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综合 > 蜜蜂与花教案【精编5篇】
蜜蜂与花教案【精编5篇】本站编辑选择这篇文章向大家解读有关“蜜蜂与花教案【精编5篇】”的最新知识,欢迎您光临本网站,希望您在这里度过一个愉快的时光。教案课件是我们教师的重要工作之一,所以每天我们都会按时按质地编写好教案课件。教案课件能够展示出教师的创造力和智慧,让学生受益匪浅。蜜蜂与花教案【第一篇】这节课我主要安排了导入新课、朗读感悟和课堂总结三个大环节。导入新课采用了开门见山的方式,简洁明了,避免了拖沓、低效的课堂导入。朗读感悟又分了初读课文、朗读指导、再读质疑三个环节。初读课文为了让孩子们把课文读通读顺,并识记生字、生词,读后对生字词的掌握及朗读课文作了检查。在朗读指导中主要完成了能过找近义词、造句区别“常常”和“往常”的不同和对第三、四自然段的朗读指导这两个任务。指导第三自然段朗读时,用图画把列宁边走边看边想的过程呈现给了学生,因为句子比较长,学生读起来可能会吃力,我又进行了范读,再让学生练习。第四自然段是能过分角色朗读的形式进行指导,让学生把养蜂人惊讶的语气读得更形象一些。随后我又把孩子们带到了课文中,提问:如果你是列宁,你能找到养蜂人吗?谁能夸夸列宁?让学生自己领悟列宁的善于观察、思考,完成第三个教学目标。最后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他们有个回味、梳理的过程,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蜜蜂与花教案【第二篇】(一)单元总体目标:1、认识38个生字,会些39个生字。2、培养学生多动脑,多思考的能力,生活中许许多多的问题,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得到解决。3、让学生明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二)本课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7个及一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不同用法。3、初步培养学生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优秀品质。(三)说教学重点:1、会认生字,会写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四)说教学难点:了解蜜蜂怎么会引路的道理。三、说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四、说教法:读书指导、谈话、讨论、讲授、演示五、说学法:预习、读书、阅读、质疑问难、听课蜜蜂与花教案【第三篇】教学流程一、回忆旧知,导入新课1、回忆旧知同学们,我们曾经学过《蜜蜂引路》这篇课文,谁能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吗?2、导入新课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法布尔为了证实蜜蜂会辨别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你想知道是个怎样的实验吗?让我们走进《蜜蜂》这篇课文一同去看看。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循序渐进读课文。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不认识或不懂的字或词语想办法读对、弄懂。2、互帮互助学生字。1出示生词卡,请已经有把握的学生来做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巩固,教师随时纠正读音,点评。2交流是怎么认识生字的,肯定各种不同的识字方法。3指名读、开火车读。3、指名逐段朗读课文,订正、强调字音,如:“阻”、“测”时平舌音,不是翘舌音,“尽管”的“尽”读三声。4、默读课文呢,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导学生归纳主要内容。(可以用问题引导学生:这次试验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作者得出什么结论?)三、指导写字1、下面看看同学们字写得怎么样。1出示要写的生字:论、试、验、袋、证、概、阻,减……引导观察,说说书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些什么。2指导写字:课件演示,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书写,然后,教师用投影展示,集体评议学生写的字。2、抄写词语。四、作业设计练习默读课文,勾画并读熟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蜜蜂与花教案【第四篇】活动目标1、比较目测法和点数法在计数速度和准确性方面的差异。2、感知数字8的数量守恒。3、运用已学过的群数法进行快速计数。活动准备1、画有7只小鸟的图卡一张。2、画有8只大象和8只老鼠的图卡一张。3、画有8只小兔排成一横排的图卡和8只灰兔围成一个圆形的图卡各一张。4、幼儿用书。活动过程一、比较目测法和点数法在计数速度和准确性方面的差异,复习群数法。1、教师出示画有7只小鸟在天空飞翔的图卡,5秒钟后将图卡翻转过来,呈现图卡的空白背面,请幼儿说一说,这张图卡上有几只小鸟。