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8章计算机安全2目录8.1计算机安全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机病毒8.2计算机网络安全8.3个人系统安装与配置38.1计算机安全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机病毒计算机安全的定义国务院于1994年2月18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第一章,第三条的定义是: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应当保障计算机及其相关的配套的设备,设施(含网络)的安全,运行环境的安全,保障信息的安全,保障计算机功能的正常发挥以维护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为什么要注意个人计算机的安全正常的工作、学习、娱乐需要。维护个人信息数据资料的保密性、完整性、准确性。1.计算机安全的基本知识4计算机安全的属性:保密性:信息不泄露给非授权的用户、实体或过程,或供其利用的特性。完整性:数据未经授权不能进行改变的特性,即信息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坏和丢失等特性。可用性:可被授权实体访问并按需求使用的特性,即当需要时应能存取所需的信息。可靠性:系统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的能力。不可抵赖性:指通信双方对其收、发过的信息均不可抵赖。8.1计算机安全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机病毒1.计算机安全的基本知识5从技术上,计算机安全主要包括:实体安全:又称物理安全,主要指主机、计算机网络的硬件设备、各种通信线路和信息存储设备物理介质等的安全。系统安全:指操作系统本身的安全。通过系统帐号和口令、文件目录的存取权限设置、系统安全管理设置、服务程序使用管理设置的措施。信息安全:保障信息不会被非法阅读、修改和泄露。8.1计算机安全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机病毒1.计算机安全的基本知识6信息安全的保障措施:(1)操作系统安全:硬件与软件资源有效控制(2)信息库安全:存储各种有用信息资源保持完整(3)网络安全:避免信息有网络传输中不安全(4)存取控制:对数据读、写、修改、删除、执行等进行控制防止信息被非法获取和破坏(5)密码保护:文件加密,他人不能获取(6)病毒防护:准确、实时监控,及时清除8.1计算机安全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机病毒1.计算机安全的基本知识7计算机病毒是指具有破坏或降低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计算机病毒虽然没有生命,但类似于真正的病毒,它们同样可以生存、繁殖和传播,并危害计算机系统。2.计算机病毒8.1计算机安全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机病毒8计算机病毒大都具有下述一些特点:(1)可执行性:计算机病毒是一段可执行的指令代码。(2)寄生性:多数病毒将自身附着在已经存在的程序上,并将其代码插入该程序,当程序执行时,病毒也被执行。(3)传染性:计算机病毒的传染性是指病毒具有把自身复制到其他程序中的特性。病毒可以附着在程序上,通过磁盘、光盘、计算机网络等载体进行传染,被传染的计算机又成为病毒的生存的环境及新传染源。(4)破坏性:计算机系统被计算机病毒感染后,一旦病毒发作条件满足时,就在计算机上表现出一定的症状。其破坏性包括:占用CPU时间;占用内存空间;破坏数据和文件;干扰系统的正常运行。病毒破坏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病毒制造者的目的和技术水平。2.计算机病毒8.1计算机安全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机病毒9计算机病毒大都具有下述一些特点:(5)欺骗性:有些计算机病毒能隐藏他对计算机的文件或引导扇区的修改。(6)潜伏性(隐蔽性):计算机病毒的潜伏性是指计算机病毒具有依附其他媒体而寄生的能力。计算机病毒可能会长时间潜伏在计算机中,病毒的发作是由触发条件来确定的,在触发条件不满足时,系统没有异常症状。