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 设备日常管理制度【通用8篇】
设备日常管理制度【通用8篇】设备日常管理制度例文15制度的存在使得工作流程更加清晰、岗位职责明确、管理方法更加高效,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下面是一些设备日常管理制度免费参考下载下载,希望对大家写设备日常管理制度有用。设备日常管理制度【第一篇】防爆电气设备工程的设计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一、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原则是安全可靠、经济合理。防爆型防爆电气设备的.明显部位应有清晰的防爆标志。二、根据爆炸危险场所区域等级对电气设备防爆结构的要求选择相应的电气设备。三、选用防爆电气设备的级别和组别,不应低于该区域内爆炸性物质的级别和组别。当存在两种以上爆炸性物质时,应按危险程度较高的级别和组别来选用。四、爆炸危险场内的电气设备,应同时符合周围环境内化学的、机械的、热的、霉菌以及风沙等不同环境条件对电气设备的要。五、防爆电气设备的运行与维护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全规程》(试行)规定执行,并定期检查执行情况。六、防爆电气设备的检修按《爆炸性环境用电气设备的检修》和有关规定执行,防爆电气设备的检修人应经过防爆电气设备知识的培训。防爆型仪表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危险场所使用的仪表必须符合防爆类型及等级要求。防爆型仪表的明显部位应有清晰的防爆标志。危险场所仪表的安装,配线必须符合防爆类型及等级的技术要求。二、防爆型仪表检修时不准更改零部件的结构,材质。三、在危险场所对原有的防爆型仪表进行更新、改造时,必须审定仪表的防爆性能,不得随意降低防爆等级。四、在危险场所新增仪表测控回路及其他回路,其防爆等级不得低于区域内其它仪表防爆等级。五、防爆型仪表设备的操作及维护保养人员应经过培训,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设备日常管理制度【第二篇】设备器材科是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专业部门。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根据国家和上级有关设备管理方面的方针、政策法规条例中的规定,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实施医院的设备管理。一、参加医院医疗设备的全过程管理,医疗设备的规划调研、立项审查、设备选型、购置验收、安装调试和投入使用等前期工作。二、负责医院范围内医疗设备的业务管理。组织各使用科室建立建全设备台帐及设备维修保养记录,按固定资产台账贴标识卡统一管理。三、负责编制落实医疗设备的维修计划并组织实施。四、负责组织医疗设备调拨、报废的鉴定及报批工作。五、负责组织编制、审查上报医疗设备的购置、更新计划。积极推广应用设备状态检测和故障诊断技术,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六、定期下科室巡回检查设备的使用及完好情况。七、分类建立健全设备台帐明细,建立设备管理数据库。八、按规定上报统计报表资料,做好年度大型医疗设备的效益分析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努力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充分发挥设备的效益。设备日常管理制度【第三篇】1.目的:规范生产设备的使用前鉴定、使用中对设备和操作人员中的管理程序和标准,满足工程项目对生产设备安全使用要求。2.使用前的鉴定2.1大型及主要设备的鉴定2.1.1对大型及主要设备的鉴定以负荷试验(试运转)作为能力鉴定的手段。主要设备的试运转由使用单位组织,机械管理人员和安监人员参加,填写《设备能力认可表》(负荷试验及试运转报告由设备所属单位提供)。2.1.2外部检验的规定(1)须经项目所在属地技术监督局检验的公司内部起重设备类设备由机械管理人员具体负责组织、联系,机械公司配合;(2)须经国电公司检验的设备,由设备所属单位联系,机械管理人员负责协调配合;《起重机械准用证》由机械公司管理:标牌固定在设备明显处;证件存档;建立《起重设备检验台帐》。