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 实用车间实训报告心得体会范文4篇
参考资料,不熬夜1/16实用车间实训报告心得体会范文4篇【预览】此例优秀文档“实用车间实训报告心得体会范文4篇”是由三一刀客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车间实训报告心得体会【第一篇】我于20xx年7月7日到xx公司实习。按照公司的安排,分配到米东事业部各个车间和处室进行学习。在这短短的三个月中,公司良好的的企业文化,员工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使我深受感染,很快就使我的学习、工作完成了一次大的蜕变,现将最近三个月的主要学习、工作情况和感受总结如下:经过事业部的安全培训后,我们按照培训计划首先进入烧碱车间学习。烧碱车间是事业部中条件相对艰苦,工作环境相对比较恶劣的一个车间,而这的学习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影像。其中,老固碱主要采用大锅熬制蒸发浓缩的方法,洋固碱采用降膜固碱方法,主要靠动力车间提供的中压蒸汽对自上而下形成膜状的烧碱加热,来自离子膜的32%烧碱通过i效蒸发浓缩器浓缩,浓度达到了39%,通过ⅱ效蒸发器浓缩为5%的浓碱,再通过ⅲ效蒸发器,浓度达到了62%,62%的烧碱进入最终浓缩器浓缩为%烧碱,最后通过闪蒸器浓缩为99%的烧参考资料,不熬夜2/16碱,即成品碱,同时产生32%、5%和62%的烧碱成品。我们在这的主要工作是把生产好的片碱通过半自动包装线运输到库房。开始我在生产线上负责码托盘,由于生产线是连续的,所有我们在上班的8小时的工作也是马不停蹄。清楚的记得刚开始上班时由于不适应,汗流浃背把工作服全都渗透了,而且流的汗直往眼睛里渗,也清楚的记得有多少次的筋疲力尽,但我们坚持下来了,在烧碱车间的一个月不仅仅是对我们体力上的锻炼,也使我们明白了很多。体会到了工作的不容易,父母挣钱的辛苦,也明白了工作并不是那么简单,不是大学一毕业就能过上舒服的日子,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奋斗和努力。经过烧碱车间,我们体力上有了一个很大的锻炼,接着我们来到了聚氯乙烯,如果说前面的锻炼只是一个体力上的磨合,那么现在的学习对我们是更大的一次考验。聚合车间包括聚合、干燥、包装工序以及空压站,凯膜生化和循环水。技术员首先给我们讲解了聚合的核心设备――聚合釜,聚合釜的控制要求是非常高,1号和2号装置的釜压都控制在.9mp左右,但是温度不同,1号的温度控制在℃,2号控制在℃,温度上下浮动在.2℃之间,在反应3min之后加入分散剂pva,引发剂ehpp,当压降.3~.8mp时加入终止剂,中途还需注水,作用是起到保持体积和降温的作用。由于专业的所限,使我们在学习工艺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接触都基本是一些从来没有接触过得一些东西,而且记忆量也很大,尤其是记pid图时,一幅图纸参考资料,不熬夜3/16上有很多的设备和几十个阀门,而每一个设备和阀门的位号及其管路的连接都要求清楚的记得,并且时间也有限,感觉很困难。有时一幅图纸我们可能要画七八遍才能记得住,白天由于时间有限,并且要转现场,熟悉设备及其管线,我们就经常利用晚上的时间来学习,学习工艺、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及其管路的连接。学习虽说是枯燥乏味的,但我们从来没有放弃,依然一步一步的走了过来,而我们也渐渐的明白了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在工作中不是学校学习所能学来的,而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车间实训报告心得体会【第二篇】20xx年3月11日正式在车间实习,转眼间,半个月的实习时间过去,这半个月是不同寻常的半个月,它是我离开学校后正式走向社会的半个月,也是我人生新起点的半个月;这半个月它不仅充满着对大学生活的美好回忆更充满着我对未来独立生活的向往与憧憬。