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安全社区要素实施要点
安全社区要素实施要点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陈文涛邮件:cwt123@vip.163.com内容引言体系建设十二要素要素解读及建设要点引言讲解体系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各要素和指标内容明确各要素的建设要点针对性建设从而符合标准要求体系建设十二要素及指标1.安全社区创建机构与职责2.信息交流和全员参与3.事故伤害风险辨识及其评价4.事故与伤害预防目标及计划5.安全促进项目6.宣传教育与培训7.应急预案和响应8.监测与监督9.事故与伤害记录10.安全社区创建档案11.预防与纠正措施12.评审与持续改进50项指标对12要素的诠释和细化,帮助理解安全社区标准;每一个一级评定指标设有若干个二级指标,共计50个二级指标。相对具体,操作性更强;为社区建设提供指引安全社区现场评定的主要依据策划•事故伤害风险辨识与评价;•风险控制策划;•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事故伤害预防目标及计划实施与运行•跨部门机构与职责;•教育与培训;•应急预案及响应等检查与纠正措施•监测与监督;•纠正和预防措施;•事故与伤害记录等评审与改进•安全目标及计划评估;•促进项目评估;•效果评估;•改进计划等PDCA模式安全社区核心要素及相互关系工作要素解读及建设要点要素一:创建机构与职责要点建立跨界合作的建设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设置没有严格的规定,应按照实际需求来设置规定其职责,包括制定规划、协调资源、实施安全促进、实施评估等;明确愿景和目标:中长期规划,对建设总体工作和年度实施工作明确职责、规定流程,提出保障措施。愿景与目标要点社区应明确安全社区建设工作愿景、使命和安全目标。愿景、使命和工作目标应切合社区特点和实际,反映需要优先控制的特殊风险,含义清晰明了,并被社区全员所知晓和理解,便于集中整个社区的力量开展建设。愿景:社区的前景和发展方向(与安全相关)高度概括的描述,是社区规划者头脑中的概念,是社区负责人或上级政府对社区未来的设想。是对“我们代表什么”、“我们希望成为怎样的社区?”的持久性回答和承诺。某大学城的安全社区建设愿景是:建设宜居、宜业大学城。使命:社区对安全促进的理念。使命为社区确立了安全促进的指导思想、原则、方向等,例如把安全社区建设作为民生工程、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一把手”工程等予以推进。总目标:事故伤害率变化、重大风险的控制及“两高一脆弱”问题的解决、安全促进工作覆盖面、建立工作机制。跨界组织机构设计跨界组织机构一般可以分为领导层(安全社区促进委员会)、协调层(创建办)和执行层(工作组和项目组)三个层次领导层负责整体建设工作,为建设工作提供人、财、物保障建设办是建设工作的协调层,负责统筹协调建设工作,在建设工作中,并不是所有的工作都由建设办来具体实施,最重要的是建立工作机制,统筹协调。工作组和项目组属于执行层,就是干具体工作的,策划和实施具体项目的。建立组织机构之后,要明确责任和工作程序。跨界组织机构设计领导层:成员无明确界限,但是社区领导、职能部门、辖区重要单位等应纳入,明确其职责并建立相应工作机制。是一个非常设机构,其构成应基本涵盖社区内各类资源。上级(区县)职能部门领导等也可以纳入协调层:负责建设工作的日常管理工作以及与各工作小组的联络和协调工作。依托安监科、综治办等成立,并在相关重要部门设立联络员。建设办核心的作用是统筹建设工作。建设办的设置也应是跨界跨部门的。执行层:工作组和项目组。先按照安全领域或类别设定工作组,负责本领域的安全促进工作,其成员应涵盖与本领域安全工作相关的部门和机构,包括牵头部门、实施部门等。其次是在工作组下,针对具体的事故伤害问题,再设立若干个项目组。也可直接设置项目组家居安全工作组下设燃气安全项目组、动物咬伤预防项目组组织机构示意图工作实施方案全面、概况地描述社区的状况、安全体系,包括建设工作愿景、使命和目标、覆盖范围,明确需要控制的特殊风险;跨界机构设置;社区如何实现准则的要求、相关职责;建设工作重点和步骤;建设工作保障条件等。