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个人课外读书计划精编4篇
好文供参考!1/18个人课外读书计划精编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个人课外读书计划精编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个人课外读书计划1一、保证充足的课外阅读时间高中阶段学科多、作业量大,课时安排满,导致高中生无暇进行课外阅读。时不时在早读课时会发现有学生伏在课桌上睡觉,问起原因,均是昨晚做作业做得太晚,睡眠不足。试想,一个学生,作业多得睡眠都保证不了,他又哪来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呢?所以要落实课外阅读,最重要的是保证学生有进行课外阅读的时间。语文教师要少布置作业,多留时间给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甚至在高一、高二升学压力不是很大的情况下,每周可以拿出一、二节课让学生自主阅读。为了更好地保证课外阅读的时间,教师还可以进行更为细化的时间安排。第一,规定校内阅读时间段。根据学校作息时间,结合学生课业的实际情况,利用好课间、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和晚上回家后这几个时间段来阅读。除此之外的任何时间则一律禁止学生阅读课外读物。第二,确定一周阅读时长,即主好文供参考!2/18要确定周末阅读时间量。周末一般要求学生至少能保证100分钟的阅读时间。第三,利用好寒暑假,寒假布置学生至少读三本完整的经典长篇小说,暑假布置至少读五本。阅读时间计划一旦确定,最好不再随意变动,以利于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时间的保证。二、制订课外阅读计划《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标,切实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克服学生课外阅读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教师应认真制订课外阅读计划。根据《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高中生三年中的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的规定,笔者要求学生在高一、高二课外阅读总量为140万字,高三学年为40万字,并且要求学生三年中每天均做10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更细化的读书计划是:第一,每个学期至少要购买或借阅3~4本书,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第二,每个学生都要有一本读书笔记本,养成抄写优美语段或名言的好习惯。第三,有意识地对自己看过的好文章或语段进行仿写,即进行“二次创作”,这是举一反三、活学活用的方法。第四,每两周进行一好文供参考!3/18次读书成果交流展,或交流读书心得,或展示读书笔记,或举办手抄报比赛,不拘形式。三、合理安排课外阅读内容古人说:“开卷有益。”可如今却不是一个开卷有益的时代。现在是个信息泛滥,好书坏书充斥的时代。在学生开卷阅读之前,教师一定要教给学生甄别、选择书籍的本领。教师应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好的建议,推荐一些好书,限制学生阅读不良的书籍。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的课外读物有以下几种:一是与教材课文相关的完整小说;二是《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列出的必读书目;三是一些时代气息鲜明的优秀报刊,如《青年文摘》《读者》《特别关注》《小小说选刊》《意林》等。教师还应为学生创设课外阅读的环境。可利用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的条件,合理安排学生开放时间,最大限度地解决“读书难”“借书难”的问题。还可以建立班级读书角,发动全班学生捐赠好书。这样既能让教师更好地把握学生阅读的内容,又方便学生借阅。四、加强阅读方法指导为了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实效性,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1.精读法即在课外阅读时,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养成认真有效阅读的好好文供参考!4/18习惯。2.速读法在现代社会,一个人对信息的筛选能力和筛选速度尤其重要。如果每篇文章都字斟句酌,则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作为教师的我们应指导学生根据自身所需选择读物进行速读,当然在速读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对内容的理解,这样学生就能在最少的时间获取更多的信息。3.读书笔记法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写作准备丰富的语言积累。目前,许多学生将读书笔记作为一项硬性任务,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将读书笔记做得更灵活一些,比如做成贺卡、书签等。个人课外读书计划2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时间管理;指导策略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076-01《教育大辞典》指明,语文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一种,它相对于课堂阅读而言,是指学生课外通过阅读书报、影视、网络等进行学习的方式。课外阅读具有课堂教学和学科活动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它能扩大、巩固和加深课内所学知识,好文供参考!5/18增强求知欲望,丰富精神生活,培养高尚情操,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课程标准多处对课外阅读要求作过描述: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初中三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但目前诸多调查显示,初中生的语文课外阅读量和阅读时间与语文教育目标相距甚远。天津教科院的调查显示:(1)年级越高,课外阅读量越少,小学生喜欢课外1阅读的占%,初中生占%,高中生占%,有%的中小学生处于基本不阅读课外书的状态;(2)课外阅读量普遍不足,有80%的学生每个月课外阅读数量不超过2本书;(3)普遍对阅读二三十万字以上的大部头文学作品感到十分吃力,感觉费劲、费时,有的情节描写还看不懂,所以很少有人去看。陶本一、曹建召的全国初中生课外阅读调查报告显示:由于受学习压力、家庭作业及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三地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差异并不明显。每周阅读1至2个小时的学生,河北有40%,宁夏有34%,上海有44%o《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初中生课外阅读量为:三年时间读260万字,每学期是40万字,每天的阅读量应是2300字,这得需要半个小时的时间,每周的阅读时间必须保证3个小时以上才能完成阅读任务。2007年《广州日报》对广州好文供参考!6/18市的6所中学进行了学生阅读的相关调查,结果显示,虽然有%的学生认为课外阅读不可取代,但在现实中只有%的学生每夭阅读课外书时间至少1小时;%的学生想阅读,但时间都被功课挤满。时间管理不善是导致初中生课外阅读状况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所谓时间管理,就是指合理安排和规划阅读时间,以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阅读效益。笔者的做法与经验是:增强时间意识,制订一份详细而可行的阅读计划,将计划付诸行动,引导反思与总结。1.只要你愿挤,时间总还是有的――增强时间意识我们每天上课、做作业、预习复习都来不及,哪里有时间去阅读课外书,这是许多学生的心声。由于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作用,现在的学生主要把时间与精力集中在与考试直接相关的课程教材和教辅材料上。