上面是“田”,下面是“心”。动脑筋种好田,让禾苗长出好多麦穗。生:我记住了“床”字,广西有根木头。生:我是这样记住“床”字的,这个木头很宽,可以给人睡觉。生:我记住了“明”字,一个日是白天,一个月是夜里,两个在一起就是很清楚,很明白。生:我记住了“是”字,上面是日字,下面是正字,只是下面的竖横变成撇和捺。……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那么多好办法来识记这些生字。识记生字的方法很多,我们可以编字谜,儿歌,故事,还可以拆分熟字组合,可以做动作,只要大家仔细观察,认真动脑筋,一定会认识更多的字。9/173、指导书写师:看来大家都是认字小能手了,这里有一个字,我们不但要认识他,还要会写它(出示:“头”)师:来,齐读。师:我们先来看“头”字,请同学们看老师写字,注意每个字的笔顺和在田字格的占格位置。师:写好了,同学们拿出小手来,我们一起再来书空一次。师:写字还要掌握一些必要的窍门,注意正确的书写姿势,身坐直,纸放正,拿稳笔,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胸离桌子一拳远。好,老师看到同学们都做好准备了,现在请你们描红练习吧!1、体会诗意⑴指名读古诗⑵“这首诗讲的是什么意思呢?”⑶指名说说⑷师:一轮明月当空照,银色的月光撒在地面,就像天凉地上结了一层霜,李白抬起头来,望向皎洁的圆月,想起了自己独自一人,离家在外,于是低下头来思念故乡,思念着故乡的亲人。2、入境朗诵⑴导情:想一想李白的心情是怎样的?学生自由练读⑵指名读,大家评议,教师针对指导⑶师范读(配乐)10/17是呀,李白好思念他的家乡呀,所以他写了这首《静夜思》⑷配乐读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试一试,和你的同桌一起来读一读吧。⑸学生练读⑹指名朗诵2.教师范读,学生看着画面,练习背诵。3、合音乐背诵(一)听主旋律一遍,进一步感受诗的意境美。(二)练习唱诗,学生和唱诗两遍。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1.出示李白的《古朗月行》范读。2.写月亮的诗很多,回家问问爸爸妈妈或自己查找资料,看谁在课外还能背上一首写月亮的诗。静夜思教案反思静夜思教案小班【第三篇】课前透视《静夜思》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他的诗想象丰富,风格飘逸豪放。《静夜思》写的是游子月夜思乡之情。作者以一个游子的身份神驰万里,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心理活动过程,11/17一幅鲜明的月夜思乡图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表达了游子强烈的思乡情感。这首诗语言凝炼,感情真挚,意境深远,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这首诗通俗易懂,家喻户晓,有的学生在入学之前已经倒背如流。但是多数学生在朗读古诗的韵味上缺乏锻炼。所以教学本诗,应重在吟诵,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诗中绵绵的思乡之情,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1个偏旁“攵”。2、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3、朗读、背诵这首古诗。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古诗。1、课件或挂图,朗诵配乐磁带,生字卡片。2、课前布置学生观察晴朗夜晚的天空,收集李白的有关资料。教学时数两课时1、谈话:同学们喜欢背古诗吗?你会背哪首古诗?能背给大家听吗?(指名回答,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提示“思”读平舌音,交待作者。)“静、夜”这两个字你认识吗?你怎样记住这两个字?你能简单地说出这两个字的意思吗?(从学生的实际入手,针对学生爱表现的特点引起学生对古诗的浓厚兴趣,并且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12/172、演示:出示课件或挂图,问:图上都画了什么?看到这晴朗美妙的夜空,你想到了什么?(适时引出课题,板书课题)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李白写的,你能把课下收集到的资料向大家展示出来,并介绍一下他吗?(利用插图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收集、展示资料的过程,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对话平台范读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边看图边欣赏。(整体感知课文,体会古诗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在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中,在欣赏优美画面和动听的音乐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1、请打开课文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或者背一背吧!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和读背方式。)2、仔细观察,诗里面的字你认识了哪几个?是怎么认识的?把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挖掘学生已有的经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抓住契机,因势利导,有效调控教学。让学生交流识字经验,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识字。)3、同桌互读古诗,互相评议。4、指名读文,师生共同评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充分相信学生,给他们表现自己的机会,注重对朗读的评价,提高朗读能力。)2、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组内交流识字方法。3、汇报。谁来当小老师,教大家把字读准确?请小老师13/17说说在认读这些字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4、开火车认读生字。5、组词,用你喜欢的字说一句话。6、游戏:找朋友。为生字宝宝找到自己的拼音朋友。(让学生在主动识字中享受
本文标题:静夜思教案大班_静夜思教案评析【通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5744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