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食品安全法》解读质量管理部2019年10月2日目录立法背景相关内容解读零售业关注重点面对问题和机会2004年起,我国对食品安全实行分段监管的体制。农业、质检、工商、卫生、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从田间到餐桌,食品生产流通的每一个环节都有“重兵把守”。这种体制有利于各司其职,对改善食品安全状况,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在实践中,新的问题逐步显现,对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标准制定、信息公布等不属于任何一个环节的事项,由哪个部门负责不够明确,客观上产生了部门职能交叉、责任不清的现象。从2007年12月,食品安全法草案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提交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初审,经过四审、横跨三年、历时一年多,千呼万唤的食品安全法二十八日在此间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2009年6月1日起执行从“食品卫生法”到“食品安全法”初审:惩罚性赔偿成最大亮点二审:明确删除监管码制度三审:废除免检制度加强风险监测和评估四审:设“食品安全委员会”、名人代言承担连带责任目录立法背景相关内容解读零售业关注重点面对问题和机会1、明确食品安全监管体制8、确立了惩罚性赔偿制度2、确立安全风险评估制度3、统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4、强化经营者的社会责任5、食品添加剂须安全可靠6、保健食品实行严格监管7、有效处置食品安全事故相关内容解读一是对实行分段监管的各部门的具体职责进一步明确卫生部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制定、食品安全信息公布、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的制定,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质检、工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分别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农业部门主要依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规定进行监管,但制定有关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公布食用农产品安全有关信息则依照食品安全法的有关规定。二是在分段监管基础上,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作为高层次的议事协调机构,协调、指导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三是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监管职责。关键词:中央统管、卫生部综合、其他部门分段1、明确食品安全监管体制1、明确食品安全监管体制8、确立了惩罚性赔偿制度2、确立安全风险评估制度3、统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4、强化经营者的社会责任5、食品添加剂须安全可靠6、保健食品实行严格监管7、有效处置食品安全事故相关内容解读一、明确规定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由国务院卫生部门会同其他有关部门制定、实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二、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1、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是对食品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行的科学评估2、国务院卫生部门负责组织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成立由医学、农业、食品、营养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3、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作为制定食品安全标准和政策的科学依据。卫生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对可能具有较高程度安全风险的食品,应及时提出食品安全风险警示,并予以公布。关键词:风险监测、风险评估;监测&评估什么、谁评估、评估结果处理2、确立安全风险评估制度1、明确食品安全监管体制8、确立了惩罚性赔偿制度2、确立安全风险评估制度3、统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4、强化经营者的社会责任5、食品添加剂须安全可靠6、保健食品实行严格监管7、有效处置食品安全事故相关内容解读今后,我国只有一套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除此之外,不得制定其他的食品强制性标准。本法规定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公布前,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现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和有关食品的行业标准生产经营食品。关键词:一套国标3、统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明确食品安全监管体制8、确立了惩罚性赔偿制度2、确立安全风险评估制度3、统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4、强化经营者的社会责任5、食品添加剂须安全可靠6、保健食品实行严格监管7、有效处置食品安全事故相关内容解读一是生产流通和餐饮服务许可制度。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食品流通许可和餐饮服务许可。二是索票索证制度。食品生产者采购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出厂检验记录制度、台账制度。三是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职工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配备专职或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做好对所生产经营食品的检验工作,依法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四是食品召回和停止经营制度。食品生产者发现其生产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召回已经上市销售的食品,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召回和通知情况。食品经营者发现其经营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应当立即停止经营,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停止经营和通知情况。食品生产经营者未依照规定召回或停止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的,县级以上质检、工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可以责令其召回或者停止经营。关键词:许可证、索票索证、召回和停止经营4、强化经营者的社会责任1、明确食品安全监管体制8、确立了惩罚性赔偿制度2、确立安全风险评估制度3、统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4、强化经营者的社会责任5、食品添加剂须安全可靠6、保健食品实行严格监管7、有效处置食品安全事故相关内容解读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我国目前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22类1812种。食品添加剂应当经过风险评估证明安全可靠,且技术上是确有必要,方可列入允许使用的范围。食品生产者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标准关于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和用量的规定使用添加剂,不得在食品生产中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或者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关键词:品种、使用范围和用量5、食品添加剂须安全可靠1、明确食品安全监管体制8、确立了惩罚性赔偿制度2、确立安全风险评估制度3、统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4、强化经营者的社会责任5、食品添加剂须安全可靠6、保健食品实行严格监管7、有效处置食品安全事故相关内容解读国家对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应实行严格监管。