首先非常感谢公司能够给予我这样一个进入公司工作的机会,在车间实习的这半个月,使我体会到了很多很多,也学到了很多知识,它承载着我们对过去的美好回忆,也承载着我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与更多的认识,尤其是在和车间师傅们一块相处的这段日子里使我受益匪浅,他们不仅给我们传授相关的生产技术知识而且也教会了我做人处事的方法,真的很感谢每参考资料,不熬夜4/16一位师傅,因为他们是我踏入社会的第一位老师。从三月十一号我进入车间的第一天开始,也许就注定了我与这些师傅们有一定的相识之缘,在车间的每一天他们不仅有一定的生产任务要去完成而且会注意着我的安全,提醒我不要碰这不要碰那,都很危险。他们原本可以为了自己的任务不理睬我,但是他们却时刻的关心我,当我向他们询问一些生产和产品的基本知识时他们总是在他们懂得了解的前提下给我耐心的讲解,借这样一个实习总结报告的机会我想表达对那些在生产一线师傅们的感谢:谢谢各位师傅们,你们辛苦了!第一个星期我被安排在硫化机安装组来进行第一阶段的实习,车间主任李师傅把我交给何师傅后就开始了我的第一天上班。第一天上班就发现师傅们和同事们平易近人很容易相处的,所以对工作基本上没有太多的心理压力。我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给接线盒接线,就是控制柜中的线连接到接线盒中。刚开始觉得挺有意思的,把线一个个的修剪好,并且套上各种不同的接头,刚开始,接线还十分生疏,线有的时候剪的长,有的时候剪的短,何师傅就耐心的指点我,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我已经大概了解了线的接法与流程。第二、三天的工作和第一天基本一样,只是接线的机器从接线盒改到了控制柜中。第四天何师傅带我去了钻孔区。给我细心讲解了钻孔的许多要领,并亲自演示给我看,然后,由我来自己操作,刚开始打孔的机器对于我来说太过笨重,一直参考资料,不熬夜5/16掌握不好,何师傅就耐心的给我指点,需要哪里用力,哪里不用力等等,就这样过了第四、五天。第二星期刚开始我被分配到电工房实习。这星期我的主要工作就的清洁机器,刚开始我以为这是一件小事情,清洁很简单的只要擦干净就好了。而教我的栾师傅却教会我许多东西,并且讲解了许多在硫化机中清洁的重要性,以及不清洁所带来的危害,这让我非常惊讶,明白了清洁的重要性。后来我又跟着车间的李师傅安装一些传感器的,李师傅开始的时候跟我说了许多这工作的危险性,让我明白其中的危险,并传授了我许多安全知识,和许多的要领,虽然我已经知道了许多安全的事情,但当爬上机器的时候,我还是很害怕的,站在离地面5米以上的机器上,心里也很紧张,李师傅就告诉我没什么的,还打趣说我们不是还有安全带啊。这个让我放松了不少。就这样结束了两周的车间实习。在车间实习了半个月,也了解了车间的基本情况,现借这一实习工作报告的机会提出我的一点问题与建议:1)遇到的问题这半个月的实习,我学到了许多东西,但是也遇见了许多的问题,下面简单的叙述下:a.对于接线方面,我还有许多不明白的地方,车间的线分许多种,至此我还是不明白线的选择与选择的规则,只能单参考资料,不熬夜6/16纯的照抄原有的线型。b.对于接线盒,我不大明白的就是接线盒的大小,以及其中端子个数的选择,大概多少个端子需要多大的接线盒。2)意见与建议我们车间的卫生真的不怎么样,打扫卫生的时候总是乌烟瘴气的,地面上的铁削都扫不干净。也没看到哪儿有车间值日表,好几次看到只有车间的李工拿着拖把在拖地。和其它的公司相比我们的公司是小了点,也应该向他们学习基层管理,学习他们的现场5s。其实领导们都知道都懂得,但我就是不明白为什么不做不严格要求员工。机器擦不干净。没有扫掉的切削液和铁削会锈蚀导轨,严重时一个晚上就能看到锈斑更不用说长时间了。以上为本人的几点建议与意见,由于我的阅历浅薄、考虑问题不全面如有不恰当之处,敬请原谅!车间实训报告心得体会【第三篇】我在公司的铆焊车间实习了3个月,今结合车间的工艺流程,对该车间的管理流程报告如下:该公司成立于六十年代,迄今已有四十余年历史。主要生产门机、塔机、启闭机等起重设备和水库大坝上用的闸门。公司共有员工300余人,占地150余亩,年产值6000余万元。有九个科室:行政办公室、经营科、后勤保卫科、劳资科、供参考资料,不熬夜7/16应科、生产科、技术科、质量科、财务科。四个车间:金工车间、钳工车间、铆焊车间、铸工车间,还有一个车队。