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综合 >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8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8篇资料意义广泛,可以指一些参考素材。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中,我们都会用到各方面的资料。参考资料有利于我们完成相应的学习工作目标。您是不是在寻找一些可以用到的资料呢?考虑到您的需求,网友特意分享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8篇”,还请多多关注我们网站!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篇【第一篇】第1篇: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小池》《泊船瓜洲》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小池》《泊船瓜洲》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借助注解,理解诗句意思。2、想象诗所描写的情景,体会诗的意境。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重点理解诗意,体会诗的意境。教学准备教师:诗文画面课件或挂图、怀旧音乐带、相关古诗。同学:搜集思念家乡的古诗,古诗作者的情况。教学时间教学过程一、学习第一首古诗《小池》(一)导入1、启发谈话,揭示课题。从1册至今,俺们已学过很多古诗,愿意把记得的古诗背一背吗?(抽同学背诵)这些古诗语言简洁,韵律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今天,俺们将学习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一首古诗《小池》。(板书课题)2、简介杨万里的情况。3、老师出示挂图或课件,旁白:诗人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小池塘初夏时节的勃勃生机,表达出了对自然风光的一种喜爱之情。(二)初读诗句,同学质疑1、自由读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抽同学读,分组读,齐读。3、再读诗句,提出不明白的地方。4、小组合作学习,结合注释讨论解决提出的问题,初知诗句大意。(三)理解诗句,想象美景1、说说你欣赏的诗句及欣赏它的原因。2、交流品读情况,师相机点拨,体会作者用字的.准确及选取了哪些初夏时节的景物。如:“泉眼无声惜细流”中“惜”,“树阴照水爱晴柔”中“爱”。“小荷才露尖尖角”中“露”,“早有蜻蜓立上头”中“立”。3、用自身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注意交流、补充。4、根据古诗和自身的理解想象美景,说说美景,画一画美景。5、看到这样的美景,诗人的心情怎样?你的心情又怎样?6、品味读古诗。(四)指导朗读,背诵诗歌。注意诗的停顿、节奏,试背,齐背。二、学习第二首古诗《泊船瓜洲》(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上节课俺们随着杨万里的描写,欣赏了小池初夏时节的美丽景色,体会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这节课俺们将学习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体会诗人的另一种情感。2、同学交流所了解到的王安石的情况,老师注意补充。(二)初读诗句,同学质疑1、自由读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反复读古诗,直到读流利。3、再读古诗,谈谈自身疑惑的地方。4、寻求组内合作,结合注释讨论解决提出的疑惑,粗知诗意。(三)理解古诗,体会作者感情1、试着用自身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2、反复读诗,体会诗所表达的感情,其中哪些诗句集中表示了这种情感?3、品读古诗。(四)指导朗读,背诵诗歌注意诗的停顿和节奏,试背、全班齐背。(五)课外延伸你还知道哪些思念家乡的诗句,读给大家听听,要是能说出所选诗句出自谁的作品就更好。(也可查找资料,完成这个环节)附:板书设计古诗两首小池[宋]杨万里泉眼细流树阴晴柔小荷露角蜻蜓早立初夏美景泊船瓜洲[宋]王安石江水第2篇: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小池》《泊船瓜洲》这就是你要找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小池》《泊船瓜洲》范文,逻辑严谨,脉络清晰。《泊船瓜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写1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这首诗。2.了解诗歌的大意,并能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3.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重点难点有感情地读、背。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感悟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遣词造句的妙处。