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拉大锯语言教案_拉大锯,扯大锯教案【通用5篇】
1/9拉大锯语言教案_拉大锯,扯大锯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网友分享的“拉大锯语言教案_拉大锯,扯大锯教案【通用5篇】”,欢迎参考下载分享,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拉大锯语言教案拉大锯,扯大锯教案【第一篇】活动目标:1、通过欣赏看戏活动,学习有表情有节奏的表演童谣。2、能根据童谣句式,替换“你”“我”,尝试仿边编童谣第三句。3、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玩的快乐。活动准备:音乐背景、木头房子、情境表演活动过程:师:小朋友,今天天气真好,老师要带你们去姥姥,我们一起开着火车出发吧!师一边开火车一边说“你也去,我也去,大家一起去看戏!”(放开火车的音乐)来到姥姥的门口,师:“姥姥的家到了,我们敲敲门看看2/9姥姥在不在家?”师敲门,姥姥说“谁呀?”师与幼儿一起回答:“姥姥你好,我们是小1班的小朋友,我们要来你家门口看表演!”姥姥:“小朋友们好,欢迎你们来我家门口看表演!,表演快开始了,请你们保持安静,去屋前的空地上坐下来。”师:“现在小演员就要给我们表演了,我们欢迎她们上场。”完整的看一遍拉大锯。师:“刚才这两个姐姐的表演真不错,她们边表演边说了些什么呀?”幼儿学说童谣《拉大锯》再次表演,提出要求:她们在表演的时候手、脚是怎么样的?脸上的表情是怎么样的?(集体学习表演)师:“我们都学会了这个游戏,现在可以找个好朋友一起玩了。”幼儿自由组合玩游戏2―3遍。师:“我们刚才一起看了大戏,还玩了“拉大锯”的游戏,那么除了你也去,我也去,还可以请谁去呢?(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幼儿根据创编的童谣表演。师:我们请了那么多人去,也请后面的客人老师一起去吧。附:童谣:拉大锯拉大锯,扯大锯,姥姥门前看大戏。3/9你也去,我也去,大家一起去看戏。拉大锯语言教案拉大锯,扯大锯教案【第二篇】小班幼儿很喜欢带有儿歌的游戏。拉大锯这一游戏既好玩又有趣,玩起来便捷,还能增强幼儿间的交往,提高幼儿简单的合作能力。为此,我选择了《拉大锯》这一活动。1、初步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有表情的朗诵儿歌。2、感受与同伴、老师一起玩的快乐。1、事先与配班教师排练两人合作的“拉大锯”的游戏。2、背景音乐、姥姥形象(指偶)、情境表演。幼儿学会儿歌,有表情地朗诵儿歌。幼儿学会儿歌,有表情地朗诵儿歌感受与同伴、老师一起玩的快乐。情境导入小朋友,今天天气真好!老师要带你们去姥姥家看戏,我们一起开着小火车出发吧!一边开火车一边说师:“你也去,我也去,大家一起去看戏!环节一:师:火车到站了,看谁来接我们呢?⑴出示指偶“姥姥”。幼:姥姥。师:我们有礼貌的向姥姥问好!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过“大戏”吗?今天,姥姥带你们4/9去看大戏,你们想去吗?幼:想。师:好的!姥姥家,看大戏,你也去,我也去,我们大家一起去!(播放背景音乐,丰富后半段儿歌歌词,开火车,绕教室一圈)环节二:观看情境表演“拉大锯”师:大戏好看吗?师:刚才哥哥、姐姐手上拿的是什么?幼:师:他们是怎么表演的?(丰富“拉大锯,扯大锯”儿歌歌词)1、完整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2、师:在姥姥家看了大戏,又学了拉大锯,还真有点累,休息会儿,竖起耳朵来听首好听的`儿歌“拉大锯”,听――3、学习儿歌。师:“拉大锯”真好玩,我们一起来玩好吗?现在每人手上都有一把大锯子,我们来拉大锯了哦!(集体跟念、表演2――3次,鼓励启发幼儿配上相应的表情和动作)拉大锯语言教案拉大锯,扯大锯教案【第三篇】1、能跟教师学念创作过的童谣。2、喜爱与小伙伴一块儿做拉大锯的民间游戏,体会与小5/9伙伴游戏的愉快。3、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在餐后游戏时教师与孩子做过传统拉大锯的游戏。1、幼儿教师请1名孩子上来与教师做拉大锯的游戏,激起孩子学习的兴致。2、幼儿教师带孩子学念创作过的拉大锯的童谣。3、孩子游戏,幼儿教师踊跃参加与孩子一致游戏,推动孩子的学习兴致。4、孩子自个儿找小伙伴游戏,体会游戏的愉快。拉大锯这一个民间的游戏教学,以前也在餐后游戏教学中开展过。孩子在教师的带动下兴致也非常高。可是因为过去的童谣句子较多,孩子不容易牢记。有些孩子在游戏中不经意间会把自个儿平日里讲的话加进。