2.2对汽车吊及运输机械(含运输汽车和拖拉机等)的鉴定项目部引进和租赁的汽车吊及运输机械(含运输用拖拉机、装载机等)应满足下列条件:(1)各种安全行车、安全工作装置齐全灵敏有效;汽车吊还须有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起重机械准用证》;(2)操作人员(包括起重工)证件齐全;经机械管理人员检验合格后见《场内机动车鉴定表》,核发《厂内机动车准用证》方可进入现场出租,调度人员根据机械管理人员提供《合格汽车吊、汽车名单》进行调度使用;2.3对中小型生产设备(含工机具)的要求:(1)出租市场各单位的设备出租前除要满足使用性能要求,同时满足项目部对生产设备安全(见《生产设备巡检制度》第二章第五条)及文明形象的相关要求(见安全);(2)分承包方自带或租用的生产设备在使用前要作到满足项目部对生产设备安全使用及文明施工的相关要求(见安全);分承包方自带生产设备使用前以《分承包方自带生产备清单》并附《设备能力认可表》(自检单)报项目部机械管理人员;分承包方租用的生产设备由出租方与租用方共同进行检验,出租方填写《设备能力认可表》,由租用方在设备使用前交项目部机械管理人员。出租单位负责对出租的设备进行标识(用《标签》)。(3)机械管理人员接到《生产设备能力认可表》后3日内对其进行认可并对过程进行监督检查;2.4经检验合格进行使用的设备各使用单位建立《现场机械设备(出租、租用)管理台帐》并在24小时内在网上公布,机械管理人员建立项目部《现场机械设备(出租、租用)管理台帐》.3.使用中管理规定3.1对操作人员的要求3.1.1各种起重机械(含施工升降机)、厂内机动车人员,在进场时所在单位须将操作人员名单及证件(公司内部人员可为复印件)交机械管理人员验证,操作设备时持证上岗(认可的复印件即可);3.1.2人员配备:(1)塔吊、50T以上履带吊、搅拌站每班两名操作人员,一人操作一人监护;其余机械一般一人操作;(2)各种机械的操作人员应相对固定,尤其是大型起重机械,更换初次操作该机械的操作人员时,设备所属单位须对其进行该机械操作的专门培训(由设备所属单位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方准上岗;3.1.3连续作业的机械,操作人员应按规定填写(查看)交接班记录;3.1.4操作人员应按规定执行机械使用前、中、后检查与保养项目,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做相应的处理并按规定作好相应记录(包括问题及解决情况)。3.1.5操作人员在现场应严格听从指挥人员指挥,对违章指挥有权拒绝执行;3.1.6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十不吊》。3.2对大型设备和轨道的要求:3.2.1起重类机械(含施工升降机)应在负荷试验或试运转合格后并经当地技术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准投入使用;3.2.2各种起重设备轨道的维护工作由项目部委托调度室(或其它责任单位)执行,轨道的&39;接地测量项目部委托调试所(或其它有资质单位)执行。调度室指定专人负责轨道的维护工作,按每种设备的轨道技术要求执行,并定期(按委托协议规定执行,但每月不少于一次)将《起重机轨道测量记录》交机械管理人员;调试所每年4月底前对各种设备的接地情况进行测量并出据检验报告。填写《起重机轨道接地测量记录》,交机械管理人员。3.2.3大型设备因各种原因须将安全装置、设施断路或拆除,如:吊车限位、车档等,须经机械管理人员审核,总工批准,见《大型机械安全装置、设施拆除申请表》,并应采取预防措施。3.2.4起重设备的安全装置失效又不能在短时间内恢复时,由设备所属单位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技术人员应对相关操作人员进行交底。责任单位应尽快组织对安全装置进行修复。3.2.5施工区域内多台起重设备有效工作范围内可能发生碰撞时,由机械公司制定防碰撞措施,并向相关操作人员交底。3.3安全文明状况要求各种机械在使用中应具备的基本条件:(1)各种安全装置和设施必须齐全有效;(2)外观整齐,无各种渗漏;(3)接地符合规定要求;;(4)符合公司对生产设备CI形象要求。详见《生产设备巡检制度》第二章第五条文明施工的相关要求(见安全);3.4对使用单位的要求:3.4.1起重机械在进行起重作业时指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3.4.2起重机械吊装作业时单机吊重负荷超过额定负荷95%、双机抬吊吊重超过额定负荷85%时,办理《安全作业票》并制定相应措施,按项目法运行规则—机械-生产设备使用管理制度3.4.8执行。