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导语:在中国璀璨的历史长河中,杰出的诗人多如繁星,不胜枚举,而北宋的王安石就是其中耀眼的一颗,请同学们介绍一下诗人王安石。(生介绍)二、揭题意。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古诗《泊船瓜洲》。“泊”字我们在哪首古诗中见过,在本诗中是何意,瓜洲呢?(生解释诗题的意思)师:在学习这首古诗的内容之前,先来了解一下这首诗的历史背景。(师介绍)师:那么诗人泊船在瓜洲见到何景?诗中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通过这些学习目标的达成,相信你会解开心中的疑问。三、出示学习目标。师:通过自学,你认为你最先能达到哪个学习目标?(生答第一个,并学习这个生字。)师:对于其他的学习目标你想怎么达成?(生各抒己见,教师综合提炼学习方法。)(板书:读背议写)四、读诗。1.按照同学们商定的学习方法,先来读课文。要求轻声读,读准字音。(生汇报哪些字的读音要注意。)2.在小组内互读古诗,看谁读得有感情,看哪个小组读得好!3.汇报朗读,个人读。小组读,师示范读。随音乐读。五、背诗。读背。有感情地背诵。会背的就站起来背。六、议诗。师:通过诵读你一定读懂了不少内容,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再结合你手边的资料讨论看看你们弄懂了哪些字词句的意思,还有哪些弄不懂,在学习卡片上写下你的收获和疑惑。(生在小组内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师:汇报一下你们的读书收获。生:京口在长江南岸,现在的江苏省境内。钟山是现在南京市的紫金山。第一句的意思是……师;对于第一句诗有没有不同的学习方法?生:我们小组能将诗中的三个地方按方位画一个简图。(生展示所画简图,明确京口瓜洲以及钟山的位置。通过图了解数重山的意思。)师:诗人站在瓜州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京口与瓜洲这么近,由此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地钟山也不远了,诗人继续南望又看到了什么?(生汇报第二句诗的意思,找生汇报全诗的意思。)师:说得好,看来这是一首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一首古诗,你从诗中的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得到?(生:各抒己见)师:哪一处表达的感情最明显?明月何时照我还?因为这句是问号的句子,感情强烈。师:(板书:思家切)那么作者不去复职,回家,这样子可以吗?(生回答,多找几生,学生根据介绍的历史背景以及自己的理解回答。)师总结:诗人作为北宋的政治家,身负二次改革的重任而变法却屡受阻挠,所以前程未卜,在这里也表达了诗人复杂的心情。师:带着我们体会到的感情齐读这首诗。师:据说诗人在“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中的“绿”字曾做过很多次的改动,试着想象作者可能用过哪些字。(生答“过”“来”“满”等字)换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桃花又()江南岸()又()江南岸诗人最终选定了这个绿字,体会一下这个字有何妙处,你感受到了什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生汇报)一个“绿”字表达出眼前一片景,胸中无限情,一个“绿”字使这首诗成为了千古名句。所以这种遣词造句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接下来就用我们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这首诗的爱。七、写。有的小组把这首诗改写成了一个小故事,有的小组把这首诗写成了一幅书法作品。有的小组把这首诗画成了一幅江南春景图……学生分小组汇报,有的小组采用朗读的方式,有的小组采用画画的方式,有的小组采用把这首诗改成一个小故事的方式……(来源: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篇【第二篇】(一)复习1、复习生字,指导字形。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四个生字,谁想到黑板上来写一写这几个字。(指名学生生书写)教师指导、纠正这几个字的书写。2、检查读课文。(二)学习生字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词组和句子。2、在这些词语中,有四个生字,你是怎样记住这几个字的?和小组内的同学们交流交流。自主学习。你是怎样记住这几个字的?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说说结构记字形。全班交流1识字方法:结构识字:左右结构:味、汁上下结构:各、态换一换:叶——汁2教师指导:味的右半部分“未”上横短,下横长各:上半部分是折文,三笔写成。3组词。3、指导书写。1教师范写,指导汉字运笔、占格。2学生照田字格里范字描红、书写。教师巡视指导。4、认读二类字。(三)作业抄写生字和词语。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篇【第三篇】教学要求:认真观看动画片《宝莲灯》。