(7)衍生性:某些病毒可以在传播的过程中自动改变自己的形态,从而衍生出另一种不同于原版病毒的新病毒,这种新病毒称为病毒的变种。有变形能力的病毒能更好地在传播过程中隐蔽自己,使之不易被反病毒程序发现及清除。有的病毒能产生几十种变种病毒。2.计算机病毒8.1计算机安全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机病毒10计算机病毒的分类按寄生方式可分为:源码型病毒:攻击高级语言编写的源程序,在源程序编译之前插入其中,并随源程序一起编译、连接成可执行文件。源码型病毒较为少见,亦难以编写。入侵型病毒:入侵型病毒可用自身代替正常程序中的部分模块或堆栈区。因此这类病毒只攻击某些特定程序,针对性强。一般情况下也难以被发现,清除起来也较困难。外壳型病毒:外壳型病毒通常将自身附在正常程序的开头或结尾,相当于给正常程序加了个外壳。大部份的文件型病毒都属于这一类。操作系统型病毒:操作系统型病毒可用其自身部分加入或替代操作系统的部分功能。因其直接感染操作系统,这类病毒的危害性也较大。2.计算机病毒8.1计算机安全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机病毒11计算机病毒的分类按感染方式可分为:引导型病毒:引导型病毒主要在操作系统中传播,感染引导区,蔓延到硬盘,并能感染到硬盘中的主引导记录“文件型病毒:主要感染扩展名为COM、EXE、DRV、BIN、OVL、SYS等可执行文件,一旦运行被感染的文件,计算机病毒即获得系统控制权,并驻留内存监视系统的运行。混合型病毒:既可传染引导区,又传染可执行文件。按产生后果分为:良性病毒:占用资源、干扰运行、不破坏系统和数据恶性病毒:破坏系统或数据、格式化磁盘、删除文件、破坏操作系统。如:‘CIH’、‘宏病毒’、‘黑色星期五’2.计算机病毒8.1计算机安全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机病毒12加强宣传教育,认识计算机病毒危害严格管理,养成使用非本机软盘时‘先测后用’‘本机定期检测’,‘预防病从口入’尽量不使用来历不明的软盘或U盘,利用写保护固定启动方式(硬盘启动)专机专用慎用公用软件、不用盗版软件、慎用网上下载文件、不打开不明邮件分类管理数据。各类数据、文档、程序应分类备份建立备份:定期备份重要文件与数据采用防病毒卡或预警软件(防火墙)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检测,发现病毒及时清除计算机病毒预防2.计算机病毒8.1计算机安全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机病毒13计算机病毒清除工具国内著名的有:KILL(国家安全部发行)瑞星KV3000++金山毒霸国际著名的有:NortonAntiVirusKasperskyMcAfeeVirusScan2.计算机病毒8.1计算机安全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机病毒148.1计算机安全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机病毒158.2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网络安全又分为:(l)运行系统安全,即保证信息处理和传输系统的安全(2)网络上系统信息的安全(3)网络上信息传播的安全(4)网络上信息内容的安全16网络安全的特征:保密性:信息不泄露给非授权的用户、实体或过程,或供其利用的特性。完整性:数据未经授权不能进行改变的特性,即信息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坏和丢失的特性。可用性:可被授权实体访问并按需求使用的特性,即当需要时应能存取所需的信息。网络环境下拒绝服务、破坏网络和有关系统的正常运行等都属于对可用性的攻击。可控性: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8.2网络安全178.2网络安全影响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计算机系统的脆弱性:计算机系统的脆弱性主要来自于操作系统的不安全性,在网络环境下,还来源于通信协议的不安全性。TCP/IP协议以及基于该协议的很多服务,如FTP、E-mail等都存在许多安全漏洞。存在超级用户,如果入侵者得到了超级用户口令,整个系统将完全受控于入侵者。数据库管理系统本身安全级别不高。188.2网络安全影响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人为的因素:网络系统都离不开人的管理,但大多数缺少安全管理员。