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母鸡教案两课时_母鸡教案第二课时【汇集4篇】
1/19母鸡教案两课时_母鸡教案第二课时【汇集4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比较优质的教案吗?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母鸡教案两课时母鸡教案第二课时【第一篇】课题:人教版四上教材第16课《母鸡》预设目标:认识7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感受母鸡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体会母爱的伟大.比较《母鸡》和《猫》在写法上的特点.略读选读课文屠格涅夫的《麻雀》,再次体会母爱的伟大.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读自悟,透过动物的天性,体会母爱的伟大.引导孩子学习大作者们对世界,对小生灵的细致的关注.教学难点:体会大作者如何从动物的观察积累中,发现母爱的伟大,并细致入微地表达出来的.比较《母鸡》和《猫》在写法上的特点.教学准备:熟悉了解一些关于母鸡的资料.教学板块教与学的预设2/19(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修改意见(教学反思)解题导入,激发读书兴趣自读自悟第1课时学习材料1(课文第5-8自然段)1,今天我们来学习老舍先生写的另1文章《母鸡》,今天我们采用一种非常有意思的学习方式,相信我们会有特别的收获.请大家注意听从老师的安排.打开学习材料1.这里一共有四个自然段,你可以重点选择一个先学,看看在你眼前出现的母鸡是什么样的再读读其它各段,在你眼前出现的又是一只怎样的母鸡2,学生自读.3,交流.(1)高傲的,小心翼翼的,勇敢的,紧张的,负责的等.(2)充满爱心的,爱儿女胜过爱自己的,勇敢的等(3)慈爱的,耐心的,不怕烦的等.(4)胆小的,负责的.首先学习母鸡当上妈妈以后的语段,引导学生自悟学习所得,目的是不让孩子受课文其它部分的干扰,使学生感悟的东3/19西更真切,更自然.在教学中发现孩子有些独到的感悟,这是真实的,我们应该予以尊重.教学板块教与学的预设(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修改意见(教学反思)全班汇报交流指导朗读4,师概述.再提议把以上的词归一归类,再做小结.用1句话小结一下学习所得.学习材料2(第1-3)自然段可有的时候,母鸡却是这样一种角色:打开学习材料2.(1)无病呻吟,烦人的,莫名其妙的,怪怪的,有点像祥林嫂似的,像是满肚子的冤屈似的(2)欺软怕硬,可恶的,凶残的(3)爱炫耀的(夸张:聋子,质疑,并列关系,因为两句话写同一个方面)用一个词概括每一个自然段的特点.小结,这是一只怎样的母鸡(讨厌等)4/19整体感受:一边是不讨人喜欢的母鸡,一边是人见人爱的母鸡,这两者之间是如何统一起来的呢读课文:填空:老舍先生一开始()母鸡,可是改变了心思,因为(),以至于()母鸡了.回归学习材料1小结:它变得勇敢,因为(),它变得慈爱,因为它是(),齐读第9自然段.解读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回归学习材料2小结:它不再无病呻吟,因为();它不再欺软怕硬,因为();它不再爱炫耀,因为().再读学习材料2,说你最想说一句话.有侧重地予以引导,不要面面俱到地进行交流,略微放手一些.同时对于爱炫耀这一部分的学习重点引导.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全文的行文结构,感受老舍先生的情感变化.5/19感悟母爱的伟大.时间有限,要正确把控略读课文中欣赏交流的时间安排.要注意激发孩子对母爱的敬仰之情.深化情感.教学板块教与学的预设(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修改意见(教学反思)小结全文:三句话.总结学法:有时我们可以先重点读最感兴趣的一部分,再学习全文,再回归全文,也许你会有许多崭新的收获,试一试.第二教时熟读全文.再读《猫》比较两文章的特点相同之处:不同之处:引导速读《麻雀》板书鸡妈妈不敢再讨厌:……(可爱,可敬,可亲)6/19母鸡一向讨厌:……(可恶)交流学习体验.以一文带多,让孩子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有更多的阅读的机会,有更多的积累.适当的板书,有利于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特点.母鸡教案两课时母鸡教案第二课时【第二篇】学习目标1,自主认识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了解作者笔下母鸡的特点,感受母爱的伟大.3,比较《母鸡》与《猫》在写法上的异同点.学习重,难点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尊敬的情感经历,感受母鸡伟大的母爱.