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安全社区安全社区概述全国安全社区促进中心◆安全社区的概念◆为什么建设安全社区◆安全社区的由来及其建设发展◆安全社区建设标准◆安全社区建设原则◆如何成为全国安全社区◆安全社区证后管理全国安全社区安全·健康·和谐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一、安全社区概念安全社区概念•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共同体。包括人口、地域及各种社会关系,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安全社区概念•安全社区是指建立跨部门合作的组织机构,并联络社区内相关单位和相关人员共同参与事故与伤害预防、控制和安全促进工作,持续改进地实现安全目标的社区。资源整合全员参与持续改进安全社区概念安全社区的理念与灵魂进行干预!!二、为什么建设安全社区每年因伤害死亡70-75万(占总死亡数11%)4000万人需要急诊/医治1000万人入院治疗200万人遗留功能障碍190万人终生残疾每年伤害的医疗费340-1170亿人民币中国•中小学生意外死亡100000人;家庭意外事故死亡50000~60000人;农业(农民)意外事故死亡10余万人;自杀行为200万起,自杀成功28万人;室内空气质量导致疾病死亡11万人;2010年,艾滋病——1000万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因跌倒发生的伤害人次数达到2500万;2000年后全国每年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在100000万上下,受伤人数500000左右;每年发生的重大食物中毒事件超过200起;近年来,全国刑事案件总量400万起以上,并呈上升的趋势。造成儿童伤害的主要原因:跌落动物伤害烧烫伤1-14岁儿童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溺水交通事故为什么建设安全社区中国每年至少有1千万儿童受到伤害;每年至少10万儿童因伤害而死亡;每年至少40万儿童因伤害而致残。为什么建设安全社区就像今天这样的寻常日子里,中国就可能有200个儿童溺死,死于伤害事故的儿童总数可能会超过300个。你能想象吗——那将是300场揪心的葬礼,300对悲痛欲绝的父母。而这一切,原本是可以避免的!!!——国际儿童安全联盟(TASC)主席皮特·彼德森就诊或休息安全健康和谐……安全社区建设为什么建设安全社区建设安全社区的目的:•提高全员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加强安全生产“双基”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类事故与伤害•推动社会管理创新人人都平等的享有安全与健康的权利以人为本安全健康持续改进和谐平等共建共享创新社会管理为什么建设安全社区马斯洛“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类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当我们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后,安全和健康保障就成为最现实、最引起关注的社会公共问题。2010与2008年相比:生产事故、交通事故、火灾事故、社会治安事故死亡人数分别下降33.9%、20.6%、44.4%、37.7%。其中,68%的街道、乡镇连续三年没有发生生产死亡事故,29.2%街道、乡镇连续三年没有发生交通死亡事故,85.4%街道、乡镇连续三年没有发生火灾死亡事故,73%的街道、乡镇连续三年没有发生社会治安死亡事故,安全促进效果十分明显。我国安全社区建设的模式是:政府主导安委办牵头多元参与联合共建。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社会管理创新要求:“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1.交通安全;8、学校安全2.消防安全;9、公共场所安全3.工作场所安全;10、体育运动安全4.社会治安;11、涉水安全5.家居安全;12、防灾减灾与环境安全6.老年人安全;7.儿童安全;三、安全社区的由来及其在我国的建设发展1975年安全社区的雏形诞生于瑞典一个社区,他们首先意识到伤害是公众安全健康的主要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依靠社区各部门及志愿团体的合作。这一社区制定了有针对性的伤害预防计划,包括宣传、教育、咨讯、监管及环境改善等环节。该计划实施后两年半的时间即见成效。该社区内交通伤害减少28%;家居伤害减少27%;工伤事故减少28%;学龄前儿童伤害减少45%.。而相邻的未实施伤害预防计划的社区伤害现象没有明显减少。背景历程1975年“安全社区”雏形诞生于瑞典Falkoping社区。1989年在世界卫生组织(WHO)第一届事故与伤害预防大会上,“安全社区”的概念被正式提出来,来自50个国家的500多名代表在会上一致通过了《安全社区宣言》。宣言指出:人人都平等享有健康和安全的权利1989年第一个国际安全社区在瑞典诞生;1991年6月第一届国际安全社区大会在瑞典召开受国际安全社区的启发,2002年我国大陆地区引进安全社区理念,3月份国家安监总局在上海召开全国安全社区研讨会,确定由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负责安全社区建设的推广、推进、联络、推荐、技术支持,并成立“全国安全社区促进中心”2004年协会组织北京、上海等一些地方领导和一些企业负责人结合国情就如何开展全国安全社区建设进行调研、讨论,确定了试点单位,策划方案、宣传发动,启动了全国安全社区的建设工作。2005年我国的安全社区建设纳入《安全生产“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安全文化建设纲要》,确定“十一五”期间我国大陆建成500个“全国安全社区”,有条件的省会城市和重点城市不少于10个的目标;2006年国家安监总局颁布《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我国的“全国安全社区”建设开始统一规范推进;2007年9月3日在沈阳召开首次“全国安全社区工作会”命名首批21个“全国安全社区”;2008年11月,在青岛召开的全国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会议,将安全社区建设推向了新阶段。2008年12月9日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正式成为“WHO社区安全促进合作中心”的安全社区支持中心2009年1月国家安监总局颁布《深入开展全国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2009年3月《安全社区评定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发布,标志着全国安全社区建设工作将更广泛深入、更规范地向前发展。2009年10月18日至20日第五届亚洲安全社区大会暨全国安全社区工作会在京召开,这是我国第一次举办国际性质的安全社区会议,我国安全社区建设工作受到国际方面的赞扬。