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综合 > 诗词曲五首教案【汇集5篇】
诗词曲五首教案【汇集5篇】指南:教案课件是老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也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每位老师应该设计好自己的教案课件。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案资源提高教学水平。网友在大量参考下载中发现了1篇特别实用的“诗词曲五首教案【汇集5篇】”,希望本文内容能为您提供宝贵的帮助!诗词曲五首教案篇【第一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科目:语文课题:5.古诗词三首参备人意见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牧童》,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2.体会诗词的意境,丰富学生情感,从诗句中感受童年的快乐。3.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7个认识的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赖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一、导入二、自学生字(检查)1、正确地读生词,分辨多音字的读音。形近字辨析组词难写字分析2、联系上下文或工具书理解生词。听写过关3、师生共同解决。。三、学习《牧童》1、要求:读正确,读流利。(有不会读的字写上黑板,会的上注音),组内练习,自由读,齐读,轮读等。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再写在本子上。理解难懂词语:草铺、横野、笛弄、卧。3、读了这首古诗,你的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4、从诗中你体会到孩子怎样的乐趣和诗人怎样的感情。5、有感情地背诵古诗。6、将古诗改写成1篇短文。四、学习《舟过安仁》1、要求:读正确,读流利。(有不会读的字写上黑板,会的上注音),组内练习,自由读,齐读,轮读等。2、说说诗题的意思。(诗人乘船路过安仁)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再写在本子上。理解难懂词语:一叶、收篙、停棹、怪生、使风。4、读了这首古诗,你的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5、从诗中你体会到孩子怎样的乐趣和诗人怎样的感情。6、有感情地背诵古诗。7、将古诗改写成1篇短文。四、学习《清平乐.村居》1、要求:读正确,读流利。(有不会读的字写上黑板,会的上注音),组内练习,自由读,齐读,轮读等。2、说说古诗与词的区别,再理解诗题。(1.词有词牌名,而古诗没有。2.词每句字数不一样,也叫长短句,古诗每句字数一样。村居是诗题,意思是农村的人家)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再写在本子上。理解难懂词语:相媚好,最喜,亡赖。4、读了这首古诗,你的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5、从诗中你体会到孩子怎样的乐趣和诗人怎样的感情。6、有感情地背诵古诗。7、将古诗改写成1篇短文。课后反思:对正在经历童年的孩子来说,童年故事应该是不陌生的。但是,诗中展现的童年故事,是穿越千年时空的。所以,教学中我利用他们的阅读期待,调动起学习的兴趣。《牧童》1.创设情境.我让孩子们闭上眼睛,随着老师的朗读,想象一下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同学们踊跃发言)2.同学们跃跃欲试都想读一读,我趁机说:别着急,再听老师读一遍,并把节奏画出来。3.自读自悟,感知诗的大意。1学生大声朗读。2小组自主、合作、探究诗的意思及作者表达的情感。(借助工具书)4.研读与赏析找同学上台给大家讲讲这首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5.精读诗句,领略诗境诗情。6.在演一演的环节,同学们热情高涨。有的把诗变成琅琅上口的歌曲、有的几个人分配角色表演......,甚至吹笛子、画一幅原野图等,非常有趣。讲《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时,同学们表演欲望更加强烈。收获:同学们在自读自悟中,理解了诗的意思。在形式多样的表演中,感受诗的意境。不足:还要在表演中加强练习,有的同学比较拘谨。诗词曲五首教案篇【第二篇】教学目标:1、解律诗特点,初步把握律诗基本常识。2、认真看注解,反复朗诵诗歌,领略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学会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能在诵读中较准确地把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主题,并学会对名句进行赏析,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诗歌中的名句及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难点: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教学方法:美读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辅助手段:张明敏的歌曲《我的中国心》、相关图片、背景音乐等。预习要求:1、朗读全文,体会本篇的感情。2、搜集有关爱国的古代诗词、歌词等。教学过程:一、导入示例。同学们,如今我们的祖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家日益强盛,人民团结奋进。可是在我们祖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有无数的先烈在为它捍卫奋斗,把自己的生命与情感奉献给我们的祖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倾听伟人文天祥的心声,感受他的爱国豪情!二、简介作者及背景。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1275年,元军进攻临安,宋朝廷下诏征勤王兵,当时任赣州知州的文天祥组成万人的义军,北上守卫。1276年任右丞相,被派往元军营谈判,被扣留。押解中在镇江逃出,得到人民的帮助,流亡至通州(今江苏南通),从海道到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1277年进兵江西收复了几个县城,使抗元形势大为好转。但不久为元军所败,退入广东。1278年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元将张弘范叫他写信招张世杰投降,遭拒绝,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1279年被送到大都(今北京),囚3年,虽经威胁利诱,始终不屈。1283年1月9日(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在柴市从容就义。此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后来元军统率张弘范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三、配乐朗诵,总体感受并进一步理解诗中所表达的爱国情怀。(一)范读。(采用多媒体画面配乐朗诵。学生静静地欣赏,并正音正字,正确把握诗句的朗读节奏。(二)指导学生朗读。1、请四位同学分别朗读诗,大家评议(指导学生从节奏、咬字、感情、重音等方面来评价)。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最后两句要节奏放慢但要大声。)2、全班齐读。四、看注解,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一)学生边看注解,边理解诗句的意思。(二)板书出示补充注解,理解字词的意思。遭逢:遭遇,指被朝廷选拔。干戈:古代兵器。寥落:荒凉冷落。