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 2024年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活动方案(案例)【热选8篇】
1/222024年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活动方案(案例)【热选8篇】“方”即方子、方法。“方案”,即在案前得出的方法,将方法呈于案前,即为“方案”。方案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方案。以下是网友为大家分享的“2024年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活动方案(案例)【热选8篇】”,供您参考阅读参考下载。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活动方案【第一篇】设计思路:1、离园时旭旭常去厕所借故到门口张望,被保育老师领回来。2、我班幼儿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和音乐表现力,能够通过音乐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情感,所以此活动会让象旭旭这样的幼儿通过音乐感受离开亲人的悲伤,从而自觉遵守规则,懂得不随意离开成人,并获得有益的音乐经验。活动目标:1、能感受、表现歌曲的断顿与连贯。感受、表现强与弱。学会运用“男声”“女声”、“齐唱”等演唱处理方式表现歌曲的形象和感情。2、能运用有关声音表情的知识、技能来表现同情与关怀、勇敢与热情两种不同的情绪。2/223、学会使自己的心情、歌声与大家相一致,共同体验和表现歌曲的音乐形象。4、懂得不随意离开成人。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活动准备:1、关于小花鸭图片两副。小兔、乌龟一只;圆、三角形各一个。2、活动前:续编故事,学习歌词。(1)出示池塘边柳树下小花鸭离开妈妈伤心的图片,引导幼儿编出第一段歌词。(2)出示鸭妈妈与孩子拥抱的图片:是谁帮助了它?假如你帮助了小鸭子,当你看到小鸭子和妈妈亲切拥抱在一起时,你心理的感受怎么样?引导幼儿续编出第二段,第三段歌词,并统一一种歌词。(3)以节奏歌的形式把歌词念熟。活动过程:1、出示小花鸭离开妈妈的图片。引导幼儿想象讨论,假如自己是小花鸭,离开妈妈以后心情会怎么样?出示图片2、假如又见到妈妈你会怎样的心情。2、学习按音乐的节奏朗诵歌词。重点在一、三段中要求幼儿朗诵时尽量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形象。提示:(1)“离开妈妈时用什么语气朗诵?声调应该怎样?朗诵速3/22度年应该是什么样子?用什么样的声音好听?你的表情会怎样?”(2)小朋友勇敢的救小鸭子你会用什么声音来说?表情什么样子?(3)“鸭妈妈突然见到自己心爱的宝贝用什么样的语气朗诵?声调怎样?用什么样的速度和声音来说?表情怎么样?”3、用两种不同的情绪弹奏歌曲的曲调各一编,请幼儿指出每一遍各适合哪段歌词内容的,并鼓励幼儿说清楚选择的理由。不告诉幼儿对否。4、请幼儿集体先随琴声将歌词填入曲调唱出。5、处理歌曲:(1)教师用慢的、连贯的和快的、断顿的唱法分别示范第一段的第一句,请幼儿讨论那种唱法更适合表现第一段歌词的感情?边出示小兔、乌龟表示快慢,出示圆、三角形表示连贯断顿,请幼儿用图片选择唱法,理解第一段歌曲。第二、三段的作法类推。指导幼儿练习使用两种唱法演唱各段。鼓励幼儿边唱边体验小花鸭的心情,力求追求更好的表现效果。6、请个别幼儿轮流唱一、三段并说出处理的理由、老师接第二段。依次请男孩子和女孩子轮唱,或一个孩子更轻、更柔的唱第一段,集体勇敢、坚定、响亮、欢快的唱,感受第二、三段。不停的变换分组的方式轮流对唱表演使幼儿充分表现歌曲,感受乐曲的快乐。活动建议:活动在幼儿有一定的歌曲节奏、速度、音乐表现经验基础4/22上进行,选择短小有特点的小歌曲分别感受软软的连连的、慢慢的、快快的、跳跳的节奏及感受音乐的感情用动作、表情、及图片等形式表现出来,以丰富幼儿的经验。活动延伸:1、玩编一编画一画的续编游戏,感受更多的互助与关爱。2、请幼儿按照自己创编的歌词,给幼儿演唱,鼓励幼儿互相学习新歌词、一起合作轮唱,感受合作及轮唱歌曲的魅力。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活动方案【第二篇】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歌曲旋律特点,感受歌曲中特有的京剧韵味,并学唱歌曲。2、学走小碎步,初步学会用动作,表情来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3、激发表现欲,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活动准备:1、幼儿已有捡豆豆的意识和亲身体验。