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综合 >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推荐5篇】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推荐5篇】资料的意义非常的广泛,可以指需要查到某样东西所需要的素材。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需要一些资料。资料对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您有没有了解过资料的种类呢?网友为此仔细地分享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推荐5篇】”,还请您下载收藏以便后续参考下载。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篇【第一篇】1.感知10以内物体数量并比较多少。2.能正确运用数字记录每次所夹种子的数量。2.自制记录单,水笔;提供3种种子(蚕豆、花生、玉米),每组摆放1种种子;人手一双筷子、1个小碗。一、以游戏的形式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1.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今天我们要玩什么游戏吗?用筷子夹哪些东西呢?这些东西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种子。幼儿第一次游戏。1.提出游戏要求。教师:今天我们不仅要看谁夹得多,还要看谁能准确地把自己夹了多少种子也记录下来。2.教师出示记录单,并介绍游戏规则。教师:你夹的是什么,就在记录单上找到相应的标记,然后在其下面的空格里用数字记录你一共夹了几颗。听到开始口令时才能夹,听到停止口令时就要放下筷子。3.幼儿游戏。你夹的种子和记录的数字是一样多吗?谁比他夹的种子的数量多?幼儿第二次游戏。1.提出第二次游戏前的要求。2.幼儿游戏。这次夹完后不但要记录你夹了几颗种子,还要比一比在自己的三次记录中,哪一次夹得最多,请你在下面的格子中对最多的一次做上标记。找一找有多少?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篇【第二篇】活动目标1、知道没有了可以用“0”来表示,引起幼儿对生活中出现的“0”的兴趣和思考。2、初步知道“0”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懂得0比1小。活动准备:1、10只篮子,依次放入数量为9,8,7,6,5,4,3,2,1的实物玩具,第10只篮子内不放玩具。2、多媒体课件(有关“0”的课件,尺、温度计、门牌号、车牌、比分牌、球衣编号)。活动过程一、引出数字“0”1、依次出示篮子里的玩具。提问:篮子里有什么?用数字几表示?(复习数字1-9)2、第10只篮子内没有放玩具,知道没有用数字“0”来表示。3、感知“0”的形状。4、让幼儿说说还有什么没有了也可以用“0”表示。二、讨论1、教师: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0”。2、幼儿自由讲。老师放多媒体幻灯片,帮助幼儿理解“0”,在生活中的不同作用。1东西没有了用“0”表示,“0”表示没有。2湿度计上的“0”表示湿度0度,越往上温度越高,越往下的温度越低。3车牌、门牌、电话号码、年历、球衣上的“0”表示一个数字。4尺子上的“0”表示起点。5球赛时比分牌上的“0”表示没有进球,0:0表示平局,1:0表示一方进了一个球。3、总结。“0”的作用真大,不同的“0”表示不同的含义。三、观看表演1、复习0-10的排序。2、知道“0”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3、启发幼儿说出“0”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比其它数字大。四、游戏“找朋友”1、要求两个数字娃娃做好朋友,比比谁大谁小,大数字娃娃站着,小的数字娃娃蹲下。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篇【第三篇】活动目标:启发幼儿学习正逆排序并说出序号,体会量与序数的关系。活动准备:1.每组一套1~5的数字卡片。让幼儿自愿结合,每组5人,要高矮不同。2.周围环境中有适于幼儿按大小排序的物体。每人一套l~5的数字卡片。活动过程:活动(一)小朋友排队编号1.排队编号。请幼儿从矮到高排队编号。教师交代:每组幼儿从矮到高排队后,报数编号,每人按编号领取相应的数字卡片。幼儿分组排队编号并互相交流,说一说:“自己这队小朋友是怎么排的队?自己排在第几?其他人排在第几?”2.从高到矮排队编号,方法同上。3.幼儿讨论。教师提问:“两次排队有什么不同?你都排在第几个?为什么?如:从矮到高排,明明排第1,从高到矮排,明明排第5。明明两次排队位置不同,这是为什么?”活动(二)给物品编号1.幼儿操作教师请每个幼儿自由选5件同一种大小不同的物品。根据教师的要求,给自己所选物品按大小进行正逆排队编号。每次排队后,按编号给每个物品对应一张数字卡片。2.