2、教师将图卡翻转回来,请幼儿一一点数,最后确定小鸟的正确数量。3、教师介绍两种方法的名称:第一种,老师用很快的速度呈现图卡,你们估计小鸟数量的方法叫目测法;第二种,请你们一个一个来数的方法叫点数法。4、幼儿想一想,比较一下两种方法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5、教师小结:目测法的速度很快,但是不准确;点数法比较准确,但是比目测法的速度要慢一点。6、想一想,有没有熟的比较快又比较准确地方法。教师和幼儿一起运用群数家接数的方法点数小鸟的数量。二、排除物体大小的干扰,感知8的数量守恒。1、出示簇拥在一起的8个吹起来的气球和8个干瘪的气球,请幼儿分别点数两堆气球的数量,比较两堆气球的多少。2、小结:吹起来的一堆气球感觉比较多,没有吹的一堆气球感觉比较少。实际上两堆气球一样多,都是8个。三、排除物体排列位置的干扰,感知8的数量守恒。1、教师出示画有8只白兔排成一排得图卡和画有8只小灰兔围成一个圆形的图卡。请幼儿目测两种兔子的数量,猜猜谁多谁少,还是一样多。2、教师小结。四、打开幼儿用书,完成上面的练习。1、幼儿先运用目测的方法,猜猜哪朵花上的蜜蜂多,哪朵花上的蜜蜂少。2、在蜜蜂数量一样多的几个花朵下面的方框里打勾。蜜蜂与花教案【第五篇】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意识。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意思。思考和判断的品质,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蜜蜂会引路吗?列宁是怎样利用蜜蜂作为向导找到养蜂人的?教学主要方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朗读感悟。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传授花粉,本领可大了。你们知道它是谁吗?(蜜蜂)2.揭示课题:“引路”是什么意思?(带路)蜜蜂是一种小昆虫,它怎么会给人领路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二、初读识字。1、我们预习了课文,认识了生字,现在老师就来检查一下,你真的认识它们了吗?出示生词卡片:莫斯科附近派人聊天敲门惊讶同志自主归类识字:上中下结构的字:莫熟字加、换偏旁识字:斯—期付—附敲—搞呀—讶志—士联系生活识字:聊派指读,齐读,开火车读,并相机理解词语。2、生字宝宝真调皮啊,瞧,他们一下子躲到课文里去了,你还认识它们吗?大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三、细读感悟。(一)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特点。1.学习第一自然段。(1)思考:读了这一自然段,你都知道了什么?(2)老师小结: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列宁常常与养蜂人谈天。2.学习第二自然段。(1)默读课文: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养蜂人?(2)用“因为……所以……”句式说说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养蜂人?因为往常派去找养蜂人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别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所以列宁要亲自去找养蜂人。(3)老师小结:这一自然段主要交代了事情的起因。3.学习第三自然段。(1)小组讨论: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2)小组汇报。列宁发现花丛中有蜜蜂——蜜蜂飞进园子——小房子——找到养蜂人。(3)列宁为什么认为跟着蜜蜂走就能找到养蜂人?因为列宁想:蜜蜂是养蜂人养的,蜜蜂采完蜜就要回到蜂房,按照蜜蜂飞的方向走,就一定能找到养蜂的人。(蜜蜂、养蜂人之间的关系,就能从中发现线索,找到养蜂人。4.学习第四自然段。(1)出示投影,看图:养蜂人见到列宁后可能会说些什么?(2)列宁是怎样回答的?(3)为什么列宁说“蜜蜂是他的向导,把他领到这儿来的?”(分析,就顺着蜜蜂飞回的方向走,结果找到了养蜂人。(高兴的语气。5.总结全文。(1)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第一自然段: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第二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起因。第三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经过。第四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结果。(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本文标题:蜜蜂与花教案【精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6844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