2、红豆豆、绿豆豆各54份,小竹篮或塑料篮54个,盒子6只,筷子54双。3、歌曲录音磁带,录音机活动过程:5/22一、游戏:挟豆豆。1、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豆宝宝,他们想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你们愿意和他们一起玩吗?(喂瓶娃娃吃豆子,挟豆子比赛)2、游戏:挟豆豆比赛。(1)幼儿自由组合分成六组,每组幼儿将盒子里的红豆豆、绿豆豆,用筷子挟到篮子里,谁盒子里的豆豆先挟完,那一组就表示先赢。(2)幼儿自由组合进行比赛。咦,桌子上和地上怎么有豆豆粒啦?豆豆掉下来应该怎么办啊?(捡到篮子里)(这咦环节通过挟豆豆比赛,引出捡豆豆的动作,喂下面的环节打下良好的铺垫)二、欣赏表演,感受旋律1、老师刚才把小朋友们捡的豆豆的动作编排了一个歌表演,你们愿意看一看,听一听吗?2、幼儿边听音乐边看教师的歌表演。3、这首歌曲好听吗?旋律听上去怎样?表演中,我在干什么?(这一环节,幼儿在欣赏歌表演的同时,能有效的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开阔幼儿的音乐视野,提高幼儿的音乐听觉能力)三、欣赏并理解旋律,师生共演。1、这首歌的音乐和我们平时听到的音乐有什么不同?你最6/22喜欢歌曲中的哪一句?(教师在表演的同时鼓励幼儿模仿)你觉得哪个动作表演的十分有趣?(教师带领幼儿根据歌曲的节奏练走小碎步)2、师生随音乐共同表演。(这一环节中,歌表演也是向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幼儿通过歌表演,提高音乐素质,并能从中体会到对生活的感受与理解,抒发情怀,愉悦身心)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方案4活动目标:1、能随着音乐的节奏大胆地用身体表演,体验活动的快乐。2、对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及功能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知识。活动准备:音乐活动过程:1、欣赏音乐师:听完音乐,小朋友想干什么?有没有想跳舞的感觉?2、和幼儿探讨跳舞时我们的身体部位可以做那些动作如:脚可以踢、踏、跳等,手可以摆、举等7/223、引导幼儿观察、模仿各种跳舞的姿势4、鼓励幼儿随音乐节奏用身体大胆表演(1)引导幼儿随着音乐节奏用身体各部位做动作,如:头部随节奏上下左右摇摆,手臂模仿画大小圆圈等(2)引导幼儿利用身体各部位配合节奏发出不同的声音,如:手、踏脚(3)幼儿随着音乐自由舞动身体,要求当音乐停止时立刻找一位幼儿合作,用身体的某一部位做一个动作,如:头对头,肩碰肩等(4)鼓励幼儿随音乐节奏用身体大胆表演各种姿势5、播放柔和的音乐,带领幼儿做舒展的四肢运动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活动方案【第三篇】活动目标:(1)初步启发幼儿,会主动地情绪高涨地创编《快乐糖舞》的动作。(2)体验与同伴一起跳舞的乐趣。(3)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4)经过舞蹈活动促进全身运动。(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活动准备:各种各样的糖的道具、录音机、录音带活动过程:8/22一、入室:律动《小汽车》小司机开车时要看清指挥开车或停车二、练声:歌曲《好吃的食物》能用自然的声音唱歌三、创编舞蹈《快乐糖舞》(1)复习:《快乐糖舞》(2)幼儿创编糖舞的新动作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在老师的启发下并接图片创编“自转”、“四处游动”等……动作。(3)教师和幼儿们一起听着音乐学习新的舞蹈。(4)小朋友门听着音乐自由的表现(5)请个别跳的好的小朋友出来表演。(6)将新的动作连起来,完整地练习一遍。(7)让小朋友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新的《快乐糖舞》。四、音乐游戏:《炒豆豆》能按着音乐的快慢做出炒豆豆的动作。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活动方案【第四篇】活动目标:1、在有趣的音乐故事中,听辨节奏的快慢与强弱,体验用响板表现小蚂蚁的快乐。2、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3、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9/22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活动准备:1、小蚂蚁教具、响板、教学课件及音乐。