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宣讲实践报告(4篇)
宣讲实践报告(4篇)您是否知道主题演讲稿怎么写才能让人眼前一亮呢?当我们接到演讲任务时,演讲稿是让他人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我们的人生梦想和目标的有效方式之一,演讲者应当熟练掌握演讲稿,从而在演讲中更自如地表达,在您的建议下编辑为您撰写了1篇名为“宣讲实践报告(4篇)”的文章,以下内容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不得传播或复制!宣讲实践报告篇【第一篇】实践报告综述xx大学情系母校活动是由共青团xx大学委员会与xx大学招生办公室共同主办,xx大学紫荆志愿者服务总队承办,领航志愿服务团具体负责的大型志愿活动。离开曾经朝夕相伴的母校走进xx大学已有半年,这半年里,有太多对母校的思念,那座钟,那口井,那幕电影,那场灯光表演。这半年里,有太多新奇,新的地方,新的面孔,新的学习方式。这半年里也有牵挂,母校的高三学子们正如当初的我们,为明年的六月蓄势待发,他们或许彷徨,或许困惑。此时,“情系母校”活动,无疑给了我们一个再好不过的机会。我们要回去,带着思念、好奇与牵挂回到母校去!去重新回忆那块知识的沃土,去诉说我们全新的大学,去帮助与我们同根的春晖人。作为一个过来人,回报母校恩情我们责无旁贷;作为一名xx人,发扬自强不息我们义不容辞。14年高考的硝烟渐渐散尽,15年高考的战鼓已经打响。我们,母校14届毕业生,是切身经历高考磨砺的老兵,是大学生活的新人,是心系母校的孩子,是牵挂学弟学妹的学长。如今,我们带着这四重身份重归母校,回访母校,我们的目的单纯而炽热:我们要认真倾听,倾听我们曾经有过的、学弟学妹们正在经历的困惑,为他们答疑解难;我们要向他们介绍另一个求知的天堂,激励他们不断努力;我们要怀着感恩,报答母校的栽培;我们要以百年xx人的身份,展示我们的骄傲与风采!我们组建了一支充满活力、独具特色的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团队,以xx大学为主导,联合全国各地十几所重点大学,结合自身大学生活的经历和感想,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展现当今大学生活的真实面貌,让学弟学妹们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走出迷茫,并激发广大同学的学习热情,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奋斗。同时,我们还将通过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经验教训,提高高三学生的学习能力,让他们少走弯路。我们的团队始终深信,回访母校的意义非凡。我们联系着两端:母校与高校。我们引导着一群人:母校莘莘学子。通过展示xx大学以及其他大学悠久的历史、优良的学风、自强不息的精神、强大的科研教学实力等加深母校学生对xx大学以及大学生活的了解,同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明确学习方向,相信此后将会有更多的母校学子,通过这座桥梁,走出困惑,走进心中理想的大学!高中与大学一、xx市第二十四中学简介xx市第二十四中学创建于1949年,1962年被评为xx省重点中学,2004年被评为xx省示范高中。1949年9月1日,距新中国开国大典恰好一个月之前,xx市第二十四中学的前身――xx育才中学正式开学。学校的第一任校长是中国教育的先驱、当时xx市第一任市长毛达恂,第一任教务长是革命烈士杨开慧的堂妹杨开英。它的首批学生有很多是正在向全国进军的南下干部的子女和烈士遗孤,开国元勋徐海东的子女都曾在这里就读。1951年元旦,新中国总理亲临这所仅仅成立了两年的学校,并留下了亲笔题词:你们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学校,很注意学生的德育和智力的培养,你们要教育孩子们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这要靠你们去创造教育的方法。今天,共和国开国总理的教育理念已被刻在巨石上屹立于学校图书馆前。历史铸就典范,文化沉淀风采,跨越两个世纪的锤炼,独有的风范成就了一代又一代学子的梦想,特有的风华,孕育了一批又一批时代的精英。本着“为学生的发展而设计”的育人理念、“科学与人文兼修,优秀与特长并重”的育人原则,逐步形成了“追求卓越,崇尚完美”的办学特色,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全面而充分地发展”的办学目标,为培养思维敏捷、特长突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的卓越人才而不懈努力。