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综合 > 《愉快的梦》教案【精编5篇】
《愉快的梦》教案【精编5篇】我为了让您感到满意用心打造了这份“《愉快的梦》教案【精编5篇】”教案”。老师的部分工作内容就有制作自己教案课件,因此我们老师需要认认真真去写。优秀的教案需要教师不断地精心打磨。希望这些分析能够为您提供一些更全面的认识和思路!《愉快的梦》教案【第一篇】教案名称:《愉快的梦》教案适用年级:小学低年级课时数:2课时教案目标:1.了解梦的概念及梦的特点;2.学习用中文表达自己的梦境;3.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情感态度。教学准备:1.图片:展示各种有趣的梦境图片;2.纸和铅笔:供学生绘制自己的梦境;3.故事书:选择一本与梦有关的故事书;4.音乐:选择一段欢快的音乐。教学过程:第一课时:Step1:介绍“愉快的梦”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梦境图片,了解梦的概念。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梦境,然后引出“愉快的梦”这一概念。Step2:讲授梦的特点介绍梦的特点,如虚幻、丰富多彩、逻辑不连贯等。通过与学生们分享自己的梦境,引导他们分析梦境中的特点。Step3:绘制愉快的梦要求学生想象自己愉快的梦境,然后用纸和铅笔绘制出来。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并用中文描述自己的梦境。Step4:交流梦境学生轮流展示自己的梦境图画,并描述自己的愉快梦境。其他同学可以提问或评论。第二课时:Step1:讲故事《小红的奇幻之旅》选择一本与梦有关的故事书,如《小红的奇幻之旅》,讲述一个女孩在梦中遇到各种有趣的事情。通过讲故事,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梦的理解。Step2:欣赏音乐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用想象力去感受音乐,并描述自己在音乐中的梦境。Step3:总结梦的特点和学生一起总结梦的特点,强调梦境中的快乐与希望。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梦的期望和向往。Step4:反思学习收获学生回答几个问题,如“你对梦有什么新的认识?”“你觉得梦对你有何影响?”等。让他们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写1篇关于自己最愉快的梦的作文,并在班级内交流;2.鼓励学生在课后绘制自己的梦境画,并在班级内进行展览;3.可以邀请学生家长讲述他们的愉快梦境,并邀请学生分享家长的经历。教案评价:通过本教案,学生能够了解梦的概念及特点,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情感态度。同时,通过绘制梦境和描述梦境的活动,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的发展。这种有趣而生动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愉快的梦》教案【第二篇】教学目的:在学生复习了20以内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之后,进行相应的计算练习,加以巩固强化。1、在()里填数。9+()=1210-()=05+()=15()+()=172、在○里填上“>”、“<”或“=”。8+4○1417-10○3+47○13-107+4○7-49○9+310-6○6-63、用6、9、15组成四个算式。()○()=()()○()=()4、填数。7+8→□–5→□10–3→□+0→□15–9→□–6→□15–5→□+6→□5、在□里填上合适的数。8+□<1411–□>7二、算一算。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17-9=14-5=5+7=14-8=4+8=10+5=9+8=7+9=11-6=13-6=9+5=6+7=2、每组题里得数大的算式后面□打“√”。9-3□9+3□8-3□〈〈〈9-4□9+4□8+3□3、连线。8–63+719–94+610–712–108–57–50+34、看图列式。