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2023年高一数学教学计划上学期_高一数学教学计划【推荐8篇】
1/262023年高一数学教学计划上学期_高一数学教学计划【推荐8篇】计划是一种灵活性和适应性的工具,也是一种组织和管理的工具。那么我们该如何写较为完美的计划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计划书范文,方便大家学习。高一数学教学计划上学期【第一篇】(1)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展开,《课程方案》提出了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和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指导思想和课程理念和改革要点。使学生掌握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其内容包括代数、几何、三角的基本概念、规律和它们反映出来的思想方法,概率、统计的初步知识,计算机的使用等。(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有关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地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探索和创新的能力;运用归纳、演绎和类比的方法进行推理,并正确地、有条理地表达推理过程的能力。(3)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加强学习目的性的教育,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心和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实2/26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创新的精神。(4)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理解数学中普遍存在着的运动、变化、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情形,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5)学会通过收集信息、处理数据、制作图像、分析原因、推出结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操作方法。(6)本学期是高一的重要时期,教师承担着双重责任,既要不断夯实基础,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又要渗透有关高考的思想方法,为三年的学习做好准备。高一作为起始年级,作为从义务阶段迈入应试征程的适应阶段,该有的是一份执着。他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跨越性,理想的期盼与学法的突变,难度的加强与惰性的生成等等矛盾冲突伴随着高一新生的成长,面对新教材的我们也是边摸索边改变,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并落实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不负众望。我们要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实际能力出发,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做好初三与高一的衔接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好从初中到高中学习方法的过渡。从高一起就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方法,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以适应高中领悟性的学习方法。具体措施如下:(1)注意研究学生,做好初、高中学习方法的衔接工作。3/26(2)集中精力打好基础,分项突破难点.所列基础知识依据课程标准设计,着眼于基础知识与重点内容,要充分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为进一步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切勿忙于过早的拔高,上难题。同时应放眼高中教学全局,注意高考命题中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及新趋势,这样才能统筹安排,循序渐进,使高一的数学教学与高中教学的全局有机结合。.(3)培养学生解答考题的能力,通过例题,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对所学知识进行能力方面的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数学需要哪些能力要求。(5)抓好尖子生与后进生的辅导工作,提前展开数学奥竞选拔和数学基础辅导。(6)注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数学教学;注意运用投影仪、电脑软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周次时内容重点、难点。第1周。9.2~9.65集合的含义与表示、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难点:理解概念。第2周。9.7~9.135集合的基本运算。4/26函数的概念、第3周。9.14~9.205单调性与最值、第4周。9.21~9.275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第5周。9.28~10.45(9月月考?、国庆放假)。第6周。10.5~10.115对数与对数运算、第7周。第8周。10.19~10.255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能够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第9周。第10周。11.2~11.8期中复习及考试分章归纳复习+1套模拟测试。第11周。11.9~11.155任意角和弧度制。第12周。11.16~11.225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第13周。第14周。5/26第15周。第16周。第17周。12.21~12.275平面向量应用举例,第18周。第19周。1.4~1.105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期末复习。高一数学教学计划上学期【第二篇】1经过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的兴趣。2供给生活背景,经过数学建模,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4基于情意目标,调控教学流程,坚定学习信念和学习信心。5还时空给学生、还课堂给学生、还探索和发现权给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在发展他们思维本事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数学情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追求数学的科学精神。6让学生体验“发现——挫折——矛盾——顿悟——新的发现”这一科学发现历程法。(二)本事要求1、培养学生记忆本事。6/261经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3经过揭示立体集合、函数、数列有关概念、公式和图形的对应关系,培养记忆本事。2、培养学生的运算本事。1经过概率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本事。2加强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明确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本事。3经过函数、数列的教学,提高学生是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捷性本事。4经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正确、迅速与合理、灵活的运算本事,促使知识间的滲透和迁移。5利用数形结合,另辟蹊径,提高学生运算本事。3、培养学生的思维本事。1经过对简易逻辑的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周密性及思维的逻辑性。2经过不等式、函数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发展发散思维本事。3经过不等式、函数的引伸、推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4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本事。5经过典型例题不一样思路的分析,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是学生掌握转化思想方法。