核心内容是描述如何满足建设工作的基本要求。此内容之前是领导机构的启动建设安全社区项目决定、建设愿景和目标等。此内容之后是附录,一般包括组织机构图、功能分配表、工作进度表。年度计划是每年的工作计划,是实施方案的分解。每年对工作目标完成效果进行评估考核,依据评估考核结果,及时调整工作目标和指标的实施计划,也是年度评审的重要内容要素二:信息交流与全员参与要点相关安全信息的传递、公共有渠道交流沟通的内容:各类事故与伤害信息、安全诉求及合理化建议沟通的渠道和方式:充分利用现有载体和平台:热线电话、网格化管理平台、群众诉求工作站,体现沟通效果,确保事事有回音动员和发挥社会组织、群众组织及全员参与、承担安全促进工作:辖区志愿者队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专业化组织提供各类服务等要素二:信息交流与全员参与要点建立内外信息沟通渠道,明确负责或参与机构与职责,规定各类信息交流渠道和工作机制,包括对象、内容和方式;明确各志愿者队伍的工作职责、活动方式等内容并开展工作通过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运作,积极拓展社会组织和群众自组织融入创建工作的参与空间;拓宽全员参与渠道,提升居民参与度把安全建设延伸至家庭,深化社会建设要素二:信息交流与全员参与示例:社区工作者民情日记收集空巢老人安全需求;通过安全信息(事故、伤害)公告台、治安晴雨表(火情、煤气泄露、当前防范重点、诈骗、伤害、偷车、入室盗窃、治安案件、刑事案件等等)向公众传达事故与伤害信息;利用社区报纸、网站等媒介来宣传交流项目开展情况;通过隐患举报热线来收集居民发现的隐患等。要素三:事故风险辨识评价理解要点社区安全诊断(基本情况调查、事故伤害调查、风险辨识评价)辨识评价的目的:摸清各领域的基本情况、明确各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及这些问题的基本情况)根据安全诊断的目的选择评价方法:安全检查表法、问卷调查、专家经验法等辨识评价的范围:全覆盖,但不是需要全方位精细掌握;定性判断一些问题尚不需要关注要素三:事故风险辨识评价建立安全诊断机制,动态开展走一走,看一看,聊一聊:确定各领域的基本情况及重点难点问题(需要什么方法?)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调研或调查摸底,全方位掌握特定问题分布状况(从人、机、环境等方面摸清底数)(需要什么方法?)从粗到细,由浅及深:家居安全-燃气安全-老旧小区燃气安全-具体状况要素三:事故风险辨识评价社区安全诊断,是运用“安全社区”项目管理模式的现况安全调查和安全信息监测手段,对既定社区相关安全方面进行全面的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做出普适价值的综合判断,以得到主要或需要优先解决的不安全问题的过程。侧重从社区整体上的诊断评价,和企业里的风险源辨识评价存在差异要素四:事故伤害预防目标计划要点目标和计划的关系:目的地和路径选择目标类型:风险控制目标和伤害控制目标、工作目标等计划:安全工程3E原则、事故伤害预防5E策略要素四:事故伤害预防目标计划建设要点摸清各领域基本安全状况及各重点难点问题的分布状况,作为目标计划的“基线”,包括各类事故伤害指标情况;在了解基线的情况下,针对性制定目标计划依据事故伤害预防计划策划项目要素五:安全促进要点安全促进方式的选择:基础管理与项目促进项目策划与实施项目措施的选择项目评估类型与方法要素五:安全促进社区事故伤害问题众多,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比较轻微、也不常见即使发生后果也不严重的安全问题,在工作安排中可以放在“次要”的位置;另一种是比较严重的安全问题,即比较常见或很少发生但一旦发生后果很严重,例如重大危险源,需要放在“优先”的位置。按照问题的严重程度,可以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划分为两种:基础管理和项目控制,体现重点问题重点解决,兼顾一般风险的管理的工作思路。要素五:安全促进安全基础管理属于经常性或日常工作中一般性的安全问题或零散的需求,或较常见的安全问题,只需要完善安全基础管理,强化法律法规的落实、落实上级单位的管理要求,明确风险控制方法。