xx二十四中学的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在高考、竞赛、艺术、体育、科技等各领域均取得优异成绩,领军于xx市普通高中教育。近几年来,学校创造了奥林匹克竞赛xx市最好的成绩,成为奥林匹克物理、数学基地。近几年,24中学在科技创新大赛中共有11个项目获国家金奖、一等奖,74个项目获省一等奖,其中有28个项目入选xx队,参加全国决赛。省级国家级的机器人大赛获奖123人次。二十四中不仅重视学业优秀,更强调全面发展。学校还大力发展学生党员,自1997年以来学校发展了150多名学生党员,营造了积极要求入党的浓郁氛围。另外,学校还坚持“走国际化之路”,除多年坚持聘请外国教师在学校任教之外,在对外交流与合作方面,已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自1997年起,学校先后与美国拉玛高级中学、澳大利亚卡洛中学成为友好学校,并和多个国家的教育交流机构进行了广泛的教育合作。学校国际班从2011年暑期正式招生。拥有一支充满爱心,忠诚事业,努力钻研,学为人师,以身作则、行为示范的教师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23人,其中六名特级教师、现有特高级教师92人,国家级金牌教练13人,这是一支师德高尚、治学严谨、甘于奉献、追求卓越的一流教师队伍,形成了层次高、教法精、思路活、善创新的教学风格。“求是,尚美”,“以人为本,崇尚完美,追求卓越”,“依托高品质课程,培养创新人才”已经成为xx二十四中特色。六十五载荣耀历程,六十五载文化积淀,书写了二十四中不朽的诗篇,二十四中一路走来,秉承卓越完美的气质,赢得了“东北小xx”的美誉。二、最近3年考入xx大学学生统计xx寒假实践系列活动一、前期准备董天舒参加“情系母校”活动启动仪式,对“情系母校”志愿活动形成初步认识,并观摩去年实践优秀支队展示,获得很大启发。宋维书、刘子怡领取宣传资料及物资。感谢xx大学校方对本次活动给予全面支持,提供纪念书签、赞助联系、介绍信等必须的材料高慈险嫣×xx大学xx招生组组长丛老师经过结合xx省招生实际情况,对我们返回母校宣讲的内容侧重点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具体到省份的有针对性的指导,让我们的实践活动更接地气,内容充实。同时,召集同届xx大学同学组成实践支队。除极少数同学因考试结束较晚、艺术团寒训等原因无法赶回学校进行现场宣讲,其他同学均积极参与。王子铭在几次与学校沟通后确定了活动的具体方案,并号召其他有意愿进行宣讲的学校加入支队,同时举行活动。节省母校时间、空间资源,节约学弟学妹精力,形成竞争,增强xx同学的动力。期末考试结束后,xx大学的同学们分几批回到xx。第一批回到xx的同学马上紧锣密鼓地开展最后的宣传活动,印制海报,演练宣讲。第二批回到xx的同学带回了赞助商提供的物资。万事俱备,只待20xx年1月22日,活动正式开始。二、第一期――20xx年1月22日第一期活动参与的学校有xx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南大学、xx理工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十三所学校。在由xx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组成的联合宣讲中,xx大学的同学的演讲最为精彩,无论从内容还是展示方式上都赢得了热烈的掌声。演讲中既有xx大学的风采展示,又有文理科学长学姐针对不同科目的实用复习策略,最后还将大家的联系方式提供给学弟学妹,方便为大家答疑解惑。其余各个学校学校也分别在不同的教室举办了各自的宣讲会,每个教室都人头攒动,反响强烈。三、第二期――20xx年2月27日部分放假较晚的高校无法参与第一期活动,因而活动集中在20xx年2月27日举行。参与高校主要有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等。实践感想作为一名高中的毕业生,我们总是对母校有着难以言说的情愫,从24中学走出来,又走进xx园,却总没有找到最合适的方法回报母校。然而这一次的寒假情系母校活动,却给了我们一个绝佳的机会,可以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学弟学妹给予帮助。带着xx人的责任与态度,我们重新踏进了高中的校园。学弟学妹给予了十分热烈的反馈,不仅如此,在听讲的过程中他们也非常积极提问。