例如:拉大锯,拉大锯,拉到首都去;或者拉到某某家中去等。所以我们自个儿创作了拉大锯的童谣“拉大锯,拉大锯,孩子家(可随机选一地点或某一孩子的家),去看戏,你也去,我也去,大伙儿一块儿去看戏。”由于童谣中有一些来自于孩子平日里的经验。因此孩子记起来较易。孩子感觉到新鲜、好奇,参加教学的兴致就更加高啦。传统的民间游戏形式融进到平日里的教学活动中也可以收到较佳的效果。孩子在教学中也提升了口语综合表述的能力,平6/9日里也愿意与小伙伴一块儿加入到拉大锯的游戏教学中去。拉大锯语言教案拉大锯,扯大锯教案【第四篇】1、用肢体感知音乐节奏,玩拉大锯游戏。2、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3、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感知音乐节奏,玩拉大锯游戏带领幼儿通过用肢体动作的方式来玩音乐游戏----拉大锯,感知乐曲的节奏。1、物质准备:拉大锯儿歌2、经验准备:看过《伐木工》拉大锯视频一、第一次游戏:坐着玩拉大锯游戏1、动作示范讲解。动作示范:两人对坐,双腿自然盘曲,双方对握,随儿歌节奏做拉锯似的前俯后仰动作。2、听音乐进行双人游戏:幼儿坐着玩游戏。指导和评价要点:幼儿用动作感受音乐的节奏。二、第二次游戏:站着玩拉大锯游戏听音乐站着玩拉大锯。音乐结束时比力气。指导和评价要点:观察幼儿站着做拉大锯游戏的动作,能否跟上音乐节奏,结束后比力气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7/9三、第三次游戏:多人玩拉大锯游戏。尝试三人、四人游戏。指导与评价要点:多人怎样更有趣地玩。四、第四遍游戏:徒手创编拉大锯游戏指导与评价要点:引导幼儿创造各种肢体玩拉大锯游戏的方法。五、延伸活动:用道具创编拉大锯游戏师:孩子们,我们已经会玩了拉大锯这个游戏,在生活当中还有很多的道具也可以用来玩拉大锯的游戏,比如:丝巾、木棍、垫子等等。回去可以跟爸爸妈妈,跟你的好朋友也一起来玩一玩,好吗?童谣“拉大锯”是我开展课题首次尝试民间游戏儿歌素材,它符合了幼儿好动、好模仿、好表现的特点,而民间游戏中加入儿歌后,更显民间游戏的魅力,幼儿易接受,使幼儿的表演能力得以发挥。算是给孩子缤纷的游戏世界里增添精彩的栏目。拉大锯语言教案拉大锯,扯大锯教案【第五篇】1、运用听说游戏方式,通过玩手指游戏,集体表演、感知、理解儿歌。丰富相应词汇:出门、跌。2、学习将不同的动物形象替换儿歌中小狗形象,加上动作表演儿歌。8/93、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手指游戏的乐趣。运用听说游戏方式,通过玩手指游戏,集体表演、感知、理解儿歌。丰富相应词汇:出门、跌。学习将不同的动物形象替换儿歌中小狗形象,加上动作表演儿歌。1、儿歌“小花狗与大石头”。2、故事袋(中有小狗、小兔、小猫、青蛙等)图片。一、出示故事袋,引起幼儿的兴趣师:今天故事袋中是哪个小动物要出来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呢?教师摸出小狗玩具:“哦是谁呀?小狗要和我们做游戏。”二、学习手指游戏“小花狗与大石头”,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1、教师手带纸偶边说儿歌《小花狗与大石头》边表演。2、幼儿练习儿歌:让幼儿和小花狗一起做游戏,教师一手握拳,一手做小花狗:“我的小花狗准备好了,你的小花狗准备好了吗?”检查幼儿是否已经准备好。3、幼儿表演手指游戏:“小花狗与大石头”。师:“和小朋友玩游戏,小花狗玩得很高兴。“谁想和小花狗一起表演?”(用“小花狗亲一亲幼儿”的方式表扬积极参与的孩子,激发所有孩子的热情。)9/9三、仿编儿歌,尝试将其他动物形象替换歌曲中小狗的形象。师:“小狗要休息了。我们让小狗回到故事袋里吧。故事袋里还有别的小动物也想出来和你们一起玩,谁来请他们出来?”(请一个幼儿来从故事袋里摸出一个动物玩具。教师示范用这个动物形象替换歌曲中的小狗来边玩边唱。如“一只小花猫呀,出来走走走。碰到大石头呀,跌个大跟斗。”)1、老师示范用这个动物形象替换儿歌中的小狗,来边说儿歌边做手指游戏2、师幼一起说替换后的儿歌,边说儿歌边做手指游戏3、再请幼儿来摸一或两次,大家一起进行替换或儿歌四、游戏“小花狗”,用动作表现儿歌。这首儿歌还可以用那些动作表演呢?回答问题后,教师做“狗妈妈”,幼儿做“狗宝宝”,玩游戏。五、结束语:小动物要回故事袋里休息了,下次在和你们一起玩好吗?
本文标题:拉大锯语言教案_拉大锯,扯大锯教案【通用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5767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