学生的正业就是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做笔记;课后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阅读课外书,开展与课外阅读的活动,不但没有时间去做,而且被看成是不务正业,会冲击正常的学科学习。在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高度认识课外阅读对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引经据典、讲故事、说道理等方式将重视课外阅读的种子植入学生心中。然后,引导学生在繁忙的学习任务中想方设法每天抽一定的时间来阅读。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你愿挤,总还是有的。让学生懂得课外阅读不是好文供参考!7/18没有时间,关键是你肯不肯去挤。2.预则立,不预则废――制订一份详细而可行的阅读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制订计划是课外阅读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时间管理10/90定律告诉我们:若你在事前花10%的时间做规划,工作开始后就可节省90%的时间。教师指导初由生进行语文课外阅读,提高阅读效果,首先要指导学生制订课外阅读计划。教师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从教学目标出发,根据初中生的实际需要、接受能力、欣赏水平、兴趣爱好和年龄特征等因素,紧密配合课内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统筹安排,制定一份详细具体、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这份计划可以包括阅读目标、阅读书目、进度安排、阅读地点、阅读方式的选择以及阅读效果的预想等。阅读计划一般在每学年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制订。3.创设学生课外阅读的氛围开展课外阅读,可以从氛围营造、环境布置、活动开展等各个层面进行。如师生共同在班级建立小书屋;辑录一些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张贴上墙;设立集体的阅读记录单,及时将学生的集体阅读内容、阅读成果反映出来。如:学古诗时教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使学生明白读书是写作的基础,多读书,读好书,写作也就不难了。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使学生明白多读书能使我们足不出户就了解大千世界。学书好文供参考!8/18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明白书在人类的进步乃至社会的进步中所起的作用;学习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让学生明白由于自己的见解不同,对作者笔下的人物也会有不同的了解。学习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让他们明白只有不怕艰苦、认真努力的人才能攀登知识的高峰。将这些名人名家名言有关读书的话作为标语,贴在教室里。4.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好书课外阅读是学生们求知、启智的重要平台。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学会确立合理的课外阅读取向,提高他们的阅读质量。好书可以影响学生的一辈子,坏书也会引人误入歧途。可见读书,读好书是多么的重要。可现实生活中学生并没有那么多好书,也不明确哪些书适合自己。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往往会起到一种暗示的作用。老师应该是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的倡导者、支持者、引导者。老师应当好参谋,像朋友一样与学生分享阅读心得,交流阅读的苦乐。让他们感受到阅读带来的成就感,强化他们对阅读的肯定意识,从而使阅读真正内化为学生的一种心理需求。例如,学了《杨修之死》,可以组织学生阅读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拉近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距离。采用这种活动方式推荐图书,有利于课内外的联系,往往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受学生欢迎。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不足之处,专门推荐有针对性的课外阅读。如学生的持久性不强,没有毅力,可以推好文供参考!9/18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参考文献:[1]黄厚江著《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与实践》,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2014年;[2]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3年版。个人课外读书计划3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途径前言:当今世界,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与之相应的人们的精神境界也应当得到提升。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来保障民众的阅读,而在我国,虽然有一些阅读活动开展,但是由于活动范围不大,受到地域的限制,导致我国阅读水平低下,大多数人没有读书的习惯。所以我们要注重对于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从小做起,不断提升我国人民的阅读水平。一、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一)阅读时间少在对于小学生阅读时间的调查中发现,小学生的课程安排十分紧密,在学校期间是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的,周末时间大多用于各种培训班上班,每个小学生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每天不到十分钟,时间较为宽裕的周末也不过二十分钟,这对于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是极为不利的。好文供参考!10/18(二)阅读量小在对于小学生阅读量的调查中发现,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是极少的,在学习日内,每个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是在三百到一千字以内的,时间较为充裕的双休日每个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也不过五百到两千字,少量的阅读量是不能够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能力的,阅读量不大严重阻碍了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三)阅读内容单一在对于小学生阅读内容的的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小学生的阅读书籍是教辅类书籍,如《作文大全》《唐诗三百首》等,阅读内容单一,同时还有部分学生选择的是具有娱乐性质的书籍,没有价值量。对于那些具有文学价值,能够陶冶心灵的书籍却很少有人浏览。二、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一)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兴趣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指导下,人们做事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样在对于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中,兴趣也是推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只有让学生对于课外阅读产生了兴趣,其就能够
本文标题:个人课外读书计划精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6432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