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中班数学海底世界教案【热选5篇】
1/23中班数学海底世界教案【热选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网友分享的“中班数学海底世界教案【热选5篇】”,欢迎参考下载分享,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中班数学海底世界教案【第一篇】(一)请对下面这个教学游戏活动设计进行分析年龄班:中班活动名称:幼儿园教学游戏活动设计—绘画《海底世界》活动目标:1.通过游戏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2.让幼儿通过观察画面,能够画出观察到的内容。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能力。活动流程:1.教师用游戏的口吻对幼儿说:小朋友,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老师要带小朋友一起坐火车去看海底世界,高兴不高兴?2.老师当火车头,小朋友一个拉着一个当火车车厢,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开火车去看海底世界。(在活动室绕几圈,嘴里发出“呜-呜-的声音)。3.在活动室绕几圈后,停在一块黑板前,教师对幼儿说:2/23海底世界到了,请小朋友下车。(教师将遮盖在预先画好的一幅海底世界画面上的布子先开)哇!小朋友你们看,海底世界漂亮不漂亮?4.请小朋友观察海底世界(教师画的海底世界图片)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最喜欢什么小动物?请小朋友用各种手势或身体动作给海底世界的小动物拍照。5.教师带着小朋友坐火车返回幼儿的座位。请小朋友给海底世界的小动物洗照片。怎样才能洗出来呢?请小朋友将你观察到的海底世界里的小动物画出来,看哪位小朋友画的快又多。6.请小朋友坐上火车将照片(幼儿绘画)送给海底世界的小动物,好吗?活动结束。分析:结合幼儿游戏特点及游戏对幼儿的发展价值,对以上活动设计进行分析。(二)活动设计:请您将以上活动进行修改重新设计或按自己的意愿设计一份幼儿游戏活动教案,要设计成真正符合幼儿游戏特点的游戏活动。游戏活动类型不限。提交要求1.希望能谈出幼儿游戏特点和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能结合游戏特点和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来阐述是不是游戏活动的理由。2.希望从活动设计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游戏方法的选择、活动流程设计、教师提问等方面进行分析。3/233.无论是修改的活动设计还是新设计的活动教案必须是游戏活动,游戏活动类型不限,要标明您设计的是哪一类型的游戏活动。中班数学海底世界教案【第二篇】《海底世界》是1常识性课文,主要说明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如何让学生认识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呢我认为可以采用比较法进行教学.比较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海底世界》正是运用比较等方法介绍海底的景和物的.海底的宁静和黑暗,学生不易体会到,更不易认识深刻.课文把海面和海底作比较,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由已知到未知,清楚地介绍了海底的静和暗.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认真读描绘海面的句子,想自己见过的情景,对比想像大海的深邃,海底的沉积和漆黑.海底的各种声音是一个谜团,学生难以想象,猜解和区分.课文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列举出来,每句又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对声音进行了描摹.这样,海底各种动物发出的不同声音就介绍得一清二楚.我在教学时,抓住这四个句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情感体验,让学生模拟一下蜜蜂嗡嗡,小鸟啾啾,小狗汪汪和打鼾的声音,比较他们的不同,从而想象出海底动物发出的各种奇异的声音.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使学生深刻地了解了文章所4/23描写的内容.课文第四段介绍海底动物的活动方式.其中介绍海底动物的行进时,用速度很慢的海参和速度很快的梭子鱼作比较.到底梭子鱼的速度快到什么程度课文又用火车和它作比较.课文第五段介绍海底植物,用最小的单细胞海藻与最大的海藻长度作比较,具体说明了海底植物大小长短的比较.由此可见,通过比较可以帮助学生认识海底世界的景物.教师要牢牢把握住每段内容中的可比较之处,启发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想象海底的景色,了解海底的物产,体会这样写的好处,获得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这样一个认识,进而使学生产生开发海底物产,造福人类的理想和志愿.我运用了比较的方法,进行了本课的教学,效果是明显的.我认为这也符合作者的思路,使学生不但了解了有关海洋的知识,还向学生渗透了读文章可以用比较的方法.(要视文章内容而定)当然,这节课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如:学生对大海还很陌生,教师可以用课件进行辅助教学,等等.以后,我要努力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去做,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教学效果更加显著.海底世界教学反思案例:(点击)第二节:交流(1)为什么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2)为什么阳光射不到海底,但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请用因为……所以……回答(点击5/23第八章,看图:会发光的鱼)(回第七章)(点击)第三节:交流:读句子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1)照样子写一写.例:蜜蜂(嗡嗡)小狗()小鸟()小猫()_____()*小羊咩咩小鸭嘎嘎(呷呷)*(点击出答案)(2)完成填空:猴山上的猴子真可爱,它们有的用尾巴勾住树枝荡秋千,有的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有的还_____________.面向全体加分题)请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还……说话.(回第七章)第四节:交流:(1)比较句子,说出哪句好,为什么海里的动物,人们已经知道的有3万种.海里的动物,人们已经知道的大约有3万种.(用上大约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为准确.)