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综合 > 小学数学教案一年级4篇
参考资料,不熬夜1/19小学数学教案一年级4篇【预览】此例优秀文档“小学数学教案一年级4篇”是由三一刀客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小学数学教案一年级篇11.使学生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口头表达能力。3.初步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教科书第107页的“用数学”及“做一做”中的习题。教具:实物投影仪,展台,屏幕,小兔子图。学具:6个大信封,6种数量不一的小动物(16只小燕子、14只蝴蝶、13只海豚、11只青蛙、8头骆驼、7匹小马〈见附图〉),每种小动物都分为同向的和反向的两种。6幅情境图(天空、花丛、大海、荷叶、沙漠、草地),6块小黑板,6支粉笔。1.师:有这么多老师来听咱们同学的课,大家高兴吗?今天除了老师这些大客人,还来了好多小客人,想知道他们是谁吗?那就打开信封,请他们出来吧!(学生分组活动:争先参考资料,不熬夜2/19恐后地打开信封,倒出里面的小动物和情境图。)2.师:都有哪些小客人呀?(学生争先恐后地说自己小组的客人。)3.师:小客人都是第一次来我们班做客,同学们想不想和他们玩呀?不过小动物们有个要求,就是在玩的过程中,大家要把小动物贴到情境图中,并根据你们贴的图提出一个数学问题,把它写在纸条上。你们能行吗?(生:行!)师:这么有信心呀?那就发挥你们小组的力量开始吧。咱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合作得最愉快、最成功。学生分组活动:1组:天空中,左边贴了9只小燕子,右边贴了7只小燕子。提出的数学问题是:一共有多少只小燕子?2组:海洋中,左边贴了7只海豚,右边贴了6只海豚。提出的数学问题是:一共有多少只海豚?3组:草地上,左边贴了4匹小马,右边贴了3匹小马。提出的数学问题是:一共有多少匹小马?4组:红花上贴了8只蝴蝶,黄花上贴了6只蝴蝶。提出的数学问题是:一共有多少只蝴蝶?5组:荷叶上,左边贴了6只青蛙,右边贴了5只青蛙。提出的数学问题是:一共有多少只青蛙?6组:沙漠里,左边贴了3头骆驼,右边贴了5头骆驼。提出的数学问题是:一共有多少头骆驼?参考资料,不熬夜3/194.展示各小组提出的问题。师:老师刚才到小组中去,看到同学们合作得非常好,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一下你们组提的.问题?(请每组学生分别展示他们贴的画面和提出的问题。)5.师: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你们能不能用数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呢?(让学生任选一个问题,但不能选自己小组的,分组解决问题,把算式写在小黑板上。)(学生分组活动。)6.小组汇报。可引导学生采用互相提问的形式。例如:上来汇报的小组同学可以提问下面的同学,下面的同学也可以提问汇报的同学。无论采用什么形式,只要学生能够说清楚每个问题用的什么计算方法,为什么用这种方法,怎样列的算式就可以了。7.结合小马图,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师:我们重点来看一下小马图,除了按左右来分,还可以怎样计算?(小组讨论)生1:还可以按颜色来分,列出的算式是“5+2”或“2+5”。生2:还可以按大小来分,列出的算式是“1+6”或“6+1”。小结: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能从左右、颜色和大小这三参考资料,不熬夜4/19个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一共有多少匹马?”这个问题。你们真棒!1.师:看到同学们玩得这么开心,小兔子们也想来咱们班做客,它们都等急了,让我们用掌声请出他们好吗?(出示:带问题的兔子图。)2.师:今天小兔子是带着问题来的,它问咱们什么?(生:一共有多少只兔子?)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小组合作完成,把算式写在小黑板上。3.分组汇报。(学生出现了两种方法:一种按左右来分:“9+6”或“6+9”;一种按颜色来分:“10+5”或“5+10”。)4.教师小结: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不但说得很好,而且还想出了两种方法来解答,连小兔子都在夸奖你们呢!对想出两种方法的小组给予奖励:每组奖一颗智慧星。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课本上第107页的内容。打开书,先把例4的算式填上。还想不想继续帮助小动物解决问题。(生:想!)该帮助谁解决问题了?(生:小鸟和松鼠。)1.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中的练习题。2.同位互评。做对的就可以得朵花。3.集体订正,请个别学生说一说。(这里要体现对做错题学生的辅导。)今天这节课,同学们上得非常好,我们帮助小动物们解决了这么多问题,都是用的什么知识?(生:数学知识)用数学参考资料,不熬夜5/19来解决问题是一种很好的办法。(出示课题:用数学)数学知识可真重要呀!我们一定要学好它、用好它。“用数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07页的内容。本课是在学习了前面第47页、第58页、第101页的“用数学”和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科书上呈现的是灰兔、白兔在游戏的情景,让学生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一共有多少只兔”的问题。与101页“用数学”的内容相比,难度有所增加。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数据,需要学生自己收集。教材中围绕“一共有多少兔”的问题,显示出不同的解决方法:(1)点数出兔子的总只数;(2)按群计数(左边8只,右边7只)后,算出总只数;(3)按颜色分类计数(白兔10只,灰兔5只)后,算出总只数。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思考问题,探寻不同的解答问题的方法。我在备课时,感觉这一课的资源信息比较单一,留给学生分组学习和主动探索的空间不足。我认为学生在前面已经多次接触过“用数学”的问题,他们对这样的内容已不陌生了,已经具备了根据画面提出问题,并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我们在设计这节课时,把教材提供的这组“小兔子”信息作为练习内容。而在学习新知中,我结合学生实际和小班分组教学的特点又增添了6种小动物(每组一种,每种又分为同向的和反向的),并配有6幅背景图。教学中,以“小客人来做客”的形式让学生自己从信封中请出小动物,并把它们粘贴到参考资料,不熬夜6/19背景中,这样不仅留给学生充分地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的机会,而且能出现多种资源信息。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小组贴的画面,提出数学问题,并写在图的下面。这样就出现了6幅图文并茂的画面,接着让每个小组选择一幅画面(不能选择自己小组的),通过小组讨论,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决问题。最后以“小马图”为例,让学生发散思维从不同的角度来解决“一共多少匹马?”这个问题,学生可以按群来分,可以按颜色来分,还可以按大小来分。