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幼儿园教案大班【精编5篇】
1/13幼儿园教案大班【精编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我给大家分享的“幼儿园教案大班【精编5篇】”,欢迎大家参考下载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幼儿园教案大班【第一篇】情感目标:体验同伴合作对唱歌曲,表现山谷回音的乐趣。知识目标:了解山谷回声强弱的现象。能力目标:能将声音、表情、动作结合来表演歌曲,并唱出“原声”和“回音”的强弱变化。(重难点)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经验准备:提前带孩子了解什么是回声音物质准备:课件、音频一、情境导入,初步了解“今天天气真好,开上我们的汽车去美丽山谷里玩吧!”教师带领幼儿开汽车跟随歌曲伴奏走进活动室。二、游戏启发,引出主题(一)“瞧,美丽山谷已经到了,山谷里静悄悄,你到了山谷里会做些什么事?”幼儿大胆想象讲述,随后和孩子们一起2/13玩山谷回声游戏。(二)提问:“我刚才对美丽山谷说了什么话?我们两个说的话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哪些地方不一样?”教师进行游戏小结。(山谷回声是大自然的一种有趣的现象,当我们的声音碰到了阻挡它的东西,就会反弹回来,反弹回来发出的声音就叫回声。)三、理解歌词,完整欣赏(一)“山谷回声真好听,让我忍不住想来唱一唱。”教师清唱歌曲,幼儿完整欣赏。(二)提问:“和我们刚才玩的游戏有没有一样的地方?”教师再次完整演唱。提问:“除了一样的.地方还听到唱了什么”教师再次总结山谷回声的特点,引导幼儿表演回声时可以添加的动作。并尝试完整演唱,感受声音强弱的变化。(四)歌词改编,练习巩固“小朋友们还想对美丽山谷说什么话?”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改编歌词中的回音部分,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来演唱歌曲强弱变化的部分。“怎样才能让几个人的声音听上去像一个人那样?”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有歌词的部分全体幼儿一起唱,无歌词的部分1组小朋友唱强音部分,2组小朋友接唱弱音部分。)回家后把山谷回声的游戏教给爸爸妈妈,和家人们一起玩。回音较为抽象,孩子能听得见但看不见、摸不着。要理解它的产生原因是重难点。孩子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如何理解这3/13些抽象的文字,让静变动、化难为易呢?本次科技活动借助“”小兔淘淘在山中喊话”的动画片直观形象地向孩子们展示了一个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回音。小朋友都能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回答,很多幼儿在生活中注重观察,他们都能想到生活中很多地方有回音。为了增加乐趣我设计了“回音的游戏”,我觉得这个环节的设计比较好,但在这个环节的处理时,我只注重了让孩子去模仿,模仿时注意一个声音高,一个声音低,却没有关注孩子的回声的模糊、断断续续的、回音的重复这一点处理得不好。我要灵活地掌握幼儿的每一个问题,让幼儿把每一个环节都学透,掌握牢固。幼儿园教案大班【第二篇】同《幼儿园教育指导》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一、导入,引导小朋友知道水能够把物体浮起来师:老师这里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小象贝贝、小马、小狗三个好朋友在操场上玩皮球,他们相互抛来抛去。轮到小象贝贝接球时,只见它用长长的鼻子一接,一不小心没有接住,只见这个球滚呀滚呀,一直滚到树洞里(这时老师把皮球放进水盆里)。这个树洞口很窄洞有很深,怎样才可以把皮球救起4/13来呢?小象贝贝很聪明,它跑到小河里用长长的鼻子吸足了水,往树洞里灌去,当树洞的水灌满时,(此时老师拿水壶往水盆里倒水)哈哈小朋友们快看,皮球浮起来了。老师接着问:是谁把球浮起来了呢?