4.流程1大型机械管理流程图2中小型机械管理流程图5.表格5.1《分承包方自带生产备清单》5.2《设备能力认可表》5.3《厂内机动车准用证》5.4《合格汽车吊、汽车名单》5.5《现场机械设备(出租、租用)管理台帐》5.6《安全技术操作规程》5.7《十不吊》5.8《起重机轨道测量记录》5.9《大型机械安全装置、设施拆除申请表》5.10《场内机动车鉴定表》设备日常管理制度【第四篇】第一条电气使用部门的设备发生故障,须填写“维修通知单”,经部门主管签字交工程部。第二条维修部门接到通知,随即在“日常维修工作记录簿”上登记接单时间,根据事故的轻重缓急及时安排有关人员处理,并在记录本中登记派工时间。第三条维修工作完毕,维修作业人员应在“维修通知单”中填写有关内容,经使用部门主管验收签字,并将通知单交回维修部门。第四条维修部门在记录簿中登记维修完工时间,及时将维修内容登记入设备卡片,并审核维修中记载的用料数量、计算出用料金额填入单内。第五条将处理完毕的“维修通知单”依次贴在登记簿的扉页上。第六条紧急的设备维修,由使用部门的&39;主管用电话通知工程部,由值班先派人员维修,同时使用部门补交“维修通知单”,值班人员补各项记录,其他程序均同。第七条维修部门在接单后两日内不能修复的,由值班主管负责在登记簿上注明原因,应采取特别措施,尽快修复。第八条设备修理调度工作职责。1.调度员根据月份生产计划,编制维修及配件、零件加工计划,按照进度要求,组织好生产。2.调度员必须根据机台、设备状态和维修人员技术情况,编制计划和进度表并及时检查和处理配件备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问题。3.调度员要将每月投产的备品配件生产准备情况及时向主管汇报。4.调度工作。应本着面向生产和先维修后生产的原则进行工作安排。5.没有列入计划而生产急需的配件,经领导批准后,安排加工。6.开好定期设备会议,检查各车间设备维修任务完成情况和设备维修的质量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设备日常管理制度【第五篇】为加强仪器、仪表的管理,控制和优化工艺条件,降低物料消耗,提高产品质量,达到安全稳定运行的目的,特制定本制度。一.生产部应根据计量仪器检测,控制与联锁、报警要求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相应的仪器、仪表计量管理和维修机构,明确各级职责,加强仪器、仪表的维护与管理。二.生产部必须严格制定与实施仪器、仪表保管与使用规程、维护检修规程、安全技术规程等。三.生产部必须建立带有工艺控制点的模拟流程图、仪表安装施工竣工图和调校记录,仪表工作电源系统图,仪表空气管道系统图等基础技术资料。四.仪器、仪表日常管理工作(1)要做到:岗位有责任制、巡回检查有规定,使用维护有要求,检修调校有周期、有计划,以保证仪器、仪表测量精度,不断提高仪器、仪表的完好率、控制率和信号联锁的投运率。(2)仪器、仪表使用人员,应对在用仪器进行妥善保管、正确使用,经常保持仪器、仪表的完整和清洁。(3)仪器、仪表的报废和更新,由生产部提出申请,报厂分管领导部门组织经济技术论证。认为技术先进,性能良好,经济合理,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后,办理报废更新手续。(5)工艺控制的仪表整定参数或继电保护整定值的变更,均应由厂生产技术部门提出申请,经副厂长或总工以上领导批准后,贯彻执行。五.仪器、仪表安全运行(1)仪表空气、电源、管线保温蒸汽的供给系统,要经常维护检查,消除缺陷、保持完好,保证正常供给、安全运行。(2)仪器、仪表保护器件,联锁和报警设施的解除与停用,均应向生产部门提出,报副厂长或总工以上领导或其它授权人批准后,方可执行。(3)生产部应组织定期或季节性仪器、仪表大检查,作好事故防范工作,以保证安全可靠运行。六、基础资料(1)仪表专业管理制度、检维修规程等(2)DCS、PLC等控制系统台帐、系统验收记录、系统点检及故障处理记录、系统修改记录;系统设计资料、说明书、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系统备份盘等。(3)仪表联锁保护系统台帐、联锁原理图/逻辑图、联锁工作票等。(4)可燃、毒性气体报警器台帐、检测点分布图、仪表说明书、回路图、校验及检定记录等资料。(5)所有仪表的设计资料、图纸,选型资料、
本文标题:设备日常管理制度【通用8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6756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