这种形式能深深地吸引低年级的学生,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这种设计还可以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小动物的可爱,从而很自然地实现了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教育目标。教学中,我还结合小班分组教学的特点,把探索知识的主动权充分地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自己思考、小组讨论、集体交流、汇报的形式,自己去提出问题并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最后我又引导学生从创设的情境中走出来,回到生活实际中,去发现身边的问题并用数学知识解决。学生在用数学的过程中,感受了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乐趣。同时,也培养了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的合作精神。在学习新知时,教师创设了贴近学生并富有童趣的资源信息,给学生提供较大的思维空间,放手让学生主动去探索新知,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组内合作学习、组间相互汇报、交流、提问、评价等形式,促进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参考资料,不熬夜7/19培养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已有知识经验提出问题,并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同时教师改进了教材的编排形式,在强化新知这一环节中把书上的主题图作为练习题出现,这样既巩固了新知,又进行了拓展练习。在巩固练习时,充分利用书上的“做一做”,让学生进一步“用数学”解决问题,并通过生生互评,培养了学生初步的评价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通过谈话,创设出“小客人来做客”的情境。这种形式比较活泼,易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可以自然地引入新知。小学数学教案一年级篇2师:小朋友们,我们来猜个谜好吗?生(齐):好。师:有一种球,它不用手玩,用脚踢,能猜出它是什么球吗?生(齐):足球。师: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看一场足球比赛。(出示挂图)(简评:以小朋友感兴趣的猜谜活动导入新课,即消除了学生的紧张心理,把学生的心由激烈的课前玩耍状态收回到课堂,又使他们自然而然地投入到即将开始的新的认知活动之中。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被提了起来,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教学开端。)1、教学例课参考资料,不熬夜8/19(让生仔细观察挂图)师:小朋友们,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生:小朋友在踢球。师:一共有多少人呢?生(齐):10人。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1:我是一个一个数出来的。生2:挂图左边有6人,右边有4人,合起来是10人。生3:穿橙色衣服的有6人,绿色衣服的有4人,合起来是10人。师:你们可以根据我们以前学过的8、9的解题规律写出关于10的四道算式吗?生:6+4=10,4+6=10,10-4=6,10-6=4。(简评:充分利用学生的有意注意,直观入手,借助形象的挂图使学生投入到积极思维之中,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用以前所学的8、9的加、减算理很顺利地得出关于10的加、减的四道算式,更进一步感受加、减算式间的联系,体会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审美情趣。)师:除了这个问题,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生1:一个戴帽子,9个没戴帽子,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得到:1+9=10,9+1=10。生2:有10个小朋友,6个小朋友在左边,有多少个小参考资料,不熬夜9/19朋友在右边?得到:10-6=4。生3:10个小朋友,有4个小朋友穿绿色衣服,其余小朋友穿橙色衣服,穿橙色衣服的小朋友有多少人?(简评:由浅入深,凭借挂图为学生提供开放的教学内容、开放的教学空间,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自由的教学环境,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索,和学生一起观察,一起讨论,教学相长,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自由度,引导学生发现新问题[着装异同、是否戴帽]、提出新问题,并解决新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探索新知意识,让每个学生的创造个性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师:小朋友们真能干,从踢足球上我们就可以解决这么多问题,那你能帮书上这个小女孩吗?生(齐):能。2、教学试一试。师:请同学们打开书p55面,桌子上是这个小女孩抛花片得到的结果,你能根据她抛的结果(7个正面带花的,3个反面),列出4道算式吗?生:3+7=10,10-3=7,7+3=10,10-7=3。师:真棒!表扬他。(生齐鼓掌)(师奖励星图片)师:既然小朋友能帮助书上小女孩解决好这一题,老师想你们自己动手抛也会做的很好,是不是?(让学生抛花片,写四道算式,在组内互相交流)参考资料,不熬夜10/19师:有谁来说一说你抛花片的情况,你列的算式是怎样的?生1:带花的一面有8个,不带花一面有2个。算式是:2+8=10,8+2=10,10-2=8,10-8=2。生2:带花的一面有7个,不带花一面有3个。算式是:3+7=10,7+3=10,10-3=7,10-7=3。生n:带花的一面有5个,不带花一面也有5个。算式是:5+5=10,10-5=5。师:你为什么只写出两道算式呢?生n:(沉默)师:哪位同学能够帮他回答这个问题呢?生:因为两个加数都是5,调换它们的位置,还是一样,所以只能写出两道算式。师:其他小朋友同意他的观点吗?生(齐):同意。师:老师也同意他的看法。(简评:程老师根据活泼好动是小孩子的天性这一心理特点,让小朋友用看得见、摸得着、直观性强、感兴趣的抛花片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启迪他们的求知欲。依据抛花片的结果列算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根据同学们抛的不同结果,列出不同的算式,有助于新授知识的伸展和学生思维发展。提问时注意了学生有条理地一组一组地说,筛选出特殊情况5和5、10和0,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参考资料,不熬夜11/19题、解决问题。体现新课程标准中教师始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教育理念。)师: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生(齐):好。师:我出1。(拍手2次)生:我出9,1和9合成10。师:今天老师还请
本文标题:小学数学教案一年级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7191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