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最新教师读书征文2篇
书籍,洗涤心灵的药剂白马九年制学校魏金霞成长,是首特别的歌,从懵懂无知到情窦初开,从青涩少年到学有所成,一路走来,成长带给我们多少感动与回忆,激情与梦想,灿烂与辉煌。当岁月流沙般泻过,当昨天已成为过去,多少如歌的感动在我们的心底徘徊,让我们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于是,我们便去捡拾成长中的碎片,一页又一页,直到最后,那些美好的回忆都已汇集在一起,合成一个奇妙的名字——书。培根说:“读书使人明智”。意在告诉人们,当你“不识庐山真面目”时,只有去读书,它可以直接,清楚的告诉你“只缘身在此山中”。看清了庐山,就背起你的书籍,朝着理想出发。法莱赛说:“理想是人生的太阳”。当我们由幼稚走向成熟时,也要树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理想,才会有激情,有了激情,才会有动力,有了动力,就不怕理想离你而去。在追逐理想的道路中,我们缺不了书籍,因为书籍可以为你插上理想的翅膀。有人告诉我:“书籍,就是一把打开心扉之门的钥匙。”但我认为,书籍能使浪子回头。岁月在不经意间从身边划过,在每一个匆忙的身影背后,母亲关爱的目光越来越短,熟悉的话语也渐渐淡忘,在我身心疲惫时,不如驻足下来,读一读书中的温情故事,我们会有感动和内疚的心跳。我们会发现,原来世界上我们最爱和最爱我们的人竟是父母。所以,书籍可以唤醒每个人心中的那份良知。我们游戏玩耍,心中洋溢着欢乐;我们纯真美好,偶尔也会多愁善感;我们伤心难过,因为有时的不理不睬;我们彼此关怀,温暖和感动常驻心间;我们永不言弃,因为有书籍相伴我们一生。所以书籍,是我们最纯真的朋友,是我们最真诚的朋友,是我们最可信的朋友。试问:是谁把甘露洒遍大地?是谁把幼苗浇灌呵护?是它,书籍。我们这一株株花朵的幼苗,沐浴着书籍智慧的阳光。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我们在知识的蓝天下一展宏图。所以,书籍可以使生命之花怒放。书籍让我们知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书籍让我们感谢“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书籍让我们铭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也许,我们曾想成为太阳,但却是一颗星星;也许我们曾想成为一棵大树,但却只是一棵小草;也许我们曾想成为大海,但却只是一泓小溪。但读了书籍,我们知道:做不了太阳,就做星星,在自己的星座里发热发光;做不了大树,就做小草,以自己的绿色装点大地;做不了大海,就做小溪,以自己的甘甜蕴育生命。在成长的岁月里,我们逐渐学会了思索;在未来的日子里,必定还有许多坎坷和波折。相信自己能够支配自己的命运,相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无悔与美好的青春。充满自信的去面对下一秒,因为成长还在继续,记忆的碎片还在飘洒,人生的故事还在上演,这本书还在编写。黯淡了的一生——读《欧也妮•葛朗台》有感白马初中谷娅娅曾经不止一次的看到欧也妮•葛朗台这个名字,也不止一次的听人们谈论起“吝啬鬼”这个名词,我总是浅尝辄止的认为这或许又是某个人物的传记,或是外国某一时期人们街谈巷议的话题被作者改写后的“硕果”,我不以为然,甚至不愿意去了解本文的主人公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时过境迁,当我在《名著导读》中看到对这部小说如此评价时:“这是一出‘没有毒药,没有尖刀,没有流血的平凡悲剧’”,我意识到了自己的浅陋,所以决定认真研读,品味“悲剧”。葛朗台是巴尔扎克在这篇文章中着力塑造的一个人物,我慨叹于他得吝啬,更无言于他得欲望。当他以四大吝啬鬼之一的形象站在世人眼前时,我不得不极力赞叹作者里力透纸背的文笔。我们先来看看他极端吝啬的几个片段:事例一:葛朗台阴森森的老房子年久失修,楼梯踏级都被虫蛀坏了,女仆差点摔了跤,他还怪她不挑结实的地方落脚;每一顿饭的面包食物、每一天要点的蜡烛,他都亲自分发,一点儿不能多;女儿生日那天,有客人来,只不过多点了一支蜡烛;他限制妻子的零用钱,连别人送给她的一点,也要想方设法刮走;来了亲戚,他不让加菜,吩咐佃户打些乌鸦来煮汤;妻子卧床不起,他首先想到的是请医生得破钞。