○○○○○●●●●●●●◇◇◇◇◆◆◆◆◆()○()=()()○()=()()○()=()()○()=()()○()=()()○()=()()○()=()()○()=()《愉快的梦》教案【第三篇】教学目标1、学习歌曲《愉快的梦》,学习6/8拍的含义,掌握歌曲的节奏情绪。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掌握“连线”、“下行”的音乐知识,并用于创作活动。教学重难点:通过复习《愉快的梦》学习连线,引导学生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过程:一、表演《愉快的梦》1、开门见山导入:晚上你做梦吗?你听听这是日本孩子做的《愉快的梦》——聆听范唱。2、再听一次:要听清他做一个什么梦?在梦中看见了什么?(教师参与认真听,并打拍子。)3、师生谈话议论歌曲内容。4、你们是否注意到我刚才听的时候在做什么?——打拍子。请大家看谱,我们过去打拍子,都是四分音符为一拍。而今天的拍子不一样,是八分音符为一拍。请大家听我唱4小节曲调,我边唱边打拍,请大家认真听,认真看(教师范唱4小节曲调)。5、请大家边看谱,边跟我打拍子。我再唱这4小节,已经领悟的同学可轻轻跟我唱。6、按刚才的方法,大家自学下面第二句的4小节曲调。也就是带色块的4小节曲调。7、第三句曲调再听我唱,请注意在什么地方换气。(教师示范乐曲的曲调,在换气处要示意一下)8、大家跟着我一起唱第三乐句。9、请大家整理一下全曲,自学把歌的曲调唱会。10、大家要非常连贯流畅地把曲调唱一下。注意连音线。11、再听一次范唱。12、全体唱歌词。设问:怎样才能把歌曲唱好?13、师生讨论。答案:1唱的时候好像自己在梦中看到小矮人,看到金星。2因为是做梦,所以声音是柔和的,要唱得连贯。14、有感性地背唱歌曲。二、听辨活动:曲调的上行或下行1、教师弹奏二遍。2、学生用手指向下或向下,表示听辨的答案。3、跟着钢琴唱一唱,感受一下旋律行进的方向。音乐知识:“下行”教学基本要求1、结合歌曲《愉快的梦》的教学进行讲解。2、当学生自学第二乐句时讲解。设问:这4小节曲调的行进方向有什么特征?答案:每两小节都是往下进行。小结:在音乐中曲调行进的'方向往下行的,我们称为“下行”。巩固:《愉快的梦》曲调还有哪几处是下行的曲调请找一找并唱一唱,有没有上行的曲调也找一找并唱一唱。三、编创与活动——编自己的歌1、创作4小节下行的曲调,节奏与音符完全按学生自己的愿望进行创作。2、教师对学生的创作,把典型的曲调介绍给全体学生,鼓励积极参与者。《愉快的梦》教案【第四篇】二、教学目标:声音表达歌曲的意境,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2、了解6/8拍的含义,并能在歌唱时突出节拍特点。3、进一步学习二声部的合唱技巧。三、教学重点:1、歌曲《愉快的梦》的旋律尤其是二声部的教学以及情感的启发、引导。2、乐理知识6/8拍的了解。四、教学难点:1、歌曲旋律中的二声部教学,及情感的启发与引导。2、6/8拍的强弱规律的把握。六、教学过程:1、师生问好:(用欢快的,优美的,跳跃的三种不同的情绪来问好。)1、由《秋天多么美》导入6/8拍。师:听老师弹一首歌,你能立刻告诉我它的名字吗?师:哪位聪明的同学能告诉我这是一首几拍子的歌?师:拍号是多少?强弱规律怎样?三和八分别代表什么意思?符为一拍的,那么它是什么呢?(出示6/8)谁来告诉我?2、6/8的含义及强弱规律。师:能不能整齐的告诉我六和八分别代表什么意思?3、两声部教学。5353|5.ˇ345|6464||55543|44432ˇ|55567||3131|3.ˇ123|4242||33321|22217ˇ|55567|||d.熟悉旋律。师:这么优美的旋律象不象做梦一样?那么老师此刻就做一个梦,请你听听老师做了一个怎样的梦?请大家用声音来表现看看。师:刚才我们用声音表现了各种各样的梦,你能告诉大家你做过哪些十分美丽的、令人愉快的梦呢?能告诉我们,让我们和你一齐分享吗?2、初听音乐。师:有一个日本小朋友,在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也做了个神奇而愉快的梦,那么他梦到了些什么呢?让我们闭上眼睛,姑且着优美的音乐进入他的梦乡……3、复听。师:你觉得在这个梦里哪里是他最愉快的地方?你能在这个地方举一下手来告诉我们吗?4、复听。师:歌曲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表现它的这个愉快呢?你能不能从力度,演唱形式这两个方面来说说呢?5、复听。随着音乐找、听高低声部,聆听两声部的效果。6、视唱旋律(跟琴),强调强弱规律。7、用“LU”哼唱旋律,体会轻柔、连贯、优美的声音。