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我们刚学过的《母亲的恩情》这篇课文,表达的是唐朝诗人孟郊对母亲的感激之情。今天我们要观看一部动画片《宝莲灯》,讲的是一个男孩练好武功解救母亲的故事。2提出观看要求:观看时注意力集中,不插嘴,不议论。3学生观看《宝莲灯》二《宝莲灯》就是按照《劈山救母》这篇课文改编的,回去熟读《劈山救母》(一)(二)这篇课文。第三课时教学要求:读课文,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而刻苦习武的决心。学会《劈山救母》(一)中的生字。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昨天我们观看了动画片《宝莲灯》,今天,我们在来学习由《宝莲灯》改编的课文《劈山救母》。这个故事比较长,要分两课来学。先学第一部分。二齐读课题,学习题中生字。三读课文,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而刻苦习武的决心。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句。2不理解的词句,相互讨论。3齐读课文。4通过观看《宝莲灯》和熟读课文《劈山救母》(一)这篇课文,你觉得沉香是个怎样的孩子?5交流:你觉得沉香是个怎样的孩子?他是怎么习武练功的?出示第四自然段圈出:寒冬腊月盛夏酷暑起早贪黑腰酸背疼四学习生字1抽读生字卡片2指名分析识记字型3教师范写生字。4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第四课时教学要求:巩固字词,初步认识一就的句式。复述课文,完成部分练习。教学过程:一听写《劈山救母》(一)中的词语二默读课文,思考每段告诉我们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沉香没有见到妈妈听爸爸说妈妈善良被二郎神(心狠手辣)压华山习武练功寒冬腊月盛夏酷暑起早贪黑练就一身武艺三利用板书复述故事。1自由练说2同桌两人交替说、听,互评。3指名学生复述故事。四课堂练习1读句子(见课文练习4)2照样子,用一就的句式说一句话,再写下来。3指导完成语文练习册。第五课时教学要求:学会《劈山救母》(二)中的生字。体会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继续学习《劈山救母》的第二部分二读课文,体会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句。2不理解的词句,相互讨论。3齐读课文。4通过观看《宝莲灯》和熟读课文《劈山救母》(二)这篇课文,你觉得沉香是个怎样的孩子?5交流:你觉得沉香是个怎样的孩子?学习课文的第六自然段圈出:翻过高山跨过身涧野果充饥泉水喝喝磨出血泡划下血痕(不在乎)他是怎么解救母亲的?学习课文的第七自然段三学生字1抽读生字卡片2指名分析识记字型3教师范写生字。4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第六课时教学要求:巩固字词,会用帮助造句。复述课文,完成部分练习。教学过程:一听写词语二默读课文,指名说说每段主要讲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救母心切厉尽千心万苦:翻过高山跨过深涧野果充饥泉水解渴磨出血泡划下血痕沉香仙人送神斧帮助他打败二郎神劈山救母举起劈去一声巨响劈成两半重见天日扑进怀抱三利用板书复述故事。1自由练说2同桌两人交替说、听,互评。3指名学生复述故事。四课堂练习1读句子(见课文后练习四)2用帮助造句,先口述,再写下来。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了高山()了仙人()了深涧()了二郎神()了血泡()了天日()了血痕()了怀抱4完成语文练习册识字7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13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2个只识不写。2、比较礻衤、宀穴两组易于混淆的偏旁,看图读熟与此相关的词语。重难点、关键识字、写字、区别形近偏旁。课时划分: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偏旁部分表义的特点,区别礻衤。2、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具准备教学挂图及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以形近偏旁带生字的形式出现的看图读韵文识字。二、初步看图,读韵文。1、(出示挂图)图上画了什么?2、读一读第一、二组生字词的韵文,要求、读准字音。三、指导看图,比较偏旁。1、认真观察表格中的图画2、图上画了什么?礻的古文字像什么?引导学生认识示字旁。衤的古文字像什么?引导学生认识衣字旁。3、齐读偏旁部首。四、看图读韵文识字。1、(出示挂图)图上画了什么?2、相机出示相应的词语。神话祝(zhu)福(fu)祖先裙(qun)子裤(ku)子衬(chen)衫(shan)1读准字音,看清字形。2正音:衬、衫:都读翘舌音。3指读,齐读。4去掉拼音抽读词语。五、教学生字。1、给神、福找朋友。2、福、衬衫、裤、裙:左窄右宽。3、生描红,师巡视指导。第一课时作业设计一、写出带有下列偏旁
本文标题: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8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6872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