有关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履职,承担责任。同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不得对人体产生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其标签、说明书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内容必须真实,应当载明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功效成分或者标志性成分及其含量等;产品功能和成分必须与标签、说明书相一致。关键词:标识、说明6、保健食品实行严格监管1、明确食品安全监管体制8、确立了惩罚性赔偿制度2、确立安全风险评估制度3、统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4、强化经营者的社会责任5、食品添加剂须安全可靠6、保健食品实行严格监管7、有效处置食品安全事故相关内容解读一是报告制度。农业、质检、工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日常监管中发现食品安全事故,或者接到有关食品安全事故的举报,应当立即向卫生部门通报。接到报告的卫生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向本级政府和上级政府卫生部门报告。县级政府和上级政府卫生部门应当按照规定上报。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对食品安全事故隐瞒、谎报、缓报,不得毁灭有关证据。二是事故处置。卫生部门接到食品安全事故的报告后,应当立即会同有关监管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并采取措施,防止和减轻事故危害。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立即成立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指挥机构,启动应急预案,及时进行处置。三是责任追究。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立即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责任调查,督促有关部门履行职责,向本级政府提出事故调查处理报告。关键词:谁报告、向谁报告7、有效处置食品安全事故1、明确食品安全监管体制8、确立了惩罚性赔偿制度2、确立安全风险评估制度3、统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4、强化经营者的社会责任5、食品添加剂须安全可靠6、保健食品实行严格监管7、有效处置食品安全事故相关内容解读对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或者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或者用回收食品做原料生产食品,生产经营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等严重的违法行为,用了十多个条款详细规定了相关的刑事、行政和民事责任。在民事责任方面,食品安全法突破目前我国民事损害赔偿的理念,确立了惩罚性赔偿制度。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10倍的赔偿金。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确立,有利于提高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的积极性,加大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违法成本。除了惩罚性赔偿,食品安全法还确立了“民事赔偿优先”的原则。违反本法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缴纳罚款、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同时支付时,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关键词:惩罚性赔偿、加大违法成本8、确立了惩罚性赔偿制度目录立法背景相关内容解读零售业关注重点面对问题和机会1、适用范围及执法单位分工7、柜台出租者的连带责任2、生产、经营符合条件3、禁止生产经营食品4、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5、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管理6、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的管理8、违法责任零售业关注重点适用范围:(一)食品生产和加工(以下称食品生产),食品流通和餐饮服务(以下称食品经营);(二)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三)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剂和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以下称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经营;(四)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五)对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安全管理。执法单位: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监管的工作机制;统一领导、指挥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完善、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对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进行评价、考核。此外,为了确保责任对口、政令畅通,地方政府还要依法确定本级卫生、农业、质检、工商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责1、适用范围及执法单位分工第七条行业自律,引导食品生产经营者依法生产经营,推动行业诚信建设,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第八条增强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舆论监督。第九条食品生产经营者为提高食品安全水平采用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规范。第十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有权举报食品生产经营中违反本法的行为,有权向有关部门了解食品安全信息,对食品安全监督管1、适用范围及执法单位分工7、柜台出租者的连带责任2、生产、经营符合条件3、禁止生产经营食品4、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5、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管理6、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的管理8、违法责任零售业关注重点生产、经营符合条件:(一)具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食品原料处理和食品加工、包装、贮存等场所,保持该场所环境整洁,并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二)具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生产经营设备或者设施,有相应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洗涤以及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者设施;(三)有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四)具有合理的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防止待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原料与成品交叉污染,避免食品接触有毒物、不洁物;2、生产、经营符合条件(五)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应当洗净、消毒,炊具、用具用后应当洗净,保持清洁;(六)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并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等特殊要求,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运输;(七)直接入口的食品应当有小包装或者使用无毒、清洁的包装材料、餐具(八)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保持个人卫生,生产经营食品时,应当将手洗净,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销售无包装的直接入口
本文标题:食品安全法解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710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