四周星:四年。身世:个人的遭遇命运。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汗青:史册。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制作竹简时,用火烘烤青竹片,水分冒出如汗水,所以称竹简为汗青。五、把握全诗意思。(一)总体把握: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讨论明确:慨叹抗元事业的失败,表达了宁死不屈的坚强决心。(这一点学生比较容易把握,不必花太多时间)(二)具体把握:小组讨论交流,组织班级交流。学生活动:每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在班级发言。教师适时点评,加以引导。(在交流中穿插幻灯投影,介绍背景材料,帮助学生了解写作背景、诗人身世,正确理解诗歌内涵。)诗词曲五首教案篇【第三篇】【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四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2、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3、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课前准备】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2、了解唐朝诗人张籍、清朝纳兰性德的生平。3、收集思乡的古诗词。【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这是人世间最美好、最真挚的情感。同学们,你们学过哪些与月有关的诗词呢?2、是呀,从古到今,月亮总是让人情不自禁思念家乡,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关于月亮的诗。3、揭示课题: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板书课题,了解泊字字义,选择正确读音。)二、交流资料,了解诗人课前,你收集了诗人的哪些资料,请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三、整体把握,初步感知1、指名读诗,全班读,注意读准字音。2、自己多读几遍这首诗,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并从中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3、四人小组讨论诗句的意思,并说说你最欣赏诗中哪一句。四、赏析诗句,感悟诗境1、刚才同学们说得最多的就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诗(出示),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2、请说说你为什么喜欢?3、有同学说,这句诗写出了江南生机盎然的春天的样子。现在请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在你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景色呢?畅所欲言。4、同桌互读,练说。5、指数名学生说。6、小结:你们的回答真精彩!诗的魅力就在于能用简短的同一个语句在不同的人的脑海中勾勒出不同的画面。7、请你用朗读把你脑海中勾勒的画面读出来,小组内练读,指名读。8、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我仿佛看见了草长莺飞、满目新绿的春天,仔细观察书上的插图,还能让你有更深入的理解。9、指名说,同学们理解得多丰富呀!把你感受到的绿读出来吧。男女生赛读。10、关于绿字还有一个故事,引导阅读资料袋。了解王安石推敲用绿字的故事。11、看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触呢?12、小结:是呀!一位如此优秀的诗人能为一个字修改十多次,我们在习作中难道不该反复修改吗?记住:文章是改出来的。五、品评诗句,升华情感1、这么美的春色,谁不流连忘返呢?诗人和我们一样陶醉其间了吗?2、诗人想干什么?家乡在哪儿?引导学生从课题和诗句一、二行处理解。3、请你在教室的地图上找找它们的位置吧。再好好读古诗。4、学生上台指地名,然后简介王安石把南京称为故乡的原因。5、你从哪里读出诗人急切地想回家乡呢?6、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7、感情朗读。六、回归整体,深化体验1、漂泊在异乡的游子对家乡是多么的眷恋啊!让我们一起来感情朗读这首诗吧。2、练习背诵。诗词曲五首教案篇【第四篇】《登幽州台歌》教学目标:1、体味诗的阔大苍凉的意境之美2、理解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3、诗人的形象教学过程:导语:千金市骨。燕昭王成为明君圣主的代表,黄金台也成了明君圣主礼遇贤才的象征。此后,有多少怀才不遇的文人,登上幽州台,凭古吊今,感怀时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一首诗《登幽州台歌》。一、文学常识:1、这是一首古诗,很少格律限制,形式自由灵活。2、陈子昂:字伯玉,唐代文学家。二、读:断句,语速,语调,节奏三、释题,背景陈子昂是一个很有政治头脑和军事眼光的人,武则天当政时,契丹南侵,武则天派建安王武攸宜出兵抗敌,任陈子昂为参军。陈子昂提出的正确主张武攸宜都不予理睬,结果兵败,但武攸宜不思悔改,反而把失败的责任推到陈子昂身上。陈子昂内心无比痛苦,他独自一人来到附近的幽州台上,吊古伤今,写下了这首传世名作。四、赏析1、前两句诗是什么角度写的?“古人”指谁?“来者”指谁?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境遇?——时时角度(前、后)。古人指古代礼贤下士的明君,来者指现代礼贤下士的明君。“前不见”“后不见”,时间无止无休,而自己的生命短暂,而自己因“不见”明君,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功业未成,空老一生。写出了作者生不逢时,怀才不遇(胸怀才学但生不逢时,难以施展)的境遇,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苦之情。2、后两句诗是从什么角度写的?诗人为什么见此景而涕下?——空间角度(天、地)。空间无限辽远。在无限的时间与空间面前,诗人感到孤独,寂寞,悲凉。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功业未成,空老一生,面对此景,想到自己的境遇,怎么能不“怆然涕下”?怆然:伤感的样子;涕,眼泪。3、登临:诗人登到高处叫“登临”,临,面对。登到高处面对开阔的景物,人的心胸会为之一变,于是便有了许多联想和想象,抒发出来,写下来,就是诗文。陈子昂登临幽州台,面对无限的时空,不免产生一种孤寂悲凉之感,再联想到自己的境遇,便产生了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愁苦心情。4、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这首诗通过写登临幽州台的所想所感,抒发作者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愁苦情怀。所见:时空的无限;所感:怀才不遇,生不逢时。(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5、这首诗看起来比交消极,但其实则不然,他流露出作者积极进取的建功立业的强烈渴望。6、你看到一个怎样的陈子昂?用几句话描绘你感受到的诗人的形象。(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我看到一个沉思的陈子昂。我看到一个为自己不能实现人生价值而怆然涕下的陈子昂;我看见一个有着积极的人生追求,渴望实现自身价值的陈子昂。——诗人独自站在幽州台上,他仰望长天,俯视大地,潸然泪下7、写作特色:气势磅礴,胸怀宏伟——气势磅礴:景物宏大开阔壮美;胸怀宏伟:胸怀宇宙板书1
本文标题:诗词曲五首教案【汇集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6844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