名义上实现双休日,实际上常常加班,职工们过单休日的生活。三个月前,笔者进入了该公司的铆焊车间了解管理流程和工艺流程。该车间有82人,分6个班组:下料组、拼点组、焊接组、起重组、后勤组、油漆组。每个组有人数15-20人不等。车间每月完成吨位数在1200吨以上,产值在万以上。是全厂完成吨位和产值最高的车间。车间设主任一名,全面负责车间生产安全劳动纪律等各个方面的工作,另设书记一名,副主任二名,这四个职位是脱产的。另外设工会主席一名,团支部书记一名,妇女委员一名,都不脱产,与其他员工一样参加各自所在班组的生产劳动。工会、团支部和妇联很少搞活动。每个班组设组长一名,安全员一名,每个礼拜一早晨7:30---8:00,以班组为单位开安全会,回顾总结上礼拜的安全生产情况,有没有出事故或者事故苗头,为安全生产敲一下警钟。车间实现主任负责制。新工人进厂,先到劳资科报到,填写劳动合同,到仓库领取工作服等劳保用品和榔头扳手等生产工具。然后去车间,服从车间的调度,听候吩咐。这时候你就成为一名正式的公司员工了。每天上下班都由车间和班组考勤。若有私事须向车间请假。不再可以自由散漫了。在公司实习期间,也必须服从公司的规章制度与出勤制度。每个月公司都会召集生产会议,安排每个车间当月的任务。由生产科管理进度。参考资料,不熬夜8/16现在以生产一只大铁箱为例看一下这个车间是如何运作的。技术科给车间下发了一张图纸,要求用一公分厚的普通钢板做一只长宽高都是一米的大铁箱,与图纸订在一起下发的还有工艺流程卡。图纸上标明了这只大铁箱是做什么用的,是哪个工地上用的,用什么样的钢板型号等等,工艺流程卡告诉员工做这只大铁箱有哪几道工序、每道工序的先后次序、每道工序的工时数,工时是每个职工最关心的。因为工时越多则奖金越高。比如这只一米见方的铁箱的工序是从下料组到拼点组到焊接组再到油漆组。工艺卡上会标明下料5小时,拼点10小时,焊接组10小时,油漆5小时,合计需要30小时。首先由车间把图纸和工艺卡发到下料组,下料组拿到图纸后,组长把图纸交给具体负责制作的工作面,工作面的人员去供应科钢材仓库领钢材,用剪扳机或者乙炔割下6块1000100010的钢板,除去毛刺或者氧化渣,交给质量科的检验员验收合格后,下料组的任务就完成了。图纸、工艺卡和6块铁板由下料组交还车间,车间按照工艺卡上所写的工时数开给制作人员工时单。到了月底,职工把完成的工时数上报给车间,每个工时若是2元,下料组割了6块钢板,就是说,他们那个月月底可以拿到10元奖金了。然后车间把图纸、工艺卡和6块铁板交给下一道工序------拼点组,拼点组把6块铁板拼成一只大铁箱,这么大的参考资料,不熬夜9/16钢板一般凭手工的力气是不够的,这时候需要行车和起重工的配合,行车工和起重工属于后勤人员,他们不做工时,每月的奖金参照一线工人的平均奖金,再打一个系数。一线工人的平均奖金高了,他们也随之水涨船高。在起重工的配合下,铆工和焊工用焊机、榔头、角尺等工具,把6块铁板拼成一只大铁箱,质量科的检验员要来验收,看各个平面是否垂直。如果验收不合格,就得返工,返工没有工时的,还会受到车间扣款处罚。但如果不是由于制作工人的错误,而是本身图纸设计有问题的话,返工是可以追加工时的。等到验收合格了,又和下料组走一样的程序。然后转到焊接组,再转到油漆组。漆好后,就算完成了最后一道工序了,铁板就变成了铁箱。从以上的工艺流程我们来分析车间是怎样进行管理的。在车间与外部其他科室的关系上是这样的:在生产进度上车间对生产科负责,如果生产任务很繁重,生产科就会要求车间安排加班,生产科只管进度而不管质量,也就是对效率进行管理;在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上对质量科负责,每道工序完工之后,质量科都会对半成品进行检验,而不是等到产品制作完成后才去检验,质量科只管质量而不管效率;而车间必须既抓质量也抓效率。具体的制作过程由技术科给予指导,遇到技术上的难题向一线工人直接向技术科的工程师请教。每月月底,车间按照质量科验收合格的产品工时数,经生产科确认后,向财务科领取本月的工资奖金。参考资料,不熬夜10/16在车间的内部管理上是这样的:车间把生产任务安排给班组,班组再安排给工作面,
本文标题:实用车间实训报告心得体会范文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5953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