点:完成表格(词句活动室2)(回第七章)(点击)第五节:(1)海底有_______,有_______,也有_______和______.(2)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是___________,地球上最长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点击答案)(点两张图片)(点击)第六节:交流:(1)从第六节中找出一对同义词()——()(2)海底蕴藏着丰富的()()()()和().(点击出答案)(回第七章)6/23(点击)第七节:用—划出描写景色奇异的句子.用划出描写物产丰富的句子.(板书)反思一,情境设置,要结合自身特点课文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深入体会海底世界的奇异之美,本人教学时特设计了假如我就是小学二年级的山里孩子,从没去过海,从没见过海这么一个角色,用以疑问的方式向学习中的学生适时提问,以达到理解和体会课文奇异的特点.但因本人性稳,太成人化,没有接近孩子的生活和语言,故在扮演这一角色时,未做到入情入境,以致虽设计这个角色,但效果不好.可见,与孩子打成一片,与孩子共呼吸,共命运,才能更好发进行课堂交流.二,研读课文,要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在教学找出中心句时,因时间仓促,本人未能在学生深读课文的基础上,就让学生去找.结果大部分学生找不出海底不但景色奇异,而且物产丰富,以致课堂一开始就出现冷场.当然,从另一个方面也反映也学生对过渡句的把握,还没有很强的敏锐性.三,归纳总结,要在分析的基础上在引导学生归纳暗中有光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只是在学生整体感知是基础上就开始,没有让学生在充分朗读和体会有关句子和段落后进行.故此,学生在归纳时,显得很茫然,无法准确地把握特点.也可见本人在平时的教学中,对这点有所7/23忽视.因此说,这次的公开课对我来说,是一次很大的提醒,以后可绝不能出现类似的错误了.中班数学海底世界教案【第三篇】作者:双剑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能根据问题的提示理解长句与难句的意思;会背诵第2自然段。2、初步学会按事物的几个方面来分段的方法,能抓住过渡段来研读全文。3、能获得有关海底的一些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大海秘密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初读课文,学习“景色奇异”一部分。教学重点: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分段,读悟1、2自然段。教学难点:能仿照文中的句子说话;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海底景色的奇异。教学过程:一、读解课题,激发情感1、“海底”后面加上“世界”说明了什么?2、看录像进一步理解课题。看完录像你最想说什么?和大家交流一下。8/23二、整体感知,给课文分段1、自由读课文,把字词读准,把句子读通。读完后,把最长、最难读的1—2个词句找出来,多读几遍。2、再读课文,找出文中最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段落,用“~~~~~~”划起来。3、抓住过渡段给课文分段。三、体会海底景色的“奇异”1、理解“奇异”的意思。2、读1、2自然段,用心体会,把你体会到特别“奇异”的地方找出来好好读一读,说说奇异在哪里。3、交流板书:暗——光静——动(1)换词理解“波涛澎湃、依然”(2)通过思考括号里的问题,理解句子的意思。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深海里的光点,是怎样形成的?)(3)朗读理解“窃窃私语”。四、说话训练,进一步感悟海底的“奇异”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23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学习第二部分“物产丰富”,总结全文。教学重点:合作学习第4自然段,知道各种动物的活动方式,了解海底物产的丰富。教学难点:自主选择学法学懂第4自然段,培养学生热爱和探索大自然的情感。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在哪里?2、齐读1、2自然段。二、整体感知4、5、6自然段。1、自由朗读。把课文中写到的具体的物产名称用“——”划出来。2、给物产名称归类海参海藻煤乌贼天然气铁石油贝类章鱼梭子鱼10/23三、研读第4自然段。1、自由读。想想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划出。2、讨论学法抓住“海底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式”我们可以运用哪些方法学懂这段话?讨论得出:(1)画表格;(2)出练习;(3)提问题;(4)有感情的朗读;(5)(略)3、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与选择同一学习方法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4、运用所选的方法先自主学习,再小组合作交流、学习。5、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6、朗读全段。四、略读5、6自然段。1、自由读。看看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自己能学懂的地方,有感情地把它读好。2、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推荐课外资料。你还了解海底的哪些知识,你是从哪里了解到的,介绍大家去读一读。五、总结全文。11/231、有感情地自由朗读全文。2、写话练习,深化情感学了课文,听了同学们的介绍,你有什么想法,写下来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六、巩固练习。选做作业本中的作业板书设计:暗——光景色奇异静——声物产丰富动物海参、梭子鱼、乌贼、章鱼、贝类植物海藻矿物煤、铁、石油、天然气中班数学海底世界教案【第四篇】一、分析教材,把握中心: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第六册第六组的讲读课文《海底世界》。2、教材分析:这是1科普知识性课文,全文共七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以一个问句总领全文,激发读者的兴趣;最后一个自然段针对第一自然段的提问作答,起到总结全文的作用;中间2——612/23自然段具体讲述了海底的景色和物产。文章生动有趣地讲述了海底的奇异景色和丰富物产,以此让学生了解海底是个怎样的世界,感受自然的神奇和伟大,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唤起学生海洋环保意识。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本课
本文标题:中班数学海底世界教案【热选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6118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