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健全安全管理网络,建立完善安全管理队伍,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开展隐患排查、专项治理、改善基础设施、开展公众安全教育等。类似于我们所说的“日常巡查”。其核心是做到有健全的安全管理网络和队伍,各类安全的五级五覆盖、实现“一事一主管、事事有人管”,对一般的风险或相对“次要”的问题也采取了措施,同时建立相应工作机制,避免问题的严重度上升。要素五:安全促进安全社区里的“安全”问题,不是结构清晰和简单的安全问题,而是需要系统策划才能解决的安全问题。针对的是在社区诊断基础上明确需要优先解决的安全问题类似“专项治理”,即问题严重到一定程度了,就需要调查摸底,针对原因采取策划,并制定工作计划、评估效果。法律法规:对于违反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中强制性规定且较为普遍的;上级政府的重点工作要求。事故伤害风险程度:重大危险源;结构简单但是大量或普遍存在的安全问题或较为突出的安全问题(与该事故伤害相关的危险因素分布广),例如,居家燃气安全问题。公众安全需求程度:较为普遍的需求要素六宣传教育与培训要点不同类型人群培训全覆盖;都有渠道和平台强调社区负责人和骨干要熟悉理念和方法特别强调从业人员的职业安全健康教育考虑各类人群的需求和特点,选择方法:农村型社区的宣传可以多采用社区广播,安全培训班,路演讲座等人员安全技能培训要素六宣传教育与培训明确针对各类人员宣传培训教育的工作职责培训需求识别:了解现状,识别需求,明确差距,针对性弥补制定计划并实施:应在现状的基础上,制定培训工作目标和长远规划效果评估与改进:效果检查形式各单位应结合实际情况,例如居民安全培训可以采取安全知晓率调查针对性培训,提升居民安全素质;充分利用现有平台(居家大讲堂、宣教基地)有计划推进。要素七应急预案与响应要点应急针对对象:较重大突发事件;根据风险评价结果确定辖区内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及风险,确定优先应急对象;应急的层次有可操作性的应急计划:预案的类型有完善完好的应急设施:重点考虑大型、重要设备设施有专兼职应急队伍社区成员具有应急互救技能外援的获得要素七应急预案与响应要点应急能力需求分析:需要哪些?应急能力评估:有哪些?满足应急能力需求要素八监测与监督就是监督和发现各类问题,包括隐患、项目的执行偏差、事故伤害数据趋势异同监督的类型:行政、公众和媒体监督监测的范围:重点针对伤害监测要有安全监督机制和队伍,健全的安全管理网络建立各类事故伤害监测途径和方法要建立公众监督机制和途径:“市民有奖监督”监督的方法:风险评价、知晓率调查、项目进度评估等要素八监测与监督要点建立各类监督机制,明确监督的对象、职能部门、工作程序、频次,建立各类监督队伍;合理布置事故伤害监测点,构建事故与伤害监测网络充分利用现已有的载体和平台:“媒体进社区”事故伤害监测网络要素九事故与伤害记录对事故伤害记录内容的管理要求,记录内容要充分并具有可追溯性,能够为分析问题提供足够的信息量;要求规范格式,保存时间不少于5年事故与伤害记录的基本信息包括:受伤者信息、受伤者的补充信息和伤害基本信息。最低要求:工作场所、消防、交通、社会治安事故记录;有条件的地区要求有居民伤害监测记录并开展持续有效的分析要素九事故与伤害记录要点建立并明确各类事故伤害记录的渠道,明确伤害记录的部门、内容、流程;对各类事故伤害信息定期统计分析,发现规律,针对性开展工作;制定事故与伤害记录管理办法,明确不同伤害记录的标识、收集、储存、保管和处置等要求年度事故伤害记录报告说明:事故伤害起数、死亡人数、重伤轻伤人数标注清楚;交通事故分为一般程序事故和简易程序事故;消防分为火灾、火情和火警;社会治安分为治安案件或刑事案件;或只标注可防性案件;数据的含义标注清楚,统计口径应一致要素十创建档案要点重要信息和痕迹需要保留档案形式不做规定和要求档案管理尽量沿用
本文标题:安全社区要素实施要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602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