讨论交流教师提问:你找的是什么物品?它的编号是几?排在第几个?你是怎么给它们排队编号的?经过正逆两次排队,同一件物品都排在第几?为什么?建议:教师可根据本班情况,让幼儿按量的不同属性给物品排队编号。如找长短不同的物品,也可以找高矮、宽窄、厚薄、粗细等不同的物品,按量的差异进行正逆排序编号。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篇【第四篇】活动目标1、能排出10以内自然数列,学习确定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2、能正确地运用序数词,会用第几来表示物体在序列所在的位置。3、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教学重点、难点1、灵活运用10以内的序数,正确运用序数词。2、引导幼儿思考,使幼儿灵活地掌握序数知识,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活动准备教具:数字1~10,图卡,数字挂表学具:图卡,幼儿操作卡,数卡,活动过程一、导入学习老师向幼儿展示1到5的序数卡片,引导幼儿描述这五个序数。幼儿:1、像铅笔能写字2、像天鹅水中游3、像耳朵听声音4、像红旗迎风飘5像鱼钩把鱼钓老师:很好。现在大家看一下我手中的挂表。这是什么?(用手指着口哨)幼1:口哨。老师:对了。那么它看起来像什么?幼2:像6、老师;是啊!所以啊,6像口哨咧嘴笑。幼儿:6像口哨咧嘴笑。接着展示其他四张图片,引发幼儿思考,并得出对7到10的描述:7像锄头能耕地8像葫芦藤上吊9像勺子能盛汤10像铅笔加鸡蛋二、做游戏找10个幼儿来参加游戏将标有1到10的十个数字卡片打乱顺序,翻过来放在桌子上,让10个幼儿分别抽取一张卡片,并按照上面的数字序数站在正确的顺序。最后看每个幼儿是否都能找对自己的位置。这个任务交给在台下的幼儿来完成。老师负责检验他们是否正确。当每个幼儿都能找对自己的位置时,再让这10个幼儿打乱顺序,两人互换卡片,重新排列顺序,正确排列后把卡片收起来,老师随意叫出一个学生的名字,让台下的幼儿来判断该幼儿处在第几的位置。让其余的幼儿也轮流来参加这个游戏,最终让每个幼儿都能灵活运用序数词。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发现:1、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来上这节课,让我感到上课很轻松,不知不觉中在快乐声中度过了一节课但要想上好一节课,需要提前下很多功夫,让我真正体会到了一句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2、这节课,每个幼儿都做到了积极快乐地参与,我很开心。我和幼儿配合的这么好,互动性好。幼儿喜欢做游戏,所以我将数学的概念融入游戏中,使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更为浓厚,对序数更容易理解。幼儿教学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儿是以游戏方式生活的,应寓教育于生活之中。3、要想更好地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老师应该花更多精力来了解幼儿的经验水平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这样才能构思更多适合幼儿发展的游戏。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篇【第五篇】活动目标:1、进一步感知5以内的数量,初步张握6的形成。2、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活动准备:每人一套精美的小夹子,娃娃纸盘、小红点。活动过程:一、复习5以内数。游戏:1、听铃声夹夹子。铃声开始,往身上夹夹子,铃声停就停,数一数夹了几个夹子,并说出总数。2、听铃声举数卡铃乡开往身上夹夹子,铃声停,数出夹子总数,并举出相应的数卡。3、听铃声夹夹子教师敲铃,幼儿根据所敲铃声次数和提出的问题夹夹子,并准确的说出相应的数量。二、学习6的形成1、探索6的形成。以娃娃和夹子做游戏的形式,为娃娃夹5个夹子然后提出,怎样使5个夹子变成6个夹子的问题。小结:5个夹子添上一个夹子是6个夹子。5添上1是6。2、探索用圆点表示夹子的数量。以娃娃点红点的`形式提出问题:娃娃要和架子一样多的红点。请幼儿想办法,操作并说出来是怎样使红点和夹子一样多的。1先点数夹子是几个,再数出与夹子一样多的红点。2取一个红点与夹子对应粘贴,然后数出红点总数。幼儿手指实物与圆点,边指边说“一个夹子一个圆点。。。。。。”小节:6个红点可以表示6个夹子。3、认识数字6说一说6可以表示什么物品。三游戏:《挑兵挑将》将幼儿分成两队,对诵儿歌“干草垛,叉兵刀,我的兵马让你挑,要几个?要X个。游戏反复进行2――3遍
本文标题: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推荐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6846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