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作家笔下的动物,我们认识了高傲的白鹅有海军上将派头的白公鹅,能说说在老舍先生笔下的那只猫有什么特点吗(古怪,可爱)猫既古怪,又可爱,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老舍先7/19生对猫的喜爱之情,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老舍先生的另外1文章《母鸡》.2,齐读课题.3,这是1略读课文,请自由读阅读提示,看看提示中,给我们提出了怎样的学习要求:出示要求:⑴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一只怎样的母鸡⑵比较一下,《母鸡》和《猫》两文章在写法上各有哪些特点二,检查预习同学们在家里已经认真的预习了这课文,读课文以前,先读读这几个词语,看看你们是否通过预习已经认识了他们.出示词语:反抗欺侮成绩凄惨慈爱辛苦如怨如诉疙瘩可恶毒手聋子鸡雏啼叫一撮儿毛齐读,抽读.三,初识母鸡特点1,词语会读了,相信课文也能读好,今天,我们同样采取个人读加齐读的方式,请1小组读1~6自然段,全班齐读7~10自然段,要求做到读正确,读流利.(简单评价)2,快速,自由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怎样的.8/19(学生读书,然后交流初步感受.)预设:⑴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让人讨厌的.⑵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⑶老舍不敢再讨厌母鸡了.板书:一向讨厌不敢再讨厌3,作者从开始讨厌母鸡,到后来的认为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不敢再讨厌母鸡,经历了一个情感变化的过程,而作者的情感变化是文章的线索,从讨厌到不讨厌,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文章哪些自然段写了作者讨厌母鸡,哪些自然段写了作者不讨厌母鸡四,自读自悟,感受母鸡特点1,老舍先生写笔下的母鸡让人讨厌,是通过几件具体事例写的在1~3自然段中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段,读一读,用恰当的词语概括一下,这是一只怎样的母鸡.课件出示:这是一只()的母鸡.学生读课文,概括母鸡让人讨厌的几方面:叫声讨厌,欺软怕硬,炫耀自己.9/192,叫声讨厌,欺软怕硬,爱炫耀自己,所以作者一向讨厌母鸡,后来,作者为什么不敢再讨厌他了呢文中有一个自然段明确地告诉了我们原因,你找到了吗课件出示:第9自然段齐读第9自然段.3,老舍先生说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伟大,请同学们默读课文4~10自然段,看看哪些词,句写出了母鸡的这些特点,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勾画,批注在旁边,母鸡的特点可以是书上的词语,也可以是自己读后的感受.课件出示:这是一只()的母鸡.预设:⑴警戒,预备作战,警告……⑵鸡雏的肚子像装了汤圆,自己却消瘦许多……⑶别的鸡来抢食……大公鸡也怕它三分.⑷教鸡雏,一天不知教多少次,半蹲,一声不哼……⑸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伟大,无私,无所畏惧,日夜操劳,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不辞辛苦……)3,这只母鸡如此爱自己的孩子,如此不辞辛劳地为孩子们无悔付出,真让我们感动,让我们赞叹母爱的伟大,让我们带着对鸡妈妈的敬佩和喜爱,带着你对母爱点点滴滴的感受,再读10/199自然段.4,正因为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正因为母爱的伟大,所以老舍先生的情感才从一向讨厌母鸡变为不敢再讨厌母鸡了,此时此刻,你感受到作者对母鸡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呢(喜欢,敬佩,赞赏……)是呀,此时,作者对母鸡已经不是简单的喜欢,而是对母爱的一种纯洁,神圣的尊敬了.5,齐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五,比较《猫》和《母鸡》的异同回顾学过的《猫》这课文,和今天学习的《母鸡》这课文都是老舍先生的作品,而且都是写小动物的,它们在情感表达方面有什么特点呢在情感的表达上,都是对小动物的喜爱,《猫》通都在写猫的可爱,无论是猫的古怪,还是猫的淘气,从始至终都是一种喜爱之情;而《母鸡》则写了由讨厌到不敢讨厌的情感变化,用前后的强烈对比,加深了对母爱的赞颂.对了,除了情感表达方面,两文章在写法上还各有哪些特点呢两文章的结构都非常清晰.《猫》写了猫的性格古怪和淘气可爱,由两部分构成,并以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为过渡句,将两部分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母鸡》可以明显分为母鸡孵鸡雏以前和孵出鸡雏以后两部分,以过渡段使文章浑然一11/19体.在叙述动物的特点时,作者善于用总分段式.