8、念歌词,体会情感,强调惊喜的呼喊声。9、唱歌词,随琴一齐。10、分析歌词资料,前半部分优美的,后半部分愉快的,结束句是渐弱的。吴11、有感情地演唱。四、课堂小结。师:虽然做梦很虚幻,但是如果人类没有梦的话,那我们到此刻还没有飞机,也没有电视机,更不用说电脑啦,飞船啦等等。所以做梦是一件好事,但是做了梦之后,如果你能透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它,让它美梦成真,岂不是更好吗?所以,大家从此刻开始就努力,为了能让你美梦成真,加油吧!!让我们一齐带着美丽的梦走向你们的将来吧!!(随音乐出教室。)《愉快的梦》教案【第五篇】第一环节:情景导入,图片激趣。计划用时5分钟。首先,我会让学生观察幻灯片上的图片,图片的内容是一个抱着球的小男孩看着远处一群嬉笑打闹的小男孩。这时,我会问学生:“因为小男孩是背对着我们的,我们看不见小男孩的表情,你们愿意猜猜他的表情和他心里的想法吗?”我预设到,学生在这样明显的画面下可能会猜测小男孩的内心是孤独,他想去加入远处那群孩子的游戏但犹豫着要不要去;他也可能是和远处的那群孩子吵架了,内心很悲伤,想去和好但又下不了决心。然后,我会为学生播放下一张图片,图片的内容是小男孩与远处的孩子们开心地在一起玩耍。这时,我会对学生说:“正如你们所猜测的那样,画中的小男孩很渴望加入那个集体,你们看,当他加入到这个集体中,他是多么的快乐啊!小男孩感受到了集体生活的愉快,你们感受到了吗?”在学生肯定的目光下,顺利进入本节课的主题《集体生活真愉快》。通过让学生观察图片,直观地感受到集体生活的.愉快,巧妙地指引学生走进本节课的主题。第二环节:自主探究,感受友谊的快乐。计划用时10分钟。首先,我会带领学生制作一份“朋友圈”。第一步,请每位学生拿出一张白纸,第二步,指导学生在白纸上画两个一样大的大圆圈,并在每个圆圈的中间位置写上自己的名字,第三步,在左边的圆圈写一年前的好朋友的名字,在右边的圆圈写现在好朋友的名字。学生完成后,请学生自愿上前展示、分享自己一年前的朋友和现在的朋友都是谁。由此使学生提高了介绍自己朋友的能力。这时,我会引发学生思考,当自己的朋友数量增多或减少时,心情是怎样的?随着学生的思考与回答,使其进一步感受到朋友和集体生活的重要。第三环节:交流讨论,集体生活快乐多。我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享班级中发生过的另其印象最深刻的事,如有趣的,难忘的事情等等。学生讨论后,自愿来和全班进行交流分享。同时,我会有意识地启发儿童讲述因生病而短暂离开班集体时的感受,引导儿童体验与老师同学在一起的快乐。通过这样一个环节,不仅使学生感受到集体生活的愉快,还能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同学共同学习、劳动、游戏,和睦相处,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第四环节:感悟运用,升华主题。计划用时10分钟。首先,我会对学生说:“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刚上课看的那两张图片吗?其实在那两张图片之前还有一张图片,你们看。”同时,我用幻灯片播放第一张图片,图片内容为:小男孩因那群孩子弄脏了他的衣服而大发脾气,那群孩子则在低头表示歉意。然后,我对学生抛出问题:“看了这张图片,你有什么话想对小男孩说?”并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前说清讨论要求:1.每个组员都要参与讨论发表观点,2.当一位组员发言时,其他组员必须认真倾听,发言后要给予评价3.记录员应做好记录。在学生讨论时,我会下到学生中间认真聆听他们的观点和思路,并给予适当的指点和引导。讨论结束后,请小组代表上前来进行发言,然后全班举手表决,评选出一位最佳发言者,并用热烈的掌声给予鼓励。最后,我会给予恰当的总结:“听了你们对小男孩说的话,老师相信,小男孩一定会谨记你们的话语,宽容地对待同学。老师希望,当你们与同学发生矛盾,或者看到其他同学发生矛盾时,能够像刚才那样冷静思考解决矛盾的方法,多回忆对方的优点,勇敢地主动认错,宽容地对待他人。”通过这一环节,不仅使学生增添了关于集体生活的规则及交往的相关知识,习得了一些基本的交往技能,还提高了同学之间解决矛盾冲突的能力。
本文标题:《愉快的梦》教案【精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6898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