事例二:葛朗台虽已积累了巨大的财富,但过日子却一直和庄稼人差不多,喝的老是坏酒,吃是老是烂果子,面包是自已家烤的,肉食蔬菜靠佃户供应,蜡烛是全家合用一支,还得买最便宜的,白糖早就落价了,可永远当做奢侈品看待……从我们懂事起就给自己定下了一生的奋斗目标,不管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或有多大的差异,但不变得出发点就是想让自己的生活好起来,摆脱节衣缩食的苦日子。但葛朗台却表现出了反常的一面:虽是巨富,日子过得却如乞丐;虽是巨富,却因害怕花钱让病魔轻而易举的夺取的妻子的生命;我不渴望他能为女儿办一次风光华丽的生日宴会,更不敢奢望他能大大方方的给妻子一个月足够的零用钱,我只希望在一些细小的事情上他不亲力亲为,给自己也给他人一点生活的空间。他,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金钱是这个新社会的轴心”,他得疯狂地追求,以及疯狂占有,让我们看不到丝毫人的影子,在他眼里只有金钱,任何事物,只有它和金钱发生联系才能引起他的兴趣。在金钱与亲情的较量中,他不看重妻子、女儿、弟弟、侄子,他被金钱缠绕,限制与剥夺;在金钱与亲情的纷争中,他向金钱妥协,成了金钱的奴隶,这也正好印证了我们经常所说的那句话——恐怖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个人灵魂的裸奔。“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葛朗台又成了这个即将离世群体中的特例。“一看见丈夫瞪着金子的眼光,葛朗台太太便叫了起来,上帝呀,救救我们,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什么东西,他拿着宝匣朝窗前走去,哦,是真金,他连声叫嚷,这么多金子”。作者对他动作的刻画、语言的描写以及如老虎般的比喻又让我们看到了他作为资本家唯利是图、视财如命的本性,他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甚至在他在弥留之际,当神甫把十字架送到他唇边,让他亲吻基督的圣像时,他却做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他给欧也妮的最后一句话是:“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他不关心将要孤身一人生活在世界上的女儿在自己长期苛刻与吝啬的“保卫”下有没有独自生活的能力,也不关心在没有亲人的帮助与照顾下女儿能否顺利走完自己的一生,而惦念最多的还是他的金子,在女儿和他生活的五年里,没有发生任何值得一提的事情,甚至为自己利用女儿的感情占便宜而沾沾自喜。看到这里,我突然对这个人物生出了厌恶之情,甚至是憎恨。不管说什么也不愿意把有关父亲的任何高尚与美好品质和他牵扯上任何关系,同胞与骨肉,非摇钱树即陌路人,这我一度认为,他枉为一个父亲……或许,在我们斥责葛朗台的同时,会惊奇地发现我们身边同样不乏这种守财奴,他们把工作的目的定位为赚钱,把金钱的多少作为是否奋斗的见证,用金钱来体现自己奋斗的成果。更令人觉得无比可悲的是整天为生计奔波的人们现在早已未老先衰,每每谈及有关梦想、志气的话题时所流露出的近乎奢侈的神情让人心酸,或许人们早在表面上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同时已无言地接受了个人的拜金主义,但至少我们应时刻谨记:在这个和谐而又充满真情的时代,金钱,它仅仅只是维系生活的工具,除此之外它不能为我们带来什么。读完之后,我掩卷长思,作为丈夫,他有愧于自己的妻子,作为父亲,他称不上是一个好爸爸。人们常说的“血浓于水”在他这里没有丝毫的价值,“亲情高于一切”的至理名言他也置若罔闻,我在想,是什么样的爱好与性格让他像巨蟒一样贪得无厌,对每笔交易都锱铢必较,对每个细节都吹毛求疵,以致成了金钱的奴隶,黯淡了自己的一生。古人说过:“人心贵乎光明洁净”,一个坦荡的人,必然是一个淡泊私利的人,一个正直善良的人,一个忠诚老实的人。只有那些心胸坦荡,宁静安详的人,才明白争夺是最大的负累,而且九年级的政治课本中也教导我们对于金钱的态度应该是:取之有道,用之有益。人生在世就要大气的活着,不斤斤计较,不贪大求全,宽容的对待他人和自己,若人人都是吝啬鬼,人人都是守财奴,不仅少了个人生活的乐趣,也无法体会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快乐,相信葛朗台至死不明。
本文标题:最新教师读书征文2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73276 .html