为持续推进安全社区建设:◆2010年4月国家民政部批复同意“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成立“全国安全社区工作委员会”。◆该委员会是全国安全社区促进中心的工作机构,组织、协调、推动全国安全社区的建设工作。2011年10月,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入推进安全社区建设的通知》(安委办【2001】38号)要求立足促进安全发展,创新社会管理,推进安全社区建设。安全社区的发展及现状目前:我国有46个社区获得国际安全社区命名我国有289个社区获得全国安全社区命名我国有1394个单位正在开展安全社区建设。为持续推进安全社区建设:目前,成立了6个地区支持中心:北京支持中心——北京城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济南支持中心——山东济南市槐荫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上海支持中心——上海市安全生产协会大连支持中心——辽宁大连市安全科学研究院沈阳支持中心-——沈阳市安全生产协会潞安支持中心——潞安矿业集团的限责任公司城市社区---以街道为基本单位农村社区---以乡镇为基本单位企业主导型社区◆1989年在世界卫生组织(WHO)第一届事故与伤害预防大会上“安全社区”的概念被正式提出来。◆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的500多名代表,在会上一致通过并向全球发表了《安全社区宣言》。《宣言》宣布:人人都平等的享有健康和安全的权利(Allhumanbeingshaveanequalrighttohealthandsafety)★1989年第一个国际安全社区在瑞典诞生。★1991年6月第一届国际安全社区大会在瑞典召开;从此,每年召开一次世界安全社区大会。前年在韩国召开了第十九届国际安全社区大会,去年在瑞典召开了第二十届国际安全社区大会。WHO社区安全促进合作中心世界卫生组织将此中心设于瑞典卡洛林斯卡医科大学;为了获得各个国家、地区的支持和安全社区的传播,目前,该促进合作中心已在加拿大、澳大利亚、孟加拉国、挪威、中国、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26个“安全社区支持中心”,在全球设立了9个“国际安全社区认证中心”。安全社区支持中心的主要职责与工作:(1)协助世界卫生组织宣传、推广安全社区计划(2)通过提供技术咨询、知识培训、协助项目策划、提供各类资料等方式,协助社区建设成为符合WHO标准的安全社区(3)开展本国(区域)范围内的安全社区创建、运行经验总结,优秀项目的推广和交流活动(4)组织社区参与国际安全社区的相关活动(5)负责与世界卫生组织“社区安全促进合作中心”建立联系,推荐条件成熟的社区向其申报目前全球共有247个社区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国际安全社区称号分布于瑞典、澳大利亚、挪威、加拿大、美国、南非、奥地利、新西兰、韩国、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丹麦、捷克、芬兰、爱沙尼亚、波斯尼亚、以色列、越南、智利、伊朗、波兰、日本、塞尔维亚、秘鲁、德国、英国等地。。我国港、台地区◆香港职业安全健康局—于2000年引进安全社区计划—成为全球第六个安全社区支持中心—目前7个社区通过国际安全社区认证◆台湾卫生署与国民健康局—-2002年开始推广安全社区建设—阿里山等4个社区05年6月确认。—目前台湾共有18个社区通过国际安全社区认证四、安全社区建设标准安全社区建设标准安全社区标准一、WHO安全社区准则和指标——世界卫生组织社区安全促进合作中心二、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社区建设标准WHO安全社区的准则指标1)有一个负责安全促进的跨部门合作的组织机构;2)有长期、持续、能覆盖不同的性别、年龄的人员和各种环境及状况的伤害预防计划;3)有针对高风险人员、高风险环境,以及提高脆弱群体的安全水平的预防项目;4)有“以证据为基础”的安全促进项目;5)有记录伤害发生的频率及其原因的制度;6)有评估安全促进项目、工作过程、变化效果的评价方法;7)积极参与本地区及国际安全社区网络的有关活动。安全社区建设标准WHO安全社区的准则指标在总结安全社区建设和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世界卫生组织社区安全促进中心在上述7项准则的基础上,又在交通安全、体育运动安全、家居安全、老年人安全、工作场所安全、公共场所安全、涉水安全、儿童安全和学校安全9个方面分别提出了7项具体指标。4.涉水安全6.老年人安全8.家居安全7.儿童安全9.体育运动安全5.学校安全1.交通安全2.工作场所安全3.公共场所安全安全社区九项指标《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标准号:AQ/T9001-2006发布时间:2006年2月27日实施时间:2006年5月1日发布单位: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起草单位: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实施单位: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1安全社区创建机构与职责2信息交流和全员参与3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其评价4事故与伤害预防目标及计划5安全促进项目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工作场所安全;家居安全;老年人安全;儿童安全;学校安全;公共场所安全;体育运动安全;涉水安全;社会治安;防灾减灾与环境安全6宣传教育与培训7应急预案和响应8监测与监督9事故与伤害记录10安全社区创建档案11预防与纠正措施12评审与持续改进1.有安全社区建设领导机构,成员组成符合跨部门合作的要求,涵盖了辖区内主要相关部门、社会组织及其负责人,负责组织、协调安全社区建设和绩效评审工作。2.有符合社区实际情况的安全社区工作机构,成员包括相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单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社会组织代表、志愿者及社区居民等,负责组织实施安全促进项目。3.建立健全了安全社区建设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的工作制度,明确了其职责并认真实施。4.制定了长期和年度的安全社区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5.有必要的资金投入,保障安全社区建设顺利进行。自觉自愿原则资源整合原则全员参与原则持续改进原则两个硬性指标:1、社区持续地开展安全社区建设二年以上2、生产安全等四大类事故及其它各类事故与伤害连续两年控制在当地政府下达的考核指标内如何成为全国安全社区如何及时备案从协会网站()下载安
本文标题:安全社区综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602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