7/26(三)知识目标1、集合、简易逻辑3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2、函数1了解映射的概念,理解函数的概念、3了解反函数的概念及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像间的关系,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反函数、5理解对数的概念,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6能够运用函数的性质、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性质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数列2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1、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四种命题、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2、映射、函数、函数的单调性、反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函数的应用、3、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等比数列及其通项公式、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1、四种命题、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8/262、反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3、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1、抓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环节,所以,抓好课堂教学是教学之根本,是大面积提高数学成绩的主途径。1、扎实落实团体备课,经过团体讨论,抓住教学资料的实质,构成较好的教学方案,拟好典型例题、练习题、周练题、章考题、月考题。2、加大课堂教改力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本事。最有效的学习是自主学习,所以,课堂教学要大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经过“知识的产生,发展”,逐步构成知识体系;经过“知识质疑、展活”迁移知识、应用知识,提高本事。同时要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从而提高数学素养,并大面积提高数学成绩。高一数学教学计划上学期【第三篇】函数与方程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是衔接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的纽带,再加上函数与方程还是中学数学四大数学思想之一,是具体事例与抽象思想相结合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自主探究教学法。通过教学情境的设置,让学生由特殊到一般,有熟悉到陌生,让学生从现象中发现本质,以此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在现实生活中函数与方程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因此函数与方程在整9/26个高中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新增内容之一,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数学i必修本(a版)》第94—95页的第三章第一课时3。1。1方程的根与函数的的零点。本节通过对二次函数的图象的研究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以及根的个数的判断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相应的二次函数的零点的联系,然后由特殊到一般,将其推广到一般方程与相应的函数的情形。它既揭示了初中一元二次方程与相应的二次函数的内在联系,也引出对函数知识的总结拓展。之后将函数零点与方程的根的关系在利用二分法解方程中(3。1。2)加以应用,通过建立函数模型以及模型的求解(3。2)更全面地体现函数与方程的关系,逐步建立起函数与方程的联系。渗透“方程与函数”思想。总之,本节课渗透着重要的数学思想“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想”“方程与函数”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教好本节课可以为学好中学数学打下一个良好基础,因此教好本节是至关重要的。1。结合方程根的几何意义,理解函数零点的定义;。2。结合零点定义的探究,掌握方程的实根与其相应函数零点之间的等价关系;。3。结合几类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特征,掌握判断函数的零点个数和所在区间的方法。2。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和严密思考的良好学习10/26习惯;。3。使学生感受学习、探索发现的乐趣与成功感。函数零点与方程根之间的关系;连续函数在某区间上存在零点的判定方法。发现与理解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的关系;探究发现函数存在零点的方法。导学案,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电子交互白板。略讨论:请大家给方程的一个解的大约范围,看谁找得范围更小?师:把学生分成小组共同探究,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充分研究,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也可以让各组把这几个题做为小课题来研究,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和热情。老师用多媒体演示,直观地演示根的存在性及根存在的区间大小情况。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在探究学习中得到数学能力的提高。一是为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做准备。二是小组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意识,本组探究题目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此组题目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探究性,基本上可以达到上述目的。零点概念。零点存在性的判断。零点存在性定理的应用注意点:零点个数判断以及方程根11/26所在区间。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一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格式,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高一数学教学计划上学期【第四篇】必修5第一章:解三角形;重点是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难点是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的应用;第二章:数列;重点是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前n项的和;难点是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前n项的和与应用;第三章:不等式;重点是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基本不等式;难点是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及应用。必修2第一章:空间几何体;重点是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及表面积与体积;难点是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重点与难点都是直线与平面平行及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第三章:直线与方程;重点是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及直线方程;难点是如何选择恰当的直线方程求解题目;第四章:圆与方程;重点是圆的方程及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难点是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较去年而言,今年的学生的素质有了比较大的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与基本学习方法比较扎实,大部分的学生对学习都有很大的兴趣,学习纪律比较自觉。1.通过对任意三角形边长和角度关系的探索,掌握正弦12/26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和与测量及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2.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了解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探索并掌握2种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的公式,能用有关的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3.理解不等式(组)对于刻画不等关
本文标题:2023年高一数学教学计划上学期_高一数学教学计划【推荐8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6611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