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综合 > 2024年数学三年级教案设计_小学数学级教案设计【范例5篇】
1/192024年数学三年级教案设计_小学数学级教案设计【范例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我们该如何写较为完美的教案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数学三年级教案设计小学数学级教案设计【第一篇】教材p91—p100的学习内容1、进一步了解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不超过两位的小数,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2、会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能解决比较简单的小数比较问题。3、进一步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会正确、熟练地计算一位小数加、减法,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重点:理解一位小数的含义,会正确计算一位小数加、减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小数的初步认识复习课》教学课件(一)课前设计复习任务:翻阅教材,回忆梳理同学们,本单元学习结束了,请你认真阅读教材,回忆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试着整理出来。2/19(二)课堂设计1、回顾学习内容,明确学习任务课前同学们已经对本单元知识进行了梳理,谁来说一说本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随着学生的交流相机板书知识点:生活中的小数与小数的读法,一位小数的含义与写法,一位小数的大小比较,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解决问题。2、分类进行复习,巩固基础知识1生活中的小数与小数的读法请学生汇报“生活中的小数与小数的读法”知识的梳理情况,在师生的交流对话中完成下面问题,会正确读出小数。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小数?请举例说明。小数怎么读呢?小数的读法:从小数点左边部分读起,左边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然后顺次读出小数点右边每一位上的数字,“0”也要读出来。典型题目:读出下面的小数。①武汉长江大桥,全长1、67千米,其中正桥长1、16千米。②海豚每小时可游78、5千米。③非洲大甲虫重99、9克。④我国科学工作者和登山运动员,精确测得珠穆朗玛峰的3/19高度是海拔8848、13米。⑤我国运动员刘翔在雅典奥运会110米跨栏赛中,以12、91秒的成绩夺得这个项目的金牌。2一位小数的含义与写法请学生汇报交流关于一位小数的含义与写法的知识。谁能结合具体情境和几何直观图,说一说小数的含义。教师小结:十分之几可以写成一位小数。典型题目:看图填上合适的分数或小数。3一位小数的.大小比较谁能说出几个一位小数,并比较出它们的大小。怎样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一位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先看小数点的左边部分,左边部分大的那个小数就大;左边部分相同的,再比较小数点的右边部分,右边大的那个小数就大。数学三年级教案设计小学数学级教案设计【第二篇】与时、分、秒相比,年、月、日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感性的认知经验,但是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的过程。本节课的教学在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进步和发展。进步和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4/191.创设情境,联系生活,激发兴趣。教学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用生活中的数学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为基本理念,从课题的引入到课后的练习,以及课中关于年、月、日等知识的补充,都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悟学习数学的意义,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2.注重观察,引导发现,培养能力。教学时,通过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年历卡及相关统计表,让学生在观察中了解年、月、日及大月、小月等知识,在发现中掌握知识,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启发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又让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在自我探究、自我发现中获取新知,成为学习的主人。努力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空间,让学生将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更加系统地纳入自己的知识网络中。教师准备ppt课件学情检测卡学生准备年历卡第1课时看日历(一)⊙谈话导入,引出新课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的日期吗?在你们的记忆中有哪些美好的或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呢?(学生自由汇报)师:在这些特殊的日子里,我们都用到了哪些时间单位?(年、月、日)师:关于年、月、日,同学们知道得真多!现在就让我们5/19一起来探索日历中的秘密吧!(板书课题:看日历)设计意图:以特殊的日子为切入点,从而有效地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打开学生的思维,同时为下面的新知教学做好铺垫。⊙亲自实践,探究新知观察教材附页1,把xxxx~xxxx年各月份的天数记录在表格中,谈一谈你的发现。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4年的年历,和同桌说一说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学生独立观察,与同桌交流后汇报。师:请同学们在表格中记录下xxxx~xxxx年各月份的天数。学生参照教材附页1独立完成。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互相核对、订正所填的数据,以保证自己所填数据的准确性。同桌交流、核对,师巡视。师:请同学们观察记录表中各月份的天数,说说你有什么新的发现。预设生1:一年12个月的`天数有所不同。生2:1,3,5,7,8,10,12月每个月有31天;4,6,9,11月每个月有30天。生3:2月的天数很特殊,xxxx年、xxxx年、xxxx年的26/19月有28天,xxxx年的2月有29天。……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一年有12个月。31天:1,3,5,7,8,10,12月30天:4,6,9,11月xxxx年、xxxx年、xxxx年的2月有28天,xxxx年的2月有29天。师总结:我们把有31天的月份称为大月;把有30天的月份称为小月;2月是一个特殊的月份,它的天数和别的月份都不一样,所以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师:请同学们自己想办法记住各月份的天数。学生汇报记忆方法。(如果学生说出了书中的两种记忆方法,老师可以引导全班学生一起尝试记忆;如果学生没有说出来,教师可利用课件出示)(课件出示)“左拳记忆法”。请你伸出左手,握拳,拳头背向上,从右向左,从1月数到7月,再从左向右,从8月数到12月。