缺少网络安全管理的技术规范,缺少定期的安全测试与检查,缺少安全监控。许多网络系统已使用多年,但网络管理员与用户的注册、口令等还是处于缺省状态。198.2网络安全网络攻击又可分为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被动攻击的特点是偷听或监视传送。其目的是获得正在传送的信息。被动攻击有:泄露信息内容和通信量分析等。网络攻击和防御:208.2网络安全主动攻击涉及修改数据流或创建错误的数据流,它包括假冒,重放,修改信息和拒绝服务等。假冒是一个实体假装成另一个实体。假冒攻击通常包括一种其他形式的主动攻击。重放涉及被动捕获数据单元以及后来的重新发送,以产生未经授权的效果。修改消息意味着改变了真实消息的部分内容,或将消息延迟或重新排序,导致未授权的操作。拒绝服务禁止对通信工具的正常使用或管理。这种攻击拥有特定的目标。另一种拒绝服务的形式是整个网络的中断,这可以通过使网络失效而实现,或通过消息过载使网络性能降低。网络攻击和防御:218.2网络安全一个好的认证系统(包括数据加密、数据完整性校验、数字签名和访问控制等安全机制)可以用于防范主动攻击,但要想杜绝主动攻击很困难因此对付主动攻击的另一措施是防御,及时发现并及时恢复所造成的破坏,现在有很多实用的攻击检测工具。最好的防御方法是高性能的防火墙。数据加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构筑防火墙防护策略22明文密文Thisisaword!@#$~%^~&~*()-加密Thisisaword!@#$~%^~&~*()-解密密文明文数据加密技术8.2网络安全238.2网络安全身份认证主要目的:(1)信息的真实性验证信息的发送者是真正的,而不是冒充的。(2)信息的完整性验证信息在传送过程中未被篡改。(3)不可否认性信息的发送方(接收方)不能否认已发送(收到)了信息。24身份认证的主要方式⑴用户所知道的某个秘密信息如口令⑵用户所知道的某个秘密信息——物理介质如智能卡⑶用户所具有的某些生物学特征如指纹、声音、DNA8.2网络安全258.2网络安全访问控制是网络安全保护和防范的核心策略之一。访问控制的目的是确保网络资源不被非法访问和非法利用,能够决定用户的访问权限。访问控制技术所涉及内容较为广泛,包括网络登录控制、网络使用权限控制、目录级安全控制,以及属性安全控制等多种手段。访问控制26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是指隔离在本地网络与外界网络之间的一道防御系统,是这一类防范措施的总称。在互联网上防火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网络安全模型,通过它可以隔离风险区域(即Internet或有一定风险的网络)与安全区域(局域网)的连接,同时不会妨碍人们对风险区域的访问。8.2网络安全278.2网络安全一般的防火墙都可以达到以下目的:可以限制他人进入内部网络,过滤掉不安全服务和非法用户;防止入侵者接近你的防御设施;限定用户访问特殊站点;为监视Internet安全提供方便。Intranet防火墙Internet28防火墙并非万能,对于以下情况它无能为力:(1)不能防范绕过防火墙的攻击。(2)一般的防火墙不能防止受到病毒感染的软件或文件的传输。(3)不能防止数据驱动式攻击。(4)难以避免来自内部的攻击。8.2网络安全29308.3个人系统安装与配置使用比较新的正版系统软件选用Vista,WinXPSp3,Win2003断网安装以免在安装过程中感染病毒设置Administrator密码Ch3ngY4ndr0508chEng启动系统防火墙安装防病毒软件连网后立刻升级31防病毒软件尽可能使用正版可升级的防病毒软件打开文件实时监控功能打开邮件监控及时升级病毒库文件定期进行全盘扫描推荐软件瑞星金山毒霸卡巴斯基赛门铁克NOD3232开启防火墙鼠标右键点击计算机屏幕右下角网络连接标志33计算机管理鼠标右键点击桌面上我的电脑图标34服务管理35容易造成安全隐患的服务WinXP需禁止的服务1.NetMeetingRemoteDesktopSharing:允许受权的用户通过NetMeeting在网络上互相访问对方。这项服务对大多数个人用户并没有多大用处,况且服务的开启还会带来安全问题,因为上网时该服务会把用户名以明文形式发送到连接它的客户端,黑客的嗅探程序很容易就能探测到这些账户信息。2.UniversalPlugandPlayDeviceHost:此服务
本文标题:第10章计算机安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671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