我们作为刚毕业的学长学姐,也做了十分充足的准备,一方面在学校宣传方面挂海报,另一方面在学习、生活、心态等多方面做了分工力求全面。通过最简单朴素的方式,为学弟学妹奉上最真挚的帮助。校方对于我们此次活动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不仅在各个班级进行了通知,也开放了学校的全部两个大阶梯教室以及6个自习室供我们使用,使活动能够圆满的完成。在情系母校的活动中,我们更加明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自己心中的志向。身为从24中走出来的学生,背负着母校的期待和希望,更应该在大学这片广阔的天地里发挥自己的光和热,不辜负自己的内心。重回校园,大家又带着新的心情整装待发,愿我们都能有着最光辉的未来,用真情回报母校。宣讲实践报告篇【第二篇】山东师范大学社会实践报告:宣讲十八大政策山东师范大学历社学院发声改变世界十八大政策宣讲队深入革命老区宣讲调查【核心提示】8月8日至9日,山东师范大学历社学院发声改变世界十八大政策宣讲队在山东平邑县进行了以十八大政策宣讲与农村为主题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2013年8月9日,山东师范大学历社学院发声改变世界十八大政策宣讲志愿服务队队来到临沂市平邑县郑城镇桃峪村,进行十八大政策宣讲与农村调查。桃峪村是沂蒙山区的一个小村庄,在解放战争期间属于沂蒙山革命根据地,当地人民热情好客,有有悠久的革命传统。桃峪村位于郑城镇驻地东北3公里处,东与地方镇天宝山相邻,北与铜石镇相邻,处于三镇交界处,面积约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76亩,防护林面积1600亩,金银花面积678亩,人口1460人,452户,党员36人,村两委干部4人,经济收入以外出务工为主,种植果树和金银花为主。两位队员魏子健与张道奎受到桃峪村两委的热情接待,在村支书汪运水的介绍与帮助下,我们进行了政策宣讲,并且调查了桃峪村的经济发展情况。在宣讲调查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了桃峪村在十八大召开以来的发展思路。村支书汪运水告诉我们,村里下一步的经济建设就是招商引资,发展旅游业,在农业发展方面,村里要进行“小块改大块”的工程,将零散的小块土地连成大片土地,以便农业生产。在民生方面,村里已经投资建设了楼房,分三批完成,现已完成两批,并且还计划建设将军楼。桃峪村的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完善。村里几乎人人都参与了医疗保险,并且村里设有可以报销的医疗室,村里最高能报销35%。村里有铁矿,但是目前不允许开采。郑城镇打算在桃峪村里进行风力发电的项目。村里春季容易缺水,因此在村里,家家有井。桃峪村地处山区,山里面有泉水,地下水资源丰富,据村支书介绍,地下20多米就出水,因此,打井非常方便。总的来说,桃峪村的总体收入并不高,人均年收入只有9200元。村里没有经济支柱,是靠卖粮,部分村民的.收入是通过外出打工得到的。桃峪村的粮食没有集体项目,国家不收购,因此该村卖粮主要是卖给小贩。而该村主要的经济作物有两种,果树和金银花,确切地说,应该是山楂与金银花。但是,桃峪村的外出打工者收入还是很高的。据村委书记汪运水介绍,出外务工者分布在全国各地,主要以卖煎饼为业,收入高的可以一年挣个十多万。还有一部分打工者在俄罗斯卖鞋。全村外出打工的总收入一年可达两千万。但是,即使如此,村里的消费能力低下,有人有了钱之后,都是往外面搬。由于在外打工的人多,所以村里平常只有200多户人家,因此,村里往往会出现一家人种两家地的情况,这也就造成了这么一个情况,那就是金银花来不及采摘。全村有近1500人,但是有800多人出外打工,多为年轻人,即青壮年劳动力,因此,留在村里务农的人,最年轻的也是50有余。村中留守者多为老年,所以说,金银花虽然成熟丰收了,但是由于劳动力不足,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成熟的金银花因来不及采摘而枯萎。桃峪村打算招商引资,发展旅游业,村里有两座山,一座叫九顶莲花山,一座叫观音峰。两座山均以沂蒙山区的岱崮地貌著称。九顶莲花山上有着非常明显的岱崮地貌,而观音峰上的岱崮地貌的一部分因其神似观音打坐图,故称观音峰。可以说,这是非常奇特的地貌,但是,由于对外联系不便,加之资金短缺,这片景区的开发有些缓慢。制约桃峪村发展的因素中
本文标题:宣讲实践报告(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7055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