如写猫,先写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再具体写它的表现.写母鸡时,先写我一向讨厌母鸡,再写它令人生厌的三个方面.表现小动物特点时,用事实说话,通过对点滴小事的具体生动的描写,使笔下的动物呼之欲出.在语言的运用上,是老舍先生一贯的朴实的生活化的语言风格.在《母鸡》中,运用的几乎都是群众口语,有着浓郁的京味,读这些文字时,使人感觉不是在读,而是在听街坊邻居说,是那样的生动鲜明而又通俗易懂.(以上特点,由学生比较,归纳,顺学而导,不必强求答完整.)六,总结谈话本单元中,作家们妙笔生花,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不同作家笔下的白鹅富有生趣,同一作家笔下的猫和母鸡各有特点,作家们对动物的爱饱含在字里行间中,让我们也像他们那样,带着喜欢的情感,去观察身边的小动物,具体写出小动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板书设计16,母鸡一向讨厌:叫,欺软怕硬,炫耀不敢再讨厌:负责,慈爱,勇敢,辛苦12/19母鸡教案两课时母鸡教案第二课时【第三篇】一、提示课题1.板书课题:母鸡。2.谈话:母鸡,既让人讨厌,又让人不敢讨厌,这是为什么呢?二、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解决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2.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在自己感受深的语句旁作批注。3.检查自学效果。三、感受母鸡的讨厌过渡:母鸡的讨厌表现在哪里呢?1.读课文第1、第2段,找出表现母鸡讨厌的语句。2.引导学生读,说说自己的体会。(要抓住关键的词句加以理解。)3.结合作者的描写,想象画面,再根据自己的观察补充,说感受。4.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课文的第1、第2段。四、感受母鸡的伟大过渡:母鸡是让人讨厌的,可是,当母鸡有了小鸡雏后,“我”的看法却发生了改变。因为它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震撼了“我”。这从哪些具体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来呢?1.学生朗读课文的第4~7段,并在书上作批注。13/19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相关的语句和自己的体会。3.全班交流。(1)引导抓重点语句:“一只鸟儿飞过……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让学生从“歪着头”、“挺着身儿”、“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这一系列的动作描写中,体会母鸡的负责,还要让学生边读边发挥想象,体会作者描写的精彩。教师还可以范读,帮助学生感悟。再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似的。”让学生边朗读边想象画面,加以感受体会,“像汤圆似的”要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体会母鸡的无私奉献,感受作者细致传神的描写。在教学这两句时,可以点带面,找出文中的其他传神的描写,加深学生的体会、感悟,尽量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2)学生自由发言,说其他语句,可结合自己课前的观察和教学挂图等讲述。4.有感情地朗读第4~7段。五、提炼升华,感受母爱的伟大1.学生自读课文第8、第9段,思考:作者由讨厌母鸡到不敢讨厌它,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变化?(1)联系全文边读边思考。(2)结合搜集的资料,了解老舍的童年及他的母亲。(3)再结合课文内容和搜集的资料讨论交流,教师相机进行点拨和朗读指导,感受母爱的伟大。14/192.举例说说你对“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的理解。六、作业练习1.举例说说你在本课学习中体会到的方法(说到一两点即可)。2.摘抄描写母鸡的精彩词句。3.读一读老舍的其他作品。母鸡教案两课时母鸡教案第二课时【第四篇】课前准备:引导学生到老师博客专栏“新课初探”进行小课题预习。1、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资料介绍;2、初读《母鸡》,母鸡留给你哪些印象?一、激趣导入(2分钟)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到老舍先生家里认识了一只性格古怪而又淘气可爱的猫,从老舍先生的介绍中我们还知道他非常喜爱那只猫,而猫又非常的亲近他。不过,
本文标题:母鸡教案两课时_母鸡教案第二课时【汇集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5754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