幼:水二、教师出示各种物品,请个别幼儿进行试验,并请所有小朋友把结果记录下来师:那么,水是不是能把所有的东西都浮起来呢?幼:能不能师:老师这里有大积木、玻璃杯、大钉子、乒乓球、小盒子,我们来试试看,看看哪个会沉,哪个会浮起来,好不好?幼:好师:我们把沉下去的画叉,浮起来的画钩。三、对试验记录进行比较四、幼儿得出“大的东西就会沉”的结论,教师用事实予以纠正五、教师总结师:水有浮力,当放进水里的东西的重量大于水的浮水里的东西的重量大于水的浮力时,东西就往下沉;当放进水里的东西的重量小于水的浮力时,东西就浮在水面上。一、在导入时我设置小象贝贝往树洞灌水救皮球的故事。一开始就用故事情节抓住幼儿的专注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接着我又设计了六种浮力的实验,并让所有幼儿在实验活5/13动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对水的浮力有了最直接的感性认识。通过幼儿的亲身感受,不仅让幼儿找到了学习的乐趣,更培养了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在玩中学。二、我对教学浮力的实验节奏把握偏快。这是我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克服的问题,希望在以后的实践教学中逐渐变得从容。三、我在这节课中虽然用言语、微笑、眼神、手势带动和感染了幼儿,但有时语言不够精确简洁,手势不够协调到位。下次,我还要注意使用有效的活动时间,让教学更优化。幼儿园教案大班【第三篇】主要领域健康活动目标相关领域科学、社会体验用废旧月饼盒进行游戏的乐趣能用“托盘”持球协调地行走能初步树立尊重同伴、虚心求救、乐于助人的思想主要形式集体活动课时安排一课时,35分钟6/13重点难点重点:体验用废旧材料进行游戏的乐趣难点:持球不落下并协调地行走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幼儿课前参观过酒店物质准备:小凳子16张、小桌子4张、餐盘4个、小红花1朵;每人一份由月饼盒剪成的圆形的“托盘”、“足球冰淇淋”的外壳、湿毛巾教学过程师生同做教师自编的准备活动。1.幼儿自由探索玩托盘。2.提醒幼儿不做危险动作。3.观察与模仿。提醒幼儿除了自己探索外,还可以观察与模仿他人的玩法,体验学习的乐趣。1.学习新动作①发给幼儿每人一个“菜”和一条湿毛巾(湿毛巾放在“托盘”的中间,增加“菜”与“托盘”之间的摩擦力)。“今天,我们就来当餐厅里的服务员,我们为顾客上菜,上菜时,一手托盘,另一手背在背后,菜不能倒掉。”②幼儿自由练习基本动作思考:怎样上“菜”走得直,“菜”不落地?活动中怎样灵活地避让同伴?7/13③小结:眼看前方托盘平衡,步伐适中,控制动作就不会掉落。2.练习新动作幼儿一个跟着一个在排成圆形的小凳旁走s型的路线;①重点帮助持球不稳的幼儿纠正手型和脚步不正确的地方;②要求不能撞到小凳子,球掉下就立刻捡起跑回原位重新开始。1.和幼儿一起布置场地如图:####o####o####o####o(代表幼儿;#代表小凳子;o代表桌子;桌子上放上一个箩筐)。2.讲解示范游戏方法“我们分成四组来比赛,第一名幼儿从起跑线出发,绕过四张凳子,走到终点的桌子旁,将‘菜’上到餐盘中,跑回拍第二位小朋友的手,依次进行,先完成而且‘菜’不倒掉的一组为胜”。3.幼儿鱼贯进入场地练习规则:如果“菜”掉,立刻捡起,跑回到原位重新开始。4.幼儿游戏1―2遍8/135.集合幼儿,评述活动情况师生一起动手整理场地。延伸活动如果幼儿对以上的动作熟练之后,可以再增加难度,如跨越小凳子走、踩小凳子走等。活动评析月饼盒十分精美,质量很好,幼儿把这些盒子带到幼儿园,放在废旧物品回收箱。为了充分利用月饼盒,培养幼儿节约资源的意识,增加活动的难度,我将月饼盒剪成圆形,将旁边的盒身剪掉,就剩下一个平面,另外还用了一个足球形的'冰激棱盒当“菜”,为了不使“菜”滚下来,在“托盘”上放上一条湿毛巾,增加了“托盘”和“菜”之间的摩擦力。在活动中幼儿得十分注意身体的协调和上下肢的配合,才能完成“托盘上菜”这个动作,这是十分好的身体平衡练习。由于是大班的幼儿,我增加了活动的竞赛性,命名为“最佳服务员”。对于幼儿之间的差异性,活动中设置了有直线行走和s型行走等不同的难度。开始学习新动作时,幼儿的兴趣很高,除了锻炼上下肢协调外,还通过探索多种玩法,由徒步走→避让同伴走→s型路线走,难度逐步升级,趣味也随之增加,教师通过引导幼儿思考,使他们的想象能力、战胜困难的勇气得到发展。