2、幼儿对小蚂蚁的生活习性有初步的了解。活动过程:1、手指游戏:小蚂蚁爬呀爬重点:有节奏的听着音乐爬爬玩玩做游戏——歌表演:蚂蚁搬豆师:老师带你们到森林里去散散步,我们把自己变成可爱的小蚂蚁好吗?蚂蚁的头上有什么的啊?(播放音乐)——出示小蚂蚁,听着音乐做律动小游戏“小蚂蚁爬呀爬”师:你们看看,我的小蚂蚁是怎么和我做游戏的?它在哪里爬呀?——教师和幼儿一起游戏。还想让小蚂蚁爬到你身上的哪些地方去?小结:我的小蚂蚁是听着音乐,一步一步往前爬的,不快也不慢,孩子们,跟上喽。2、拍拍玩玩:出门找食物重点:情景中用响板表现快和慢的节奏。——听蚂蚁的脚步声。幼儿听听说说,分辨声音的强和弱。出示两种乐器:大鼓和响板。“听听这是谁的脚步声。为什么?”小结:原来响板的声音和小蚂蚁的脚步声有点像,小小的,轻轻地,你们听小蚂蚁高高兴兴的出门找食物去了......10/22——幼儿拿起响板和教师一起听着音乐演奏,快快的,欢乐的。——故事继续讲述:幼儿在情景中听辨上行和下行的音乐,并使用响板听着音乐表现蚂蚁快快慢慢的脚步声。——观看媒体:小蚂蚁发现什么啦?幼儿使用响板表现蚂蚁爬树的脚步声。——小蚂蚁你们找到豆豆了吗?找到什么豆豆呀?幼儿和老师一起听着音乐把豆豆搬回家。用响板快慢交替的演奏表现故事情景。——该游戏可视情况反复玩一次。教师注意提醒孩子“小蚂蚁要慢慢走哦,听着音乐一步一步走,别让身上的豆子滚落下来哦”3、音乐游戏:搬起大饭团——猜猜看看,小蚂蚁发现了什么?观看媒体:局部——整体——结合媒体变化,教师用响板表现,小蚂蚁叫伙伴搬饭团,伙伴越来越多,脚步声越来越响的故事情节。——那么大的一个饭团我一个人搬不动怎么办呀?——听辨,听听我的朋友是不是来得越来越多了?教师与幼儿一起把饭团搬回家。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活动方案【第五篇】活动目标:1、在打击乐活动中感受与同伴合作演奏的快乐。11/222、结合动作总谱学习用身体动作表现乐曲。3、初步尝试使用不同乐器合作一致地进行演奏。活动准备:1、动作图谱一张;乐器:响板、碰铃、铃鼓若干;乐器声音卡四张;2、幼儿分三组,座位为马蹄形,乐器先放在幼儿椅子底下。活动过程:1、幼儿听音乐《小红帽》进入活动,初步感知音乐。2、结合图谱,幼儿学习身体动作,进一步感受理解音乐结构。(1)教师:刚刚我们听到的是什么音乐?听到这首音乐,你心里感觉怎么样?张老师听到这首音乐也感觉很快乐,我还把我的快乐画下来了,你们想看吗?(2)教师听音乐结合图谱,完整做身体动作。教师:用图画的方式来表现音乐,这叫图谱。你在图谱中发现了什么?这些图画表示什么意思?可以怎么做动作?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3)幼儿集体看图谱做身体动作,教师哼唱。(4)幼儿集体随音乐看图谱做身体动作一遍。(5)幼儿分三组随音乐做身体动作。第一组跺脚,第二组12/22拍手,第三组摇手、拍手。(重点指导第三组幼儿学习最后两乐句的摇手、拍手。)3、出示乐器,学习乐器演奏,进一步感知表现音乐。(1)出示乐器:响板、碰铃、铃鼓。知道其名称和演奏方法。教师:小朋友们玩得很开心,小乐器也想出来玩了。看看,这是谁?它可以怎么演奏?(2)出示乐器卡,贴到图谱相应的地方。(3)教师哼唱,带领幼儿分组徒手演奏第一遍,重点指导铃鼓组的幼儿学习摇奏和拍奏的方法,并弄清楚什么地方摇奏,什么地方拍奏。(4)教师哼唱,幼儿分组徒手演奏第二遍,重点指导乐曲最后一句三种乐器的齐奏部分。(5)发放乐器,幼儿听音乐演奏乐器第一遍,提醒幼儿注意乐器的使用规则。(6)幼儿听音乐看指挥演奏乐器第二遍,提醒幼儿注意看教师指挥。4、幼儿有序地收拾乐器,结束活动。活动延伸:教师引导幼儿换组,交换乐器演奏乐曲。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活动方案【第六篇】活动目标:13/221、通过游戏使幼儿熟练掌握双脚蹦跳步、单脚蹦跳步、踵趾小跑步(以下简称“三个舞步”)。2、培养幼儿创编舞蹈的兴趣及自觉遵守游戏规则的良好习惯。3、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4、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5、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
本文标题:2024年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活动方案(案例)【热选8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6057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