凡是数到凸的地方的那个月就是大月,有31天;凡是数到凹的地方,除了2月,其他都是小月。师:请大家边看边实践。(课件重复演示,学生实践)7/19(课件出示)“口诀记忆法”。一三五七八十腊(12月),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11月)三十日;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把一加。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探究、思考、发现知识,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老师的简单小结,在学生发现的基础上介绍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将零碎的知识进行梳理。数学三年级教案设计小学数学级教案设计【第三篇】设计以《数学课程标准》(20xx版修订稿)总目标“四个方面”(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相关阐述出发,尝试从“知识的宽度、思考的深度、思想的高度、情感的温度”四个维度,对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有意义地探索与实践。教学设计突显以学习目标为导向设计“问题串”、以数学活动为载体组织教学、以“问题解决”为主线发展学生思维的数学课堂。如何处理《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提出的“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直观与抽象的关系,生活化、情境化与知识系统化的关系?”课程实施建议。教材首先通过“四个封闭图形面积比大小”的情境中,运用先前的已有经验参与问题的解决,认知结构暂时达到了平衡。在这一系列认知活动中,认识了“面在哪?”及“面有大有小”的相关概念内涵,建构“面积”的概念;然后出现“不平衡”的情境,即比8/19较一个长方形与一个正方形的面积(面积接近)。当学生继续“比一比”时,必须改变已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新情况的变化,教师就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达成问题的解决,认知结构达到了新的平衡。在这系列认知活动中,认识“面有多大?”(一个面相当于有几个什么面的大小)这一概念的核心内涵,从而深层次体验“面积”的本质特征——面的大小。就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而言,“面积”安排在第一学段末进行学习,旨在帮助学生整理、提升已有生活经验水平,形成数学思考水平,真正意义地获取一张从“一维”空间学习进入“二维”空间学习的“通行证”,为学生后继学习面积单位、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方法推导、立体图形表面积的计算积累必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基本思想方法。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是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懂得计算图形周长及其他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在平时的生活中,已经具备了较丰富的“目测”、“重叠”比较面的大小等生活经验。无疑,这是学生进行再学习的“脚手架”和“衍生点”。基于此认识,教师以目标为导向,剖析目标的结构性问题——面在哪?面有多大?以“问题串”为主线,开展找面、摸面、摆面、想面、比面系列数学活动,认识了“面积”概念,发展二维空间知觉能力及空间观念。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p49——p50教学内容。1、通过找面、摸面、摆面、想面、比面等多样化数学活9/19动中,由浅入深地从“面在哪、面有多大”两个层次开展体验活动,认识“面积”的概念;2、在经历“面在哪”、“面有多大”、“比面的大小”的认知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及“变与不变”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积累操作、交流、归纳、概括等从事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二维空间知觉水平;3、在多样化的数学活动中,进一步激发学生勤于动手、乐于探究学习数学的热情与信心。认识面积的.含义(面在哪?面有多大?);并学会用不同的方法体验面积的大小。“面积”含义的建构。ppt、各种实物,学具(方格纸、方片、剪刀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呈现问题老师奖了一部手机,你们能帮它找一个合适的保护膜吗?课件演示:手机的保护膜设计意图: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物中引出对面的初步认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探究新知做铺垫二、探索新知1:体验“面在哪”师:“面在哪呢?,你能在这些物体的身上找一找、摸一摸、并说一说你摸到的面是什么形状的?”10/19设计意图:教师在学生依次“找面”、“摸面”的过程中,辩析来自学生背后有价值(错误、不完全的、片面的、正确)的行为与信息。2、交流与反思1“这些面从哪找到的?2“这些面有什么不同点吗?”小结:通过观察、操作与比较我们知道了物体表面有大有小。师:我们就说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设计意图:从直观形象到抽象,帮助学生在感性经验的支撑下深刻的建立起面积的表象3、体验“面有多大”体验面的大小——“通过摆一摆,说说数学书的封面有多大?”设计意图:通过几组面积大小比较的实际问题,唤发学生的多种经验参与问题的解决,体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通过图形面积大小数量关系的思考,进一步发展学生空间表象能力水平。4、动手操作、比较大小,正确理解面积的意义1直接观察比较比较两个大小悬殊的面积大小(观察法和重叠法)设计意图:学生及时巩固新知,并培养了直观估测的能力,11/19发展了空间观念。2借助工具比较师:有些图形我们直接观察就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现在请同学们看这两个图形(附页2中图6)谁的面积大?①提问:猜一猜,哪个图形面积大些?②找验证策略:a.到底哪个结论是正确的?能不能结合学具袋里的学具想办法来验证?b.个人尝试c.小组同学交流,相互说一说。归纳小组的办法。d.小组代表展示验证,并说明理由或想法。至少可以呈现这样三种方法:折叠、用小方块摆、用透明胶片的格子比较。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反思和评价。(在汇报多样比较方法时,按由繁到简的顺序,如:先是剪后重叠比的;然后是数格子的;……这个在学生活动时由教师巡视发现确定汇报顺序。)3师小结: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大家觉得哪种方法更好些呢?设计意图:通过亲自操作,学生获得了自己去探索数学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多种比较方法(“观察法”“剪拼法”“摆图形”“数格子”“统一标准”),让学生参与了合作与交流的活动,在交流中学生认识到比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要“统一标准”,从而顺利验12/19证猜一猜的答案,体验了比较策略的多样性。学生上台交流展示自己的办法,不仅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教师和同学的肯定,使自身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关注了学生的情
本文标题:2024年数学三年级教案设计_小学数学级教案设计【范例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7093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