在游戏中,许多幼儿为了使自己的一组胜利,就会比较着急,而不注意规则,所以游戏前也应强调游戏的规则。游戏的最后胜败组相互9/13祝贺、鼓励,使游戏的气氛达到高潮,胜组增强了自信心,败组也是摩拳擦掌表示再来一次,达到了体育活动的目标。同时,幼儿看到“托盘”这么好玩,发现是月饼盒做的,感到非常的惊奇和开心。之后,幼儿经常在废物回收箱中翻来翻去,进行一些玩具的小制作,体验到自制玩具的乐趣。幼儿园教案大班【第四篇】准备:操作板彩棒幼儿每人一套教师一套小动物图卡演示用数字卡一套过程:教师说:让我们来比一比,看看哪一队表现的最棒。分成上面7根,下面1根。幼儿数一数一共几根?(8根)数卡摆成分解式,(分解式是左右分的,操作是否左右分更直观,老师自己贴数卡,不如让幼儿贴)。幼儿集体说一说:8可以分成7和1,7和1组成8.。教师请幼儿将操作板转动,使上面的转到下面,下面转到上面。出示数卡摆出分解式。用同样的方法带领幼儿分解6和2,2和6,3和5,5和3,4和4,教师用数卡摆出分解式。教学反思:本节数学课,虽然是直观教学,教师有教具演示,幼儿也有操作活动,但是,始终是在教师的束缚下,幼儿按教师的指令操作,在教室的指令下,分解式,在教师的领导下,边说边做手指游戏。幼儿表现的有些无趣。本班39人只有3人能够回答问题(8个人出去3个屋里还剩几个),有十几名数数手指才回答出来,多数幼儿不出声。10/13改进策略:1、丰富教具和学具2、给孩子探索的空间3、增加延伸游戏活动准备:演示教具大树、小鸟,数卡,操作板每人一套,两面双色花每位幼儿8朵。过程:1、出示大树和小鸟,请幼儿观察。提问:小朋友你们看看大树上有多少只小鸟?(8只)如果飞走一只(教师移动一只)树上还剩几只?(7只)教师出示分解式:请幼儿说一说8只鸟是怎样分得?2、请小朋友想一想,小鸟还可能怎样分呢?(探索多种分法)请幼儿操作,教师记录。3、小朋友每人都有操作板和小棒,大家来分一分。可以讨论。随意分。请幼儿所以说自己分小棒的方法,和黑板上的哪一种方法一样?4、小朋友数一数,我们找到了几种分解8的方法?(7种)为了便于记忆,我们来给分解式排排队吧。(幼儿已有学习7以内分解组成的经验)可以有递增排列,递减排列,互换排列。5、大家一起玩《找朋友》的游戏。6、延伸活动:玩双色花。两人一组,一人撒开花朵,出现两种颜色。另一人说出8可以分成几和几......户外游戏:插彩旗目标:熟练掌握8的分合方法准备:数字卡旋转六面体红色旗和绿色旗红色和绿色彩带玩法:每组15名幼儿,分两组,共30人。相对站立。每队一名领队,按照自己的标志次序轮流掷旋转六面体,掷出数字几,对面的11/13幼儿猜测8可以分成掷出的数和几,然后将掷子反过来,对了,奖励一步,错了,后退一步。看谁先走到终点,谁就在终点插上与自己队颜色相同的彩旗。活动反思:修改后的引导策略有利于幼儿主动思考,给孩子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幼儿自己来发现分解的规律,后边的两个游戏,使幼儿学得轻松,玩的开心。活动后,提出问题(有8块糖分给两个人,有几种不同的方法呢?)有28名幼儿举手,愿意说出自己分过的方法。有十几名幼儿能排出7种分解方法。结束语:幼儿教育之父福禄贝尔认为,游戏是儿童的内在本能,尤其是活动本能]的自发表现,也是幼儿时期最纯洁、最神圣的活动。活动本能日后将会逐渐发展成创造本能。因而对儿童的教育,不应加以束缚、压制,也不应拔苗助长,而是应当顺应其本性,满足其本能的需要,如同园丁顺应植物的本性,给植物施以肥料,配合以合适的日照、温度。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提倡发现学习,他认为,儿童应该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按自己观察事物的特殊方式去表现学科知识的结构,借助于教师或教师提供的其他材料去发现事物。布鲁纳强调说,发现是教育儿童的主要手段。人类学习中似乎有个必不可少的成分,它像发现一样,是尽力探索情境的'机会。教学研究实践使我们深深感到,世界着名教育家关于儿童教育的理念,对于当今幼教改革仍然有深刻的指导意义。教育12/13的真话就是爱,教育要走进儿童丰富的、多样的、神秘的精神世界,让儿童感受到人性光辉
本文标题:幼儿园教案大班【精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6147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